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2、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含白化基因的杂合子。一个双亲正常但有白化病弟弟的正常女子,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她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A.1/560B.1/420C.1/280D.1/1403、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某植株的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下一个时期主要进行着丝粒分裂B.图②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两种类型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6个四分体D.图①和图②可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中,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中4、某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B.图中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能产生水D.②过程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内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C.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D.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6、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中能用2n表示的是()A.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可能的种类B.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的链数C.具有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占比7、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亲子代DNA分子间传递遗传信息B.复制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并且消耗ATPC.复制过程先全部解旋,再半保留复制D.过程既有氢键的断裂也有氢键的形成8、如图为某植物形成配子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其中能够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时期是A.B.C.D.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家族中有甲病病史的适婚青年,遗传咨询时建议生男孩B.如果调查丙病的发病率,男性的发病率一般不会高于女性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乙病的发病概率D.丁图中夫妇再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3/8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11、玉米种子的饱满和凹陷、种子糊粉层的有色和无色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农业研究所选择纯合玉米种子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亲本组合F1F2甲有色饱满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乙有色饱满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A.甲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乙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B.甲组合F1的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乙组合的在不同染色体上C.甲组合F2性状重组的原因是F1玉米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D.乙组合F2中没有无色凹陷性状,是无色凹陷相关基因致死导致的12、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然状态下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可能是隐性个体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AA∶Aa∶aa=4∶4∶1,可能是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AA∶Aa∶aa=1∶2∶1,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13、用二倍体生物的甲、乙两个品种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B.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则达不到实验目的C.戊、己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但基因种类相同E.通过①②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E.通过①②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14、科学家布里吉斯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父本、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均发生了基因突变B.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C.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探究原因15、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雌雄异株,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亲代雌株能产生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C.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3∶2∶1D.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中D的基因频率为13/2416、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Ⅲ的a、b、c、d细胞中只有一个是卵细胞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互换和自由组合C.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则细胞a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Ab、aB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二倍体植株幼苗________→四倍体植株(做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三倍体植株(做_____)____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无籽西瓜18、DNA的复制场所:_____。19、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20、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证据。2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_____→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2、下面是DNA的结构模式图;请写出图中①~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23、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24、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其作用机理是能抑制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不能_____,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5、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的海岛上,从而形成了________。这样,不同的种群就可能出现不同的________,且互不影响,从而使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同时由于各岛屿上的条件不同,所以自然选择对各种群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久而久之,各种群的_______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________,从而使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上述一个物种进化成多个不同的物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6、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______A.正确B.错误27、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28、如图表示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29、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全过程叫______;正常情况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有(填序号)______,③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

(2)完成图2生理过程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由如图可体现出该过程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图4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密码子存在于如图的______链,如图过程中能够移动的是___________。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个。30、遗传学家对燕麦的籽粒颜色遗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判断的理由是_____。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燕麦籽粒性状至少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第Ⅱ组中F1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种。

(3)第Ⅲ组中F1的基因组成为______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用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B/b表示;若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B/b、C/c表示;若由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B/b、C/c、D/d表示以此类推),该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为_____。3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一般不选用猪血的原因____________;若实验材料为鸡血,则会在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柠檬酸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乙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甲所示的是粗分离中的环节,获得B的方法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将搅拌好的混合液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透析袋后;在试管中会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其中B位于第________层。

②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分离蛋白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c溶液为________。待________时,开始用试管收集流出液。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3题,共21分)32、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点。

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_________,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_________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____。

③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33、研究发现;斑马鱼的HuC基因在早期胚胎神经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为了研究该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部分序列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为确定HuC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提取斑马鱼早期胚胎神经细胞的总RNA,以与____________互补的一段单链DNA序列作为引物,加入____________酶,获得cDNA。对该cDNA的序列进行测定,与HuC基因的序列比对,确定转录起始位点,定为+1号碱基,其上游的碱基定为负值。

(2)为了探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不同长度片段在基因转录中的作用;科研人员从____________(选填“基因组”或“cDNA”)文库中获取该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片段,用____________酶处理此片段和含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载体,获得重组DNA分子。

(3)用不同种类的限制酶重复步骤(2);获得不同长度的重组DNA分子,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分别导入斑马鱼的____________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早期胚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中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所示。

