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监控技术建议书_第1页
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监控技术建议书_第2页
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监控技术建议书_第3页
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监控技术建议书_第4页
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监控技术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铁冶金厂区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第1页,共SECTIONPAGES82页伊泰杭锦旗化工厂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TOC\o"1-2"\h\z\u1. 项目概述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项目需求分析 31.3. 系统设计原则 51.4. 系统设计依据 8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102.1. 监控建设模式分析 102.2. 系统设计 123. 系统前端设计 143.1. 网络摄像机选型设计 143.2. 室外基础设计 294. 安保监控中心和生产监控中心图像显示系统设计 324.1. 视频解码器选型 325. 数字视频存储方案设计 385.1. 需求分析以及建设目标 385.2.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 395.3. 存储系统配置 415.4. IPSAN监控存储系统特点 416. 承载网络设计 426.1. 总体设计要求 426.2. 骨干网总体设计 446.3. 监控点的接入设计 446.4. VLAN规划 456.5. QoS设计 467. 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 477.1. 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介绍 477.2. 视频监控系统 507.3. 报警中心(未来建设) 627.4. 运维管理系统 707.5. 手机客户端功能 748. 系统功能特点 779. 售后服务计划 799.1. 服务承诺 799.2. 服务措施及服务方法 80

项目概述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化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信息的集成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利用,涉及到企业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的调度、产品计量、决策及故障排除等方面。在此过程中,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在化工厂区工业视频监控未来发展的趋势,业界普遍的共识是高清、智能和联网。当前,以数字化园区为特征的化工厂区信息化发展更为迅速。在企业生产方面,可以用于监控生产区域的车间内重要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物流线路通畅情况及生产环境状况的监控、产品计量的监控,防止灾害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园区安防方面,可以和既有的门禁、告警等系统进行联动,杜绝和防范企业资产的非正常流失和保障企业运行的正常秩序。在伊泰杭锦旗化工工厂信息部门和安保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统筹设计下,基于安防目的的新建视频监控系统普遍呈现出技术先进、覆盖全面、注重大安防联动的特点。视频监控系统都注意覆盖到了集中办公区、生产区、库区和厂区道路周界各个部分,实现整个厂区的无缝覆盖。同时根据地理区域和组织架构综合考虑,设立若干个分控中心,和安保部主监控中心协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视频监控系统均使用了先进的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普遍摒弃了传统的矩阵+DVR的建设模式,使得整个系统扩展性强,工程复杂度大大降低。视频监控系统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规划设计,而是非常注重“大安防”的理念,注重视频监控系统与报警、门禁、消防系统等的联动功能,真正的将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安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统一规划设计。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需求概述本次建设是为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厂区进行部署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为加强厂区内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具体建设目标如下:系统由摄像、传输、控制及监视四部分组成。按照用途可分为两类:用于安全监控的电子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围墙、主要路口、大门、重要建筑物内走道或者大厅等)和用于生产监控的电子监控系统(主要是用于重要设备和区域)。两个子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平台。监控中心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和门卫。实现消防、报警、门禁等的联动,对于特殊场景采用智能分析报警。为保证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网络传输采用独立以太网网络。项目功能性需求首先IP监控需要满足厂区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看、存、控、管、用五个方面。即,快速的实时、历史图像调阅;可靠的视频图像存储;灵活的前端设备、轮切图像控制;方便的用户、设备以及系统的管理维护;外部系统对图像的简单调阅和系统内部/外部对图像的深入挖据。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和厂区安防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联动,如与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的联动,与安防大平台或应急指挥中心的集成,智能图像业务的叠加等。整个安防图像监控信息系统将图像资源采集编码后通过视频监控网传输到中心,在重点场所、集中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包括出入口、广阔厂区全局、重点保密区域出入口,库区包括堆场和成品库区,周界等。设立视频监控点,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授权的用户或控制中心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建成后的安防图像监控信息系统作为提高内部治安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的力度、程度、广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系统的管理、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以及安全保卫的科技防范水平,提高治安管理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建成后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1.实时图像点播应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场所,如楼道,楼梯转角,大厅等,进行高清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高清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2.远程控制应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应能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3.存储和备份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记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记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如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采用专业的NVR存储进行分散部署。4.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应能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5.报警管理报警的接收和分发,应能接收报警源发送过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策略将报警信息分发给相应的系统、设备进行处理。报警源包括前端报警设备/报警子系统、监控设备的视频移动侦测输出。6.