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出现了一些攀比、奢侈、铺张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学生消费中已普遍存在。这是父母对于子女们“千依百顺”,每月都会给零用钱他们,但青少年的消费额超乎想象地多,一个学生每个月平均都花费450元左右,他们随意花费零用钱,对钱财根本没有节约的观念。现在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值得探究一番。最近我对我校高一级学生进行一份关于一年的消费情况报告的调查,发放问卷50份,男生24份,女生26份。经过认真统计加经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1、每月零用钱从这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学生月零用钱在200元以下的占5%;200-300占25%;300-450占35%;500元以上人数占了35%。中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在飞跃地发展,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突显出来了。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很难找到工资跟学历相等的工作。大学生的身价越来越低了,在广州这里,有的大学生一个月可能就是那几百元的收入。这跟现在的中学生的零用钱成了一个很大的对比。2、零用钱的流向那么青少年学生的零用钱平时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呢?统计结果显示:用于娱乐消费的占35%;用于购买书籍的占10%;用于零食、饮料占45%;用于其他消费的占10%。3、零用钱是否够用50份问卷的回答都是不够用的。一个中学生一个月500元的零用钱都不够用,真的想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都是有1百万没有开头的。对比起我们做老师的工资有2000多元,但一个月也只花1000左右。中学生的消费特征1、从众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给父母宠坏了,但跟父母之间有一定的代沟,所以特别渴望友谊,希望从朋友那里得到理解和认可。消费这方面也能体现出来,存在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了,同学们在一起,大家说去买,说一起去玩,我不去,又显得太不合群了,所以人家买,我也买,人家玩,我也玩。这就是学生们的从众心理。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其实有些时候,他们有很多东西不需要的,也有些是自己负担不起的,但还是跟风去从众消费了。第二篇:关于现代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1200字关于现代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日期:2008-04-21]来源:本站转载作者:后宅中学方德政[字体:大中小]一、研究背景:目前,许多初中生的消费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那么,我校学生的消费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带着疑问进行了关于“现代中学生消费观”调查。二、研究目的:了解我校学生对消费的看法,跟家长和老师的看法做比较,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三、研究计划及过程:(1)步骤概述第一阶段:设计一个调查问卷,通过它了解后中学生的一些看法。第二阶段: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仔细分析挑出重要内容。第三阶段:总结分类完成调查报告。(2)安排及任务分工。第一阶段:研究时间:2月21日~2月28日(胡冬冬、张政炜)设计调查问卷,并发给各年级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主要在网易、新浪、搜狐、百度等网站搜索有关资料,进行下载和整理,其余同学负责上图书馆翻阅查找。第二阶段:活动时间:3月1日~3月9日(许波、刘双双)此阶段采取集体活动,分工合作的方式。统计调查问卷,并做出分析。第三阶段:活动时间:3月10日~3月25日(曹卿卿、朱鹏飞、付亮亮)资料总结,交流各自想法观点和设计灵感。分析占有资料,达成共识,形成理想模型。写调研报告,并记录每次活动过程。第四阶段:制作课件(方江锋)关于现代中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日期:2008-04-21]来源:本站转载作者:后宅中学方德政[字体:大中小]四、调查后总结:1.学生的消费观如下:该花的就花尽量节俭不花白不花追求名牌消费随家庭经济状况模仿父母消费60.3%13.4%24.6%8.6%56.4%78.6%从统计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同学们节约意识不够强,同时,父母的消费观及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同学的消费。2.学生消费心理情况如下:求新性兴趣性从众性盲目性40.3%39.8%20.6%24.6%从统计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追星族”的同学较多,部分同学存在着盲目消费及攀比心理。五、调查后建议:1.我们不应该追求物质享受,应追求精神享受;2.我们自己本身是消费者,要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要爱惜父母的劳动成果;3.我们应调整好自己的消费心理,切不要盲目消费。4.我们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家长卸下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六、感想与体会:1.经过一个多月的资料搜集,我们手里拿着辛辛苦苦寻来的资料,心里既充实又愉快;2.研究之初,老师就指导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