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策略手册_第1页
建筑节能策略手册_第2页
建筑节能策略手册_第3页
建筑节能策略手册_第4页
建筑节能策略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节能策略手册TOC\o"1-2"\h\u29141第一章建筑节能概述 1167911.1建筑节能的概念 1304951.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218897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 248132.1建筑朝向与布局设计 2255562.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224385第三章建筑节能材料 225943.1保温材料 2143253.2隔热材料 3208093.3节能门窗材料 321075第四章建筑节能设备 320074.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 377614.2照明系统节能 321252第五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3135645.1太阳能利用 455175.2风能利用 43164第六章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措施 468116.1施工能耗管理 490346.2绿色施工技术 43240第七章建筑节能管理与监测 4115757.1节能管理制度 4165767.2能耗监测系统 517655第八章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5247188.1住宅建筑节能案例 599908.2商业建筑节能案例 546308.3公共建筑节能案例 5140598.4工业建筑节能案例 6第一章建筑节能概述1.1建筑节能的概念建筑节能,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从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包括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如采暖、空调、照明等,还包括在建筑材料生产、施工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建筑节能的目标是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1.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建筑节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筑节能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为用户节省开支。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建筑节能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2.1建筑朝向与布局设计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节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合理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一般来说,建筑应尽量朝向南方,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应避免东西向的大面积开窗,以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在布局方面,应合理规划建筑的间距和高度,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还可以通过设置遮阳设施、绿化景观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2.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的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它们是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主要界面。因此,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关键。在设计时,应选用保温隔热功能良好的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同时应合理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以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还应注意围护结构的细部处理,如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冷空气渗透。第三章建筑节能材料3.1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建筑节能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递,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岩棉、玻璃棉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厚度。3.2隔热材料隔热材料的作用是阻止热量的传递,减少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空调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常见的隔热材料有铝箔隔热卷材、隔热涂料、真空隔热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内部温度。在选择隔热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隔热功能、耐久性、防火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隔热材料。3.3节能门窗材料门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中能量损失较大的部位,因此,选用节能门窗材料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门窗材料主要包括断桥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LowE玻璃等。断桥铝合金门窗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和密封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和空气的渗透。塑钢门窗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和隔音功能,价格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节能门窗材料。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功能和采光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辐射得热,提高室内的舒适度。第四章建筑节能设备4.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中能耗较大的设备之一,因此,采取节能措施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和选型。同时应采用节能型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地源热泵空调等,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还应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和运行时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4.2照明系统节能照明系统是建筑中另一项能耗较大的设备,因此,采取节能措施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采光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照明系统的照度和灯具选型。同时应采用节能型的照明灯具,如LED灯、节能灯等,以提高照明系统的能效比。还应加强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时间,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五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5.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太阳能的利用,合理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以提高建筑的能源自给率。5.2风能利用风能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可以为建筑物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风力资源情况,合理设置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同时还应考虑风力发电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使其既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又能够与建筑的外观相协调。第六章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措施6.1施工能耗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施工能耗管理,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对于降低建筑施工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能耗计划,明确能源消耗的目标和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时间,避免设备的空转和闲置,减少能源浪费。6.2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施工道路的硬化和绿化等。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七章建筑节能管理与监测7.1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保障。节能管理制度应包括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节能奖惩制度等内容。通过建立节能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节能职责,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2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对建筑物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系统。通过能耗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发觉能源浪费的环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能耗监测系统应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全面监测和分析。第八章建筑节能案例分析8.1住宅建筑节能案例某住宅小区采用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建筑设计方面,该小区的建筑朝向和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和通风。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保温隔热功能良好的材料,门窗采用了断桥铝合金门窗和LowE玻璃,有效地减少了热量的传递和空气的渗透。在能源设备方面,该小区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消耗。8.2商业建筑节能案例某商业综合体通过采用节能措施,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建筑设计方面,该商业综合体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既保证了室内的采光效果,又减少了人工照明的需求。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岩棉保温材料,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保温功能。在能源设备方面,该商业综合体采用了变频空调系统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空调和照明的运行状态,达到了节能的目的。8.3公共建筑节能案例某图书馆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的公共建筑。在建筑设计方面,该图书馆的建筑外形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减少了风阻,降低了空调负荷。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了真空隔热板和隔热涂料,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的隔热功能。在能源设备方面,该图书馆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为图书馆提供了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