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0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A.大陆架B.大陆坡C.洋中脊D.海槽2、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3、下列海洋空间和开发利用搭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底货场B.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油库C.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纤D.海上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海洋牧场4、下图是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判读正确的是()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暖流的影响5、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下图为“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长芦盐区大清河盐场的盐堆”据此完成下题。

大清河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B.风多雨少,日照充足C.地势平坦、泥质海滩宽广D.大清河流经,河流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6、下列海洋空间和开发利用搭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底隧道、海底货场B.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油库C.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海底光纤D.海上文化娱乐设施空间——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海洋牧场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8题,共16分)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将养殖网箱、养殖筏架等固定在风机的桩基基础之上,而桩基还可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鱼类的作用。为响应国家“用海空间立体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政策号召,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近海海域水产资源供给压力。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说明我国沿海省份积极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建设的条件与意义。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中国大陆自然海岸线漫长,类型分为淤泥质岸线、砂砾质岸线、生物岸线、基岩岸线等。淤泥质岸线是几类岸线中长度最长的一类,广场分布在辽宁东部沿海、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岸段。淤泥质海岸岸线曲度小、潮间带宽健公坡度平缓,人类可通过填海造地、围垦养殖、建造港口等工程,在海湾中淤积出更多的土地,因其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在几类岸线中长度急剧减少。伴随着自然岸线被开发为人工岸线,岸线呈现出平直化、单一化与硬质化现象。

指出淤泥质海岸线急剧缩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淤泥质海岸线的合理建议。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前几年的填海造陆运动中,海南岛周围出现了好多人造岛,比较知名的有儋州的海花岛,三亚的凤凰岛,海口的如意岛、葫芦岛、千禧酒店人工岛、南海明珠人工岛,琼海潭门人工岛和万宁的日月岛等。这些人工岛的建设,增加了城市建设和生产用地,美化了海岸线,改善了沿海景观,但对海洋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危害。

简述海南岛周围人工岛的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在查阅海岸地貌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珊瑚礁海岸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地貌,从全球来看,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但是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有珊瑚礁分布。针对珊瑚礁的形成,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四个阶段。

(1)简述图示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

(2)推测Ⅲ阶段所示珊瑚礁形成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并说明依据。

(3)针对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图示发育模式的珊瑚礁分布这一现象;小明准备从下列两个方向着手探究其成因。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帮助小明完成该探究,如果多选,则按方向①计分。

方向①:海水运动方向②:海底地貌12、读“中国的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长芦汉沽盐场景观图”;回答问题。

(1)在中国四大海域中,海上油气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海。简述海洋油气田与太阳辐射之间的关系。长芦汉沽盐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里海滩宽广平坦,雨日较少,日照充足,适合晒盐、制盐。

(2)长芦汉沽盐场位于我国的_____海沿岸地区。说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

(3)我国四大海域中;水温最高的是___海,影响其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

(4)我国沿海主要渔场的分布范围广,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等。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1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

(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大陆架是指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的海域;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上属于大陆架,A正确;大陆坡是指大陆架外缘的陡坡,平均深度200~3000米左右,B错误;大洋中脊是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海岭是洋底地壳的诞生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海槽是陆坡上或洋盆底部长条形;比海沟相对宽浅的洼地,具有较陡的边坡和较平坦的槽底,D错误。故选A。

【点睛】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包括内水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等,①②③④正确;山东半岛所临海域为渤海和黄海,不是公海,⑤错误。故选D。

【点睛】3、C【分析】【分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底货场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交通运输,A错误;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生产空间,B错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属于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C正确;海洋牧场属于海上生产空间,D错误。故选C。

【点睛】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4、D【分析】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夏季。①处主要受安第斯山地的影响;夏季②处增温比海洋快;③处位于海洋,巴西暖流经过,比相邻海区温度高。5、D【分析】【分析】

【详解】

大清河盐场位于渤海西岸;属于华北地区,大陆性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A不符合题意;大清河盐场临海,风力强,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B不符合题意;大清河位于华北平原向海洋过渡地带,地势平坦;泥质海滩宽广,有利于建设晒盐场,C不符合题意;大清河流经,河流会带来大量淡水,含盐少(不会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稀释海水,不利于晒盐,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6、C【分析】【分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底货场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交通运输,A错误;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空间,不属于海上生产空间,B错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属于海上通信与电力输送空间,C正确;海洋牧场属于海上生产空间,D错误。故选C。

【点睛】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海底光纤。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二、综合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图文资料为背景;涉及沼泽的成因;影响鱼类资源分布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详解】

(1)影响高纬度地区沼泽形成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分析;由图可知,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积水多;地处高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由于全年气温低,下部土层冻结,形成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常年存于地表;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容易发生凌汛;导致河水泛滥。

(2)鄂毕河流入北冰洋,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结合材料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使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使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资源少。【解析】(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融合发展项目发展状况为材料;考查我国发展该项目的条件及影响等知识,难度一般。

【详解】

我国沿海省份积极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建设的条件主要从海洋面积;市场需求、经济及技术条件等分析。从海洋面积看;我国沿海地区海岸线绵长,适宜海上风电开发和海洋牧场建设的海域面积广。从市场需求看,海上发电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需求。同时,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环境污染小,发展海上风电,可以调整能源结构。从海洋牧场来看,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该项目建设的意义主要从经济、生态及能源等角度分析。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提高海域资源(海洋空间)使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可以保护(修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从能源结构调整角度看,增加清洁能源占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体系优化,有利于能源安全。

