![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mARpOPAAHwYAxYabs019.jpg)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mARpOPAAHwYAxYabs0192.jpg)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mARpOPAAHwYAxYabs0193.jpg)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mARpOPAAHwYAxYabs0194.jpg)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8/15/wKhkGWecG7mARpOPAAHwYAxYabs0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A.向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Cu2++Fe=Fe2++CuB.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MnO2+H2O+e-=MnO(OH)+OH-C.向NaOH溶液中加少量AlCl3溶液:Al3++3OH-=Al(OH)3↓D.磁性氧化铁溶于浓硝酸:3Fe3O4+28H++NO=9Fe2++NO↑+14H2O2、下列装置为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且对环境无污染:V2O5+xLiLixV2O5;在图中用该电池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可得到单质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充电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V2O5-xe-=V2O5+xLi+B.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可以用LiCl水溶液作为电解液C.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增大D.当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中有7gLi参与放电时,转移电子数为0.5NA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2>ΔH1B.ΔH1+ΔH2>ΔH3C.ΔH1+ΔH2=ΔH3D.ΔH1<ΔH34、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环戊烯(
)和2mol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H>0;实验测定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2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75%C.有利于提高环戊烯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D.该反应平衡常数为5.4mol·L-15、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为燃料;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CH4,b为空气B.向负极移动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D.标准状况下,每消耗甲烷,则正极参加反应的O2为1mol6、中国某科研团队研制的铝-石墨(graphite)双离子(Li+、PF)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放电处石墨用Cg表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AlxLiy+Cg(PF6)yxAl+yLi++yPF+C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xLiy-ye-=xAl+yLi+B.充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yPF+Cg-ye-=Cg(PF6)yC.配制电解质溶液时应选用有机物作溶剂D.充电时,正极和负极增加的质量相等7、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NaH2PO4溶液,溶液pH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2(H3PO4)=106.8B.常温下=105.2C.向0.1mol/L的NaH2P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3c(HPO)+3c(PO)D.0.1mol•L-1的NaH2PO4溶液与0.1mol•L-1的Na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2c(H3PO4)+c(H2PO)+c(H+)=c(OH-)+c(PO)8、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甲烷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机理;设计出一种处理硝酸厂尾气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处理硝酸厂尾气的同时获得电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极均为涂装催化剂的网状电极,两侧电解质为同浓度的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NO2的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通入CH4的电极反应为CH4+2H2O−8e−=CO2+8H+C.当装置中转移0.4mol电子时,有0.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D.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两侧电极室中溶液的pH不变9、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D点时v正>v逆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C.若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D.恒温恒容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右移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某化学小组针对氯气及其化合物展开以下实验:氯碱工业是工业上制备氯气的主要方法,该实验小组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工业制取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逸出口是_______(填“a”或“b”),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NaOH溶液,电解过程中最好选用_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电解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1、氮的氧化物和SO2是常见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化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用甲烷催化还原一氧化氮,可以消除一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反应方程式如下: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2)硫酸生产中,接触室内的反应:SO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某温度下,将2.0molSO2和1.0molO2置于30L刚性密闭容器中,30秒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2.70MPa。用氧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___mol·L-1·min-1。
(3)上图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
a又加入一些催化剂b又加入一些氧气。
c降低了体系的温度d升高了外界的大气压。
(4)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在常温下,能将氮的氧化物和SO2等废气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若x=3.5,M为Zn,请写出ZnFe2O3.5分解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2、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如图是某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示意图:
(1)写出装置A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装置A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按图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①图中Y是___(填化学式);X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a%___b%。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③若用装置B作为装置A的辅助电源,每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11.2L时,则装置A中产生X为__mol。13、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dc(CO2)=c(CO)
(4)830℃下,若物质的浓度关系是c(CO2)·c(H2)>c(CO)·c(H2O),则此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υ正>υ逆bυ正=υ逆cυ正<υ逆d无法判断。
(5)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0.1mol,在83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c(H2O)=_______________。14、电子工业中;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调节溶液pH,可得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为5,则c(Fe3+)为:____________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
(2)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①用足量FeCl3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
②FeCl3蚀刻液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其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Cu(OH)2Fe(OH)2Fe(OH)3开始沉淀时4.77.01.9沉淀完全时6.79.0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⑤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已知Cu2(OH)2CO3难溶于水)。15、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肼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16、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冶炼;腐蚀、防护过程的有关问题。
(1)下列装置中的铁棒被腐蚀由慢到快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B.