报警联动若报警位置存在监控设备,报警发生时应能通过预设方式自动调用视频或声音信息进行报警复核,并触发录音录像,系统支持与其它警用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7.语音双向对讲根据应用需要(如安全防护等),能支持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实现语音双向对讲功能。8.系统的人机交互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信息提示等处理功能。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对正常、报警、故障等状态给出指示。9.用户与权限管理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监控中心独立执行,也可集中执行。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应取得有效授权。系统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10.网络与设备管理应能在监控管理平台范围内对系统设备、网络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对有权限调用访问本级监控中心的用户应能进行监控;在系统内部应能实现实时工作时钟同步。11.日志管理日志包括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两种,运行日志应能记录系统内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障、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方便厂区内部的管理人员了解目前的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12.系统图像质量应保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应达到高清图像720P(1280×720)质量,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不降低系统设计原则为了达到国内领先的目标,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合理性原则为了保证整个系统从设备配置到系统构成的合理性,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根据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建设治安防控系统的具体要求,充分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各项功能要求。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使用以及与已建成系统集成的顺利进行,本系统的建设需要提供开放的软件接口,提供底层的API,从而为将来开发出实用而简易的集成软件,完成系统集成打好基础。先进性原则当前,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使得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前的最新技术,而且还必须考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在系统中不断溶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对所有设备和相应软件的设计中,应该选用国际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从而既保持传统监控系统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彻底解决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清视频方式,前端高清IPC采集后存储到专业IPSAN中,前端高清IPC支持双流的方式,数字实时图像通过高清解码器在电视墙或者直接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高清数字存储图像以iSCSI流的方式直接写入IPSAN。这一技术路线采用了先进的下一代网络架构,保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清晰度、较少的服务器资源占用、完全实时、一流的网络功能等诸多特点,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图像技术,为系统扩展应用打好基础,系统建成后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淘汰。实用性原则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系统功能必须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原则作为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治安管理的关键系统,需要保证治安防控系统安全、正确地完成相应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要从硬件、软件系统协同运行中给予充分的防止。如有发生也应做到可即时地恢复。所有产品均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本系统的规模无论在网络、系统平台,还是在系统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规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是主要性能之一。保证对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端摄像系统的可靠性信号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视频管理服务器的可靠性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以下容错办法:后备电源系统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RAID5容错机制硬盘MTBF≥10万小时图像数据远程复制技术可扩展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横向和纵向的扩展能力上。在系统横向扩展方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满足当前视频监控需求的基础上,应该非常方便的扩展容量,可方便实现更大容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纵向扩展方面,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硬件接口,用户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功能开发(如图像智能分析等)。随着系统以后的扩展,用户容量将会不断扩大,新的业务功能的要求将会层出不穷。这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所以在系统建设的初期,首先立足于近期的应用需求进行系统配置,而以系统的可扩展性来保证今后5~10年内的发展需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选用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模块化,使系统可以通过模块堆叠的方式进行扩展;各部分、各小系统的接口规范化,从而使软、硬件能够平滑升级或更新,网络节点的增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系统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频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展性外围设备的可扩展性安全保密性原则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中一个优先考虑的关键,所以整个系统数据要充分安全,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传输网络的建设需符合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由于本系统涉及到区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实时监控、数据传输量大及使用人员多,故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在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时,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需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密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数字图像网络借助于单位数据专网,因此不允许与其他非内部专网进行物理链接。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规范必须满足国际C2级标准,可以保证不被身份不明的黑客所攻击。