①获得图中所示的重组DNA分子;需要用到的限制酶有____________种。

②据图分析,缺失HuC基因上游的____________片段就会造成HuC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被完全抑制。-1962bp至-432bp片段的存在会____________HuC基因在肌肉细胞中的表达,对神经细胞中的表达____________。34、肿瘤细胞中的ATG7蛋白和ULK1蛋白促进自噬。研究发现;一种叫做具核梭杆菌(Fn)的细菌与直肠肿瘤有着特殊的关系,它能够帮助直肠肿瘤细胞抵抗化疗药物,进而降低化疗效果,过程如图所示。

(1)据图;化疗药物的作用是促进________,由于具核梭杆菌能够抑制基因表达中_______过程,进而影响化疗药物的效果,产生化疗抵抗。

(2)TLR4是具核梭杆菌的受体。有人提出;具核梭杆菌在已出现直肠肿瘤情况下,能促进直肠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并不具备诱导直肠肿瘤产生的作用。为了验证该假说,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材料:8-10周龄雄性小鼠48只;生理盐水、氧化偶氮甲烷(AOM——能够诱导直肠肿瘤产生)、具核梭杆菌等。

大体过程:

①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第一组为生理盐水处理组;第二组为生理盐水+AOM处理组;第三组为生理盐水+Fn处理组;第四组为________________处理组。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1天。

③解剖小鼠;统计每组肿瘤的数量及大小。

预测结果和实验结论:

将_____________对照;若___________,说明具核梭杆菌本身不具备诱导肿瘤产生;

将___________对照,若__________,说明具核梭杆菌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B错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B【分析】【分析】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画出与题意相符的遗传系谱图,再结合题干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含白化基因的杂合子,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

1;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a;

2;由题意知;表现型正常的人中Aa的概率为1/70;

3;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的弟弟,则她的双亲基因型分别为:父亲Aa,母亲Aa,该女子基因型为1/3AA或2/3Aa;

4;生出患白化病孩子(aa)的概率=2/3×1/70×1/4=1/420。

故选:B。3、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①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最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④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

A;图①细胞无中心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最可能表示某植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也可能为单倍体植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错误;

B、据图分析,图②细胞所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其若为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则其子细胞只有一种基因型AaBb;B错误;

C;若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此时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则该动物的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3个四分体,C错误;

D;①和②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③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D正确。

故选D。4、D【分析】【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细胞内,利用细胞的原料和结构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而病毒只提供模板。

据图分析: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③表示逆转录,④表示组装。转录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翻译的碱基互补配对:逆转录的碱基互补配对:

【详解】

A;①过程是转录;以病毒DNA为模板,以细胞中的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mRNA,A正确;

B;②是翻译过程;③是逆转录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

C;在①②③过程中;基本组成单位通过缩合或聚合的方式形成大分子,在其过程中均能产生水,C正确;

D;②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而不是在病毒的核糖体内;而且病毒无核糖体,D错误。

故选D。5、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E点之后表示末期。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LM表示受精作用,MO表示有丝分裂间期,OP表示前期;中期、后期,Q之后表示末期。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a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进行的是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A错误;

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DNA的复制,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J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错误;

D、CD和OP表示的时期相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因此两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6、C【分析】【分析】

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通过一次DNA复制可以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详解】

A、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4种,且两条链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含有n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可能的种类有4n种;A错误;

B、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为2n,DNA分子的链数为2n+1;B错误;

C、具有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有2n;C正确;

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为1/2n;D错误。

故选C。7、C【分析】【分析】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

【详解】

A;DNA携带者遗传信息;复制过程中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到子代,A正确;

B;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形成3;5磷酸二酯键和解旋酶断开氢键,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错误;

D;DNA复制过程解旋时断开氢键;复旋时氢键形成,D正确。

故选C。8、B【分析】【分析】

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将形成四分体;乙图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表示减数二次分裂末期;丁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分析可知,图乙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象的分析,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A【分析】【分析】

甲图:无中生有;女儿患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图:无中生有,隐性遗传病。丙图: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丁图:有中生无,女儿正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生男女患病概率相同,A错误;B.丙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男性的发病率一般不会高于女性,B正确;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乙病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C正确;D.丁图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夫妇均为杂合子,再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3/4*1/2=3/8,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C:D【分析】【分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也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