C.D.
(2)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如图:
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镀铜铁和镀锌铁在镀层破损后,___________更容易被腐蚀。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4)电解液氨(NH3)可以获得H2,写出电解KNH2的液氨溶液(在液氨中KNH2=K++)时,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25℃时,0.01mol·L-1的KOH溶液的pH=12。(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8、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kJ·mol-1(中和热)。_____19、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_____20、某溶液的c(H+)>10-7mol·L-1,则该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1、任何温度下,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均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6分)22、Ⅰ.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υ正(H2)=υ逆(H2O)
c.c(CO2)=c(CO)d.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4)830K时,各物质浓度符合下式:2c(CO2)·c(H2)=c(CO)·c(H2O),此时该反应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Ⅱ.将1molI2(g)和2mol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若5分钟该达平衡,则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____。(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②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③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④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23、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如图所示:
①关于上述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
b.可表示为CO2+H2===H2O(g)+CO
c.CO未参与反应。
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ΔH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b点CH4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加入Ni/α-Al2O3催化剂并加热至1123K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①研究表明CO的生成速率v(CO)=1.3×10-2·p(CH4)·p(CO2)mol·g-1·s-1,某时刻测得p(CO)=20kPa,则p(CO2)=________kPa,v(CO)=________mol·g-1·s-1。
②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Kp=________(kPa)2。(用各物质的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24、研究NOx、COx的消除和再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已知反应:N2(g)+O2(g)=2NO(g)ΔΗ1
2NO(g)+2CO(g)=N2(g)+2CO2(g)ΔΗ2=-746.5kJ·mol-1
(1)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则ΔΗ1=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的分解。若用和分别表示O2、NO、N2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分解NO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种状态下,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另一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温度高于250℃,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b点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理由是____________。
Ⅱ.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4molH2,在恒温恒压(Pkp)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Η<0;平衡时CO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4)反应速率:N点v正(C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M点v逆(CO)。
(5)M点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kPa)-2(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如图3所示,其中A点为233℃时的lgK,则B、C、D、E四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lgK与温度(T)的关系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评卷人得分五、有机推断题(共4题,共32分)25、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OOH+R2COOH+H2O
(1)A可发生银镜反应;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B无支链;B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E为芳香族化合物;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G中含有乙基;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环上不相邻的碳原子上。碘番酸的相对分了质量为571;J的相对分了质量为193。碘番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2称取amg口服造影剂,加入Zn粉、NaOH溶液,加热回流,将碘番酸中的碘完全转化为I-;冷却;洗涤、过滤,收集滤液。
第二步:调节滤液pH,用b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cmL。已知口服造影剂中不含其它含碘物质。计算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26、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位于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Q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一种名为“PowerTrekk”的新型充电器是以化合物W2Q和X2Z为原料设计的,这两种化合物相遇会反应生成W2QZ3和气体X2,利用气体X2组成原电池提供能量。
①写出W2Q和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X2和Z2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X2的一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③若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则理论上需要W2Q的质量为_________。27、已知A;B、C、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中B常作食品的膨化剂,A与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D放出。X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X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之一参与大气循环,为温室气体,G为冶炼铁的原料,G溶于盐酸中得到两种盐。A~H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D→G转化过程中,转移4mol电子时释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用物质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用N2、H2为原料,采用电解原理制得NH3,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8、甲;乙、丙是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1)若甲是CO2。