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帐号即密码由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设定,数据库的一般用户帐号和权限由数据库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系统维护人员可随时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权限管理服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 开放性原则着眼视频监控发展来看,今天为安保建设起来的视频监控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将不仅仅用于安全方案,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园区安防视频图像资源必然走向与安全生产等子系统的融合,这样就要求现在所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有足够的开发性,能够为将来更加简单方便的叠加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系统设计依据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DB33/T334-2001);《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8-2001);《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479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EIA/TIA568A,EIA/TIA569A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和空间标准ISO/ICE/IS11801结构化布线标准ISOTCP/IP协议标准ISO/IEC13818MPEG-2协议标准ISOIGMP/CGMP协议标准10BASE-T,100BASE-TX标准IEEE802.3,IEEE802.3U《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198-94《电视系统视频指标》CCTRRECOMMENDATION472-3《电气指标标准》ELA-422

ELA-485《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国家标准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有关中国电视制式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50198-96,《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JZ32-90-92,《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标准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监控建设模式分析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较早,目前常被称为第一代监控系统。模拟监控系统是以视频矩阵、分割器、录像机为核心,辅以其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传输、控制、处理系统。模拟监控系统采用视频切换矩阵连网,多路数视频光端机上传视频图像。系统主要特点是: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均为模拟形式,一定距离范围内图像质量保持得很好。传统的模拟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有局限性。首先,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所存储的视频图像信号是未经压缩的模拟信号,需要使用大量录像带,成本高、占空间且不易保存;第二,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在进行长延时录像时的图像质量较差,检索时需要在录像带上反复进退查找,难度大、不易使用,第三,与信息系统无法交换数据,难于和化工厂区的各种数据库兼容,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应用的灵活性较差。由于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这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无法达到大规模化工厂区监控系统的要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淘汰或者进行升级改造。模数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这就形成了模数结合的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模数结合监控系统的报警信号和视音频信号的接入、图像的切换和前端设备的控制主要采用模拟切换矩阵,图像的记录采用数字方式,图像数字化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模数结合的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存在诸多问题:“矩阵+DVR”是两套系统组合。矩阵作为实时查看设备,起到控制、切换作用;DVR作为数字存储设备。两套系统之间没有相互控制、统一管理的机制,仅仅是两套系统的组合。标准化问题。对于化工厂区监控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的考虑到系统的扩容的便利性。除在大楼建设初期设计的一些监控摄像点外,可能会随着监控要求的变化随时增加一些监控探头,如设置在停车场,公共活动场所或者室外环境。矩阵协议目前没有形成国际标准化,不同厂家的矩阵难以实现互通,对后期扩容造成隐患。视频存储问题。在模数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DVR作为存储介质,但是DVR没有采用RAID、不支持硬盘热插拔,使得DVR难以为化工厂区的视频监控的事后取证提供高可靠性、稳定性的历史文件。同时由于视频文件分散在不同设备上,难以形成统一管理和视频数据综合利用,例如图像识别等应用。管理能力问题。DVR+矩阵方式的布线非常复杂,超过150路时,非常占空间,管理复杂。基于IMOS的IP智能监控架构目前,整个视频监控系统已经进入了网络监控的时代,各行业联网监控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的监控厂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监控厂商由于能力限制,很难涉足开发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各个方面,在实现网络监控需求时其重点还是在各个子系统之上去考虑上层软件的设计。当化工厂区面积越来越大,使得监控范围不断扩大,海量的视频存储需求不断增加,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和灵活时,由于传统监控厂商无法从网络监控的整体架构角度对所有网络监控的组件进行优化,只能依靠上层软件被动的去整合异构非标的硬件、不同厂商存储、网络等,系统设计已经存在一些不可逾越的瓶颈。因此,才会出现依靠流媒体服务器、网络转存服务器、设备代理服务器等组件来实现不同异构设备之间的媒体处理和信令处理,当面对海量多媒体信息管理存储的需求,这些设备的集群、负载均衡、故障倒换等可靠性设计以及其整体架构的性能瓶颈已经成为阻碍化工厂区监控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清监控在化工厂区监控系统特别是新建园区监控系统中的普及,也给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和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困扰。随着前端清晰度的提升,前端码流带宽也飞速增加,在前端点位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原有系统平台依然需要扩容,需要增加大量服务器,增加系统向高清升级的成本。前端码流提升也带来了存储成本的增加,原先能够存储30天的存储容量升级高清后可能只能存储15天,甚至更少。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管控力度,现在很多化工厂区的监控画面需要上传到集团公司,在带宽相对紧张的广域链路上如何更好的传送带宽翻倍的高清视频呢?高清的引入仅仅是为了满足感官体验的提升么?如何更好的使用高清画面,使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宇视科技针对网络监控和多媒体融合管理的需求,推出了定位于IP多媒体基础软件平台的IMOS(IPMultimediaOperationSystem-IP多媒体操作系统),IMOS本质上是一个通用的支撑多媒体综合监控、会议通信、语音通信、信息发布应用的中间件平台,即可以支撑宇视科技管理平台组件也可以支撑宇视科技的多媒体编解码终端设备和多媒体应用存储设备,IMOS基于联网监控需求对整个化工厂区监控系统的所有组件进行融合优化,满足化工厂区监控系统的全局看、控、存、管、用业务需求,它的出现能够解决当前化工厂区监控系统不可逾越的瓶颈,满足多媒体融合应用的需求,同时更好的支持合作伙伴面对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应用解决方案。系统设计系统组网拓扑本方案设计拓扑如下:根据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对整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系统采用IP化网络视频监控。生产子系统后端设备主机放置在中央控制室中,客户端软件计算机分布放置在仪表操作大厅、调度室、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各种装置操作室内。安全监控子系统后端设备放置在厂前区办公楼的网络中心机房,客户端软件计算机放置在门卫处。本系统不仅可以在监控中心监视所有的图像,而且还可以在本楼区域内授权的工作站上通过局域网进行网上监控。