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1.科学家在试验中发觉:许多植物的花都是白天开放,夜晚闭合;假如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低温度,即使在白天,花也会闭合。这个试验表明:影响植物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光线C.阳光和温度 D.植物种类C[假如将光线遮挡起来并降低温度,形成黑暗环境(夜晚)因此花也会闭合,与白天不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阳光和温度,这个试验说明,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阳光和温度。]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更状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确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水分C.阳光 D.海拔高度A[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需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需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3.(不定项)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更因素”时,获得如图所示的试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AC[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酒精含量最多的N点;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为0。]4.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更曲线图,叙述中正确的是()A.cd段波动的干脆缘由是诞生率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外源性因素C.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B[只有食物和环境因素可以使K值波动;干脆缘由应当为诞生率/死亡率,迁出率/迁入率;K/2时种群增长率最快,种群增长率=数量变更/时间,自然增长率等于诞生率减去死亡率;cd段为稳定型,成年个体最多,老年、幼年次之,ab段为增长型,幼体比例最高,故B正确。]5.下列不能干脆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是()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人类活动C.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养分和空间条件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人类活动、养分和空间条件能干脆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不能干脆影响种群数量变更,C正确;A、B、D错误。]6.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C.种内斗争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更D[捕食关系,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竞争关系,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种内斗争,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密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更,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故应选D。]7.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为“S”形增长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形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更是先多后少B.“S”形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C.“S”形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天敌的关系D.“S”形曲线的形成是多种生态因素作用的结果D[“S”形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变更将达到最大值(K值)并趋于稳定;“S”形增长中种群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环境因素等的制约;种群数量与天敌的关系常表示为“捕食”曲线,而不是“S”形曲线。]8.生态学家高斯曾在试验室里做这样的试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育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假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育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育,16天后,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育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2)试分析高斯试验结果的缘由,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混合培育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4)假如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试验相同的结果?____________。说明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培育16天后,有尾草履虫均消逝,只有双小核草履虫接着存活其中。(2)比较两种草履虫单独生长的数量曲线图,可以发觉,双小核草履虫比有尾草履虫世代时间略短,因而繁殖速度略快。由于双小核草履虫有这样一个优越性,在肯定量食物的限制因素之下,它就能赛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把这样两个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称为(种间)竞争。(3)双小核草履虫在与有尾草履虫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数量不断递增。递增到肯定程度后,由于受到食物等因素的限制,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也会发生斗争,逐步使其繁殖数量与细菌的数量达到此起彼伏的平衡。因此,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递增后稳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间的关系由种间竞争转变为种内斗争。(4)从理论上说,一种生殖率高及取食力强的物种可以淘汰另一种生殖率低及取食力弱的物种。这种状况在试验室的比较单纯的试验种群中是可以实现的,高斯试验就是一个高度简化的试验。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像上述试验中那样简洁的环境,因而极少有因单纯竞争造成一种动物被淘汰的现象。事实上,在自然界这两种草履虫是可以生活于同一池塘中的。虽然两者生长速度不同,但池塘中还有其他因素介入,状况就不会像上面试验那样简洁了。状况越困难,调整实力越强。例如,池塘中有一种栉毛虫,以草履虫为食,数量多的草履虫被捕食的机会多,因而两种草履虫可借助栉毛虫的捕食而达到平衡。栉毛虫事实上只是对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动有作用的诸多环境因素之一,所以在自然环境中一种草履虫是难以歼灭另一种草履虫的。[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有尾草履虫(2)竞争(3)先增加后削减,然后稳定竞争种内斗争(4)不会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养分结构困难,自动调整实力强题组二种群探讨的应用9.(不定项)如图为自然环境中典型的生物种群数量变更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b段的曲线发生变更的缘由是食物足够B.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缘由是诞生率的变更C.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限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D.在草场中,应当使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资源ABD[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的缘由是食物足够,空间和气候条件等相宜;cd段的曲线发生波动的缘由是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变更的结果;防治虫害的合理手段是限制害虫数量,使之不超过a点,因为超过a点后就快速增长;在草场中,牲畜数量保持在c点,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会破坏草场资源。]10.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乙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诞生率大于死亡率,且诞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点时,诞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结构,而c点时,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在b点时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诞生率和死亡率是确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干脆因素,此外,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11.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养分结构如图甲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若调查四种鱼的种群数量,实行的方法是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是Ⅰ,池塘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________。(2)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的种群数量变更曲线是__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是_______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C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更曲线是________。(3)在只放养C鱼的鱼塘中,捕捞的最佳时间特别重要,应当将鱼塘中C鱼的种群数量限制在曲线Ⅰ上的________之间。[解析](1)确定鱼类种群数量的常用调查方法是标记重捕法。从图Ⅰ中曲线的变更趋势可以看出,种群数量增加到a后,环境并不能承受,资源不能满意要求,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削减,并最终在b左右保持稳定,因此环境容纳量为b。(2)A、B两种鱼的食性相同,对同一种藻类的竞争激烈,竞争实力弱的将被淘汰,对应曲线Ⅱ;A、D两种鱼为捕食关系,对应曲线Ⅲ;A、C两种鱼的食性不同,对空间等资源的竞争程度小,可达到各自的K值,对应曲线Ⅳ。(3)当池塘中鱼群的数量在K/2(c点)时,增长速率最大。在保持鱼塘中的鱼具有较大增长速率的状况下,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若在dc段捕捞,会使池塘中的鱼群数量远低于K/2,增长速率也很小;若在ab段捕捞,会有一部分鱼因激烈的种内斗争而死亡,造成损失;若在bc段捕捞,捕捞后将鱼群的数量限制在K/2处,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答案](1)标记重捕法b(2)ⅡⅢⅣ(3)bc12.(2024·全国卷Ⅰ)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育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渐渐减弱D[自然界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致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出现S形增长,A正确;老鼠较强的繁殖力极有可能导致其种群密度快速增加,进而致使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的增长随之受到限制,B正确;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较低时,单条鱼的重量较大,当养殖密度较高时,单条鱼的重量较小,故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正确;培育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着种群密度的加大,密度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渐渐增加,D错误。]13.(不定项)如图是多刺裸腹蚤在三种不同温度(较高温、中等适温、较低温)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种群增长速率=ΔN/Δt)()A.对一个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B.随着温度降低,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渐渐延长C.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大D.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小ABD[种群的K值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由于环境条件是不断变更的,所以种群的K值也不是固定的,A项正确。从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温度越高,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所需的时间越长,B项正确。比较三条曲线对应的K值,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但K/2时种群增长速率并不是最大的;在较高温条件下,K/2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错误。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且K/2时曲线的斜率也最小,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小,D项正确。]14.如图为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推断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_________点左右,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更,假如灭鼠时只采纳杀死的方法,实行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复原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限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维保合同约克
- 2025年老年人保健品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铝制日用品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碱性纤维素酶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合同模板翻译公司翻译合同范本
- 2025年果蔬罐头加工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式
- 2025货物运输合同补充协议
- 昆虫记读书心得(15篇)
- 播音主持面试自我介绍范文(9篇)
- 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汇编14篇)
-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
- 包装品质彩盒外箱知识课件
- 神经外科课件:神经外科急重症
- 颈复康腰痛宁产品知识课件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微电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4课民航服务人员上行沟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钻杆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兰青铜闸阀
- 气功修炼十奥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