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A/2C/wKhkGWeauX-AN9FxAAEpGxEatLA954.jpg)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A/2C/wKhkGWeauX-AN9FxAAEpGxEatLA9542.jpg)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A/2C/wKhkGWeauX-AN9FxAAEpGxEatLA9543.jpg)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A/2C/wKhkGWeauX-AN9FxAAEpGxEatLA9544.jpg)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A/2C/wKhkGWeauX-AN9FxAAEpGxEatLA9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答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
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物
气
质
固
气
体
的
体
的
的
总
的
子
质
质
质
量
量
蚩
A
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
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物
气
质
固
体
的
体
的
总
的
质
质
质
量
量
蚩
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HNO3+C=2H2O+4XT+CO2T贝|JX是
A.NO2
B.CO
C.NO
D.N2Q5
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通电
2H2O==2H2+O2
A.
MnO2
2H2O2~2H2O+O2T
B.
点燃
P+02-P2O5
c.
点燃
4Fe+3O2^=2Fe2O3
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元素
B.该反应中°?和C02的质星比为14:11
C.该反应中°?和H:°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6、如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
物质甲乙丙丁
2
反应前的质量/g301055
反应后的质量/g24m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8、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
和B的质量比是()
A.1:1B.2:1C.4:1D.5:1
9、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HNO3+C=2H2O+4Xt+CO,T则x是
A.NO2
B.CO
C.NO
D.N2Q5
10、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0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B.46C.92D.96
11、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9,又知B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9B.12C.18D.36
1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3
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机
一定条件下,CO和吨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
B.甲醇(CHiO)
C.乙醇(C2H6。)
D.乙酸(C2H1O2)
14、“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O和H?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
B.甲醇(CHiO)
C.乙醇(GHeO)
D.乙酸(C2HQ2)
15、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氨气及另外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方程式
4
2NaCI+2H2。暨2X+CIt+Hz,(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
A.HCIB.NaOHC.NaCIOD.‘力
多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一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6、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30368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m424
A.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B.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相同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17、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铀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羁0^)驷弓^^)>曹
|珀催化剂Io氧原子
A.反应I中有三种分子参加反应
B.整个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II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5
18、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0-0+0-0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将汽车尾气中的毒气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不严谨的()
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
A.该反应中有两种物质的分子、三种元素的原子参加反应
B.示意图中分子和原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催化剂
2NO+2C0—N,+2CO,
D.其微观示意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6
A.用适量的KClOa和B.加热一定量的高镒酸C.加热MnO2和KCId的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
MnO?混合物加热制O?钾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间
A.AB.BC.CD.D
21、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注:°一氢原子
5$型x・》+2名•■碳原子
20#90+
乙丙丁I•-氧原子
甲
0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图示中x的值为4
22、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柏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碳原子
o氮原子
o氧原子
7
A.反应I中有三种分子参加反应
B.整个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II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2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
量
/g
甲乙丙丁
匚二)一表示反应前的质量
匚二)一►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x的值是15
B.甲一定是单质
C.丙不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3
2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820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0813
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4g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是2:5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5:4
25、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4g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水18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A.1:2B.1:11C.2:ID.1:8
8
26、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A.31:16:142
B.31:32:142
C.124:160:284
D.31:40:71
27、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
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28、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一氯原子
一定条件
■一氧原子
O-碳原子
反应前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9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29、已知2gH八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
所示(R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分子式为R
19
-g
B.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a
C.t时刻,C和HF的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9g
3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A.该反应中,有2种物质为氧化物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D.甲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简答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0
31、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锥形瓶口在红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为是.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个瘪气球的目的是.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红磷过量,为了防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
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原因是.
3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当观察到一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实验时若取用
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一(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请回答:
11
(1)利用右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进右图装置使其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4、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小红对此进行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已知:碳酸钠与硫酸(H2so,)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和小红同学按下面的过程一起探究:
(1)假设: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是否一定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小红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你认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___________3
理由是.