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分为前端采集系统、传输交换系统、管理控制系统、视频音频存储系统4大部件。1、前端采集系统前端采集系统通常包含IP高清网络枪机,IP高清网络半球,IP高清网络球机。前端采集系统支持H.264、MPEG4、MPEG2、MJPEG等多种标准编码格式,并可提供各种不同分辨率规格及接入能力,可支持实时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码流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调整。前端采集设备应采用电信级制造工艺,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环境高质量、可靠的满足各类网络监控前端编码、存储和解码的需求。2、传输交换系统采用网络资源对前端视频编码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接入、汇聚、交换,通过设备自身安全特性和防火墙等实现对边界安全接入的控制,同时可通过网络本身的设备、协议冗余实现整个监控网络的稳定性。3、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专用的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和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4、视频音频存储系统专业的IP存储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署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动态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署,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同时支持视频图像的NAS备份功能。系统前端设计对于化工厂区监控系统来说,前端产品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情况,根据化工厂区监控根据安保监控和生产监控的不同要求,灵活配置室内、室外IP高清网络摄像机。集中办公区域:在人员最多的出入口和楼梯口需要安装1080P高清网络半球机。在走廊可以安装支持走廊模式的IP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机。生产区域:生产区域重要出入口需要安装1080P高清网络摄像机。生产过程监控需要安装IP高清网络枪机。生产装置等区域放置防爆一体IP相机。厂区:大楼周边外围停车场空间较大,光线充足,监视范围广,要求摄像机有较大的视野,大型大楼的地下停车场一般空间较大,但光线不是很明亮,监控要能适应地下停车场的视频监控环境。建议安装IP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大楼周边外围停车场空间较大,光线充足,监视范围广,要求摄像机有较大的视野,大型大楼的地下停车场一般空间较大,但光线不是很明亮,监控要能适应地下停车场的视频监控环境。建议安装IP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选型设计设计要求简述随着高清监控系统的普及,模拟摄像机+编码器的模式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监控分辨率,高清网络摄像机产品随之诞生。高清网络摄像机可提供720P(1280×720)和1080P(1920×1080)两种分辨率视频图像采集。高清网络摄像机作为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可支持H.264HP级别的视频编码格式,提供高分辨率低带宽的图像采集。采用电信级可靠性设计,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部署能力,支持PoE供电,大大简化监控系统的布线成本。网络摄像机选型伊泰杭锦旗化工厂生产区域推荐的是防爆型IP网络一体机HIC1621X22与全天候型一体化高清IP摄像机HIC6502X20-5CIR,在办公区域推荐室内半球形IP高清摄像机HIC3401LS-VDIR。HIC1621X221080P一体化网络摄像机介绍产品概述HIC1621X22是一款日夜型1080P高清一体化网络摄像机,主要为远程高清视频监控设计,适用于实时监控远端图像、监听远端声音的场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道路、机场、学校、企业园区、能源等实时高清监控环境。产品特点光学特性22倍光学变焦对焦快速、精准,便于快速锁定监控目标低照度监控编码特性AAC-LC宽频音频编码,高清晰音质先进的HighProfile级H.264编码算法,编码压缩效率更高三码流套餐能力,满足不同带宽及帧率的实时流、存储流需求定制化OSD,提供描边、空心等多种字体网络特性提供以太网电口、SFP光口等多种网络接口网络自适应,丢包环境下提供有效监控UNP技术,解决公私网NAT穿越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品质结构结构紧凑,满足不同应用要求网口6KV防浪涌设计低功耗产品规格摄像机参数描述成像器件1/2.8inch逐行扫描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变倍焦距范围:4.7~103mm,22倍光学变倍水平视场角61.9°(广角)~3.4°(长焦)光圈自动/手动,光圈范围:F1.6~F3.2快门自动/手动,快门范围:1/6~1/8000s最低照度0.03lux(F1.6,50IRE,彩色)0.01lux(F1.6,50IRE,黑白)信噪比>52dB日夜切换方式自动红外滤片切换彩转黑视频参数描述最大分辨率1920×1080编码协议H.264、MJPEG编码制式1080P(1920*1080)最大30帧/秒、720P(1280*720)最大30帧/秒、D1(720*576)最大25帧/秒帧率1~30帧可调视频流双流、三码流OSD同时支持3组OSD(最多8行):时间OSD,场名OSD,自定制OSD隐私遮盖支持,8个区域可设置语音描述编码格式AAC-LC、G.711语音对讲支持存储描述前端存储MicroSD,最高64GB后端存储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缓存补录支持网络描述协议L2TP、IPv4、IGMP、ICMP、ARP、TCP、UDP、DHCP、PPPoE、RTP、RTSP、Qos、DNS、DDNS、NTP、FTP、UPnP、HTTP、SNMP、SIP兼容接入ONVIF、GB28181、IMOS、API接口特性描述音频输入输出3.5mm音频接口输入口:阻抗35KΩ,幅值2V[p-p]输出口:阻抗600Ω,幅值2V[p-p]告警接口2路告警输入,1路告警输出告警联动可设置串口1路RS485串口网口-C款:10M/100MBase-TX自适应以太网电口-L款:100MBase-FX自适应SFP光口本地视频输出BNC接口:阻抗75Ω,幅值1V[p-p]电源DC12V凤凰端子通用特性描述电源DC12V、PoE功耗:-C款:4.7W;-L款:6W支持防反接、过压/过流保护尺寸(长x宽x高)126.3mmx50mmx71mm(5.0”x2.0”x2.8”)重量0.5kg(1.1lb)工作环境-20℃~60℃(-4°F~140°F),≤90%RHHIC6502X20-5CIR全天候型一体化高清IP摄像机产品概述HIC6502X20-5CIR是一款日夜型720P高清红外球型网络摄像机,主要为远程高清视频监控设计,适用于需要实时跟踪远端图像的监控场景。可以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交通、学校、企业园区、楼宇、加油站、变电站等大范围高清监控环境。产品特点光学特性对焦精准,色彩真实高清光学玻璃视窗,透光率提升6%,更适合高清监控应用视窗表面采用瑞士进口镀膜,具有良好的憎水、防尘沾染特性采用第三代红外补光技术,配合多级智能控制,补光距离超过150米采用红外增透面板,提升红外透光率,有效抑制红爆现象3D降噪编码特性AAC-LC宽频音频编码,高清晰音质先进的HighProfile级H.264编码算法,编码压缩效率更高三码流套餐能力,满足不同带宽及帧率的实时流、存储流需求定制化OSD,提供钩边、空心等多种字体网络特性网络自适应,丢包环境下提供有效监控UNP技术,解决公私网NAT穿越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支持Onvif品质结构特殊的结构和视窗设计,有效增强在恶劣气候环境下(尤其沙尘天气)的监控应用创新型散热设计,提升30%散热效率创新的除雪模式,有效去除高寒天气下的视窗结冰智能温控技术,整机功耗更小,寿命更长网口6KV防浪涌设计支持IP66防护等级产品规格摄像机参数描述成像器件1/3inch逐行扫描130万像素低照度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变倍焦距范围:4.7~94mm,20倍光学变倍水平视场角55.0°(广角)~3.0°(长焦)光圈自动/手动,光圈范围:F1.6~F3.3快门自动/手动,快门范围:1/6~1/10000s最低照度0.03lux(F1.6,50IRE,彩色)0.01lux(F1.6,50IRE,黑白)日夜切换方式自动红外滤片切换彩转黑视频参数描述最大分辨率1280×720编码协议H.264编码制式720P(1280*720)最大30帧/秒、D1(720*576)最大25帧/秒帧率1~30帧可调三码流支持OSD同时支持3组OSD:时间OSD,场名OSD(最大8个),自定制OSD隐私遮盖支持,8个区域可设置巡航支持预置位巡航(最大16条,每条可添加32个预置位)、模式路径巡航(最大4条,记录时间不限)看守位支持拉框放大支持语音描述编码格式AAC-LC、G.711语音对讲支持存储描述前端存储SD/SDHC,最高32GB后端存储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缓存补录支持结构特性描述水平范围360°水平速度0.1°/s~240°/s预置位速度:300°/s垂直范围-15°~90°(自动翻转)垂直速度0.1°~160°/s预置位速度:240°/s预置位256接口特性描述音频输入输出3.5mm音频接口输入口:阻抗35KΩ,幅值2V[p-p]输出口:阻抗600Ω,幅值2V[p-p]告警接口2路告警输入,1路告警输出告警联动可设置串口1路RS485串口网口10M/100MBase-TX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本地视频输出BNC尾线:阻抗75Ω,幅值1V[p-p]电源AC24V电源接线端子(3pin,含接地)通用特性描述电源AC24V±25%功耗:最小功耗16W,最大功耗48W(加热最大24W,红外20W)支持过压/过流保护尺寸Φ227mm×359.4mm重量5.5kg工作环境-40℃~70℃,≤90%RH加热器支持预加热及智能温控补光内置红外补光防护等级IP66HIC3401LS-VDIR720P红外半球产品概述HIC3401LS-VDIR是一款日夜型720P高清红外防暴半球网络摄像机,内置红外补光灯,满足0照度监控,可以广泛应用于楼宇、银行、机场、车站、海关、电力、厂矿企业等室内高清监控环境。