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理解“人情小说”的内涵,明确“人情小说”的特点。2.学习鉴赏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及心理等细微环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领悟选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味及由此折射出的现实世界的世态与人情冷暖。〔内容概说〕本单元共有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冯梦龙编辑的《玉堂春》,其次篇是曹雪芹的《情真意切释猜嫌》。《玉堂春》记叙了王景隆与北京名妓苏三的故事,二人私订终身,王景隆万金散尽后,被老鸨赶出家门,苏三受尽鞭笞之苦拒不接客,后被卖给山西商人沈洪,又被沈妻陷害,下在洪洞狱中,王景隆做了官后救出了苏三。本选文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玉姐解救贫困中的王景隆,激励他读书上进,并赠予金银助他还家;二是玉姐用计逼迫鸨儿写下赎身文书,以便为王景隆守节。《情真意切释猜嫌》说的是在一个秋日阴沉的黄昏,两位女主子公第一次敞快乐扉,说起静静话。至此,二人心心相印,情同姐妹。〔赏析指导〕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小说都是人情小说。人情小说的世界,是一个描摹芸芸众生的特殊空间。暴发户的铺张,世家子弟的奢华,风尘女子的果敢,贩夫走卒的侠义,大家族的内部纷争,小儿女的情感纠葛,繁盛与衰败,富贵与贫困,清洁与混沌,有情与无情……虽然是过去的故事,其现实主义风格对于今日的读者仍旧有着长久的吸引力。人情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传奇的英雄、幻化的鬼神,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般人。其中的故事,也不再是斗争、武功甚至神魔斗法,而是趋向于平凡、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因为不能“稀奇制胜”,相关的细微环节描写也就增加了,这些细微环节涵盖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乃至心理刻画,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诸如饮食、服饰、园林、市井、茶楼酒肆,无微不至。这种巨细靡遗的刻画,有时会显得拖沓冗长,但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而大量的特性化语言,甚至方言俚语的运用,则使得一个个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物鲜活起来,跃然纸上。赏析这类小说时,应留意以下几点:①了解话本小说的发展史,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②熟识原著的主要情节和宏大成就,做适当的扩展阅读和自主学习。③以所选课文为主,观赏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刻画、语言特点和叙事方法。第五课玉堂春eq\x(学)eq\x(习)eq\x(目)eq\x(标)1.了解本书的成书经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积累重点字词。2.在自读过程中把握故事情节,能够在写作时运用细微环节描写及特性化的语言。3.品尝小说主子公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这句箴言。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冯梦龙,明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犹龙,一字子犹,又字耳犹,别名龙子犹;又曾自称冯仲子。其室名墨憨斋,故常自题为墨憨斋主子。他用过的笔名,尚有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前周柱史等,“三言”序曾分别署名茂苑野史、绿天馆主子、无碍居士、可一居士。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之多者,无一人可比得上冯梦龙。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打算应考以入仕外,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起先收集及编辑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歌曲小调、博戏笑话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爱好。他中年的活动无考,也许主要从事文学工作,编写小说剧本,“三言”也许是成于这一阶段。直到他五十六岁那年,冯梦龙才考取了贡生,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曾编过当地的方志《寿宁待志》。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他特别关切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保存了宝贵历史资料的书。清顺治三年(1647年),冯梦龙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冯梦龙勤于著作,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是通俗文学的全才,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忠旗》《占花魁》《杀狗记》《三报恩》等十七种;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列国志》《两汉至传》《平妖传》等六种。