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0A/wKhkGWeZsCiABZjbAAHa1lBxEjU059.jpg)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0A/wKhkGWeZsCiABZjbAAHa1lBxEjU0592.jpg)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0A/wKhkGWeZsCiABZjbAAHa1lBxEjU0593.jpg)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0A/wKhkGWeZsCiABZjbAAHa1lBxEjU0594.jpg)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0A/wKhkGWeZsCiABZjbAAHa1lBxEjU0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关于热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B.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C.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则运动D.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相差越大,越利于蒸发3、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质子的存在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巴耳末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4、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两分子从相距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到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从到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从到分子的加速度都在减小D.从到分子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片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B.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C.a光与b光相遇时能够发生干涉现象D.在同种介质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6、如图所示;图甲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关系曲线,图乙为原子核的平均核子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曲线,根据两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甲可知,核的结合能约为7MeVB.根据图甲可知,核的结合能比核的结合能更大C.根据图乙可知,核D裂变成核E和F的过程中,比结合能减小D.根据图乙可知,若B能结合成C,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发生放射性衰变为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的衰变8、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铜的密度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铜原子的质量为B.个铜原子的质量为C.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D.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9、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一定没有光电流B.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C.若将变阻器滑动头P从图示位置向右滑一些,仍用波长λ0的光照射,则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若将变阻器滑动头P从图示位置向左滑过中心O点时,其他条件不变,则电路中仍可能有光电流10、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其背面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非晶体B.乙不可能是金属薄片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乙D.丙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11、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2分别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针对这两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状态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B.图1中在②状态下,氧气分子速率大小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C.图1中两条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相同E.图2中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中斜率绝对值表示分子间距离在该间距时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E.图2中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中斜率绝对值表示分子间距离在该间距时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1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LED灯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材料B.制作手机中央处理器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C.石墨烯是一种纳米材料,它的物质组成只有碳这一种元素D.同种物质,当它以纳米材料的形态出现时,其物理性质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B.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C.气体在等压膨胀的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14、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认识,正确的是A.因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其轨迹是波浪线B.由概率波的知识可知,因微观粒子落在哪个位置不能确定,所以粒子没有确定的轨迹C.只有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他运动的微粒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如图所示,均匀细玻璃管中的汞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大气压强为汞柱高度差均为则两图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房间内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室内相对湿度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人会感觉干燥。该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房间内水蒸气的质量为m。已知该房间的容积为V,水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房间内一个水蒸气分子平均占有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17、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______,使分子的数密度______,才能保持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发现质子和中子的科学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电动机的_________与_________之比叫做电动机的效率。由于电动机运行中总有_________,所以其效率不可能达到_________%。20、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物理过程,虽然等效,但有本质的区别。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___________;而热传递却是物体间内能的___________。2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影响分子平均动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2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B→C的状态变化过程,其图像如图所示,A、B、C三点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用NA、NB、NC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TA_________TC,NA_________NB,NB_________NC。(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3、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4、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5、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
(1)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_______。
A.把在水面上尽可能扩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
B.把形成油膜的分子看作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
C.将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但需要考虑分子间隙。
D.将油酸分子视为立方体模型。
