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中外纪闻》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2、政策制定恰当会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下列新中国实行的政策与影响搭配,不正确的是A.“科技强军”——促进我国国防事业发展B.“863”计划——促进“两弹一星”的研制C.体育制度——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D.“双百”方针——推动了文艺事业的繁荣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什么主义()A.民主主义B.民生主义C.民族主义D.民权主义4、下列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A.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B.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民革命→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开国大典C.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D.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5、如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6、被陈毅司令员评价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又被成为是国共战略大决战中承前启后作用、且邓小平亲自参与指挥了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____”的主张。8、阅读如表所示内容判断:

。战役战场领导人意义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李宗仁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彭德怀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______(判断对错)

(2)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______(判断对错)

(3)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______(判断对错)

(4)邓小平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______(判断对错)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______。(判断对错)9、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川藏、青藏、新藏铁路修到“世界屋脊”。______(判断对错)10、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赎买政策。()改正:1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在青浦、慈溪两次击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并最终击毙华尔。()改正:13、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15、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所指的两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16、慈禧太后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在签订了《马关条约》后说的。()17、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30分)18、【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19、【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20、【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2分)

A.戊戌变法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2分)

A.周恩来B.贺龙。

C.叶挺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1、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打开中国进步的闸门辛亥革命”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探究一知识回顾】

(1)图一的历史事件在图二中的位置是________(填英文字母),该事件发生距今有_________年。(2)简要概述图一和图二的关联。【探究二分析探究】材料一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事业”的早期活动。(至少三例)【探究三深入研究】材料二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材料三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4)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探究四活动体会】(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小明制作一张历史图表,如下:。《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片对应的战争名称(4分),概括出图片反映的两条主线(2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6分)。23、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奋斗。为此,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携手同行,共同复兴”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民族独立篇]材料一: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1)请写出材料一中中华民族迈出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的时间及标志。[民族团结篇]材料二:。自治区成立时间首府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银川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拉萨(2)2017年是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周年。如表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国家统一篇](3)图一、图二所代表的两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侵占多年。这两个地区是在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两个地区能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富民强国篇]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4)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这归功于对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历史感悟篇](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你认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故选C。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解析】【答案】C2、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实行的政策与影响搭配的正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ACD三项搭配均正确。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家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863”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了提供了高技术支持。“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在“863”计划​之前。故选B。【解析】B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会上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进一步把这十六字纲领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解释为民族主义,建立民国被解释为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被解释为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知道思想,本题选C。考点: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解析】【答案】C4、A【分析】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年-1927年;国共十年内战开展于1927年-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年8月-1949年9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掌握这一时期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

本题掌握新民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知识,重点对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时间上排列。【解析】A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全面地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变,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使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使党的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符合题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87年,ABD时间都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ABD,C正确。故选C。【解析】C6、C【分析】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被陈毅司令员评价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说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淮海战役相关内容的认识.

掌握淮海战役的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于三大战役,还可以考查背景、时间、经过、意义.【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师夷长技以制夷【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三子目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中的内容:“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可知,故填师夷长技以制夷。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国图志》的背景、思想和影响。8、略

【分析】(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2)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歼敌人数上表信息没有涉及.

(3)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

(4)邓小平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彭德怀,不是邓小平.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故答案为:

(1)√.

(2)○.

(3)√.

(4)×.

(5)√.

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掌握两次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歼敌人数和意义.

理解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解析】√;°;√;×;√9、略

【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这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识记一五计划的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所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故×。【解析】×改正:赎买政策改为公私合营1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解析】【答案】错误:民主订正:民族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分析】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在青浦、慈溪两次击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并最终击毙华尔。【解析】【答案】√13、×【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内容。199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答案】错14、×【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知识内容。文革结束之后,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解析】【答案】错15、×【分析】【分析】题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两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不是中共的成立,其在1921年,不合史实,故题干表述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6、×【分析】【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充分暴露出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现象。这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而不是《马关条约》。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辛丑条约》。17、×【分析】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四、其他(共3题,共30分)18、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国大典,此后称为国庆节。(2)第一问是西周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此题通过课本基础知识即可做出,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开国大典。国庆节。(4分)

(2)西藏。和平解放。(4分)19、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可以看出是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反应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保家卫国的心声。(2)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3)此问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写出。【解析】【答案】(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4分)

(2)《朝鲜停战协定》(2分)

(3)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2分)20、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他应该是孙中山,在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在武汉首义,功绩根据课本答出即可。(3)根据所学,黄埔军校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4)被称为铁军称号的是叶挺领导的军队。(5)根据所学,现在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为当今祖国统一,两岸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要言之合理即可。【解析】【答案】(1)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3分)(2)武汉(武昌)。(1分)历史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3分)(3)B(2分)(4)C(2分)(5)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任取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均可,2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接着又攻占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胜利。本题的图一的历史事件在图二中的位置是B。该事件发生距今有106年。(2)本题考查武昌起义。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3)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早起活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先后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他领导了广州起义、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释成为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4)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的国家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维新变法。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既想保留封建王朝又想发展资本主义,变法最终失败。(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要从整体来分析历史事件;在分析问题时要一分为二分析历史事件,要对资料进行辨析;要论从史出;要学以致用;要关注社会热点。【解析】(1)B;106年。(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3)创办兴中会、举行广州起义、创办同盟会、将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4)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的国家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言之有理即可)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维新变法。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既想保留封建王朝又想发展资本主义,变法最终失败。(言之有理即可)(5)要从整体来分析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分析历史事件,要对资料进行辨析;要论从史出;要学以致用;要关注社会热点。22、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材料里的图片一就是圆明园被侵略后的证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材料里的图片一中的历史人物是邓世昌,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展开了战争,最终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图片一属于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图片二属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条约的影响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解析】【答案】(1)图一: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图二:甲午中日战争(2分)。主线: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与反抗(划横线词各1分)(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一的信息: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根据所学可以得出中华民族迈出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召开的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