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2.了解背景“三言”中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作品许多。这类作品思想性较强,艺术成就也高。它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文学,特殊是小说与戏曲表现爱情婚姻生活的优良传统,即:猛烈的反封建精神,赞美真挚忠诚的爱情,指责始乱终弃的负心薄幸人;爱与憎、怜悯与批判的看法很显明。这一传统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作品中主子公(特殊是女主角)的思想精神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作者在进行社会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时,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封建社会传统的褒贬标准。《玉堂春落难逢夫》就是赞美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关于妓女与士子的爱情关系,在唐人传奇、元人杂剧中写得较多。在封建社会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不合理的条件下撮合成的婚姻关系,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妓院当然是金钱与色相的交易所,是丑恶、肮脏、耻辱之地。但是在极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也不排斥妓女与士子之间由才貌的相互吸引,进而性格的相投,成为“风尘知己”,产生真挚的爱情。《玉堂春落难逢夫》,真正落难的是玉堂春苏三,王景隆被鸨儿所逐,鸨儿又将苏三卖给山西客商沈洪,沈妻皮氏却与奸夫合谋,毒死沈洪,而嫁祸与玉堂春,玉堂春被赃官打入死牢,幸亏做了巡按御史的王景隆,昭雪玉堂春的冤狱,并不负誓言,贵为显宦,却认领了落难的玉堂春,结为夫妻。作品的主动意义在于:王景隆和玉堂春经验了艰苦曲折、诞生入死的考验,相互始终忠于爱情的誓言,王景隆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当然难能珍贵,而玉堂春身为妓女,在极其险恶的境遇中,能保持对王景隆爱情的纯净性,因而他们赢得了爱情的华蜜。3.丰富视野(1)文体常识①话本:“话本”是说书人所凭依的底本,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真有这种“简洁而粗糙”的“故事提纲”式的底本出现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谓“话本”已是相当完整的白话小说。最早运用这个词的是敦煌变文的《韩擒虎话本》。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话本”是一种通俗小说的体裁,绝大部分为短篇,只有以讲史为题材的一类才接近长篇的规模。所用的语言基本上是白话,只有少数的作品用比较浅近的文言。②拟话本:这是鲁迅创立的一个名词。鲁迅的原意可能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响而创作的小说。后来许多学者沿用了“拟话本”这个词,而且专指明代由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肃穆来说,这些作品是不宜称为“拟话本”的。(2)文化常识“三言二拍”是五本明人辑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的通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著),“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异》《二刻拍案惊异》(由凌蒙初编写)。“三言”的成书:宋、元、明三代说话艺人的话本和文人加工整理或创作的作品,冯梦龙的汇总整理。(3)课文的整体情节本文节选自《三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故事的大体情节是:富家公子王景隆风流潇洒,挥金如土。他在妓院结识了名妓苏三,苏三年方二八,情窦初开。两人一见倾心,坠入情网。王景隆住妓院不足一年,为苏三盖楼造亭,购买衣物首饰,花去三万六千余两银子,还给苏三起了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玉堂春。妓院院主鸨儿见王景隆慢慢囊中羞怯,便暗中告诫苏三离开此人。苏三对王景隆柔情蜜意,哪里肯听?鸨儿为让苏三接着接客赚钱,寻衅将王景隆赶走。王景隆躲进破庙,贫病交加,奄奄一息。苏三得知赶到破庙中,送来二百两银子,要他回家发奋读书。临行之前二人对着神案发誓:相爱究竟,永不背弃。苏三回到妓院,每日装病,拒不接客。鸨儿见无利可图,就以高价把她卖给山西洪洞县的富商沈洪作妾。苏三舍命抗拒,但无济于事。沈洪的妻子皮氏,嫉妒苏三,在饭中下毒,企图谋害她的性命。不料,沈洪错吃毒饭,一命呜呼。皮氏见丈夫已死,便嫁祸于苏三,把她送进官府,官府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在押赴太原的途中,老解差崇公道特别怜悯苏三的遭受,激励她见了巡案大人,确定要大胆诉说冤情。这巡案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受到苏三救济、后来考中状元的王景隆。他在审察案卷时,发觉漏洞百出。再一看到那熟识的名字,更是心中一惊。公堂之上,王景隆屏息凝视这个面容憔悴、罪衣罪裙的女犯人苏三,没错,就是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玉堂春!