(2)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A.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B.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易于油酸分子的扩散。
C.有助于测量一滴油酸的体积。
D.有助于油酸的颜色更透明便于识别。
(3)在实验中,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该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m2;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4×10-6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m(上述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6、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我们通过宏观量的测量间接计算微观量。
(1)本实验利用了油酸分子易在水面上形成单层分子油膜的特性。若取浓度为M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将其分为N滴,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这一滴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若形成面积为S的油酸薄膜,则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
(2)某同学实验中先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测量并计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后,接着又进行了下列操作:
A.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形状稳定的油酸薄膜。
B.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油酸薄膜的面积。
C.将玻璃板盖到浅水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
D.向浅盘中倒入约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若实验时痱子粉撒的太厚,则所测的分子直径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7、(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正方形的大小为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膜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出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B.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半格的方格。
D.求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1mL的溶液滴数多计了10滴28、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1)现将1滴配置好的油酸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待液面稳定后,在水面上形成油酸的________油膜;
(2)把带有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膜的边界轮廓,形状如图所示.已知坐标方格边长为L,按要求数出油膜轮廓线包括的方格是n个,则油酸的面积约是________;
(3)已知1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0,由以上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8分)29、中医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玻璃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进而治疗某些疾病。常见拔罐有两种,如图所示,左侧为火罐,下端开口;右侧为抽气拔罐,下端开口,上端留有抽气阀门。使用火罐时,先加热罐中气体,然后迅速按到皮肤上,自然降温后火罐内部气压低于外部大气压,使火罐紧紧吸附在皮肤上。抽气拔罐是先把罐体按在皮肤上,再通过抽气降低罐内气体压强。某次使用火罐时,罐内气体初始压强与外部大气压相同,温度为450K,最终降到300K,因皮肤凸起,内部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若换用抽气拔罐,抽气后罐内剩余气体体积变为抽气拔罐容积的罐内气压与火罐降温后的内部气压相同。罐内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应抽出气体的质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30、“沉浮子”是一种神奇的益智玩具,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矿泉水瓶中,漂浮一开口向下的玻璃瓶,玻璃瓶内上方空间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水面上方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B。当用外力挤压矿泉水瓶时,瓶内压强增大,玻璃瓶内的气体被压缩,浮力减小,玻璃瓶将下沉;松手后,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玻璃瓶内气体膨胀;浮力增大,玻璃瓶将上浮。
某同学先将一注射器的活塞移动至处(与外界大气相通),然后通过细管与矿泉水瓶相连后密封,不计细管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密封前后矿泉水瓶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为体积为(不包含注射器内的气体),玻璃瓶底高出水面然后缓慢将活塞推至最左端时,玻璃瓶恰好悬浮在水面上(瓶底与水面相平),如图丙所示。已知玻璃瓶的质量横截面积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水的密度不计玻璃瓶壁的厚度;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所研究的气体均为空气,并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初始状态时,玻璃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
(2)求矿泉水瓶内上方气体B的体积(计算结果以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3)在图甲所示的状态下;当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时,玻璃瓶将如何移动?(回答“上浮”;“下沉”或“不动”),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故B错误;
C.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的撞击,故C正确
D.由公式知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界做功,则内能不一定减少,故D错误;
故选C2、D【分析】【分析】
【详解】
A.自然界的宏观热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会不断增加,即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A错误;
B.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故C错误;
D.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饱和汽压相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越有利于水的蒸发,故D正确。
故选D。3、B【分析】【分析】
【详解】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A错误;
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C错误;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氢光谱现象,D错误。
故选B。4、B【分析】【详解】
A.从r=r2到r=r0;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在减小,故A错误;
B.从r=r2到r=r1;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
C.从到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
D.由图知,从r=r2到r=r0,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在r=r0处分子力为零,故从r=r2到r=r1;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D错误。
故选B。5、B【分析】【分析】
【详解】
A.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的能极差为2.55eV,小于从n=3的能级跃迁到n=l的能级时的能极差12.09eV;根据。
知光子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A错误;
B.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则光子a的频率小于光子b的频率;根据。
可知b的波长小;B正确;
C.a与b的频率不同;相遇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C错误;
D.光子a的频率小;则折射率小,根据。
知,光子a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子b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D错误。
故选B。6、B【分析】【详解】
A.图甲中核的比结合能约为7MeV,但图中不能看出核的比结合能,因此不能计算核的结合能;A错误;
B.根据图甲可知,核比核的比结合能略小,但核子数越多,结合能越大远大于,因此核的结合能比核的结合能大;B正确;
C.将D分裂成E;F;由图乙可知是平均核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平均核子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分裂过程存在质量亏损,释放能量,因此生成核的比结合能将增大,C错误;
D.若A;B能结合成C;由图乙可知是平均核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结合成平均核子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过程存在质量亏损,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C【分析】【详解】