A;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的抗药性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而加强,A错误;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B正确;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观点的体现,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ACD。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达尔文进化学说,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利用其理论来解释一些生物进化问题,同时明确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11、A:B:C【分析】【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BC、根据甲,乙两组合的F2数据分析,两组杂交实验的中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有色:无色=3∶1,饱满:凹陷=3∶1,但F2表型及比例均不符合的比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甲组合F1玉米的有色基因和无色基因或者饱满基因和凹陷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导致性状重新组合,F2中出现了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的重组性状;ABC正确;

D;乙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有色基因和凹陷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正常进行,产生了的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BC。12、A:C:D【分析】【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详解】

A;Aa植株中雌配子有1/2A、1/2a;雄配子a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1/2A+1/2×1/2a,也就是雄配子中有2/3A、1/3a。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1/2×2/3)AA∶(1/2×2/3+1/2×1/3)Aa∶(1/2×1/3)aa=2∶3∶1,A正确;

B;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Aa∶aa=1∶2∶1,若隐性个体50%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1/2=2∶4∶1,才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B错误;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配子中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2/3)AA∶(2/3×1/3×2)Aa∶(1/3×1/3)aa=4∶4∶1,C正确;

D、若花粉有50%的死亡,雄配子中A与a的比例不变,所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仍是1∶2∶1,D正确。13、A:B:C【分析】【分析】

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优点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操作简单,缺点是育种时间长。

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获得正常个体为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性状,过程繁琐。

【详解】

A;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A正确;

B;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的;不能采集到需要的基因组合,则达不到实验目的,B正确;

C;己植株是由戊幼苗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植株;所以它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但基因种类相同,C正确;

D;戊是单倍体幼苗;此处没有形成种子的步骤(单倍体大多也不能形成种子),故⑤应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而非种子,D错误;

E;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通过①③④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E错误。

故选ABC。14、B:C: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产生的子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异常的白眼雌果蝇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XwY和XWO,结合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wXwY)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的基因型为XwXw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Y)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XWO)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XW)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这种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化产生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详解】

A;根据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此种变异由于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B正确;

C、由题目分析,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O;所以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C正确;

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来探究原因,D正确。

故选BCD。15、A:B【分析】【分析】

1;阔叶雄×阔叶雌的F1中阔叶∶细叶=3∶1;说明阔叶为显性性状,细叶为隐性性状。

2、叶形阔叶和细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推测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

【详解】

A、两株阔叶植株杂交,F1中阔叶∶细叶=3∶1,该相对性状中,阔叶为显性性状,F1表现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1∶1;推测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亲代雌株能产生(XD、Xd)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现型;B正确;

C、F1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细叶雄株=2∶3∶1;C错误;

D、F1中的雌(1/2XDXD、1/2XDXd)、雄(1/2XDY、1/2XdY)株相互杂交,已知带有d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无法成活,则理论上F2中雌性基因型为1/4XDXD、1/12XDXd、1/2XDY、1/6XdY;故D的基因频率13/16,D错误。

故选AB。16、A:D【分析】【分析】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据图Ⅰ可知;该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两次都是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雄果蝇的细胞,不可能产生卵细胞,A错误;

B;图中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Ⅰ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互换,在减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

C、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可出现的组合为AB、ab、Ab、aB,所以细胞a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ab、Ab;aB;C正确;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导致,D错误。

故选A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解析】①.秋水仙素②.母本③.父本④.母本⑤.联会紊乱⑥.父本18、略

【解析】细胞核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器官系统形态和结构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种类形态结构行为最直接最重要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初级精母细胞22、略

【分析】【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互补配对,G与C互补配对)。

【详解】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为胞嘧啶(C);②为腺嘌呤(A)、③为鸟嘌呤(G)、④为胸腺嘧啶(T);根据试题分析;⑤为脱氧核糖、⑥为磷酸、⑦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⑧为碱基对、⑨为氢键、⑩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点睛】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属于基础题。【解析】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氢键一条脱氧核苷酸链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本有遗传效应许多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纺锤体移向细胞两极25、略

