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4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某国2014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95.2万人。据此回答24-25题。

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B.人口老龄化严重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D.劳动力过剩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温带地区B.低纬地区C.高纬地区D.北回归线附近地区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极地气候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较好B.气候条件较好C.农业生产发达D.海运条件好,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读经纬网图回答4-5题:

从半球的位置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全部位于南。

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7、有关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地表起伏大B.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C.东临太平洋,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D.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8、东南亚下列国家,属于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A.缅甸B.越南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9、【题文】下列指的是经线有A.子午线B.本初子午线C.两极D.赤道10、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列关于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中,属于____是

A.土壤肥沃B.河湖众多C.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D.实现了地区生产机械化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读欧洲联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图;回答:

(1)欧盟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是____大于____。

(2)以轮船图形表示进出口比重的意思是:本区西临____,海岸线____,多____,航运业____,有利于____的发展;所以用轮船图形表示。

(3)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是发展____,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____。12、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______(判断对错)13、东半球主要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半球主要的大洲是______和______。14、【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______洋B__________洋C__________洋D__________海。

E__________湾F__________海峡H__________岛。

①__________河②_________河③_________山脉④_________高原15、读图回答: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地区,同五带中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__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洲.

(3)亚洲中部的____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____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____②____③____16、空气的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来表示.1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是______.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现象,地球是绕______自转的.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首都①:______;河流⑤:______;

地形区⑥:______;邻国⑦:______.

(2)写出主要工业中心名称①:______;棉纺织工业中心②:______;麻纺织工业中心③:______;计算机软件制造中心④: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粮食作物:

A:______B:______.

19、读下面的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板块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运用板块知识说明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______.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因为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5)由于板块的运动红海将慢慢变______(大或者小)

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0、把以下各民族与其所在国、信仰的宗教连接起来:犹太人阿拉伯国家基督教阿拉伯人伊朗伊斯兰教波斯人以色列犹太教21、【题文】把下列典型民居与其自然环境特征相连。22、将下列三组相关知识用直线连接起来。(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题中某国家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故选: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解析】B2、C【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高纬地区,冬至日,昼长最短夜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长夜长最短。3、D【分析】【分析】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了所有的经度。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为记忆性题目,本类题目还可以考查各大洲的特征、分界线等相关知识。4、A【分析】解: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故选:A.

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惟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考查俄罗斯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A5、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工业分布。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是因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条件好,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D【分析】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全部位于赤道以南的是甲;丁.依据题意.

故选:AD.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析】【答案】AD7、AC【分析】解: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亚洲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符合题意;

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青藏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题考查亚洲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析】AC8、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水稻喜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是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中南半岛上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成为水稻生长的重要农业区。A缅甸和B越南两国,都有面积较大的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这些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为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重要的有利条件,所以成为重要的稻米生产国。C、D两国岛屿众多,平原面积狭小,水稻生长环境受到一定限制,但热带经济作物油棕和椰子产量大,成为经济作物重要生产和出口国。故A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考点:东南亚重要的稻米生产国【解析】【答案】AB9、AB【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线的相关知识。经线又称为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赤道为0度纬线。【解析】【答案】AB10、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农业。美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气候适宜等,非自然条件有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区生产的机械化,CD对,AB错。故选CD。【解析】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出口进口大西洋曲折优良港湾发达对外贸易迅速差距【分析】【分析】(1)通过统计图的比较;从中发现欧盟在进出口比重中进口大于出口的贸易顺差中,所占比例最大,这种进出口贸易比重中充分说明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是不断发展壮大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盟进出口比重分析比较。通过数据比较,发现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2)欧洲西部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经济是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业。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欧洲西部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海上运输。该题有一定难度,主要巩固欧洲西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在统计图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出口大于进口,对外贸易处于发展状态,但是所占比重比较低,说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比较。注重了知识的迁移与外延。

【点评】欧盟在欧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2、略

【分析】解:棉花耐旱能力较强;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德干高原西部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故答案为:√.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南亚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解析】√13、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分析】解:七大洲中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故答案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

地球上东半球;北半球陆地比较集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所以七大洲中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南极洲位于南极附近。

此题考查七大洲的海陆分布与半球知识的结合,半球的划分学生学习较困难,所以应加强读图练习。【解析】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要加强我们对地图的认识;要求我们能从地图中提取有用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图的阅读。【解析】【答案】

(1)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加勒比海E墨西哥湾F白令海峡H格陵兰岛①密西西比河②亚马孙河③安第斯山脉④巴西高原15、热非南极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分析】【分析】(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非洲,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极洲;(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因为海拔高;(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故答案为:(1)热;(2)非;南极;(3)青藏高原;海拔高;(4)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16、略

【分析】解: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故答案为: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的评价,理解解答即可.【解析】污染指数17、略

【分析】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答案为: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轴.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解析】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轴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8、略

【分析】

读图可知;(1)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新德里,⑤是恒河,⑥是德干高原,⑦是巴基斯坦;

(2)主要工业中心名称:①是新德里;棉纺织工业中心:②是孟买,麻纺织工业中心:③是加尔各答,计算机软件制造中心:④是班加罗尔;

(3)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B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A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故答案为:(1)新德里;恒河;德干高原;巴基斯坦;(2)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3)小麦;水稻.

【解析】【答案】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南亚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19、略

【分析】

(1)从图中看出;①是美洲板块,②是印度洋板块,③是南极洲板块.

(2)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从图中看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5)从图中看出;由于板块的运动红海将慢慢变大.

故答案为:(1)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2)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3)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4)亚欧;印度洋;(5)大.

【解析】【答案】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认为;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