产品特点光学特性自动日夜转换功能(ICR)智能红外补光,夜间图像更均匀低照度监控编码特性双流套餐能力,满足不同带宽及帧率的实时流、存储流需求区域增强(ROI)功能,提高低带宽网络环境下重点区域图像质量9:16走廊模式,纵向场景下有效监控区域提升一倍定制化OSD,提供描边、空心等多种字体网络特性网络自适应,丢包环境下提供有效监控UNP技术,解决公私网NAT穿越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品质结构宽温设计,温度范围-35℃~60℃宽压保护,容忍电压波动±25%网口6KV防浪涌设计产品规格摄像机参数描述成像器件1/3inch逐行扫描13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变倍焦距范围:2.8~12mm,手动变焦光圈F1.4快门自动/手动,快门范围:1/6~1/8000s最低照度0.02lux(F1.4,50IRE,彩色)0lux(开启红外)信噪比>50dB日夜切换方式自动红外滤片切换彩转黑视频参数描述最大分辨率1280×960编码协议H.264、MJPEG编码制式960P(1280*960)最大30帧/秒、720P(1280*720)最大30帧/秒、D1(720*576)最大25帧/秒帧率1~30帧可调9:16走廊模式支持区域增强(ROI)支持视频流双流OSD同时支持3组OSD(最多8行):时间OSD,场名OSD,自定制OSD隐私遮盖支持,4个区域可设置存储描述前端存储MicroSD,最高64GB后端存储双路iSCSI数据块直存缓存补录支持网络协议协议L2TP、IPv4、IGMP、ICMP、ARP、TCP、UDP、DHCP、PPPoE、RTP、RTSP、Qos、DNS、DDNS、NTP、FTP、UPnP、HTTP、SNMP、SIP兼容接入ONVIF、GB28181、IMOS、API接口特性描述网口10M/100MBase-TX自适应以太网电口电源DC12V工程接线端子(2pin)通用特性描述电源DC12V±25%功耗:最小功耗3.5W,最大功耗5.5W(红外灯2W)支持防反接、过压/过流保护尺寸Φ149mmx105mm(Ø5.9”x4.1”)重量0.75kg(1.7lb)工作环境-30℃~60℃(-22°F~140°F),≤90%RH室外基础设计立杆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因此立杆由变径钢管制成。立杆和室外机箱外观必须与城市景观配套,符合市政设施规范颜色,采用浅蓝色和白色基调,喷注黄色监控点编号和临近电灯竿编号。对于球机立杆上端弯曲,采用吊装的形式安装球型摄像机,而对于枪机采用直立顶端安装。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适宜,立杆高度适宜、支架长度适宜。前端的户外机箱是保证前端系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箱中除安装以下设备外,还要求留有空间余量。专用稳压电源市电进线和光纤都要引入机箱内过流过压保护装置和电源防雷保护装置接线端子维修开关和插座接地设备室外机箱性能要求:防雨耐高温防撬和立杆统一接地以避雷前端需要提供可供云台摄像机和光端机工作的稳压电源,并要具有过压、过流、抗干扰等功能,具体要求:负载总功率不超过120W使用环境在户外(深圳户外高温时地面可达到50℃选用户外专用型电源,按照户外工作环境设计输入电压:46HZ-60HZ、AC170V到280V输出电压:DC13V,DC5.5V,AC24V等多种电压同时输出室外防雷部署在园区总平上的监控设备需同时考虑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前端设备如摄像头应置于接闪器(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为了施工方便避雷针一般架设在摄像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或选用Φ8的镀锌圆钢或35mm2铜导线,此时应注意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章、第2.5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2.5.4条的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为防止电磁感应,沿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金属管屏蔽。为防止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前端设备,应在设备前的每条线路上加装合适的避雷器,如电源线(220V或DC24V)、视频线、信号线和云台控制线。这样做比较麻烦,问题比较多,且要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选择监控摄像机多功能电涌保护器。比如ASP的产品:SV-3/220、SV-3/024、SV-2/220、SV-2/024等。网络/信号系统防感应雷措施主要是在网络/信号线路上安装网络/信号SPD,在雷击发生时将雷电流泄放入地,并且将线路上的瞬间过电压限制到一个安全的水平。信号线布线必须屏蔽处理,电源线最好采用埋地布线。布线必须远离电话或其它电源等线路,以防其它未作防雷的线路上的感应雷对信号线路产生二次感应,标准要求参考国标GB50198-94。CCTV系统主要是传输信号线和电源线。室外摄像机的电源可从终端设备处引入,也可从监视点附近的电源引入。控制信号传输线和报警信号传输线一般选用芯屏蔽软线,架设(或敷设)在前端与终端之间。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传输部分的线路在城市郊区、乡村敷设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当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时,应注意传输线缆与其它线路的最小间距和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的最小垂直间距。比如与220V交流配电线的最小间距为0.5米,与通讯电缆的最小间距为0.1米,与1~10KV电力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2.5米,与1KV以下电力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1.5米,与广播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1.0米,与通信线的最小垂直间距为0.6米等等。直埋敷设方式防雷效果较好,而架空线比较容易感应雷击。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在使用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支撑杆上做接地处理,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中间放大器输入端的视频信号源和控制信号源均应分别接入合适的防雷器。传输线埋地敷设也并不能完全阻止雷击设备的发生,统计数据显示雷击造成埋地电缆故障大约占总故障的30%左右,即使雷击比较远的地方,也仍然会有部分雷电流流入电缆。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连通。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非常有效,这主要是由于金属管的屏蔽作用和雷电流的集肤效应。如电缆全程穿金属管有困难时,可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埋地引入,但埋地长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同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监控点分布情况描述安保监控中心和生产监控中心图像显示系统设计在监控中心部署平台服务器、视频解码器、大屏等设备,实现对前端设备采集数据采集、指挥调度等功能。视频解码器选型视频显示部分完成视频信号的解码及输出显示,这部分主要包括宇视科技的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还包括电视墙、多媒体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同时具备视音频解码、输出和网络接入功能,可以把来自前端采集设备传送过来的组播IP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解码,还原成模拟视音频信号后输入到电视墙、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此外,iVS方案还提供客户端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VM视频管理服务器对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的输出进行灵活的控制,实现数字矩阵的功能。同时内置软件解码工具,支持多路视音频信号的软解码,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在PC上对监控内容进行实时查看或历史回放查看。