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9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是文章的()句。A.中心B.过渡C.总结2、“燕山月似钩”中“钩”字的意思是()A.形状像钩子的。B.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C.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D.研究,探寻。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驰骋(chěn)______尴(gān)尬(gà)B.彻(chè)底______抡(lūn)圆C.奴(nú)仆(pú)______戛(gá)然而止4、(《竹节人》)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前两段统领全篇,奠定了愉快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迷”这个字展开。B.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从正面写出这个游戏的有趣。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和自豪。C.本文最后的“相视一笑”中的“笑”字包含着“我们”对老师的理解、认同甚至是喜爱。D.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地把两个竹节人“一把抓去”,表现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的文章。A.以记事为主B.以写人为主C.借物抒情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洪亮(hóng)盲人(wáng)清脆(cuì)单调(diào)B.证实(zhèng)蟋蟀(shuài)加速(sù)齿轮(chǐ)C.搜集(shōu)阶段(jiē)花圃(pǔ)打转(zhuàn)D.事例(shì)灵感(lín)领域(yù)机遇(yù)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B.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竞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C.我望着浅笑盈盈的您,一字一顿地念着“方——老——师”。D.一个科学家在他攻克科学堡垒的长征中,失败的次数和经验,远比成功的经验要丰富,深刻得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根据意思写词语。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9、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相如____廉________
毫不____怕________枪舌剑____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忧心____密密____耀武____11、读拼音,写词语。jiàngshēngmófǎngshēnduànzàjiùkàngyìfēngdùyǎnmàojīnx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括号里写出加横线的反义词。
①桃花心木是一种________的树。
②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____?____
③树苗就会养成________的心。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6题,共12分)13、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潋滟”指的是______。
(2)这首诗作者抓住______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______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易安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B;“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可以看做是这首词的小序。
C;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D;“唱黄鸡”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感叹世事匆促、人生易老。苏轼反用其意。
(2)这首词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性格。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写出“明月别枝惊鹊”句中“惊”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6、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1)第二句中“一杯”反复运用,说说它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的最后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除夜①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18、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敬称。(1)8.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请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2)9.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19、【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我____日始出时去人近___②孰为汝多____乎___
③元帝____之___④____答曰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0、根据课文《惊弓之鸟》内容填空。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1)、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2)、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3)、它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是因为____。2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中国的字画艺术源远流长。历朝历代;书法家;画家,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如同星月交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只要你涉足中国字画的领域,你就会被中国字画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被中国字画的博大精深所感染。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看了张大千的画后,慨然说道:“艺术在你们中国。”连“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马蒂斯都承认:“我的灵魂长来自东方的艺术。”客观地说,真正能把握中国字画神韵的还是中国人自己。历代那些或幼稚或淡雅或灿烂的绘画名品,本质上是书画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的形象记录。这种对话有时达到了哲学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之间,在“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之间,蕴含着情思,体现着“道”,表现着对人格乃至对宇宙、生命的体验。中国字画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
[乙]我爱好音乐。我经常被那宁静如水;孔明如前的乐声所陶醉。这次深山听泉;我又产生了与聆听乐曲相同的感受。
深夜听泉,另有一番滋味。全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听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深潭。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繁衍,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我的心犹如溶于水中随泉而流,随乐起伏。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纯洁,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泉水就是大山的灵魂。我感觉用泉水荡涤过的心田,如同用音乐耕耘过一样,能开出清新、典雅的花朵。(1)、作者在甲文中的看法主要是什么?(2)、甲文中提到的中国字画的“神韵”,从本质上说,它主要是指“字”的什么和“画”的什么?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10分)22、题目:我家的节日。
要求:
(1)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避免出现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解析】《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故文章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故选:A。2、B【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析】出自李贺的《马诗》,意思是: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钩,形似月牙。故选:B。3、B【解析】A.有误,“驰骋”的“骋”应读chěng。B.正确。C.有误,戛:jiá形容声音突然中止。gā用于地名,如平戛(在云南西部)。故为“jiá”。故选:B。4、D【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析】A、B、C正确。D.有误。并没有表现老师的不苟言笑和威严无比。故选:D。5、B【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主要通过“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写出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品质。故选:B。6、B【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析】A.有误,故“wáng”错误。B.正确。C.有误,故“shōu”错误。D.有误,故“lín”错误。故选:B。7、C【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解析】A.有误。B.有误,应用书名号。C.正确。D.有误、深刻”是并列词语。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不解之缘【分析】【分析】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来理解词语意思。9、lìnpōjùchún【分析】【分析】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秦强索赵“和氏璧”。他受命携璧入秦,当廷陈词力争,终完璧归赵。廉颇: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毫不惧怕:毫háo,细长而尖的毛。惧,怕。形容一点儿都不害怕。唇枪舌剑:chúnqiāngshéjiàn,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点评】对于学习中出现的生字词,我们要从它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识字、识义。10、忡忡麻麻扬威【分析】【分析】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密密麻麻,形容非常密集。耀武扬威,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11、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眼冒金星【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要熟悉生字词,理解词义并正确写出来。其中“眼冒金星”的“冒”注意上面的日宽下面的目窄。“身段”的“身”注意笔顺: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12、一般慌慌张张独立【分析】【分析】特别:与众不同。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只有先了解了词义,才能根据词义写出反义词。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例如真——假。或是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例如高山——平地。三、诗歌鉴赏(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本诗前两句侧重写景;表现了西湖一会晴一会雨的特点。后两句侧重抒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