王景隆一时语无伦次,无法再审下去。苏三也认出了上面坐着的大官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王景隆!同堂坐审的刘、潘二官精明世故,也看出了两人的失态,他们查出凶手,辨明冤枉,秉公而断,释放了苏三。苏三与王景隆历经劫难,最终又走到一起。他们抚今追昔,百感交集,深深体会着“世间只有情难朽”那句箴言。故事主要表现的是玉堂春的坚贞与多情,选段以《玉堂春》为题。4.名句观赏(1)昔有个亚仙女,郑元和为他黄金使尽,去打《莲花落》。后来收心勤读诗书,一举成名。那亚仙风月场中显大名。我常怀亚仙之心,怎得三叔他像郑元和方好。点评:对金哥的一番话,道出了玉堂春的一番心思,表现了玉堂春追求华蜜生活的猛烈愿望及其坚决的决心。(2)你这亡八是喂不饱的狗,鸨子是填不满的坑。不愿斟酌做生理,只是排局骗别人。奉承尽是天罗网,说话皆是陷人坑。只图你家长兴盛,那管他人贫不贫。八百好钱买了我,与你挣了多少银。我父叫做周彦亨,大同城里出名人。买良为贱该甚罪?兴贩人口问充军。哄诱良家子弟犹自可,图财杀命罪非轻!你一家万分无天理,我且说你两三分。点评:这是玉堂春的血泪控诉。字字血,声声泪,说不完的怨恨,道不尽的罪恶。在玉堂春的控诉中,我们感受到了玉堂春所生活的时代,下层妇女的苦难与不幸。(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老鸨(bǎo) 钗钏(chuàn)青丝绦(tāo) 饯(jiàn)行唱喏(rě) 掣(chè)脱吁(xū)气 赎(shú)身掯(kèn)勒2.说明词语(1)沦落:流落,沉沦。(2)发市:商店一天中第一次做成交易。(3)门限:门槛。(4)掯勒:刁难。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三言”素以情节曲折动人见长。试分析《玉堂春》曲折动人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玉堂春》以风流才子王景隆与青楼美女玉堂春的爱情为主线布置全文,情节曲折动人,环环相扣。情节分析救公子(1)三官贫困交加,讨饭度日。因“他这人家有钱的另一样待,无钱的另一样待”的缘由,三官无法推断玉姐对自己的看法,故而让金哥去摸索。结果出乎三官的意料,玉姐不仅一往情深,而且帮助三官脱离窘境。自然而然引出下面的情节。发誓愿(2)三官、玉姐重逢,两人难舍难分。为了证明爱情的真挚,两人一一许下誓愿。这一情节随着两人感情的发展而水到渠成。因为要践诺誓愿,又为下文设计与鸨儿周旋作了铺垫。立契约守节(3)为了践诺誓言,大胆、泼辣、机灵的玉姐,设计智斗鸨儿。在公众场合数落亡八、鸨儿的罪行,逼迫亡八与玉姐立下契约。文中玉姐多情、专一、机灵的性格特点,通过曲折动人、开合有度的故事情节形象地体现了出来。2.一面是贫困交加、讨饭度日的王三官,一面是鸨儿冷酷无情的逼迫,在这两难的选择面前,玉堂春是如何做的?这反映了她的什么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玉堂春对于鸨儿的冷酷无情特别反感,对于孤苦无依的王公子特别怜悯、牵挂,可是她并没有马上同鸨儿吵闹,而是借口还愿,来到了城隍庙。尔后又支开跟随的丫头,才“径来东廊下寻三官”。将所带的银两付与王景隆后,又帮他奇妙定下再次相见的计谋。全部的一切做得完美无缺,让鸨儿丝毫不疑。这一段精彩的描写,让我们看到玉堂春不仅有志向,而且有胆识、有智谋。3.简析玉堂春与王景隆“话别”一节(“犹如久旱逢甘雨……送公子出去了”)的精彩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话别”一节的精彩之处在于细致入微地将二人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一句“犹如久旱逢甘雨,好像他乡遇故知”使分别之后的那种相互之间锥心的思念、相见之时的欢愉之情跃然纸上。其次,二人又到分别之时,相互担忧对方会遗忘自己,对跪起誓的细微环节描写又进一步表现出了彼此之间的爱恋之情。玉姐不顾鸨儿对自己的惩治而将金银首饰器皿等值钱物品都赠给王景隆的详细表现,王景隆在此时首先担忧的是玉堂春的境况的描写,均表现出二人对彼此的深情。4.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小说通过鸨母与亡八逼良为娼、见利忘义、卑鄙无情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黑暗势力的丑陋与罪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耻行径的指责。(二)老师点拨,引领思路eq\x(疑)eq\x(难)eq\x(点)eq\x(析)1.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以赞美的笔调,叙述三官与玉姐忠贞不渝的爱情,确定了超越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真挚爱情,抨击了鸨子唯利是图的丑恶面目,具有显明的反封建意识,表现出新兴的市民文化的思想观念。2.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各具特征。作为误落风尘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玉堂春漂亮、聪慧,又不乏来自生活阅历的精明老练,同时对自由华蜜与独立人格有着更为热切的憧憬。对爱情坚贞不渝,更显示出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作为宦家子弟的王景隆,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对玉堂春有猛烈的爱情,宁愿为她抛弃一切,这是他身上最难能珍贵的东西;另一方面其出身教养则确定了他必定要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尊严,所以他还是参与了科举,从总体上说,他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官宦子弟。