【点睛】【解析】条件:海岸线绵长;海域广阔,项目建设用地充足;沿海省份经济发达,项目建设有资金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或能源消费结构需调整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沿海经济发达),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

意义:提高海域资源(海洋空间)使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护(修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9、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洋带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详解】

淤泥质海岸是原始的海岸;是潮汐影响的潮间带,伴随着自然岸线被开发为人工岸线,岸线呈现出平直化;单一化与硬质化现象。导致迁徙的候鸟无法在潮间带觅食,破坏海岸生物栖息地,是附近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改造成人工岸线,加剧了海岸生态的脆弱性,净化能力降低,海洋污染加重;破坏自然岸线,使海洋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减弱,捕获量减小;内海面积缩小等。合理建议:出台政策和法规,依法设立保护区或扩大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内禁止围垦和填海,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加强监管;对围填海规划进行评估,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加强统筹计划,制定合理开发方案,防止过渡房地产开发和旅游开发,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点睛】【解析】迁徙的候鸟无法在潮间带觅食,破坏海岸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了海岸生态的脆弱性,净化能力降低(污染加剧);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减弱:内海面积缩小。设立保护区或扩大保护区范围,在保护区内禁止围垦和填海;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围填海规划进行评估,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加强统筹计划,制定合理开发方案。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海南岛周围人工岛的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工岛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详解】

人工岛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填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应该是:建设的人工岛会影响海洋底栖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沙,减少光照,影响水质,影响浮游生物生长;人工岛会阻挡海湾海水流动,导致海水自净能力降低;人工岛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人工岛上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各种污染物的增多,海水水质恶化;海南岛周围的好多人造岛,一般建设在海岸线附近,人工岛的建设破坏了原有海岸自然环境,有的挤占了海岸红树林面积,削弱红树林净化海水、预防赤潮、清新空气、绿化环境、防止海浪侵蚀等生态功能;红树林及沿海滩涂的减少,改变了底栖生物、鱼类、海鸟的栖息地,破坏海洋生物链和生物群落;此外,人工岛导致海浪,潮汐作用减弱,导致海边沙滩景观可能受损等。

保护措施:填海建岛有其合理性,但一定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做好总体规划、统筹用地,合理设计、加强对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落实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等。【解析】不利影响:人工岛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各种污染物较多,尤其是各种污水直接排入大海,使海洋水质变差,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少生物多样性;人工岛一般建设在海岸线附近,会减少红树林面积,削弱红树林净化海水、预防赤潮、清新空气、绿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人工岛会破坏海岸自然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和生物群落,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主要保护措施:合理规划、统筹用地;合理审批、妥善处理;合理监管、完善制度;合理设计、加强保护。1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珊瑚礁为背景材料;涉及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海平面变化、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珊瑚礁分布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由材料可知;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火山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较硬,为造礁珊瑚生长提供了所需的坚实基底,同时,火山的隆起,为造礁珊瑚提供了距海面25米以内的海域,从而促进了珊瑚礁的形成。

(2)

由材料“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可知;造礁珊瑚需要生存在海平面以下的水中,由图Ⅲ可知,珊瑚礁部分礁体暴露于海平面以上,且礁体出露部分变化不大,因此,可推断该海域的海平面需要先升高,使火山岩上部形成珊瑚礁,然后下降将形成的珊瑚礁出露海平面。

(3)

方向①: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方向②:由材料可知,造礁珊瑚一般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跃,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形成的火山体有一部分可为珊瑚礁的形成提供坚实基底。

【点睛】【解析】(1)火山体一方面提供了造礁珊瑚生长所需的坚实基底;另一方面提供了距海面25米以内的海域;从而促进了珊瑚礁的形成。

(2)海平面先升后降。该阶段初始海平面不断上升;珊瑚礁随之向上生长;后来海平面下降,部分珊瑚礁因出露海平面而停止向上生长。

(3)方向①:该海域有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能够满足造礁珊瑚的正常生长。方向②:该海域位于板块边界附近,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形成的火山体有一部分可为珊瑚礁的形成提供基底。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中国的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以及影响盐场晒盐的气候条件等,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

(1)据图可以看出;我国海上油气沉积盆地面积在其总面积比重最大的是渤海中国渤海海域发现到目前为止可称为海上最大的油田;海洋油气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2)据材料可知;天津位于渤海沿岸地区;渤海沿岸长芦汉沽盐场较多的气候条件从晴天多少;光照、蒸发量等方面分析。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晴天多,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3)我国四大海域中;温度最高的是南海,影响水温分布的因素有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菩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一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南海与其他几个海域相比,纬度最低,太阳辐射强,水温最高。

(4)我国主要渔场分布的海区形成条件: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在大陆架区域,由于海水较浅,阳光照射、光合作用强、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繁殖;且该区域有大量的陆地淡水河流注入,为其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促进了鱼类的繁殖。【解析】(1)南;海洋油气田是地质时期生物(植物)固定的太阳辐射能。

(2)渤;地形(海滩宽广平坦);日照时间(雨日少)。

(3)南海;纬度位置。

(4)洋流;大陆架;河流径流汇入。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图文资料为背景;涉及沼泽的成因;影响鱼类资源分布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详解】

(1)影响高纬度地区沼泽形成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分析;由图可知,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