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有学者指出,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这揭示出程朱理学A.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B.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C.为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D.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2、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3、19世纪人们普遍对物体色彩有了新的认识:同一光源,在清晨和傍晚不同的时间,也会在物体上产生不同的色彩影响,光和大气随时都在流动、变化。如图作品中符合这一“新的认识”的是A.B.C.D.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5、在米开朗琪罗的名作《哀悼基督》中,圣母被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作品所表明的作者的意图是A.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6、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而康德却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自由D.主权在民7、下图所示为秦《峰山刻石》的碑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相关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该碑文。
A.是研究郡国并行制度的宝贵材料B.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千图案美C.所用的字体成熟并通行千汉魏时代D.反映了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789年8月法国《人权宣言》颁布。
欧洲掀起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
欧洲摆脱了美国和苏联的控制。
C
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发表。
非州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D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签署。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加强。
A.AB.BC.CD.D9、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侍统。——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材料二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现代民族精神。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第五次反“国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解放战争后期,在三大决战胜利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统一、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伟大号召,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方向。——摘编自俞祖华《中华民族精神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最早产生的意大利城邦,由于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300年左右但丁写下《神曲》,反对教皇独裁,因而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1337年彼特拉克说:“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理解我单独自由自在地漫游于山中、林间、溪畔所得到的无比快乐”。随着文艺复兴先后传播到欧洲大地,出现了大量的人才和更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王任光《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运动》等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与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在影响方面的共通之处。(7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极为重视党在建立和巩固工兵民主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他提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要根据不同的革命任务提出具体的政治口号,建立与同盟者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针对中共临时中央盲目追求下层群众统战工作,毛泽东提出不能因为中间阶级的暂时性而否定其作为革命力量的存在,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回到革命阵营中,重视中小工商业者;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等。
——摘编自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材料二对于1954年宪法草案;人民政协在北京组织了有500多人参加的17个讨论组,在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组织了58个讨论单位,参加讨论的共有8000多人,提出修改意见近6000条。人民政协在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进程中,在遵循政治现代化、政权民主化等国家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功能优势,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房宁《民主的中国经验》(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统一战线理论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政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贡献。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1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人类历史的滚滚洪流自有其衍变的规律,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会把这种进程突然提速加快,让文明的进程以一种跃迁式的方式大踏步前进。技术无数次影响着全球历史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文明的走向。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断证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难依靠单一技术甚至技术本身,其必然是政治、经济与技术的共同合力。当人们肯定技术对历史作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发明技术、利用技术、推动技术改变社会的始终是人。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人类历史的滚滚洪流自有其衍变的规律,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会把这种进程突然提速加快,让文明的进程以一种跃迁式的方式大踏步前进。技术无数次影响着全球历史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文明的走向。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断证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难依靠单一技术甚至技术本身,其必然是政治、经济与技术的共同合力。当人们肯定技术对历史作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发明技术、利用技术、推动技术改变社会的始终是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与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摘编自张笑宇《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等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中西500年比较》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阶段的中西方历史发展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开封)内平面示意图材料二生活与观念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越礼制、公侯——摘编自《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梁录》卷十八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论证其与理学兴起和发展的联系。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2分)24、思想解放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次运动中涌现的哪一流派顺应了秦国政治变革的需要?