监控图像的显示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PC机的软件解码来观看图像;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硬件解码器的方式将IP数字图像解码成模拟信号上电视墙。视频解码器主要功能是从网络上获取视音频数据流,将数字信号转换还原为模拟信号,输出到监视器、电视墙、多媒体大屏幕、调音台、功放等模拟视音频设备。视频解码器作为后端各级监控中心的视频、音频信号输出设备,需要具备以下功能:自适应各种视音频编码方式;支持高码流视频解码能力;设备稳定可靠适合长时间运行;易管理,配置简单。视频解码器设备设计和选型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监控系统各监控中心使用的视频解码器推荐采用DC2804-FH,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可支持标准H.264MP@L4和H.264HP@L4解码,支持提供FULLHD(1080P)高清晰动态视频图像;具有以太网电口、以太网光口、EPON等网络接口,便于组网;支持以IP组播的方式接收音视频流,可节省网络带宽;支持以单播方式接收音视频流,满足单播网络环境下的组网。DC2804-FH视频解码器产品概述DC2804-FH视频解码器(以下简称DC2804-FH)是新一代高密度高清网络视频解码终端,主要是为远程视频监控设计,适用于监视远端实时图像、监听远端现场声音,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实时监控环境。DC2804-FH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网络上的媒体流数据,并通过解码转换成视频数据,通过DVI-I接口输出到电视墙、多媒体大屏幕等音视频设备。DC2804-FH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具有完善的音视频处理能力。设备支持标准的H.264解码,支持解码1080P、1080I、720P、D1、4CIF、2CIF、CIF等视频格式等多种视频格式。DC2804-FH适用于全IP传输网络,支持点对点的单播和点对多点的组播接收方式,并提供以太网电口、RS-485串口、RS-232串口等多种接口,能够适应多种组网环境。DC2804-FH视频解码器产品特点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7×24小时稳定运行,不易受到黑客、病毒的入侵和攻击支持4路DVI-I视频输出,可连接HDMI接口监视器,DVI-D接口监视器,VGA接口监视器,YPbPr接口监视器,RGBHV接口监视器支持同时解码8路1080P,或16路720P,或36路D1,或64路CIF支持标准的H.264图像压缩格式,兼容H.264MP和H264HP解码支持解码1080P、1080I、720P、D1、4CIF、2CIF、CIF等视频格式,兼容业界主流厂商的IPC码流输出图像分辨率可兼容业界主流显示设备,最高可达广播级的1920x1080@60HZ支持解码G.711a、G711μ、AAC等音频格式支持1路VGA视频输入和1路DVI-D视频输入,输入图像可切换上墙显示支持内部拼接和级联拼接功能,最大可扩展至16屏拼接支持单路视频输出的分屏处理,最大16分屏支持时间、场名OSD叠加支持接受中心服务器对设备业务进行配置和管理支持设备通过SIP和SNMPtrap的方式向中心服务器上报各种告警信息支持定时向服务器同步时钟的功能支持终端到终端或终端到指定IP地址的透明通道模式支持开关量告警输入和开关量告警输出支持本地升级和远程升级产品规格产品规格列表遵循标准描述视频解码标准ITU-TRec.H.264|ISO/IEC14496-10H.264HP@L4ITU-TRec.H.264|ISO/IEC14496-10H.264MP@L4音频解码标准G.711a、G711μ、AAC视频质量参数描述解码格式H.264视频输出接口制式1024*768/60HZ、1280*720/60HZ、1280*1024/60HZ、1360*768/60HZ、1600*1200/60HZ、1920*1080P/60HZ、1920*1080P/50HZ视频输入接口制式1024*768/60HZ、1280*720/60HZ、1280*1024/60HZ、1920*1080P/60HZ、1920*1080P/50HZ、1920*1080I/60HZ、1920*1080I/50HZ、1920*1080I/50HZ网络视频输入分辨率1080P、1080I、720P、D1、4CIF、2CIF、CIF分屏功能支持1、4、9、16分屏大屏拼接功能支持1*2、2*2内部拼接,级联拼接最大支持16屏音频质量参数描述声道设置单声道静音可选择是否静音网络特性描述支持网络协议TCP/IP、RTSP、UDP、HTTP、IGMP、Telnet、ICMP、ARP,SIP、SNMP、FTP、TFTP传输方式单播、组播支持接收基于UDP、TCP方式的实况流传输最大端到端延迟300ms第三方支持描述透明通道支持终端到终端或终端到指定IP地址的透明通道模式开关量告警支持开关量告警输入和开关量告警输出接口特性描述视频输出提供4路DVI-I视频输出接口视频输入提供1路VGA视频输入和1路DVI-D视频输入音频输出提供4路音频输出接口LINE音频提供1对LINE音频输入输出接口报警输入提供8路凤凰端子告警输入,支持线路检测功能报警输出提供6路凤凰端子告警输出串口提供1个RJ45接口的RS232串口提供1个RJ45的RS485接口,兼容RS422以太网口提供2个100M/1000MBase-T自适应的RJ45以太网口WEB配置管理描述集中管理能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业务的集中配置管理基本配置网络配置和串口配置管理配置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和SNMP设置日志管理能导出本地的运行日志系统维护显示设备当前状态、配置管理、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系统重启和软件升级维护管理描述调试模式Telnet远程登录和RS232串口调试两种模式配置模式HTTPWeb配置和中心平台配置两种模式升级支持本地升级,远程Telnet和Web升级环境特性描述尺寸(高X宽X深)43.6mm×440mm×320mm重量4kg工作环境温度-10℃~55℃工作环境湿度5%~95%(无冷凝)工作电压100~240VAC最大功耗50W数字视频存储方案设计需求分析以及建设目标监控系统的存储平台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纪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纪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入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2)图像存储设备满足采用H.264HP或MPEG-4/2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跟进需要扩展G.711/等音频编解码器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在AVS系列标准成熟并且证明适用于监控领域后,宜优先考虑采用AVS标准。(3)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存储的图像数据应保证FULLD1(720×576)以上的图像分辨率;(4)应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5)支持图像纪录、网络回放的双工、双码流模式。(6)设备管理:要求平台内的存储系统,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对所有存储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及查询,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系统设备的故障报警监视、故障诊断、及定位分析、报警日志的创建及维护等。(7)安全认证: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监测和纪录用户进行的访问和操作等;验证接入设备的合法性,并注册合法设备。存储设备选型分析在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存储系统建设中,必须考虑影像数据的保密性和对网络带宽的影响,监控录像数字化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的网络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应用模式。IP智能监控存储系统,采用专业标准的存储设备,进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数据存储模式,有如下优点:监控画质清晰由于采用标准、专业海量存储设备存储监控录像,无须受到像DVR或DVS模式因为操作系统限制,最大2T容量限制。以及CPU处理能力的限制只能存储低码流CIF格式,采用专业存储设备,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任意设定图像存储格式,提高画质质量,实现高清晰的监控。可选FULLHD(1080P)、HD(720P)、D1、2CIF、CIF等多种不同清晰度监控画质,音频上可扩展支持必要的扩展G.711/G..723/G.729标准,确保实时监控画质、音质。还原历史监控影像完全相同,并可支持高清,达到清清楚楚监控、事后取证准确、精准支撑决策的监控效果,真正实现监控系统部署的意义。存储系统的性能由于存储系统不仅要支持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为并发实时顺序写入,同时要满足多级监控中心对同一数据源的多路并发随机读取,对于存储系统带宽、持续写性能、控制器处理性能要求很高。存储设备的控制性能、持续读写带宽必须需随着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和存储容量的扩展而同步提升,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带宽、性能需要,要求磁盘与控制器必须交换式连接方式,存储设备不可有内部带宽、性能的瓶颈。