3.结合课文,细味苏三这一人物形象。美是天生丽质:苏三,一个自幼流落风尘的贫家女。她身无分文,全凭一个天生丽质,先是十五岁便在京都京华门一带香名四溢,招徕八方;后来,几乎在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美女。她的美貌在王景隆眼里,冯梦龙《醒世恒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这样描写:初会苏三时,“公子看玉堂春果真生得好:鬓挽乌云,眉变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袖中玉笋尖尖,裙下金莲窄窄。雅淡梳妆偏有韵,不施脂粉自多姿。”那富商沈洪也是“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以致“一丝两气,七颠八倒”。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见了苏三,“总然道学也迷魂,任是真僧须破戒!”无论正面、侧面的描写,或者是烘托、衬托,苏三的美,都是天生的。美是悲壮故事:苏三与王景隆的爱情故事,二人一见钟情,志同道合,王景隆为之一贫如洗;王景隆被赶出妓院,苏三拒不接客;老鸨卖苏三给洪洞商人沈洪,妒妇沈妻皮氏毒死丈夫嫁祸于苏三;皮氏的姘夫赵昂买通县官,将苏三打入死牢。后来王景隆中学进士当官,救出苏三美满成亲。整个故事情节离奇,斗争曲折,无疑是悲壮的。加之在苏三获救一段,后来又有《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等戏段流传数百年,不断地久久地唤起并调动了世人的爱怜心和怜悯心。美是纯净和善:苏三身为烟花女子,却对爱情忠贞不渝,纯真专一。她单纯干净,爱憎分明。在京剧《玉堂春》中,她从一恨鸨儿心太狠,至恨无义的沈洪、恨淫悍妇皮氏,恨洪洞王知县……“九十恨来十一恨,洪洞县来无有好人!”她把这个世道骂遍,特殊是骂了整个洪洞县的人。但是,人们知道她是骂贪官污吏,便怜悯她,同她一起恨。她爱憎分明的性格被人理解了,她作为一个心地和善而纯净的弱女子更加被人疼爱了,她的美貌和故事从今更加蜚声远播。4.本文在心理描写方面有哪些突出的表现?本文的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尤其胜利。节选部分心理描写有以下几处:①金哥去见玉姐,“口中不语,心内自思:‘王三到也与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在孤老院讨饭吃。’”这几句内心独白真实地表现了金哥对王三官的怜悯,也流露出他调侃诙谐的性格特点。作者写金哥对王三官的称呼,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可谓达到了细腻的程度。②老鸨听说三官“满载金银”归来,“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多数,我却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这一串心理活动,把鸨子的怀疑、懊悔、尴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栩栩如生地揭示出来。③在鸨子上了钩,“一发不愿放手”时,写王三官“唯恐掣脱了,将机就机,进到院门坐下”,这里的“心有一动”,表现了王三官不露声色的机敏——把假戏真演,恰到好处。④在鸨子呼喊玉姐出来见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作者这时又点染出鸨子的困难心理:“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鸨子的这种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源。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被扭曲的贪欲而丑陋的人格心理。(三)针对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全部落后民族的独立、建国乃至发展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而且还是在20世纪欧美政治发展供应的多种道路选择和观念冲突中曲折前行的。“九一八事变”后叶家第五代兄弟与父辈在政治上________,包括他们兄弟几个不同道路的选择,就是中国政治社会本身20世纪初以来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它清晰地告知我们两点:第一,哪怕有日本的大举入侵,也并不意味着国人从今就会,________“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中国社会政治人心的警醒、凝合,抗日斗争的酝酿、发动与坚持,特殊是面对如何抗战和将来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的问题,在“九一八”甚至“七七”之后,也都还是一个________反反复复、曲折且艰难的选择过程。但其次,也是最明显的,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正在被快速打破,一个日渐多元的冲突冲突猛烈的新的时代正在快速到来。上海图书馆这套战时民国旧书所反映的,恰恰也就是这样一个充溢了冲突现象,却始终在________地发生焦急剧变更的过渡时代。这套资料中的一些内容,用今人的眼光和学问来看,()有的资料更是明显地具有政治偏见或虚假宣扬的色调。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这也是那样一个转折的或过渡的时代所具有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未必都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没有时间推敲与核实事实。