A.因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A正确;
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B错误;
C.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C正确;
D.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半衰期;核反应方程。8、B:C【分析】【详解】
AB.铜原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即。
故A错误;B正确;
CD.铜原子所占的体积等于摩尔体积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即。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9、A: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知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时,发生了光电效应.换用波长为λ1(λ1>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由于频率变小,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一定不有光电流.故A正确.换用波长为λ2(λ2<λ)的光照射阴极K时,频率变大,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故B错误.滑动变阻器滑头P向右滑动增大,如果滑动前达到饱和电流,那么滑动后电流不再增大,C错误;若滑动头左滑是反向电压,只要不超过反向遏制电压,就有光电流,故D正确;
故选AD
考点:光电效应.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就会发生光电效应.10、B:C【分析】【详解】
A.甲丙具有确定的熔点;且丙表现出导热的各向异性,则丙一定是单晶体,甲可能是多晶体或者在导热性上不具各向异性的单晶体,A错误;
B.乙不具备确定的熔点;故乙为非晶体,而金属块是多晶体,B正确;
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热量,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大,D错误。
故选BC。11、B:C:E【分析】【详解】
AB.由题图1可知;②中速率大的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②对应的平均速率较大,故②对应的温度较高,温度高则分子速率大的占多数,即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大小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故A错误,B正确;
C.图1中两条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相同;都为1,故C正确;
D.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分子力做功的大小;也等于分子势能差值,势能差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无关,故D错误;
E.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像中;图线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故E正确。
故选BCE。12、A:B:C:D【分析】【详解】
A.由物理常识可知;制作LED灯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A正确;
B.制作手机中央处理器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B正确;
C.石墨烯是一种纳米材料;它的物质组成只有碳这一种元素,C正确;
D.同种物质;当它以纳米材料的形态出现时,其物理性质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D正确。
故选ABCD。13、C:D:E【分析】【详解】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还与做功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压强从微观角度看;与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有关,而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饱和气压与温度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故C符合题意。
D.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在该过程中压缩机做功,产生其他的变化。故D符合题意。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故E符合题意。14、B:D【分析】【分析】
【详解】
A.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并不是其轨迹是波浪线,故A错误;
B.由概率波的知识可知;因微观粒子落在哪个位置不能确定,所以粒子没有确定的轨迹,故B正确;
C.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故C错误;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详解】
[1]A中气体压强与最低处液面压强相等,即
[2]由帕斯卡定律可知,【解析】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空调工作时;不断吸收室内的热空气,同时也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得房间变得干燥,故相对湿度变小;
[2]由题意可得;房间内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
则分子个数为。
故房间内一个水蒸气分子平均占有的体积为。
【解析】变小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增大增大减小不变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2]发现中子的科学家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解析】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查德威克(JamesChadwick)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电动机是利用电流来工作;对外做功的机器,所以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4]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叫做电动机的效率;
[5][6]电动机因线圈存在的电阻,存在内能的损耗,所以电动机工作时,效率不可能达到100%。【解析】电机械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损耗10020、略
【分析】【详解】
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而热传递却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解析】①.转化②.转移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
[2]影响分子平均动能的因素是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解析】做功和热传递温度22、略
【分析】【详解】
[2]由可知,图像的斜率为正比于温度T,AB直线过坐标原点,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温变化,故由图可知,故状态A的分子密度程度大于状态B的分子密度程度,故
[1]由图可知,状态B到状态C为等压变化,根据
结合图像可知
故
[3]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和平均动能决定,状态B到状态C为等压过程,且故【解析】大于大于小于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3、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4、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把在水面上尽可能扩散开的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不需要考虑分子间隙;把形成油膜的分子看作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将油酸分子视为球体模型。故选AB。
(2)[2]如果油酸不加稀释形成的油膜面积很大;不便于测量,油酸可以溶于酒精,因此酒精溶液的作用是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
(3)[3][4]由图可知,油膜所占的格子数约为80个,则油膜面积S=80cm2=8×10-3m2
油酸分子的直径是【解析】①.AB②.B③.8×10-3④.5×10-1026、略
【分析】【详解】
(1)[1][2]一滴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若形成面积为S的油酸薄膜,则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2)[3]实验步骤为: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故答案为DACB;
(3)[4]若实验时痱子粉撒的太厚,油膜不会完全散开,则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偏小,根据可知实验测量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偏大。【解析】D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算150道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口算练习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三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
- 房屋租赁长期合同范本
- 2025年美发店专业技术培训及人才引进转让协议
- 2025年度住宅转租合同协议自行成交版
- 商场合作经营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诊所专业护理团队聘用合作协议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GB/T 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 医院标准化运营管理课件
- 物业服务投标文件
- 《数值分析》配套教学课件
- 山西省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名单目录
- 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