①常用于泡沫灭火器的是_______(填“乙”或“丙”;下同)。
②浓度均为0.01mol·L-1的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2)若甲是Al。
①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②当n(Al)︰n(NaOH)︰n(H2SO4)=1︰1︰2时,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若甲是Cl2。
①甲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TiO2(s)+2Cl2(g)+2C(s)=TiCl4(l)+2CO(g)△H=-81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写出TiO2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常温下,将amol·L-1乙溶液和0.01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丙,溶液呈中性,则丙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离子的氧化性:Fe3+>Cu2+,所以向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Fe3+与Fe发生反应:2Fe3++Fe=3Fe2+;A错误;
B.在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正极上,Mn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3价的MnO(OH),所以正极的反应式:MnO2+H2O+e-=MnO(OH)+OH-;B正确;
C.向NaOH溶液中加少量AlCl3溶液,由于碱过量,因此Al3+与过量OH-反应会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2H2O;C错误;
D.浓硝酸具有氧化性,与磁性氧化铁反应产生Fe3+、N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10H++NO=3Fe3++NO2↑+5H2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2、C【分析】【分析】
放电时,该原电池中锂失电子,作负极,V2O5得电子,作正极,根据题意,该电池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可得到单质镍,说明c中Ni2+得到电子生成Ni单质;推出c为阴极,B为负极,A为正极,a为阳极,据此分析;
【详解】
A、电池工作时,B为负极,则充电时,B电极为阴极,阴极上是Li+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单质;故A错误;
B;金属锂能与水反应;因此不可以用LiCl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a为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生成O2,为了平衡电荷守恒,Na+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b,c中Ni2+得到电子生成Ni单质,溶液中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b中,因此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增大;故C正确;
D、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中有7gLi参与放电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1mol;故D错误;
答案为C。3、D【分析】【分析】
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1>0,1mol的CuSO4(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2<0,CuSO4·5H2O受热分解变为CuSO4(s),ΔH3>0。
【详解】
A.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1>0,1mol的CuSO4(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2<0,因此ΔH2<ΔH1;故A错误;
B.1molCuSO4·5H2O(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1>0,1molCuSO4(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2<0,1molCuSO4·5H2O受热分解变为CuSO4(s),ΔH3>0,将第一个过程减去第二个过程得到第三个反应,则ΔH1-ΔH2=ΔH3,由于ΔH2<0,则ΔH1+ΔH2<ΔH3;故B错误;
C.根据B选项得到ΔH1-ΔH2=ΔH3;故C错误;
D.1molCuSO4·5H2O(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1>0,1molCuSO4(s)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ΔH2<0,1molCuSO4·5H2O受热分解变为CuSO4(s),ΔH3>0,将第一个过程减去第二个过程得到第三个过程,则ΔH1-ΔH2=ΔH3,ΔH1-ΔH3=ΔH2<0,则ΔH1<ΔH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4、D【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容器内起始总压为2min时总压为平衡时总压为恒温恒容,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列“三段式”如下:
列方程:则A项正确;
B.平衡时,列“三段式”如下:
则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B项正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生成物中气体的系数之和大于反应物中气体系数之和,升高温度,减小压强有利于提高环戊烯平衡转化率,C项正确;
D.该反应平衡常数D项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该装置为燃料电池,通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或空气的一极为正极,电解质为熔融的金属氧化物,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然后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
A.燃料电池中,通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或空气一极为正极,根据电子移动的方向,左端电极为负极,即a为CH4,b为空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2-向负极移动;故B说法正确;
C.电解质为熔融的金属氧化物,因此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C说法错误;
D.建立关系式:CH4~8e-~2O2,标准状况下,11.2L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2×0.5mol=1mol;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6、D【分析】【分析】
【详解】
A.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lxLiy-ye-=xAl+yLi+;A说法正确;
B.充电时,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PF+Cg-ye-=Cg(PF6)y;B说法正确;
C.金属锂易与水反应;故配制电解质溶液时应选用有机物作溶剂,C说法正确;
D.充电时,物质的量相等的PFLi+分别嵌入正极和负极;增加的质量不相等,D说法错误;
答案为D。7、D【分析】【详解】