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分道扬镳茅塞顿开积羽沉舟潜移默化B.分道扬镳幡然醒悟积沙成塔潜移默化C.南辕北辙茅塞顿开积沙成塔潜移默运D.南辕北辙幡然醒悟积羽沉舟潜移默运【解析】分道扬镳:指分路而行。比方因目标各不相同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南辕北辙:朝相反的方向奔跑。比方彼此的行动、目的完全相反。依据语境,应当选“分道扬镳”。幡然醒悟:形容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茅塞顿开: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依据语境,应当选“幡然醒悟”。积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比方积少成多。积羽沉舟:指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方积小患可以酿成大祸。在感情色调上,“积羽沉舟”多指贬义,依据语境,应选“积沙成塔”。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外界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发生变更。潜移默运:不露形迹,自然而然地变更或转移。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更;潜移默运,强调的是自身“自然而然”的变更。依据语境,应选“潜移默化”。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C)A.就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政治社会本身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B.本身就是艰难发展的中国政治社会20世纪初以来的一个阶段性缩影。C.本身就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政治社会艰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D.就是20世纪初以来艰难发展的中国政治社会本身的一个阶段性缩影。【解析】“本身”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叶家第五代兄弟与父辈在政治上分道扬镳,“包括他们兄弟几个不同道路的选择”,而非“中国政治社会”,如此可以解除A、D;B项语序不当,“20世纪初以来”应当放在“中国政治社会”之前。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A.各种资料之间甚至存在冲突冲突,甚至是不精确的。B.各种资料之间甚至是不精确的,甚至存在冲突冲突。C.甚至存在冲突冲突,各种资料之间甚至是不精确的。D.甚至是不精确的,各种资料之间甚至存在冲突冲突。【解析】依据语境,“甚至是不精确的”主语应当是“这套资料中的一些内容”,故解除A、B;“甚至存在冲突冲突”主语应当是“各种资料之间”,故解除C。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五更,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阅历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B.教授,把学问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老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C.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D.白衣,白色衣服。古代隐士穿白衣,故用“白衣”指代隐士,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解析】D项,应是古代平民穿白衣,故用“白衣”指代平民。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金哥说道:“原来是年景消疏,买卖不济。当时本司院有王三叔在时,一时照看二百钱瓜子,转的来,我父亲吃不了。自从三叔回家去了,如今谁买这物?”这段文字借金哥之口,正面描写了王三曾经的挥霍无度。B.玉姐说:“昔有个亚仙女,……我常怀亚仙之心,怎得三叔他像郑元和方好。”这段文字是玉姐借亚仙女的故事表达自己对王三的深情与期盼。C.当玉姐知道了王三在庙中安家后,也不敢去看他,可见平常鸨儿对玉姐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 2025年度罐装集装箱租赁与绿色物流推广合作合同
- 体育设施合作经营合同常用文本
- 2025年度后勤服务与设施更新改造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协议离婚资产评估及分割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型活动冠名权及广告位使用合同
- 2025年度数字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材料刮腻子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合同法运输合同标准版
- 二零二五版充电桩充电桩建设与城市电网改造合同3篇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高管绩效考核全案
- 《经济思想史》全套教学课件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对合同条款有异议函
- 中医馆工作细则
- 寻梦缘古法驻颜培训课件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