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8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武帝B.汉景帝C.汉文帝D.汉高祖3、《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百官B.掌管军事C.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管理全国宗教事务4、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这里的“他”是()A.王羲之B.顾恺之C.祖冲之D.贾思勰5、不久前,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央视热播。剧中许多人物的台词堪称经典。其中与商鞅有关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国有圣君良将,仁政可行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6、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会()A.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陶器D.铸造青铜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澶渊之盟”的后果是A.辽宋之间应处于战争状态B.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C.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D.辽宋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8、李白写出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大量诗篇,其代表作有()A.《秦中吟》B.《潼关吏》C.《早发白帝城》D.《蜀道难》9、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属于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A.阎立本B.颜真卿C.吴道子D.柳公权10、下列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A.都是唐朝的僧人B.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C.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D.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11、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B.民贵君轻C.兼爱非攻D.以法为教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题文】(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这些措施的实施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最后发展到顶峰的过程。

(2)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

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雅尔塔会议。

(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斯大林模式。

(5)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

为此;1967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欧洲联盟。

(6)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13、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____的活动和____的政治、经济情况。14、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请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姓名______。16、完成有关辽西夏金元政权名称、民族、建立者和都城相应连线。政权名称民族建立者都城辽____________西夏____________元____________金____________①契丹族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

⑤耶律阿保机⑥兴庆⑦元昊⑧上京。

⑨完颜阿骨打⑩大都11忽必烈12会宁17、“苻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跟哪一战役有关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4题,共24分)18、通过涿鹿之战使得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称为“炎黄联盟”。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19、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所以他们居住在半地穴房屋。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20、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打败纣王,后建立周朝,定都在亳,史称西周。

______(判断对错)改正:______。21、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2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第一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一)秦朝秦朝秦始皇时,大将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东到。(4分)(二)汉朝(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2分)(2)据上图回答问题:a.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2分)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起点在。(2分)c.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1分)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①②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三)魏晋南北朝(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2分)(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1分)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分)(2)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根据材料;“国家取士,远法前代”,意思是说国家选拔人才,是效法前代的做法,即隋朝。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科举制的认识。2、A【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答案】A3、A【分析】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秦巩固统一的知识点.

本题以《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A4、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故这里的“他”是王羲之。BCD与题意无关。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知道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王羲之的相关史实。【解析】A5、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战国时期商鞅所说。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A、B、D项的内容均与商鞅无关,故选C。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解析】【答案】C6、A【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史实。题干材料给出了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分析这个信息可以明显得知北京人会使用火。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会烧制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铸造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故选A。【解析】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BCD【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影响。1005年,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即“澶渊之盟”。A项,“澶渊之盟”约定辽朝撤兵,双方各守边界,使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故A项不正确。BCD项,根据“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这一方面促进了辽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使统治者加强了对民众的剥削,从而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故BCD项正确。综上所述,BCD正确,故选BCD。【解析】BCD8、CD【分析】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李白.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诗歌成就.【解析】CD9、BD【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书法艺术。唐朝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故选BD。

【解析】BD10、ABCD【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他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口述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要贡献。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历尽千辛万苦,体现了两人的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ABCD。故选ABCD。【解析】ABCD11、AB【分析】“仁者爱人”孔子的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故AB为正确答案;“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主张,C排除;“以法为教”为法家思想,D排除.

故选AB.

本题考查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解析】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识记。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有奉常,郎中令,太仆,外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唐太宗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到清朝到达顶峰。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的理解。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但经济特区实行的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有关知识的识记。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有关知识的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第(6)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关知识的识记.经济全球化对人类来说,既有利也有弊。“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

(1)√(2)×(3)√(4)√(5)×(6)×13、商王商朝【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子目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中的内容:“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可知,故填商王商朝。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甲骨文的概况和价值。14、略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继承汉位,与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618;1271.

本题以“李渊建立唐朝”“忽必烈建立元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与元朝建立.

准确识记隋朝和元朝的建立者.【解析】618;127115、略

【分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王嬴政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嬴政.

故答案为:嬴政.

本题以“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解析】嬴政16、①⑤⑧②⑦⑥④11⑩③⑨1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上京。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定都兴庆,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定都会宁。17、淝水之战【分析】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故答案为:

淝水之战。

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前秦在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与相关成语典故。【解析】淝水之战四、改错题(共4题,共24分)18、略

【分析】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故答案为:

×;改正: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知识点.

本题以炎帝和黄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和炎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19、略

【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造成他们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半地穴房屋改为干栏式房屋。

本题以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析】×;半地穴房屋改为干栏式房屋20、略

【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故答案为:×;改正:亳改为镐京.

本题考查武王伐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夏商周的更替.【解析】×;亳改为镐京21、略

【分析】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答案为:

判断:×;改“出现”为“完成”.

本题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改“出现”为“完成”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一模块:(一)秦朝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历史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课本知识,依据教材阐述进行填空,依据所学知识,秦朝秦始皇时,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了“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汉朝第(1)问,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教材知识,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填空,依据所学知识,汉朝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于是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第(2)问,a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教材知识,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西域与汉朝的往来日趋频繁,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b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而来,从而使得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所以起点为:长安。c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而来,从而使得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所以选B。d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至今仍是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也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