(1)波光闪动的样子。
(2)时晴时雨;喜爱与赞美。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解析】波光闪动的样子;时晴时雨;喜爱与赞美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把握。
A.苏轼号东坡居士;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2)本题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考查。“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意思是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劝说世人莫要因为自己韶华已逝而心灰意冷;唱黄鸡催晓的悲伤调子。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号东坡居士;表现了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
答案:
(1)A(3分)
(2)热爱生活;旷达乐观(2分)
参考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浣溪沙是词牌名,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做本题时结合诗歌内容的理解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解析】A;热爱生活;旷达乐观15、略
【分析】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的上阕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下阕写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做好本题需要悉知写作背景,熟知词的内容大意,抓住景物描写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可以从“惊”字所写出的内容,运用的写作方法及表达的感情三方面去分析.
答案:
“惊”字写出了月光的投射;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1分)作者似写动,而实际是写静,以动衬静,实在是来神之笔.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1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本首诗,“一杯”“一杯”复“一杯”,反复运用表明诗人饮酒数量之多,也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酣畅淋漓之感。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人形象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是中考诗歌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可采用这样的方法:(1)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这里从“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句诗中看出这是一个直言率真的诗人。【解析】【小题1】“一杯”“一杯”复“一杯”,反复运用表明诗人饮酒数量之多,也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酣畅淋漓之感。
【小题2】直言率真的诗人。
1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细品第一句诗,抓住“寒灯”这一意象,结合整首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本诗第一句中的“寒灯”与人的表现“不眠”相照应,表现了人的心寒身独,渲染了除夕夜旅馆中凄清(孤寂、凄凉、清冷)的氛围。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人情感的把握能力。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根据诗中的景、物、意象来揣摩诗人的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来体会;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解答此题,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表现情感的词语,如“寒、独、客心、故乡、思、霜鬓”等词语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解析】【小题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小题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的分析能力。结合原诗,本题不能单纯地翻译句子,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准确地进行描写。解答时就要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重点字、诗人情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解析】【小题1】答案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小题2】答案示例:“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营造了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落寞的心情。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1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文言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现象。需注意“知”“异”的解释。【解析】①认为②通“智”③对感到惊奇④于是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0、略
【分析】【分析】(1)讲了非得慢的原因是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2)说的是被惨叫声的原因,因为它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3)它听见弦响就掉下来是因为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解析】1、①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2、①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3、①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
21、略
【分析】【分析】(1)是对作者在甲文中的主要看法进行的掌握;(2)考察的是从本质上说,它主要是指“字”的什么和“画”的什么。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1)中国字画艺术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2)主要是指“字”的“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画”的“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解析】1、中国字画艺术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2、主要是指“字”的“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画”的“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六、写作题(共1题,共10分)22、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是“节日”是指纪念日或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本文可以理解为像春节;中秋节等特殊的日子。“我家”一词则要求必须使用第一人称写作。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选材构思】可以写在端午节这个特殊节日里发生的事情;可以围绕写全家人包粽子的情景,表现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通过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场面的描写,由此上升主旨,进而希冀中华民族团结进取、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望。
【技法指导】本文写作需要使用细节描写;可以采用对比等写法,丰富王文章的写作内容。
【写作注意事项】写作内容不能只写自己的事情;应该写全家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发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盐酸毛果芸香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服务器托管合同书模板
- 绿色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合同
- 2025关于医药采购合同
- 品牌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房屋租赁权转让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居间合同
- 药品购销标准合同
- 企业间借款担保合同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
- 医院智慧病房信息化建设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韩国《寄生虫》电影鉴赏解读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矿山电工知识点讲解
- 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检查流程
- 中国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