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根据生物的不同特征,可将生物进行分类,在“纲”以下又增加了低一级的分类单位,称为()A.种B.门C.科D.目2、下列有关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因吸人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成避免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危害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降低D.鼻腔和器官内均有粘膜分布,所分泌的粘液可以黏住灰尘3、下列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蜜蜂筑巢B.蜘蛛结网C.鸟类孵卵D.猫捉老鼠4、鸡的受精卵在母鸡体内已开始发育,但产出母体后不经孵卵过程则停止发育.这是因为外界()A.湿度太高B.具有阳光C.具有空气D.温度太低5、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借助蟹得以快速转移并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借附着在身上的海葵掩护自己.它们之间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属于()A.寄生B.捕食C.共生D.竞争6、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剪刀切取鳞片叶的内表皮C.盖上载玻片D.用碘液染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内填序号;“横线”填文字.)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用____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然后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____.

(2)若显微镜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____倍.显微镜在使用前应先对光,小明转动[B]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____]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3)小明在视野的正上方发现了几个口腔上皮细胞,想把它们移到视野中央,他应向____移动临时装片;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C]____上.

(4)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图2中的____(填“甲”或“乙”)相同,判断依据是____.

(5)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①]____、[____]细胞核和[③]____.8、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行为和____行为.9、如图为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

(1)图1中物像A反射的光线,经眼球____、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在____上形成物像B.

(2)图2表示视觉异常中的____.

(3)进行矫正应当佩戴____.10、(2014秋•滨州期中)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和⑤合称为表皮,属于____组织.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外界的二氧化碳从[____]____处进入叶内.

(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水分通过图中[____]____运输而来.

(4)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标号②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____.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11、(2013秋•台安县期中)如图是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迷了实验装置Ⅰ内模拟了____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____.

(2)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____,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____步.

(4)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____(学说)提供了实验依据.12、(2013秋•赣榆县期中)下图是人的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州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____].

(2)如果从暗处走到亮处,则标号为[2]的结构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

(3)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致使远处物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____透镜加以矫正.13、(2012秋•晋江市校级月考)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e”,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____.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____方移.若该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10×,那么该显微镜能放大____倍.

(2)显微镜的镜头若脏了,应选择用____轻擦,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____〕____,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____〕____;使物像清晰.

(3)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色.

(4)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发生移动,因此污点最可能是在____.14、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组别婚配方式被调查家庭数目子女单眼皮双眼皮单眼皮双眼皮1父母均为单眼皮516002父母均为双眼皮8426743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16456128(1)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为单眼皮,这在遗传学称为____.

(2)根据表中第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单眼皮为____.

(3)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3组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请写出双亲婚配的基因组成:____.

(4)从第2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有的是单眼皮,有的是双眼皮,请写出双眼皮子女的基因组成:____.

(5)有的人认为双眼皮比单眼皮漂亮,于是到医院或美容店做双眼皮手术.如果第1组中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____.

(6)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栏目曾报道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他们的儿子却是单眼皮,丈夫认为是妻子出轨所致,遂提出离婚.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反驳这位无知的父亲.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体外受精的动物是卵生动物,体内受精的动物不一定是胎生动物.____.(判断对错)16、涡虫的前端有两个眼睛,可以看到水里的景象.____.(判断对错)17、一片树林,杨树与柳树形成竞争关系____.(判断对错)18、人在打嗑睡时,头部突然下垂会立刻惊醒,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和前庭.____.19、产生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____.(判断对错)20、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具有共同特征就越多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1、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国政府实施了“限塑令”,在“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土壤后不能被____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实验步骤: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____,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____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____,而现行塑料袋____,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22、2月21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学者宣称研制出“不老药”.事实上,在抗衰老领域,全球的科学家们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除了俄罗斯学者所采用的干细胞方法,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还包括血液循环;热量限制、端粒酶等.下面是一个以血液进行研究的动物实验方案:

(1)实验准备:

①选取健康且生命特征相同的18月龄白鼠和3月龄白鼠若干只备用.

②分别抽取3月龄和18月龄白鼠的血液若干毫升;分装到不同的瓶中备用.

(2)实验设计:

。组别A组B组C组D组实验材料18月龄白鼠10只18月龄白鼠10只3月龄白鼠10只3月龄白鼠10只实验步骤注射等量18月龄。

白鼠血液注射等量3月龄。

白鼠血液注射等量18月龄。

白鼠血液注射等量3月龄。

白鼠血液备注:3月龄白鼠为年轻鼠;18月龄白鼠为年老鼠。

(3)实验探究。

①研究发现动物也有不同的血型;因此给老鼠输血应该坚持______的原则.