业务可靠性高,监控数据安全性高事后取证的保障采用标准、专业存储设备分散存储监控录像,保障监控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存储容量不受限制,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设计,配合虚拟化技术无限扩展能力,监控录像保存周期和保存数量可随需延长。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其安全性远高于IDE硬盘,可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事后监控、调阅、调查有充分保障。硬盘可实现RAID保护,并采用热备盘进行二级保护,进一步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录像影像资料的检索速度-业务效率和快捷快速精准的检索采用数据块指针纪录技术,实现历史影像资料的基于指针数据库的检索,检索效率相对基于影像基于文件检索速度从数十分钟提高到秒级,同时指针数据库考虑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成熟标准的技术,开放兼容互通性存储系统多采用标准化协议,系统兼容性风险较低。系统的不同应用可能基于不同的平台(WIN2000\SUNSOLARIS\IBMAIX\HP-UX\LINUX等等),可能是一个异构环境,因此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才能确保存储备份系统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系统方便和NAS、DAS、SAN等各种结构的存储网络集成,并方便和以太网存储系统整合。可管理性在统一监控模式下,可统一监控整个监控系统中的数十台,乃至数百台的存储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集中管理。另外,由于采用专业存储设备,降低了分布式DVR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大、数据丢失频繁等问题,降低了日常维护工作量。经济性和投资保护方案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在可预见的未来的设备改造中,要保证现有系统能最大程度的被继续使用,使目前的投资未来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方案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行,提供高效能和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减少以往在资本与技术投入方面的浪费。数据管理性系统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备份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可靠性,从而简化维护工作。易用性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检测、监控、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具有良好的客户界面。综合以上对伊泰杭锦旗化工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IP智能监控系统的要求,监控平台的存储系统的设备选型为:宇视科技基于集中存储存储集中管理嵌入式Linux架构的VX1624-C专业IPSAN存储设备。存储系统配置采用FULLD1(720*576)的图像分辨率格式进行存储,2048Kbit/s实时码率,保存30天。且考虑20%的空余量。本次项目中采用宇视科技VX1624-C存储设备,单台满配24块4T企业级SATA二代硬盘。此次需要配置4台VX1600,总共配置96块4TSATAII硬盘。IPSAN监控存储系统特点集中统一管理存储设备可以在物理上分布部署,但是在逻辑上可以在一个界面下进行统一管理,满足今后对视频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需要。高可靠性采用企业级SATA磁盘,其平均无故障时间≥100万小时,系统稳定可靠IPSAN是专业的存储设备,在散热、振动、数据保护方面均采用专门的设计(例如通过RAID技术进行数据安全保护,支持硬盘顺序加电,冗余的电源、风扇设计等)。扩容简单多台IPSAN设备可以通过堆叠的方式不仅能实现容量的扩充,还能同步实现系统性能增长。支持iSCSI直存,消除服务器瓶颈IPSAN支持前端设备通过iSCSI协议直接写入数据,无需通过服务器转发转存,提升系统可靠性,消除系统瓶颈。采用块存储模式,支持秒级检索与传统文件存储方式不同,IPSAN采用数据块的方式存储数据流,使存储粒度更加细腻,支持秒级检索和回放。承载网络设计总体设计要求保证网络带宽;保证网络可靠性;保证接入安全性;降低接入线路成本;保证网络对视频的承载能力。网络质量要求分析园区监控业务特点监控点多大量(>1K)监控点接入;每监控点流量大;所有图像清晰度要求高(码流≥2M);整网流量巨大;存储流+实时视频,流量上G(流量≥2G)实时监控多多点同时实时查看监控实时图像,实况流需要复制给多个点流量同质性多媒体流量占99%,并发少量控制信令;业务流量模型多;存储业务、实时业务混杂业务持续性安防监控专网需要7×24小时工作,不能出现故障、中断,要求网络每个节点高可靠、故障切换时间短视频监控承载网络高带宽、无收敛千兆接入,万兆核心;各网络节点均无带宽收敛低时延、强复制网络级联数量越少越好、低转发时延;专业组播网,组播流量按需快速加入、离开业务分类、流量分路多媒体流量隔离,互不干扰高可靠每个节点高可靠、故障切换时间短平滑扩容、即插即用扩容方便,设备增加不能影响原有业务正常运行;平滑扩容中,大部分设备可按需扩展,无影响。重点是核心层网络设备扩容需要拓扑自动发现、即插即用安全需求分析安全保障需求是一个动态的需求,现阶段安全需求主要有:物理上安全需求对机房场地的设计和建设按照相关的规定,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水灾、火灾、自然环境事故、防止设备被盗等。对提供的所有设备在本身上是安全可靠的。信息保密和完整性需求防止数据在链路上被截获而造成泄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防止未经授权对数据新增、修改或破坏。数据的安全性由于“XXXX园区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关系到园区的安全,它的安全性就极其重要,因此,对数据的安全性要引起足够重视。接入终端的安全性对接入终端要有很好的安全控制保障,有控制,有认证的接入。禁止非法用户使用各种攻击手段对网络进行破坏或者盗取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服务信息安全保密服务包括: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密咨询、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培训;静态的网络安全保密风险评估;特别事件应急响应等。骨干网总体设计根据企业的建设规划,我们采用双层网路的设计方法,即接入层和汇聚层。其中接入层交换机部署于楼层中的相关的弱电间,汇聚层交换机部署于核心机房。接入层和核心层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核心层交换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从而保证数据的稳定传输。网络拓扑图为提高骨干网络的可靠性,本方案建议采用双核心。监控点的接入设计集中监控点设计对于比较分布比较密集的监控点,可以采用宇视科技高IP网络摄像机等,采用楼层/楼宇汇聚的方式接入,并接入到接入交换机即可。分散监控点设计在园区道路、周界监控等场合,由于监控点多且分散,如采用星形的连接,则需要铺设多条光缆,工程量巨大,且每条线路带宽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存在巨大的线路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建议在分散监控点采用EPON(EthernetoverPON)技术,根据监控点的分布情况,由各接入点引出若干条光纤,通过无源分光器,以树形的结构延伸到各监控点。采用EPON的组网方式,可以极大的节省主干线路光纤资源,且每个监控点到交换机都为独享带宽,根据每路摄像头的码流要求,并考虑将来的扩展,我们建议每路带宽设计为10Mbps,即每个EPON树能最大支持100路的枝节点。环状封闭监控点设计对于类似周界监控的封闭环形监控点集合,我们建议可以借鉴网络部署中的环网技术,即将所有的监控点构架在一个环网之上,环网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靠性很高,环网链路任一点断路,不会影响数据的正常传送。目前在监控领域前端接入方式上最成熟的就是RRPP,RRPP(RapidRingProtecting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反向链路以恢复环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路。宇视科技创新的在监控前端设备上直接支持RRPP,无需增加网络设备,增加建设投资,即可享受到RRPP的高可靠性优势。VLAN规划我们建议每个监控物理区域设置为一个VLAN,每个部门和监控区统一规划整个机构的VLAN资源。为了减小广播域,建议VLAN终结在核心的三层交换机上,每个VLAN内的主机数量原则上不要超过250台,建议每个VLAN内的PC机数量控制在50台以内。VLAN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也可以依据用户所处网络的物理结构进行,后者主要是从网络性能角度出发,而前者还兼顾了网络安全性可控性的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部门办公环境的分布情况来看,在大部分情况下,两者实现了重合,而对于少数由于办公地点不同,隔离在不同接入点的相同业务部门,我们则推荐第一种方式。QoS设计QoS是一个综合指标,用于衡量使用一个服务满意程度。