A.pH=6.8时,n(NaOH)=n(NaH2PO4),NaOH完全反应但NaH2PO4有一半反应生成Na2HPO4,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2PO4、Na2HPO4,H2PO
HPO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则溶液中c(H2PO)≈c(HPO),故A错误;
B.常温下NaH2PO4溶液的浓度未知;无法计算出Ka1,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OH-)+c(H2PO)+2c(HPO)+3c(PO);
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当pH=6.8时,c(H2PO)=c(HPO);另pH增。
大时,c(H2PO)减小,c(HPO)增多,所以c(Na+)<3c(HPO)+3c(PO);故C错。
误;
D.1:1混合后,c(NaH2PO4)=c(Na3PO4)=1:1,电荷守恒为:c(Na+)+c(H+)=
c(OH-)+c(H2PO)+2c(HPO)+3c(PO),物料守恒为:c(Na+)=2[c(H2PO)+c(HPO)+c(PO)],物料守恒代入电荷守恒得到:2c(H3PO4)+c(H2PO)c(H+)=c(OH-)+c(PO);故D正确;
故答案为D8、D【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描述,该装置可以得到电能,故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由图中信息可知,NO2得电子生成N2;则该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
B.CH4生成CO2,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1molCH4失去8mol电子,再根据电解质显酸性,配平两侧电荷即可得出,该电极反应为CH4+2H2O−8e−=CO2+8H+;B项正确;
C.通入NO2的电极反应为2NO2+8H++8e−=N2+4H2O,两侧电解质溶液始终显电中性,装置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C项正确;
D.从两个电极反应看,负极产生多少H+,则正极消耗等量的H+,但是左侧电极反应生成了H2O,使电极室中溶液pH增大,右侧电极反应消耗了H2O;使电极室中溶液pH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D。9、D【分析】【分析】
【详解】
A.在D点时,SO3%比平衡时小,则表明反应仍将正向进行,所v正>v逆;A正确;
B.恒温恒容下;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正确;
C.从图中可知,升高温度,SO3%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因为B点温度低于C点,所以KB>KC;C正确;
D.恒温恒容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体系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所以平衡不移动,D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阳极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从a口逸出,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OH-与通过离子膜的Na+在阴极室形成NaOH,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NaOH溶液,电解过程中最好选用阳离子交换膜,防止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电解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
(2)Cl2歧化为Cl2O和Cl-,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解析】a阳2Cl-+2H2OCl2↑+H2↑+2OH-2Cl2+HgO=HgCl2+Cl2O11、略
【分析】【分析】
⑴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完成。
⑵根据反应得出氧气的转化率;再计算出用氧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⑶状态由A变到B时,二氧化硫转化率升高,压强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判断反应产物;根据氧原子个数守恒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详解】
⑴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⑵图中信息得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0.8,根据加入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转化率相等得出氧气转化率也为0.8,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n(O2)=1.0mol×0.8=0.8mol,用氧气表示反应速率为:故答案是:0.0533。
⑶a.又加入一些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加入一些氧气,压强增大,增加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升高,故b符合题意;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升高了外界的大气压,化学平衡不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
⑷由题意可知,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则反应物中MFe2Ox为还原剂,SO2为氧化剂,生成物为MFe2O4和S,根据氧原子守恒得到反应的关系式为4ZnFe2O3.5+SO2=4ZnFe2O4+S;故答案为:4ZnFe2O3.5+SO2=4ZnFe2O4+S。【解析】0.0533b4ZnFe2O3.5+SO2=4ZnFe2O4+S12、略
【分析】【分析】
由题给示意图可知;燃料电池B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通入Y的一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负极区进入正极区,则Y是氢气,正极区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负极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减小;电解池A中,与燃料电池正极相连的左侧电极为电解池阳极,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与负极相连的右侧电极为阴极,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阳极区进入负极区,则X为氯气,阴极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
【详解】
(1)由题给示意图可知,装置A为电解池,在通电条件下精制饱和食盐水电解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2)除去食盐水中镁离子时,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镁离子这氢氧化镁沉淀,除去钙离子时,应加入碳酸钠溶液将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
(3)①由分析可知,图中Y是氢气、X是氯气,氯气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H2;2OH-+Cl2=ClO-+Cl-+H2O;
②由分析可知,正极区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则b%大于a%;故答案为:B;
③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装置A中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答案为:1。【解析】2NaCl+2H2O2NaOH+H2↑+Cl2↑NaOH溶液Na2CO3溶液H22OH-+Cl2=ClO-+Cl-+H2OB113、略
【分析】【详解】
(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为K=
(2)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
(3)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a错误;
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
