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1A/wKhkGWebhBeAXvVvAAGikyG7PVs770.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1A/wKhkGWebhBeAXvVvAAGikyG7PVs7702.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1A/wKhkGWebhBeAXvVvAAGikyG7PVs7703.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1A/wKhkGWebhBeAXvVvAAGikyG7PVs7704.jpg)
![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4/1A/wKhkGWebhBeAXvVvAAGikyG7PVs7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梁实秋在《我参加了五四运动》中说:“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热情的表现,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分析材料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爱国学生是运动先锋B.前后形成两个运动中心C.共产党员是运动的骨干D.运动范围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2、张华同学把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正确的是①大泽乡起义②西汉建立③商鞅变法④诸葛亮治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3、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实地看”中国的是()A.马可•波罗B.哥伦布C.莎士比亚D.达尔文4、“苏联的领袖并有像罗曼•罗期待的那,及时发现和纠包括高度计经体制在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丧失了让会主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的“高划经济体制的些政策弊端”不包括()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5、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见图).美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村镇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基石。这个村镇是()A.波士顿B.约克镇C.萨拉托加D.来克星顿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下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7、近代史上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有()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国际联盟操纵国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9、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指的是()A.沙皇政府B.人民委员会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10、19世纪70年代,电力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1、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C.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D.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12、下列国王中,导致国家灭亡的有()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题文】阅读下表判断:
。地区。
领导人。
事迹。
拉丁美洲。
玻利瓦尔。
领导革命武装打败西班牙殖民军;1819年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随后解放了厄瓜多尔。还先后使智利;秘鲁获得独立,他因此获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
印度。
章西女王。
在1857年的反英民族起义中;她领导起义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最后壮烈牺牲。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以下表述符合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都是19世纪反殖民斗争的民族英雄。()
(2)他们两人所领导的武装斗争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玻利瓦尔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
(4)经过独立战争;拉丁美洲建立了18个独立国家。()
(5)章西女王在反英民族起义中英勇战死。()14、观察下列两幅简图(14世纪东西方交流与新航路开辟);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的方框内。
(1)A马可•波罗的祖国____
B麦哲伦的祖国____
(2)仔细观察两图,试分析欧洲的商贸中心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样的变化?15、1839年6月3日____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6、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17、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和____的国家。18、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做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材料四那场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完成下表: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
两大敌对集团分裂后果战争性质第一次分裂三国同盟和①____世界性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③____第二次分裂轴心国和②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④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④____(2)据材料一;推动“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作用?请举出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抗击德军的史实。
(4)根据材料三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
(5)请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影响?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2分)19、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判断对错)20、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8分)21、猜猜他是谁?(1)他是《天演论》的作者,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2)他说:“如果我们撞沉吉野,就能大灭敌人的威风,大长我军的志气”。()(3)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曾创办大生纱厂。()22、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是如何理解图1“伤害的举动,伤痛的记忆”的?
(2)图2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龙鹰握手”与二战时期哪个组织的成立有关?该组织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啊!”从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与周恩来握手的人物是谁?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2016年7月;韩美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认为,“萨德”反导系统覆盖范围,特别是其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不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将损害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
材料四2017年4月6日到7日;习近平和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实现了首次会晤。会晤中,习近平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萨德”?
(5)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你谈一谈,中美两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图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这两个时段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写重大事件名称)。2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5、《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比较表:
。时间19世纪一战前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50年30年7年3年-5年材料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了一个美国家庭抑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突出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3)某班同学开展“科技改变生活”的课堂讲座.请举一例作为发言材料.
(4)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节选自《南京条约》材料二:开放之初,由于中国长期封闭,没有开放的经验,不能操之过。因此邓小平选择了由沿海到内地的推进开放方式。在具体模式的选择上,邓小平考察了世界历史上各国的开放模式后认为,不宜照搬别国的开放模式,在借鉴国外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经济特区。这一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首先,我国经济总体战略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因此,不能实行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区。其次,开放一定区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出口而加工。而是为了通过吸收、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带动整个内地的开放。第三,在发展中推动了开放的进程,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节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请回答:
(1)归纳出材料一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在对外开放的方式上做出了什么选择?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理由。
(3)比较以上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28、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五四运动.191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待遇,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后,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解析】【解答】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爆发的;而共产党成立是在1921年,共产党员不可能是运动的骨干.
故选C.2、D【分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①大泽乡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②西汉建立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③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6年,④诸葛亮治蜀是发生在221年之后,正确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故选D。【解析】【答案】D3、A【分析】据“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地看”中国的是马可•波罗。1271年(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的元朝做官多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选:A。
本题以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话语为依托;考查马可•波罗来华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典型事例和不同影响。【解析】A4、C【分析】学可知;斯林政期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济过否市场机制的用,忽视了主商品经济要求,实行单一的有制,企没有经营自主权.ABD正确C,权力过于集中,民法制被忽略,是政治方面的体现,不是经济面.
选C.
本题查苏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弊.
意题目要求“高度计济体制弊”,不包括政治方面.【解析】C5、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来克星顿的枪声.【解析】【解答】1775年4月18日晚上;驻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出发,去收缴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侦查员发现了这一情况,民兵迅速埋伏起来,4月19日冷晨,在一个名叫来克星顿的地方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基石.因而题干这个村镇是来克星顿.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选项ACD.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错误的.
故选ACD.7、BCD【分析】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大加深.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
故选BC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解析】BCD8、AC【分析】略【解析】AC9、CD【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二月革命的相关内容。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故选CD。【解析】CD10、BD【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故选BD.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超前其他国家的前面.【解析】BD11、ABD【分析】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故选ABD.