②实验中每组都不用一只老鼠;而都用10只老鼠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

③比较______两组可以研究“年轻白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白鼠产生影响”.如果出现“返老还童”现象,你预测应该是______组.23、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①甲桶中装入40个白球;乙桶中装入白球和黄球各20个,分别摇匀;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③重复②步骤30次,全班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组别。

组合1234567合计白球和白球组合16131514151714104白球和黄球组合14171516151316106(1)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如果抓出“白白”,表示的性别为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重复②步骤30次的原因是______。

(4)人的卷发和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某兴趣小组调查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该性状的遗传情况。根据父母的性状组合方式,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父母均为卷发;第二组父母中一人为直发,一人为卷发;第三组,父母均为直发。三种组合的子代性状表现及数据如图所示。

①这对性状中;可通过第______组的数据判断出卷发为______性状。

②在第一组中某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直发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直发男孩的概率是______。24、若尔盖高原上马先蒿属植物的花形态多样;科研人员以多齿马先蒿和刺齿马先蒿为实验对象,探究其繁殖策略。

(1)马先蒿等植物在若尔盖高原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

(2)马先蒿通过______(生理过程)制造有机物;并将其运输至不同部位。植物体内有机物对与繁殖有关的某一性状投入量较多,而对其他性状的投入量较少,实现有机物的合理分配。

(3)多齿马先蒿的花冠呈“鸟头”状;多个花的集合与鸟群相似,而刺齿马先蒿不具有该形态特征。科研人员研究昆虫和鸟类对马先蒿的访问频率,结果如左图。科研人员推测出现上述结果是“鸟头”拟态可能规避鸟类,降低昆虫传粉者被捕食的风险,从而提高传粉效率。为验证上述推测,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实验处理观察记录1去除“鸟头”的多齿马先蒿每小时每朵花,昆虫的访问次数2_____的多齿马先蒿本实验中组别2实验处理应该是______的多齿马先蒿;作为实验组的是组别:______;如果实验结果是:昆虫访问次数组别1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组别2,则说明科研人员的推测是正确的。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5、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决定的.

(3)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

(4)红嘴鸥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26、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系统的主要器官中可将构成肌肉的主要成分消化成经①过程进入C系统。(2)经过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到达C系统动力器官的哪一结构。(3)生理②③的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是。(4)若图中的组织细胞为淋巴细胞,受外界病原体的刺激可以产生来消灭病原体。(5)若图中组织细胞为内分泌腺细胞,那分泌物可以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比纲低一级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目.

故选:D.2、B【分析】【分析】(1)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2)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是有限的.

(3)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容积减小,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解析】【解答】解:A;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因吸人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A正确;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清除空气中全部有害物质,因此,人体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危害,B错误;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降低,C正确;

D;鼻腔和器官内均有粘膜分布;所分泌的粘液可以黏住灰尘,D正确.

故选:B.3、D【分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析】【解答】解:ABC;蜜蜂筑巢、蜘蛛结网、鸟类孵卵;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D;猫捉老鼠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猫捉老鼠.

故选:D4、D【分析】【分析】鸟的受精卵在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须由亲鸟孵化,保持适宜的温度才能继续发育.【解析】【解答】解:鸡经过求偶成功;公鸡和母鸡交配后,精子与卵细胞在母鸡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鸡的受精卵在母鸡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体外的温度太低,需在由母鸡的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故选:D5、C【分析】【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析】【解答】解:海葵和寄居蟹;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同种生物的互惠互利,共生关系.

故选:C.6、B【分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析】【解答】解:A;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故A正确.

B;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是薄而透明的;而洋葱表皮的内表皮较薄,所以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故B错误.

C;在“盖”这一步;为了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故C正确.

D;为了观察时;对比明显,应用碘液染色,故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纱布生理盐水碘液160转换器E正上方物镜甲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②细胞质【分析】【分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

(2)图1中A目镜;B转换器,C物镜,D压片夹,E反光镜,F粗准焦螺旋,G细准焦螺旋.

(3)图2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解析】【解答】解:(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由于人的口腔细胞液的浓度和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甚微,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即不至于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失水萎缩.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显微镜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若显微镜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160倍.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像位于视野的正上方时,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正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移动临时装片和移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4)(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叶绿体.因此,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如图中的甲.判断依据是甲图没有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故答案为:(1)纱布;生理盐水;碘液

(2)160;转换器;E

(3)正上方;物镜

(4)甲;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5)细胞膜;②;细胞质8、先天性学习【分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析】【解答】解: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先天性;学习9、角膜、房水、晶状体视网膜近视凹透镜【分析】【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解析】【解答】解:(1)眼球的折光系统是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物像A反射的光线经过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倒像,人的视觉之所以是正立的,这是人的视觉的适应.

(2)(3)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1)角膜;房水、晶状体;视网膜。

(2)近视;

(3)凹透镜10、略

【分析】【分析】图示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解析】【解答】解:(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即图中的①、⑤合成表皮.

(2)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外界的二氧化碳从⑥气孔处进入叶内.

(3)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的作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水分通过图中[③]叶脉运输而来.

(4)叶的大多数内部组织分化成富含叶绿体的薄壁组织;如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保卫细胞,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数量关系: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保卫细胞.这也是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的一方面原因.