(3)在实验中,如果锥形瓶的瓶口上没有系上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4)根据小红的实验,你的结论是-
3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方程式配平。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O
(2)高锯酸钾受热分解o
(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2
点燃
(4)C3H6+。2COa+HsOo
高温
(5)FeQ:s+COFe+CO2o
36、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6乩。6,你可以知道
哪些信息(即该化学式的含义)?要求至少写出三项:
(1).
(2).
(3).
3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2”的含义
①才::
②2Na'::
(2)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
①Mg?'表示::
②由。表示::
(3)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略)。
1H2S+O2=_SO2+_H2O
5C+HNO=_NOT+_CO2T+_HO
___、__、__、__、__?:2
3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镁和8g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14g氧化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如不正
确,请加以改正。
13
3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当观察到一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____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实验时若取用
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0、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点燃点燃
C+O2CO22H2+O22H2O4P+5C)22P2O5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三点.
4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氢原子
点燃
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O
4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⑴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实行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榆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1+9X,反应中红色的Crd转变为绿色的Cr^SO*,其中X的化
14
学式为O
⑵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由“\丁”聚集成的物质(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
数比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o
⑶已知n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m2o小西在做该实验时,
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原因是o
43、如图为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
(1)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是;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⑵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来软化硬水。
⑶电解水的实验中,水分子(填"改变"或"不变”);若正极得到10mL氧气,则负极可收集到
________mL氢气。
⑷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B.不间断放水刷牙
15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洗衣水冲厕所
44、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化学反应
是CaCO4+X+H2O=Ca(HCOs)2e
⑴X的化学式是0
⑵已知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发现其变澄清,因为(用文字描述)。
45、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
分解出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Z氯d原子臭%氧b一氤f化氟氧气T、
过氧化氟氟原子氧气
一氧化氯过氧化氯
3cP+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0
(2)上述三步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o(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o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
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0
实验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一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46、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
验探究。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规范地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题C
16
A甲组B乙组C丙组DT绢镁条的燃接
(1)四个小组分别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了称量,只有丙组的C实验天平平衡,说明质量守恒,微观解释其守恒
的原因是一;甲组的A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天平平衡了,其初次称量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一。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同学们在分析B实验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应在密
闭体系中进行实验,防止—;在分析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分析的结果恰好相反的情况,
即称量镁条燃烧的产物小于镁条的质量、经过分析得出该结果的原因是—O
47、用氢气燃烧能证明水的组成。
如上图实验中,点燃导管口的氢气,伸入充满—的干燥集气瓶中,看到瓶壁上有水珠,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实验中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O
48、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玻璃管
白磷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为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17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o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9、我国将2020年世界水日的中国主题设立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3)Cid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IO2=2CQ+2X,则X的化学式为
50、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⑵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已知: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实验室常用固体亚
硫酸钠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实验室制取SO?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一(填字母),查阅资料发现
18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请你将装置补充完整
51、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NaOH
TCuSO
甲组乙组
图1图2
(1)图1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①调游码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大的联码⑥加质量小的破码
A123456
B42'3'5'61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改变,但质量是否改变了呢?为此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
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方案】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有CuSCh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
有适量电。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MnO?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调至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
斜,使物质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9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填"左边”“右边"或"中间”),乙小组
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右边。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O化学方程式为O乙小组的指针偏向右边是因为
【实验反思】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实验时,在装置方面应
做到O
52、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I和II。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0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一(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一(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
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填七"或"b")端相连。
II.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Ch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20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
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装置K中无水CuSd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O
通入02,一段时间后,点变Ct)___色2
燃J处酒精灯。
装置L中②一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0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一(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L4g该塑料在足量d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和1.8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判断该塑料—(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53、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一O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o