QoS性能特点是用户可见的,使用用户可理解的语言表示为一组参数,如传输延迟、延迟抖动、安全性、可靠性等。综合上述需求分析,现将XXXX园区安防监控系统承载网络应用服务等级化如下:主要内容QoS分类依据IP优先级、TOS特性服务等级(SLA)监控音视频流IP地址、IP的TOS、IP包长度(IP包长度为64B)、TCP和UDP端口(如、RTP、cRTP、Realaudio、UDP)优先值=101(关键数据);TOS=1011(低延迟、高可靠、低开销)白金服务(platinum)SIP信令流IP地址、IP的TOS、IP包长度(IP包长度为188B)、TCP和UDP端口(如VDOLive)优先值=100(闪速转发)、TOS值=1111(低延迟、高吞吐量、高可靠、低开销)金服务(GOLD)目前还没有一个技术能够单独完成整个网络QoS策略部署,每个机制有自己在网络中的特定功能。简单地说,分类可以将通信流划分成不同服务类,进行标识,使其他机制可以提供差别服务质量。利用拥塞管理机制可以确定删除哪个分组,哪个分组优先通过网络。拥塞避免机制是在网络忙时让发送者减慢发送速度而避免拥塞。整型技术根据一组参数据规定通信流,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通信流,避免下行发生拥塞。信令可以让客户机在网络上请求端对端服务质量。最后,链路效率机制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带宽,使用压缩技术并把小链路连一个逻辑管道。以下是对监控承载网络的主要所运用QoS技术:编号QoS策略在承载网络应用所应用QoS技术1分类标识策略在网络边缘设备上:S75E、S36系列交换机CAR/策略路由2媒体流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主要用于网络所承载的语音与视频应用:S75E、S36系列交换机cRTP3拥塞管理与拥塞避免网络中相对窄处或可能发生“瓶颈”地方:与原有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RED、WRED、BECN、CBWFQ、LLQ4流量整形网络中相对窄处或可能发生“瓶颈”地方::与原有网络连接的路由器上GTS在承载语音、视频多媒体流应用时,采用RTP压缩技术。由于RTP包装UDP与IP头,因此头信息的总量(RTP/UDP/IP)增加到40字节。由于多媒体流通常是由小分组组成的,因此这个开销很大。由于分组与分组之间的头信息通常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想办法压缩这个头信息。RTP头压缩可以将各个链路的40字节头压缩减少到大约5个字节。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介绍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企业园区常用的功能和业务,集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和园区车辆管理等模块,为企业用户提供应急指挥、运维管理、移动监控等服务,满足一线安保人员日常工作要求,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软件架构决定从根本上决定了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所能提供的业务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宇视科技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架构,支持多种安防子系统的快速接入,提供丰富的客户端呈现方式,支持手机、2D和3D人机交互界面,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需求分析作为整个企业园区安防监控管理系统的中心和心脏,所有的前端数据都要传输到该处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转分发。该部分重点要考虑如下的功能需求:1)实时图像点播根据需要,可将前端的任一路或者任几路图像调用到显示设备进行直观显示,以了解现场实时情况,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2)轮切业务根据定制的任务,进行自动切换显示,以对切换组内的前端区域进行宏观的观察控制。支持DC和客户端的轮切。3)远程控制根据需要,对前端的一体化摄像机进行旋转、放缩、转速、雨刷、红外、加热、辅助照明等控制,支持监控中心和前端的双向语音和语音广播,通过前端的扬声设备对区域内的有关人员发送语音信息。4)历史图像检索和回放通过设备、通道号和时间段(可选),或通过报警信息,用户可以检索到已经录制的历史图像列表,并根据需要进行回放观看;也可以通过拖拽时间指针实现可以对回放进行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播放、暂停抓拍、录像下载等操作。可以控制图像的分屏显示、全屏显示、多路视频同步回放。5)报警管理系统支持视频报警、报警报警、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的报警信号接入,当系统布防时,一旦接收到报警信号,系统将按设置的联动关系表启动相应的报警联动项目,比如声光报警装置、制定的分控/客户端提示、调出对应区域的视频图像等等,及时通知提醒职守人员,以方便职守人员进行快捷的观察分析和处理。支持报警联动存储,在报警联动时将对应图像存储。6)用户和权限管理支持多级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角色管理,每个用户有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角色管理实现用户的权限管理。系统有一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对全网的用户有配置权限,可选择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不同级别的用户和管理员有不同的优先级别。7)分控及客户端管理分控及客户端的注册管理、用户权限等级管理、在线监控等。8)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客户端支持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所有的增删改查操作全部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完成,所见即所得。提供日志功能和日志报表功能,整网设备运行情况一幕了然。系统支持电子地图功能,支持通过导航地图快速定位关注的区域,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直观的显示摄像头的分布和各种详细信息。9)合法性、一致性控制接入系统的前端设备(编码器、解码器、客户端等)必须向中心管理服务器进行注册成功后才能联入系统进行工作,在注册过程中利用安全性机制(SIP协议/RFC3261)审计终端的合法性。前端设备同数据管理服务器之间有保活机制,以保证终端与视频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正常。管理服务器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以检查各前端设备的配置是否一致并自动按中心设备进行修改。10)时间同步OSD信息、历史图像时间索引、回放检索等都要求系统具有准确一致的时钟信息,监控网络中的大量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都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支持NTP客户端,最大可支持3个NTPserver配置。11)设备监控和控制对联入的设备进行在线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报警,支持断线重建、自动连接等功能。12)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管理员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对所有终端进行集中的配置,同时支持批量配置管理。支持编解码器的批量增加,支持编解码器设备通道的模板配置。提供了电信级的可维护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13)日志管理系统运行日志包括:设备启动、保活失败、配置不同步、故障和故障恢复等信息(设备ID、状态变化、时间)。系统操作日志包括:某用户的登入、退出、对系统配置的修改、控制等。告警日志包括:温度过高、视频丢失报警、运动检测告警、外部告警、设备离线等。系统支持针对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报表功能。14)存储管理对系统内的存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资源策略、监控存储设备工作状态、分配存储资源、制订存储计划、数据安全性管理等功能。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功能及其业务流程一、实时图像点播如图所示,实时图像点播业务包括视频采集、传输交换、管理控制控制和显示四个主要环节。在管理员的控制下,将摄像机的图像实时在视频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后的电视上播放出来的业务流程如下。控制环节:首先管理员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的业务控制界面,选定编码器下的摄像机为视频源,客户端和解码器下的电视为显示设备。业务申请提交之后,VM3.0通过SIP协议,向编码器下发指令:按照指定格式编码后将媒体流发送到某组播地址上;向客户端件和解码器发送指令:在某组播地址上接收媒体流,视频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向交换机发送IGMP报文,加入组播组,交换机上即刻建立转发表,用于组播报文的转发。视频采集:摄像机采集图像后,以模拟视频信号方式传送给编码器;编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