(5)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叶属于营养器官.

故答案为:(1)保护。

(2)⑥;气孔。

(3)③;叶脉。

(4)叶绿体。

(5)器官11、略

【分析】【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解析】【解答】解:(1)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Ⅰ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氧气.

(2)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4)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故答案为:

(1)原始大气;氧气。

(2)闪电;

(3)有机小分子;一。

(4)化学演化12、略

【分析】【分析】图示中各结构的名称:1是角膜,2是瞳孔,3是睫状体,4是脉络膜,5是视网膜,6是视神经,7是巩膜,8是晶状体,9是虹膜,10是玻璃体.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因此决定不同人种眼球颜色取决于眼球的结构是[9]虹膜.

(2)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人体进入暗处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当光线太强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因此,人在暗处和明处都能看清物体,这主要是由于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控制光线的进入.在由暗处转入明处的过程中.其大小变化是由大变小.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8晶状体(双凸透镜状)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5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

(1)[9]

(2)变小。

(3)前凹13、略

【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从放大倍数的计算、装片的移动、对光的操作进行考查.【解析】【解答】解: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压片夹,12遮光器,13通光孔,14反光镜

(1)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e”,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ə”.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因此若使用放大倍数为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如果向上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下移动的.本题中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象就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由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玻片标本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2)显微镜的镜头若脏了;应选择用擦镜纸轻擦,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

(3)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若显微镜视野是暗色,观察的物像模糊,不清晰,甚至会看不出物像;只有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是白亮的时,观察到的物像才会清晰.

(4)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转动转换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物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

故答案为:(1)ə;左下方;100(2)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3)白(4)目镜14、略

【分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析】【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为单眼皮,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表中第二组数据显示;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出现了单眼皮的子女,即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这个新出现的性状(单眼皮)一定是隐性性状.

(3)父亲为双眼皮,其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母亲为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bb,单眼皮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这一对基因由夫妇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

(4)父母均为双眼皮,而出现了单眼皮的子女,说明父母双方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都含有一个控制单眼皮的基因b.如图所示:即双眼皮子女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5)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因此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她不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因为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6)父母都是双眼皮,如果其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则其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25%,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变异

(2)2组;隐性

(3)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

(4)BB或Bb

(5)不能;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6)若父母亲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都是Bb(双眼皮),则可以生出单眼皮(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的小孩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卵生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解析】【解答】解:卵生动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鱼类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爬行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解析】【解答】解: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字.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只能能够辨别光线强弱,不是眼睛,可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析】【解答】解:杨树与柳树;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因此“一片树林,杨树与柳树形成竞争关系”.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耳的结构和听觉和功能;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析】【解答】解: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因此人在打瞌睡时,头部突然下垂时会立即惊醒,参与这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视觉形成的过程.【解析】【解答】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此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从生物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生物分类的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1、(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2)①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

②新型材料购物袋

③分解或部分分解没有分解【分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等相关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现行塑料袋的特点、危害,并注意与新型塑料袋比较,结合题意,灵活答题。【解答】(1)塑料不易降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掉塑料,影响环境的美观并污染环境,所含成分有潜在的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因此,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分解者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该实验设计为对照实验,应遵循等量和唯一变量的原则。该厂家的新型购物袋应具有下列特点: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对土壤不造成污染,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因此,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新型材料购物袋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可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新型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可以替代现行塑料袋;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新型购物袋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可以替代现行塑料。【解析】(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2)①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

②新型材料购物袋③分解或部分分解没有分解22、输同型血减少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ABB【分析】解:(3)①研究发现动物也有不同的血型;因此给老鼠输血应该坚持输同型血的原则.

②实验中每组都不用一只老鼠;而都用10只老鼠进行实验,其原因是减少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③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年轻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以不同年龄白鼠的血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轻白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B组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

故答案为:①输同型血。

②减少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③AB;B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如A与B以年轻鼠的血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轻鼠的血液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A与C以不同年龄的鼠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老鼠的血液会对年轻鼠产生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要求唯一变量,其它量相同.【解析】输同型血减少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ABB23、精子女性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一显性Dd、Dddd12.5%【分析】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即为男性。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X件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为女性;如果抓出“白黄”,则表示性染色体是XY,则为男性。

(2)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A:B=104:106≈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3)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因此每个小组都要重复抓取30次而不是一;两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4)①由表中第一组的数据可知;父亲母亲都是卷发,子女有直发的,表明直发是隐性性状,卷发是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直发个体的基因组成为dd,卷发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②根据卷发是显性性状;直发是隐性性状可知:第一组,父母均为卷发,生了一个直发的孩子,直发孩子的基因是dd,根据子代基因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卷发父母的基因组成为Dd;Dd,遗传图解如图2所示:

则乙组夫妇子代中直发占25%。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都是50%.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直发男孩的概率是:25%×50%═12.5%。

故答案为:(1)精子;女性。

(2)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3)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4)①一;显性;②Dd;Dd;dd;12.5%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