【分析】【详解】

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的海岛上,由于地理障碍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从而形成地理隔离,不同的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不同的原始材料,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同时由于各岛屿上的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各种群的变异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使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发生差异,并逐步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物种,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库生殖隔离。

生态系统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6、A【分析】【分析】

【详解】

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使染色体数目恢复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正确。27、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28、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5号和6号正常;但他们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10号),故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和8号正常,但13号患乙病,且7号个体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1)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图中Ⅱ6有乙病的父亲和甲病的女儿,其基因型为DdXEXe.Ⅲ13是甲乙两病患者,所以其父母分别是DdXEXe、DdXEY,所以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1/6。

(3)若Ⅲ-11(基因型及概率为1/3DDXEY、2/3DdXEY)和Ⅲ-12(基因型及概率为1/3DD、2/3Dd、1/2XEXe、1/2XEXE)婚配;后代中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因此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1-(1-1/9)×(1-1/4)=1/3。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DdXEXe1/61/329、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1:①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表示翻译过程。分析图2: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可见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图3;图4分别表示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

【详解】

(1)图1所示全过程叫中心法则;其中人体可以发生的过程包括①DNA复制;②转录和⑤翻译;③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2)图2表示DNA复制;DNA复制的四个基本条件是模板;原料、酶、能量;据图分析可知: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3)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3和图4显示的过程;图3中C链是mRNA,密码子就存在于mRNA上;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能够沿着mRNA移动;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3个终止密码不能编码氨基酸,故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个。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法则的具体内容,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遗传学过程的名称,根据各个过程的相关知识点分析答题。【解析】中心法则①②⑤逆转录酶模板、原料、酶、能量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基因的表达C核糖体6130、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有红粒和白粒,而F1都是红粒,说明红粒性状为显性性状;又第Ⅲ组中,F2的红粒:白粒=63:1,说明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故隐性纯合体为白粒;设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为A和a、B和b、C和c,则白粒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第Ⅰ组杂交组合中,红粒亲本只有1对显性基因,其基因型可能有3种(AAbbcc、aaBBcc、aabbCC),因此F1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自交后代都为3:1;第Ⅱ组杂交组合中,红粒亲本有2对显性基因,其基因型可能有3种(AABBcc、aaBBCC、AAbbCC),因此F1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自交后代都为15:1;第Ⅲ组杂交组合中,红粒亲本有3对显性基因,其基因型只有1种(AABBCC),因此F1的基因型也只有AaBbCc一种;自交后代都为63:1,据此分析。

【详解】

(1)据分析可知,亲本红粒和白粒杂交,F1都是红粒;故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燕麦籽粒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分析可知,第Ⅱ组中F1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

(3)第Ⅲ组中F1的基因组成为AaBbCc;若F1测交即AaBbCc×aabbcc,产生的后代中白粒aabbcc占1/8;其他均为红粒,故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为7: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显性亲本红粒和白粒杂交,F1都是红粒(或F1红粒自交出现性状分离,或F1红粒自交后代有红有白)33AaBbCc7∶131、略

【分析】【分析】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该特点可选择适当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溶解于酒精,故可利用酒精将DNA和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分离;③DNA对于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水解蛋白质而不能水解DNA,DNA较蛋白质对高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是不会破坏DNA。

【详解】

(1)猪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不选择猪血作为提取的实验材料;当实验材料为鸡血时,柠檬酸钠的作用为防止血液凝固;

(2)①根据题图可知;透析袋中下层为血红蛋白溶液,获得B的方法是透析法;经过离心后,血红蛋白的分层会位于自上而下第三层的位置;

②图乙所示的分离蛋白质的操作为凝胶色谱法;上方瓶中的c溶液为缓冲溶液;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点睛】

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生物实验中,需要按照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生物材料。在DNA的粗提取时,最好是选择细胞器少的细胞进行实验,血细胞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也不能作为实验所选择的材料。【解析】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防止血液凝固透析血红蛋白溶液3凝胶色谱法缓冲溶液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六、实验题(共3题,共21分)3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抗生素如果抑制细菌生长;在滤纸片周围就会出现抑菌圈,抑菌圈越大就说明抗生素杀菌能力越强;

(2)因抑菌圈越大抗生素杀菌能力越强;所以最有效的是B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①据曲线图分析;AB段没有抗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