(3)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天平指针—(填细沙"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下同),若
拧松锥形瓶上的胶塞,指针将会一O
5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图一图二
21
①仪器a的名称
②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
装置是填序号);图二中,连接仪器的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
③能用B、C装置制取的气体是o
④实验室常用3%的KO?溶液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获得平稳的氧气流。现有17%的HQ2溶液,能达到此效果
的最佳装置是O
⑤10gl7%H2O2溶液完全反应,可生成氧气物质的量是o(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5、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
实验探究。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
和细致的观察C
BC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
却后,重新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
“后一种”),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c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22
(2)B实验:乙组同学反应前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
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填"左"或"右”)偏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实验B说明质
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o若要得到正
确结论,该实验应该在_______装置中进行。
(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o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下同);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
可能改变的是O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56、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一: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
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二:质量守恒。你认为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而导致另一种结
论错误的原因是O
(2)B.C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I+Na2cd=2NaCI+HQ+C0d),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B实
23
验中天平指针指向—(ffi"偏左"或"偏右”)。而C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一。
(3)D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o
5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跌码,移动游码至2.6g,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然后取下装
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总质量为一g,从而验证了
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一O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o~硫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①X的化学式是一。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填序号)。
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质量d分子质量e分子数目
58、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4
mn
(1)仅器a的名称是o
(2)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首先应_____(填序号)
①加药品②加热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3)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
(4)若要收集干燥的0?,可将含有水蒸气的0?从装置B的(填"m"成"n")端导入,再用装置
(填"C"或"D"或UE")收集。
(5)实验室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9、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n、r^、m;,、
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d的密度为pg/cm。
实验序号12
mi(MnO2)/g
m2(KCIO3)/g
nM试管)/g
试管十加热后剩余固体)/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n?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i、m?、m:;、rrn和V和p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25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d分离并测量
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0和MnO?混合物的反应过程
如下:
2MnO,+2KC1O3=2KMnO4+C1,T+0,T
第1步:,;(其中有刺激性气味)
A4
2KMnO4=K,MnO4+MnO,+OJ
第2步:;
A.
K,MnO4+Cl,=2KCl+MnO1+O,T
第3步: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质量小于加热前MnO?质量的原因
60、实验室常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2)①写出高镒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m(氧气)
[m(高锦酸钾;I0%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结果精确到°」%]。
③取一定量的高镒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测定过程中
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0?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26
采用不同质量的Mn0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
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123456789
Mr)。?用量
().10.20.30.4().50.6().7().80.9
/g
所用时间右178632222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一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61、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亚铁离子
②4个乙醇分子.
3表示的是
④硝酸镀—;
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⑥氯化铜中铜显+2价一。
蟹
6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dS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份质量的硫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63、用化学符号填空:氯化铜一,2个水分子—,氢氧根离子铁锈的主要成分一o
64、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
27
器”,使尾气中的CO和Nd转化为N2和Cd。
(1)写出CO和NC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x=l,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若x=2.5时,则NO,的化学式为o
6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O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镐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一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右侧E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填"a"或"b")口通入。
66、硬水中含有较多C/,和(填化学符号),我们可以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出
水的组成,依据的化学原理是。
67、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
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0一氢原子
・■氧原子
缪■氮原子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28
(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Y的分子个数最简整数比是;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图示相关物质中的最低化
合价是。
68、硬水中含有较多Ca,和(填化学符号),我们可以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出
水的组成,依据的化学原理是O
69、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的组成⑤分子的种类,
肯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示例
- 2025年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差异对比
- 2025年航空备品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分析仪器及装置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精细药液过滤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临时办公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区域航空维修合作与发展协议
- 2025年合作伙伴商铺经营合同
- 2025年企业商业保密合同
- 2025年交通服务费用回收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紫苏市场深度局势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LED大屏技术方案(适用于简单的项目)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历年国家二级(Python)机试真题汇编(含答案)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亏损企业减亏专项治理方案
- 《垃圾发电厂炉渣处理技术规范》
- 设计质量、进度、服务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