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市铁路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45分)一、本卷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II两部分。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2.下图为山东临沂五里堡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图中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在烧烤肉串,另一人持扇扇风。这幅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A.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B.农业经营的主体多样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3.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史料出处“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4.《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B.边境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5.永乐七年,朱棣派遣郑和出使时下发诏旨称“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祗顺天道,恪守联言,循礼安份,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据此,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加强对南洋、西洋国家的控制B.促进与南洋、西洋的贸易往来C.抗衡西欧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D.怀柔海外诸国,维护国际秩序6.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先后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的营业份额(如表所示)。这些合同的签订()公司航线份额%长江北洋上海一宁波上海-福州招商局5542604455505550太古4538-284550--怡和-204028--4550A.暴露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B.提高了轮船招商局的行业地位C.反映了洋务派的妥协与退让D.客观上有维护中国权益的意义7.毛泽东曾在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的电报中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方针,“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对敌人各个就地歼灭。践行这一战略的战役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第三次长沙会战D.渡江战役8.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到前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D.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9.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世界历史分成六个时段,如表是其中“第二时代”的目录。这个时代的主题是()第二时代/时段:(约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核心概念2.1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典律核心概念2.2早期国家与帝国的形成核心概念2.3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与互通有无A.技术与环境的变迁B.人类社会的组织C.地区与跨区域互动D.古代文明的多样性10.有学者评价一个在6世纪达到鼎盛的地跨亚非欧的帝国:“是具有乌托邦意义的诺亚方舟,保留了基督教会的古老习俗,拥有一套完整的帝国机构和社会组织”,“帝国的唯一贡献是保存了希腊文化并将其向周边国家传播”。据此判断,该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11.英国兰开夏地区,参加工厂劳动的16-25岁的女孩子,能为自己积聚100英镑左右的嫁妆。19世纪中期工厂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女权意识的逐渐觉醒B.流水线生产的实现C.机器生产的迅速发展D.两性间分工的打破12.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A.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B.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3.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A.表明英国殖民政策随形势进行相应调整B.反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C.推动了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D.促使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进入新阶段单项选择题: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两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1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C.佛道两家思想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15.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口原料、半成品,利用当地劳动力,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再出口到各国。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这说明()A.新兴国家崛起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B.世界贸易组织提升贸易国际化水平C.新加坡利用外国资本进行产业升级D.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第11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形成和吐蕃连年东渐的边防危机,使唐王朝急需建立一支强大可靠的中央武装。神策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的一支边防军队,在平叛期间,护卫皇帝,随入长安,神策军从此成为禁军。此后,神策军承担长安防务,并备御吐蕃,出征藩镇,地位日重。在宦官率领下,神策军衣粮赏赐也比诸军优厚。唐王朝给予神策军优厚的待遇,有利于神策军的发展壮大和稳定。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神策军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神策军对唐代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9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整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分析其开辟的意义。(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英国内战前后,爱尔兰人种植的粮食被英国军队践踏,来自新世界的马铃薯既容易种植又高产,适应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多山、泥沼的环境,很快成为人们的主食。作为欧洲“第二面包”,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优点,还可以充当极好的饲料。对爱尔兰家庭而言,一头牛所产牛奶和一英亩的马铃薯足以支撑一家人生计。经过英国的掠夺,爱尔兰人的土地不断减少,马铃薯在爱尔兰人最艰难的时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9世纪人口的快速膨胀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农民出卖劳动力,换得一小块土地种植马铃薯,而一旦歉收,饥荒很难避免。1845年夏,霜霉病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引发大饥荒,也导致疫病流行,有至少25万人死亡。