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D是生产者,B属于分解者C.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流向B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2、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不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C.性别比例是所有生物种群都具有的特征D.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3、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碳中和是指CO2吸收量和CO2排放量达到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研究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二氧化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B.二氧化碳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叫做碳循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并且碳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5、生态工程遵循生态学规律,可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循环原理,农田可进行秸秆还田处理B.放牧时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湿地公园的净化污水的作用体现了湿地公园的恢复力稳定性D.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和可持续的工程体系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营养级。

同化量(t·km-2·a-1)

未利用(t·km-2·a-1)

分解者分解(t·km-2·a-1)

呼吸量(t·km-2·a-1)

三。

90

15.00

11.94

39.31

二。

475

198

85

102

一。

2600

525

287

1313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65t·km‑2·a-1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95%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7、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其种间关系C.非生物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8、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为660lx(未达到光饱和点)时(其他条件均适宜),小球藻和鱼腥藻单独培养的生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估算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出的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及变化趋势B.混合培养有利于小球藻的繁殖,但不利于鱼腥藻的繁殖C.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鱼腥藻和小球藻单独培养时的K值可能增大D.单独培养时鱼腥藻由于不存在生存斗争,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9、我县某乡盛产葡萄,但果园内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乡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了污染同时也提高了葡萄的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不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能量的循环利用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通常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10、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K、r对策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动态曲线有X和S两个平衡点,r对策物种的曲线只有S一个平衡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r对策物种的S平衡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图中K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平衡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就会走向灭绝C.图中r对策物种很难灭绝,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濒危的K对策动物,其保护措施应以提高生殖力为主11、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_____。13、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____的过程,就叫演替。1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_______减少,_______增加,植被破坏,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15、_______观念已是针对全球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其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16、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7、生态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有利于人和自然两方面,突出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______的生产工艺系统。18、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9、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的。20、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_____越多,对_____和_____的影响就越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图中D和C之间存在双向箭头;且C发出的箭头多,D进入的箭头多,则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围绕A的箭头“一进多出”,则A为消费者,围绕B的箭头“多进一出”,B为分解者。

【详解】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不需要碳元素的补充,A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项错误;生物群落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项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密不可分,碳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碳循环的动力,D项正确。

【点睛】

碳循环图解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先找双向箭头,具有双向箭头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二者中向内箭头多的是CO2库,向外箭头多的是生产者;再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箭头指向分解者,从而确定分解者和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能会出现多级。2、C【分析】【分析】

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A;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的重要指标。只反映种群在某时期的数量不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

B;通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B正确;

C;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没有性别比例;C错误;

D;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天敌和气候等,D正确。

故选C。

【点睛】3、B【分析】【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结构。

【详解】

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A错误;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正确;

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

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错误。

故选B。4、D【分析】【分析】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大气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糖类(多糖除外)、脂质等并非生物大分子,A错误;

B;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物质循环为元素循环而非化合物循环,B错误;

C;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一般单向传递;这主要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C错误;

D、化石燃料在短时间的大量燃烧,会使空气中CO2含量迅速上升;节能减排是从碳的来源减少二氧化碳,这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D。5、C【分析】【分析】

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自生原理: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整体原理: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

【详解】

A;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如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供农作物吸收利用,A正确;

B;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放牧时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正确;

C;湿地公园的净化污水的作用体现了湿地公园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

D;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C:D【分析】【分析】

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详解】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极(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600t·km‑2·a-1;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90÷475=18.95%,B正确;

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C错误;

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不一定少;营养结构也不一定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弱,D错误。

故选ACD。7、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A正确;

B、通过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种间关系,B正确;

C、非生物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化学信息,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功能不仅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等,D正确。

故选ABD。8、A:B:D【分析】【分析】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说→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二;种群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增长模型(1)种群的“J”型增长(2)种群的“S”型增长。

2.种群数量的波动在自然界中;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是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3.种群数量的下降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如遭遇人类乱捕滥杀和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下降或急剧的下降。种群的延续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当一个种群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对于那些已经低于种群延续所需的最小种群数量的物种,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详解】

A;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小球藻种群密度;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

B;共同培养时小球藻的藻细胞数低于单独培养时;混合培养不利于小球藻的繁殖,B错误;

C;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可以为鱼腥藻和小球藻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单独培养时的K值可能增大,C正确;

D;单独培养时鱼腥藻个体之间存在生存斗争;D错误。

故选ABD。9、B:C:D【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能量转换,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殖量,因此,遵循这一原理就可以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

A;“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有机肥能够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故有机肥的施入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密度,B错误;

C;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果树对废弃物多级利用,而不会使能量循环利用,C错误;

D;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通常靠人的作用,物种比较单一,其稳定性不会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CD。10、A:B: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由图分析可知,K对策物种的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当种群数量高于X时,种群数量可以回升到S,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K值。但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就会走向灭绝。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而没有灭绝点;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

A、图中虚线表示Nt+1=Nt,S点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据图可知,当图中r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低于S点时;种群密度能很快增加到S平衡点,当种群数量高于S点时,种群密度能很快降低到S平衡点,S平衡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

B;据图可知;K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平衡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种群数量会减少到0,种群就会走向灭绝,B正确;

C、据图可知,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而没有灭绝点;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很难灭绝,C正确;

D;对于濒危的K对策动物;其保护措施应以提高环境容纳量为主,避免其种群数量低于X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ABC。11、B:D【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