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所以v正(H2)=v逆(H2O)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CO2)=c(CO)时;不能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830℃下,若物质的浓度关系是c(CO2)·c(H2)>c(CO)·c(H2O),则Qc=<1,此时平衡正向移动,即υ正>υ逆;故答案为a;
(5)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0.1mol,则CO2和H2的浓度均为0.02mol/L,在83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c(H2O)=cmol/L,则有CO2(g)+H2(g)CO(g)+H2O(g)可知CO2和H2的平衡浓度均为(0.02-c)mol/L,CO的平衡浓度为cmol/L,由平衡常数K===1,解得:c=0.01,即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c(H2O)为0.01mol/L。【解析】吸热bca0.01mol/L14、略
【分析】【详解】
(1)石灰水与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该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为5,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0-9mol/L,则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c(Fe3+)==4.0×10-11mol/L。
(2)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发生2Fe3++Cu=2Fe2++Cu2+;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向废液中滴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成极易除去的铁离子,然后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将沉淀溶解于盐酸得到氯化铁,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钠得到碱式碳酸铜。
①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铁离子可能过量,因此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3+、Fe2+和Cu2+;
②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所以加盐酸防止弱离子铁离子的水解,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向其中加盐酸促使平衡逆向移动;
(3)加入氧化剂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氧化剂选择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④调节溶液的pH目的是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铜离子不沉淀,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pH应为3.2≤pH<4.7;
⑤用碱式碳酸铜来调节溶液的pH,强制弱,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H++Cu2(OH)2CO3=3H2O+2Cu2++CO2↑。
【点晴】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解答时注意溶度积常数的应用以及盐类水解的灵活应用。【解析】Fe3++3OH-=Fe(OH)3↓4.0×10-11Fe3+、Fe2+和Cu2+抑制氯化铁水解将Fe2+氧化成Fe3+,以便后续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3.2≤pH<4.74H++Cu2(OH)2CO3=3H2O+2Cu2++CO2↑或4Fe3++3Cu2(OH)2CO3+3H2O=4Fe(OH)3+6Cu2++3CO2↑15、略
【分析】【分析】
(1)
肼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
由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可知,反应的反应热ΔH=—=—641.625kJ·mol—1,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ΔH=—641.625kJ·mol—1,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g)+4H2O(l)ΔH=—641.625kJ·mol—1;
(3)
将反应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25kJ·mol—1和H2O(l)=H2O(g)ΔH=+44kJ·mol—1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4可得则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l)ΔH=—817.625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817.625kJ·mol—1=408.8125kJ;故答案为:408.8125;
(4)
由题意可知,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故答案为: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解析】(1)
(2)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25kJ·mol—1
(3)408.8125
(4)产物是N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16、略
【分析】【详解】
(1)金属腐蚀快慢顺序为: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一般金属腐蚀>原电池正极的腐蚀>电解池阴极的腐蚀;因此下列装置中的铁棒被腐蚀由慢到快的顺序是DBCA;故答案为:DBCA。
(2)①B电极是连接电源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一般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其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故答案为:Cu2++2e-=Cu。
②镀铜铁在镀层破损后;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加速铁的腐蚀,镀锌铁在镀层破损后,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铁收到一定的保护,因此镀铜铁更容易被腐蚀;故答案为:镀铜铁。
(3)①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碱性减弱,负极是甲醇失去电子,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8OH-=+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6H2O。
(4)电解液氨(NH3)可以获得H2,电解KNH2的液氨溶液(在液氨中KNH2=K++)时,生成H2,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因此是氨气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和电极反应式2NH3+2e-=2+H2↑;故答案为:2NH3+2e-=2+H2↑。【解析】DBCACu2++2e-=Cu镀铜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H3OH−6e-+8OH-=+6H2O2NH3+2e-=2+H2↑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A【分析】【分析】
【详解】
0.01mol·L-1的KOH溶液的c(OH-)=0.01mol/L,由于在室温下Kw=10-14mol2/L2,所以该溶液中c(H+)=10-12mol/L,故该溶液的pH=12,因此室温下0.01mol·L-1的KOH溶液的pH=12的说法是正确的。18、×【分析】【分析】
【详解】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解析】错19、×【分析】【分析】
【详解】
硫酸与Ba(OH)2完全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了沉淀,故错误。【解析】错20、B【分析】【分析】
【详解】
室温下,某溶液的c(H+)>10-7mol·L-1,则该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错误。21、A【分析】【分析】
【详解】