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解析】ABD12、A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商朝和西周的灭亡.【解析】【解答】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都是历史上的暴君,但周厉王的残暴没有导致亡国.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题表给出材料主要是围绕殖民地人民的抗争;(2)的表述错误,印度章西女王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领导南美的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3)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解析】【答案】(1)√(2)×(3)√(4)○(5)√14、意大利西班牙【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马可•波罗和麦哲伦相关知识.【解析】【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在元朝时候来到中国,后来他的狱友根据其见闻写了《马可•波罗行纪》.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片中“新航路的开辟”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发现美洲的航行是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他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向西到达了今天的美洲古巴;海地等地.
(2)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成新兴大国.
故答案为:
(1)左边方框填:A.右边方框填:B.
(2)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故填:林则徐;洪秀全。【解析】林则徐;洪秀全。16、略
【分析】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故答案为:
百团大战;井冈山.
本题考查百团大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掌握百团大战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解析】百团大战;井冈山17、水稻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掌握情况.【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水稻、粟.18、三国协约帝国主义战争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两极格局.
(3)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作用.
(4)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和苏德战争.
(5)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解析】【解答】(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先后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20世纪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并发动侵略战争侵略别国,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
(2)据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可知,推动“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据材料“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做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可知,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3)据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4)据材料三“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可知,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抗击德国的侵略,取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5)据材料四“那场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涉及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因而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故答案为:
(1)三国协约;帝国主义战争;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
(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将出现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3)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4)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抗击德国的侵略,取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5)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涉及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因而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四、判断题(共2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应把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取得了胜利,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故答案为:√.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解析】【答案】√五、材料题(共4题,共8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严复。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物竞天择”“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他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故填写严复。(2)本题考查邓世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发生了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故填写邓世昌。(3)本题考查张謇。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填写张謇。【解析】(1)严复(2)邓世昌(3)张謇22、略
【分析】
本题以中美关系为主线;考查《辛丑条约》;中美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辛丑条约》、中美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解析】(1)据图1及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最终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这对中国来说是“伤害的举动,伤痛的记忆”.
(2)由材料中的时间“1942年”可知;标志“龙鹰握手”的历史文献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3)由材料“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啊!’从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可知,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所以与周恩来握手的人物是尼克松.尼克松访华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等.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合作共赢.
故答案为:
(1)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意思相近即可)
(3)尼克松;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
(5)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合作共赢.(言之有理即可)23、略
【分析】
本题以《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知识.
本题以《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图可知:图中A时段指的是1929--1933年;在这一时段美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图中B时段指的是1933--1937年,在这一时段美国的失业率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故答案为:
变化:A:美国失业率不断上升;B:美国失业率逐渐下降.原因:A: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24、(1)据材料“他‘衣着随便;作风粗犷、率直得近乎无理’;他独立而自傲;是一个心中充满对人类的爱和灵魂中充满对自由的渴求的人”;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英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及《爱格蒙特》中都有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他”指贝多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的创作特点是《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2)据材料“《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2-1804年;初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文响曲》。该作品创作前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1799年,拿破仑执政,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1804年底拿破仑称帝,他听闻后愤然将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执政后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宣言》宣称的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或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或知道拿破仑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自由而战的人,正在恢复封建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掠夺战争,所以拿破仑称帝后,“他”愤然将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
故答案为:
(1)“他”:贝多芬。创作特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2)意义: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革命成果:①《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宣言》宣称的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对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或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3)改名: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或知道拿破仑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自由而战的人,正在恢复封建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掠夺战争。
(4)认识: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分析】
本题以音乐是流动的旋律;是一个民族气质的体现,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为切入点,以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与对外战争,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与对外战争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据材料“他‘衣着随便;作风粗犷、率直得近乎无理’;他独立而自傲;是一个心中充满对人类的爱和灵魂中充满对自由的渴求的人”;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英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及《爱格蒙特》中都有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他”指贝多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的创作特点是《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2)据材料“《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2-1804年;初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文响曲》。该作品创作前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1799年,拿破仑执政,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1804年底拿破仑称帝,他听闻后愤然将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执政后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宣言》宣称的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或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或知道拿破仑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自由而战的人,正在恢复封建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掠夺战争,所以拿破仑称帝后,“他”愤然将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
故答案为:
(1)“他”:贝多芬。创作特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2)意义:标志法国大革命的开始。革命成果:①《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宣言》宣称的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对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或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3)改名: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或知道拿破仑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自由而战的人,正在恢复封建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掠夺战争。
(4)认识: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又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小题2】【小题3】【小题4】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5、(1)俄国情况: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2)日本情况: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根本目的:救亡图存。
(3)俄国的原因:国内矛盾尖锐;日本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4)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分析】【分析】(1)本大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的内容。第一题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说明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为了巩固总结的统治,沙皇选择了改革。
(2)第二题由题干:“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这是日本历史上的“黑船事件”,美国的佩里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此时的日本正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开始改革。
(3)第三题考查的是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原因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一;二进行比较材料分析;俄国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是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属国内矛盾尖锐;日本改革的背景是正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属于民族危机。
(4)第四题考查的是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共同积极影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改革后的结果分析:俄国俄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署基地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光化学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油烟管道清洗服务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业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广州医科大学《芭蕾基础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饶师范学院《工程训练B及工业生产劳动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导主任在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
-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光学基础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 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汇总
-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马铃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秦晖社会主义思想史课件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 机动车登记证书英文证书模板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