大饥荒带来空前的移民运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马铃薯病害和大饥荒教训警醒后人,“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物种交流,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一旦疾病大流行或是粮价大波动,处于全球链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全身而退。-据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以马铃薯对爱尔兰的历史影响为例》(1)根据材料,概括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主粮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尔兰大饥荒”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物种交流的认识。(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此地。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的一千多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1920年,英国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因为侵占阿拉伯人土地,双方于1948~1982年发生五次中东战争。后来阿拉伯国家战败,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重大事件(部分)事件主要大国态度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国联调查团(英法控制)提出实行国际共管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英法没有封锁意大利必经的苏伊士运河,没有切断石油供应1936年西班牙内战德、意武装干涉,英、法“不干涉”政策、美国“中立”政策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改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以冲突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世界和平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2025届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B简析:《诗经》描绘的女子形象展现人体美,“楚辞”刻画的女子蕴含理想化政治意象,二者都注重表现人的精神和意蕴,体现人文精神,B正确。材料未体现二者与礼制传统的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平等意识,C错误;材料未提及士人风骨,D错误。2.答案:D简析: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中烧烤肉串的场景属于社会上层生活内容,反映出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D正确。仅从这一画面不能判断百姓生活富裕,A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主体,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产品商品化情况,C错误。3.答案:C简析:材料中既有秦始皇焚书的记载,又有项羽火烧秦宫室导致文献损毁的描述,说明秦末战争可能加剧了文献损毁,C正确。材料未强调焚书的严重后果,A错误;材料提到秦始皇下令焚书,B错误;材料未体现焚书造成文化断层,D错误。4.答案:D简析:青苗法在陕西推行官私两便,但王安石推行全国时出现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的情况,说明变法措施激进,蕴含失败因素,D正确。青苗法本意并非敛财于民,A错误;陕西推行成功不能说明边境更适合推行,B错误;不能因变法有弊端就说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C错误。5.答案:D简析:朱棣诏旨要求海外诸国“循礼安份”“共享太平之福”,体现了怀柔海外诸国、维护国际秩序的目的,D正确。材料内容与控制南洋、西洋国家不符,A错误;材料未提及促进贸易往来,B错误;郑和下西洋时西欧殖民侵略活动尚未开始,C错误。6.答案:D简析:轮船招商局与英国公司签订合同保障了自身营业份额,客观上维护了中国权益,D正确。材料未体现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A错误;仅从营业份额不能说明轮船招商局行业地位提高,B错误;这是争夺利益,并非妥协退让,C错误。7.答案:B简析:“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符合淮海战役的战略方针,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B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序幕,与材料战略方针不符,A错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战役,C错误;渡江战役是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等地,与材料不符,D错误。8.答案:C简析:廖冰兄根据《论持久战》精神创作的连环图激励了抗战热情,适应了当时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C正确。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建立,A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错误;材料未体现两个战场的配合,D错误。9.答案:B简析:“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典律”“早期国家与帝国的形成”“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与互通有无”都与人类社会组织相关,B正确。材料未体现技术和环境变化,A错误;“地区与跨区域互动”不能涵盖全部内容,C错误;材料未体现古代文明多样性,D错误。10.答案:D简析:6世纪达到鼎盛、地跨亚非欧、保留基督教会习俗并传播希腊文化的是拜占庭帝国,D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晚期强盛,与基督教习俗无关,A错误;波斯帝国兴盛于公元前6世纪,B错误;阿拉伯帝国兴起于7世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C错误。11.答案:C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广泛应用,产生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吸引女性走进工厂,提高了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C正确。女权意识觉醒和两性分工打破是结果,不是原因,A、D错误;流水线生产与女性走进工厂关系不大,B错误。12.答案:C简析:漫画中金字塔、红海表明与埃及有关,英法士兵持枪相对,体现了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C正确。漫画不能体现非洲被瓜分殆尽,A错误;材料未涉及美国,B错误;无法从漫画看出殖民体系建立进程,D错误。13.答案:C简析:英国在1946-1948年让约旦、印度、锡兰等独立,推动了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C正确。材料未体现英国殖民政策随形势调整,A错误;这些事件与社会主义力量增强无关,B错误;材料主要涉及亚洲国家,不能说促使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进入新阶段,D错误。14.答案:A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重武轻文现象严重,人们以不读书却能富贵的卫青、霍去病为榜样,反映出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A正确。当时选官注重门第,并非唯才是举,B错误;材料未体现佛道思想影响,C错误;材料未涉及爱国情怀,D错误。15.答案:D简析:新加坡对外贸易额远超国内生产总值,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大,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D正确。材料未涉及新兴国家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A错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才正式运作,材料未体现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