在任何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若溶液中c(H+)>c(OH-),溶液显酸性;若c(H+)=c(OH-),溶液显中性;若c(H+)<c(OH-),溶液显碱性,这与溶液所处的外界温度无关,故在任何温度下,都利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这句话是正确的。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分析】
Ⅰ.(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书写;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据此分析判断;
(3)根据化学平衡的特征分析判断;
(4)根据Qc与K的大小分析判断;
Ⅱ.(1)根据碘化氢的体积分数计算平衡时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碘化氢和氢气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氢气的反应速率;
(2)反应时间发生变化;但碘化氢的含量不变,说明该条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Ⅰ.(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浓度幂之积,所以K=故答案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3)a.该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因此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υ正(H2)=υ逆(H2O),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c(CO2)=c(CO),不能说明浓度是否不变,因此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化学平衡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因此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能够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4)2c(CO2)•c(H2)=c(CO)•c(H2O)可知,830K时,Qc==2>K=1;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答案为逆反应方向进行;
Ⅱ.(1)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3mol,同一容器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所以平衡时碘化氢的物质的量=3mol×0.6=1.8mol,则参加反应的n(H2)=0.5n(HI)=0.5×1.8=0.9mol,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故答案为0.09mol•L-1min-1;
(2)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反应时间缩短,碘化氢的含量不变,说明该条件只增大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①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①正确;②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②错误;③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③错误;④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也一定移动,故④错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⑤。【解析】吸热bd逆反应方向进行0.09mol(L/min)①⑤23、略
【分析】【分析】
(1)根据图示的反应历程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作用及总反应方程式;根据催化剂;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解答;(2)运用“三段式”法;结合题给信息中速率与压强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3)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用平衡时反应物的压强计算平衡常数。
【详解】
(1)①a.上述分析可知;两步反应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故a正确;
b.反应过程中有催化剂和中间产物,总反应可表示为CO2+H2=H2O(g)+CO,故b正确;
c.CO最后剩余是一氧化碳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故c错误;
d.Fe3O4;CaO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H,故d错误;故答案为:cd;
②因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最终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相同,故a点所代表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此时反应一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和c都没平衡,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所以c点CH4的转化率高于b点,故答案为:不是;b和c都没平衡;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
(2)①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加入Ni/α-A12O3催化剂并加热至1123K使其发生反应:某时刻测得p(CO)=20kPa;
则p(CO2)=15kPa,v(CO)=1.3×10-2·p(CH4)·p(CO2)mol·g-1·s-1=1.3×10-2×10×15=1.95mol•g-1•s-1;故答案为:15;1.95;
②CH4(g)+CO2(g)═2CO(g)+2H2(g);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设达到平衡状态消耗甲烷分压x:
则20-x+25-x+2x+2x=(20+25)×1.8,x=18,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易错点在于最后一项,题目要求写出平衡常数的计算式,所以要保留计算式,不能只算出最后的结果。【解析】c、d不是b、c均未达到平衡,b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消耗CH4量多,故转化率高151.9524、略
【分析】【详解】
(1)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所以:③CO(g)+O2(g)═CO2(g)△H3=-283.0kJ/mol,①N2(g)+O2(g)═2NO(g)△H1,所求反应为:②2NO(g)+2CO(g)═N2(g)+2CO2(g)ΔΗ2=-746.5kJ·mol-1,由盖斯定理可知①=③×2-②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焓变为△H1=2△H3-△H2=-283.0kJ/mol2+746.5kJ/mol=+180.5kJ/mol;故答案为:+180.5kJ/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前台服务总结
- 酷咖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10月石家庄房地产市场调研总结报告
- 2025-2030全球环锭细纱机单锭检测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有机天然肥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风冷单螺杆式冷水机组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航天设备零部件用超声波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网红孵化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池护照(DDP)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冷加工喷丸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宁夏“8·19”较大爆燃事故调查报告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