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1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电子教案_第1页
互联网1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电子教案_第2页
互联网1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电子教案_第3页
互联网1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电子教案_第4页
互联网1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知识单元网络计划技术引言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军事、航天等各个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和系统分析方法。(1)基本概念网络图

——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网络计划——用网络图模型表达任务构成、工作顺序并加注工作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网络计划技术

——运用网络图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计划管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2)发展历史A、横道图,也称甘特图(HenryGantt)。按比例绘制,直观简洁,适合于简单的项目。图4-1B、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关键线路法(CriticalPathMethod,CPM)。运用于化工厂的建造和设备维修。图4-2(3)主要特点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B、通过时间参数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C、掌握机动时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D、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调整与控制1基本概念

2双代号网络计划

3单代号网络计划

4时间坐标网络计划

5网络计划优化主要内容根据图中箭线和节点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可将其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

1

基本概念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的表示方法i工作名称持续时间(a)j工作名称持续时间(b)单代号网络图中工作的表示方法1槽132垫133基13546槽23垫23填13基237填238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3填28单代号网络进度计划3垫2633基137基23填143垫123槽251槽13一个网络图由任务、工作(工序)节点(事项)和线路四个基本要素组成。1.1网络图的基本要素1、任务

计划所承担的有规定目标及约束条件(时间、资源、成本、质量等)的工作总体。如:修建一个工程,建造一个工厂等。2、工作

工作可以是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项目,其划分的粗细程度主要取决于计划类型、工程性质和规模。

工作的内容是指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的项目,如基础开挖与圬工砌筑等;需要消耗时间而不需消耗资源的项目,如混凝土养护和油漆干燥等,不需要消耗时间,又不占用空间的项目,只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前两种工作为实工作,以实箭线表示,后一种工作为虚工作,需注意的是,单代网络图,只有实工作而没有虚工作。——资源、时间和空间——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3、节点(1)节点编号原则:唯一﹑从小到大、可不连续(2)节点特性4、线路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互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在关键线路法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花费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1、工艺关系1.2逻辑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工艺关系。2、组织关系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2.1.1绘图规则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推荐性行业标准)A、工作编号不能重复(i<j)。B、正确表达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合理添加虚工作。2双代号网络计划C、防止出现循环回路D、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表达2次以上E、一个起始节点,一个终止节点F、一箭两圈G、竖向母线H、尽量避免箭线交叉(过桥法和指向法)2662(a)过桥法(b)指向法2.1.2绘图方法与要求工程信息、技术知识、工程经验、绘图技巧A、遵守绘图的基本规则B、遵守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工艺关系:工作之间工艺技术和规程所决定的。组织关系:有关资源调配、施工流向等安排。C、条理清楚,布局合理绘图示例:

[例1]

根据下各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132546GFEDCBA[例2]21365478ABCEFDHIG图4-17[例3]213654FECDABHG图4-18[例4]已知某大型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及相应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图4-19[例5]某游览小区按主干道路划分为三个施工段(Ⅰ,Ⅱ,Ⅲ)。施工内容包括:平整场地、铺设管道、建筑施工和装饰绿化等四项活动,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绘制步骤:(1)分析各项施工活动的工艺关系(a)工艺关系图(2)考虑各施工段之间的组织关系1117491083562装饰绿化1建筑施工1铺设管道1平整场地3平整场地2平整场地1铺设管道3铺设管道2装饰绿化3装饰绿化2建筑施工3建筑施工2(b)逻辑分析图(3)逻辑关系的综合分析和修正(c)施工生产网络图2.2时间参数计算节点时间计算工作时间计算1、节点时间计算A、节点最早时间(ETi)<正向计算>B、节点最迟时间(LTi)<反向计算>2、工作时间计算(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根据已确定的节点时间推算。<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j)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i-j)

<2>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i-j)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i-j)图4-283、工作时差计算时差————机动时间。按照不同性质和作用分为:A、总时差(TFi-j)是在不影响计划总工期的条件下,各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TFi-j=LTj-ETi-Di-j或TFi-j=LSi-j-ESi-j=LFi-j-EFi-j图4-29B、自由时差(FFi-j):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情况下,该工作可能利用的机动时间。图4-30计算公式:FFi-j=ETj-ETi-Di-j

或FFi-j=mi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