(2)启蒙运动提出的哪些思想观点顺应了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潮流?(列举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参加这运动的人物有哪些?(举出其中两个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世族的消亡和个人活动能力膨胀,导致以“激发个人党的伦理道德意识”“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为基础的程朱理学形成,揭示出程朱理学是唐宋时期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故D选项正确;程朱理学强调的是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文化发展主体,不能说明使士人摆脱了国家和家族的束缚,故A选项错误;程朱理学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文化发展主体,不能说明实现了士人群体的高度道德自律,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和特征,没有涉及程朱理学提高士人社会地位创造了条件的信息,故C信息错误。2、D【分析】【分析】
【详解】
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A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错误;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D正确。3、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受光学发展影响,印象画派在描绘人物和景色时,注意体现同一光源、不同时间在物体上产生的不同色彩,《日出.印象》就是其代表作品,C项正确;《马拉之死》描绘的是18世纪时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没有体现大自然中的光色变化,A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体现的是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不是印象主义绘画,B项错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是立体画派,D项错误。4、B【分析】【详解】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故答案为B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材料所说的第一次打击,排除A项;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不涉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排除C项;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不存在对人类自身的打击,排除D项。5、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米开朗琪罗”“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作品体现了人的外在美和内在情感,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故D项正确;A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排除;《哀悼基督》刻画的是圣母的形象,故B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故C项排除。6、A【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的一场革命“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等关键语句可知,康德认为武力无法实现思想上由专制转向自由,启蒙运动只是在思想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所以选A项,排除BCD三项。7、B【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留下来的《峰山刻石》的碑文,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其特点是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所以秦朝留下的碑文具有小篆的书写特点,故选B;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故排除A;隶书形成于秦朝,通行于汉魏,而不是小篆,故排除C;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8、D【分析】【分析】
【详解】
18世纪,启蒙运动中心转移到法国,它是一场欧洲掀起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受其影响,1789年8月法国《人权宣言》颁布,排除A;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进一步联合,但但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分天下,欧洲尚未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排除B;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发表宣告第三世界兴起,与非州经济区域一体化,故排查C;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签署,旨在加强和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巩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为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和上合组织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故选D。9、B【分析】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精神;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在当时对民族工业、实业救国思潮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3)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近代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等方面来回答。【解析】(1)基本内涵: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尚道德的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以和为贵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作用:有利于激发国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新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主要因素:中国近代以来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初心;中国共产党秉承践行历代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1300年左右但丁写下《神曲》;反对教皇独裁,因而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说单独自由自在地漫游于山中;林间、溪畔所得到的无比快乐”“随着文艺复兴先后传播到欧洲大地,出现了大量的人才和更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文艺复兴的起点、核心及影响范围进行回答。
(2)一问根据材料二“提倡民主与科学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并结合所学从对封建纲常礼教、人性、服务民主政治、宣传自由平等进行分析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解答即可。
(3)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从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解析】(1)特点:以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为起点;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范围广;影响深(每点2分,共6分)。
(2)表现:由维护封建纲常礼教转变为批判纲常礼教;由压抑摧残人性转变为重视弘扬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主政治;由重视等级秩序转变为注重自由平等。(每点2分;共6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
(3)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都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每点2分,3点共7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征:根据“重视党在建立和巩固工兵民主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要根据不同的革命任务提出具体的政治口号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得出策略方法讲究灵活性;根据“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回到革命阵营中;重视中小工商业者;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等”得出联合对象具有广泛性。历史意义:根据“建立和巩固工兵民主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根据所学可知,推动了工农联盟,推动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实践;根据“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回到革命阵营中,重视中小工商业者、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等”,根据所学可知,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历史贡献:根据“对于1954年宪法草案;人民政协在北京组织了有500多人参加的17个讨论组”“人民政协在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进程中”等信息,概括得出推动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根据“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得出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继续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功能优势”得出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点睛】【解析】(1)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根本原则上的规定性);策略方法讲究灵活性;联合对象具有广泛性。历史意义:推动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实践;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历史贡献:推动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五、论述题(共3题,共18分)21、略
【分析】【详解】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材料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强调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二是强调技术所起的作用也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三是强调人与技术的关系。然后学生选定一个角度确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适当史实进行论述即可。如选择“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可拟定论题:技术创新推动文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火药的传播、改良蒸汽机、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予以论述。【解析】示例:
论题:技术创新推动文明进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播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大规模装备于武器,冲击了欧洲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改变了欧洲持续了数百年的政治关系。欧洲人还把火药用于殖民扩张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人类向近代过渡。工业革命时期,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使得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进一步削弱,增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此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2、略
【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认真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中西500年比较”提炼出一个观点,由16世纪中叶到1839年来看,可以从社会转型角度提炼观点,着重分析西方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迅速发展,而中国固守封建专制统治而日益衰落。从1840年到1949年,可以以两种社会两种制度的碰撞提炼观点,着重分析面对列强侵略,我国社会性质变化,但同时也促进我国探索革命道路,实现民族独立。从1949年到2049年,可以以中西新发展格局作为观点,突出新中国向西方学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解析】示例:明清时期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16世纪中叶的中西方基本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及设备设施管理培训
- 公司品牌宣传合同标准文本
- 人力代理合同样本
- 二手机械交易合同样本
- 保姆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保洁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公务人员着装规范
- 人体拍摄合同样本
- 中国银行车位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写酒厂合同标准文本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