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培训-钢筋培训资料上研究报告_第1页
工程造价培训-钢筋培训资料上研究报告_第2页
工程造价培训-钢筋培训资料上研究报告_第3页
工程造价培训-钢筋培训资料上研究报告_第4页
工程造价培训-钢筋培训资料上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广联达钢筋培训资料上2010.5.261、“平法”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第一章“平法”基本原理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板同理柱是梁的支座基础板(或基础梁)是柱、墙的支座柱梁相互关联1、“平法”基本原理

“平法”应用理论(要点):——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1、“平法”基本原理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柱剪力墙梁板其它第二章柱钢筋计算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屋面15.870412.2703.638.6703.624.4704.21-0.0304.5-1-4.5304.5层号标高(m)层高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楼层名称构件分类分类细分计算哪些量名称单位基础层无梁基础基础板厚小于2000基础插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基础板厚大于2000有梁基础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基础板顶与基础板顶一平-1层

纵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首层

中间层

顶层中柱

边柱

角柱

2、柱基础插筋计算04G101-3P45柱子钢筋所处的环境描述砼标号抗震等级基础保护层柱子保护层C30一级抗震4025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抗震非抗震LlE=ξLaELl=ξLa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d≤2550100ξ1.21.41.62、柱基础插筋计算柱根的确定03G101-1P41(GB50010-2002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2、基础插筋长度计算基础插筋长度计算计算方法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计算过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结果1501200-40(4500-700)/31.4LaE1501160126748d公式150+1160+1267+48*25=37773777弯折长度a取值:0.5LaE=0.5*34*25=425mm0.6LaE=0.6*34*25=510mm0.7LaE=0.7*34*25=595mm0.8LaE=0.8*34*25=680mm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6d=6*25=150,a=150mm3、软件处理原理软件中如何确定钢筋的级别呢?钢筋级别代码软件处理流程利用GGJ软件计算KZ1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基础是柱的支座,因此先画(计算)支座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P45基础筏板厚度>2000mm时,基础插筋的计算请计算h=3000m时的柱插筋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P32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P32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5、地下室柱纵筋计算03G101-1P36-1层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6、首层柱纵筋计算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二层非连接区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7、中间层柱纵筋计算纵筋长度=2层层高-2层非连接区+3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7、中间层柱纵筋计算请大家分析3层纵筋的计算公式纵筋长度=3层层高-3层非连接区+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8、顶层柱纵筋计算中柱(2,B位置)中柱纵筋长度=4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8、顶层柱纵筋计算边柱(2,A位置)8、顶层柱纵筋计算角柱(1,C位置)9、箍筋长度计算03G101-1P351号筋长度=(b+h)×2-保护层×8+8d+1.9d×2+max(10d,75mm)*2

1.9d的来源GB50204-2002弯钩计算5.3.1箍筋弯钩计算5.3.2柱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9、箍筋长度计算2号筋长度=[(b-保护层*2-D)/6*2+D]*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D为纵向钢筋直径9、箍筋长度计算3号筋长度=[(h-保护层*2-D)/6*2+D]*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D为纵向钢筋直径9、箍筋长度计算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勾住主筋)4号筋长度2=(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勾住主筋和箍筋)10、箍筋根数计算基础层-1层10、箍筋根数计算首层以上箍筋根数03G101-1P46注: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

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

100的间距加密箍筋03G101-1P46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多出钢筋三层方法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根数公式3600+750+48*22+1.2*34*22=6303.6=63042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上柱钢筋直径大于柱时三层方法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根数公式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24一二层方法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下非连接区-二层梁高根数公式4500+4200-(4500-700)/3-750-700=598324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1、c/hb≤1/6情况(绑扎搭接)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2、c/hb>1/6情况(绑扎搭接)2层锚固钢筋输入格式:*5B253层自动计算柱插筋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下部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5LaE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3、机械连接或焊接时计算方法相同,只是搭接长度为0练习13、圆形柱03G101-1P40计算方法与矩形柱相同,只是将柱大边hc换成直径D而已14、梁上柱03G101-1P39、4515、墙上柱03G101-1P39、45第三章墙钢筋计算1、剪力墙钢筋计算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纯剪力墙Φ6@4503008.67~12.27Q1Φ6@4503004.47~8.67Q1Φ6@450300-0.03~4.47Q1Φ6@450300-4.53~-0.03Q1拉筋垂直分布筋水平分布筋墙厚度墙标高编号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配筋平面图配筋立面图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04G101-3P45基础底板h≤2000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竖直长度弯钩长度a≥0.5laE(≥0.5la)12d且≥150≥0.6laE(≥0.6la)10d且≥150≥0.7laE(≥0.7la)8d且≥150≥0.8laE(≥0.8la)6d且≥150基础底板h>2000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04G101-3P32梁底和板底一平梁顶和板顶一平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P48采用绑扎搭接时(d≤28)采用焊接时(d>28)顶层垂直钢筋计算03G101-1P48长度=层高-板厚+锚固

基础层水平钢筋计算内侧钢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内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弯折长度(15d)*2

外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

基础层拉筋计算拉筋长度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基础层拉筋计算03G101-1P48拉筋根数拉筋的个数同钢筋的排数无关2、剪力墙开洞请在每层的A-B轴线上画门洞MD:1200×2400平面配筋图2、剪力墙开洞立面配筋图2、剪力墙开洞请在每层的A-B轴线上增加窗洞D2:1800×2100立面配筋图2、剪力墙开洞洞口补强构造03G101-1P53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2、剪力墙开洞洞口补强构造

2、剪力墙开洞其它楼层配筋图立面配筋图3、剪力墙端为墙柱剪力墙端设置AZ1、AZ2

3、剪力墙端为墙柱有柱墙示意图

3、剪力墙端为墙柱柱基础插筋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

3、剪力墙端为墙柱柱中间层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P49

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3、剪力墙端为墙柱柱中间层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P50

3、剪力墙端为墙柱端柱和小墙肢钢筋计算03G101-1P48

3、剪力墙端为墙柱剪力墙钢筋计算

3、剪力墙端为暗柱03G101-1P47剪力墙水平钢筋计算

3、剪力墙端为端柱剪力墙水平钢筋计算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剪力墙中增加LL1、LL2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剪力墙中增加LL1、LL2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当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54至59页框架梁锚固相同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顶板下设置暗梁AL,截面为300×500,配筋4B22,A10@150(2)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暗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03G101-1P16、51

注: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5、剪力墙变截面03G101-1P48

第四章梁钢筋计算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平法”标注梁的识图梁的环境描述:柱子截面为600*650抗震等级:二级砼标号:C30锚固长度:一级27d二级34/38d搭接长度:一级38d二级48/54d保护层:基础梁40mm框架梁25mm板厚150mm直径>22mm时为焊接,直径≤22mm时为搭接

直径≤12mm时12米一个搭接,直径>12mm时8米一个搭接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11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1、上通筋计算03G101-1P54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1、上通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取0.4LaE+15d算法3:取Max(LaE,hc-保护层+15d)算法4:取Max(LaE,0.4LaE+15d)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算法1:hc-保护层+15d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