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高二生物上册月考试卷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①过程属于第一阶段,②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C.效应B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3、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研究物质的转移变化途径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的应用及结果错误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CO2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O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C.将15N标记的DNA置于含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分析得出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4、神经元细胞膜上有Na+、K+等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发生障碍而产生麻痹.在突触结构的示意图,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B.b或cC.c或dD.a或d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抗原是外来异物②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④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疫病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⑥过敏反应一定会破坏组织细胞⑦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⑧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6、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B.在0.10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M的蔗糖溶液D.在0.40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7、【题文】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是信息分子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8、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____,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调节网络.
(2)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
(3)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和____.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某些特定的靶细胞,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有关.
(4)若⑥过程表示某种病菌第一次侵人人体,该病菌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会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其产生____(物质).B细胞受到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____,小部分形成____细胞.
(5)当人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____.
10、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所决定的.此结构包括:____、____、____三部分.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立即刺激A端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____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
11、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02和热量,CO2刺激位于___________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______________和呼气等方式散出,继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该结构可产生______________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减少尿量。(2)长途骑行过程中,在只饮水未进食的情况下,人体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其含量仍然维持0.9g/L左右,补充血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相互____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长期坚持适度骑行可促进人体内_______细胞数量增加,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它是由一分子的______、一分子的______和一分子的______组成的.13、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
(3)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时,优势动物物种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此时决定某种野兔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增加,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14、如图1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2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30只,标志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____.
A.大于100只B.等于100只C.小于100只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判断的根据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过程中,递质的释放就是神经冲动。16、人体的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中。17、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18、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不仅跑得快,而且耐力持久.(判断对错).19、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判断对错).20、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1、【题文】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并进行固定化用于果酒的制作。在酵母菌培养阶段,实验小组每天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如下表: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
(×/mL)
0.8
1.8
3.0
5.6
4.8
2.0
0.8
0.4
(1)生产用菌种一般选用快速增殖阶段的菌体,由表中数据分析,第____天的酵母菌适宜用于固定化。
(2)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突出优点是____。酵母菌细胞固定化成败的关键是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海藻酸钠溶解时应____加热。若海藻酸钠溶液浓度适宜,而制得的凝胶珠颜色偏浅,则可能原因是____。
(3)若用下图装置制作果醋,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空间的目的是____。
在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如下图乙所示。则接种醋酸菌在____时刻,此时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
(4)根据乙图有关信息,在答题纸的坐标系中绘出发酵瓶中酒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2、【题文】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分别进行以下两项实验.
(1)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端的胚芽鞘D及胚根E上(已知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实验装置如下图:
再经过数小时后;胚芽鞘D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根E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如下图所示。在旋转器以适宜的速度旋转数小时后,将琼脂块X和Y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端的胚芽鞘G上。
经数小时后,胚芽鞘G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题文】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细胞质受体a和细胞膜受体b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它们的物质组成成分都是蛋白质,但是这两种受体具体识别的对象并不相同,导致这种功能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
(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cAMP的直接作用是____。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①____(激素名称)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因为该结构富含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BAT细胞中,UCP-1蛋白是线粒体内膜的膜蛋白,其功能是作为H上运载体(称为“质子漏”),能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第____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转化成____。
(4)下图表示布氏田鼠胰岛B细胞受调控释放胰岛素的过程:
在血糖调节中,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除了能结合葡萄糖以外,还能结合(物质),如果因(抗体1/抗体2)的存在导致高血糖症状,则注射胰岛素不能起到有效降血糖的效果。24、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最可能的原因是。在没有任何变异的情况下,基因Aa分离时间是。(2)基因型为AA的植株,茎叶为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这是因为光照影响了,从而影响叶绿素合成。(3)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作亲本,经自交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经自交得到F2,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1)用遗传图解表示由P得到F1的过程。2)F1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值是____,大豆的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A正确;①②过程属于第一阶段(感应阶段),③过程属于第二阶段(反应阶段),故B错误;效应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故C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地方,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不需要T细胞呈递,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所以切除胸腺的个体,体液免疫能力下降,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能力,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难度较大,其中的几部分能量如不细分很容易混淆,特别注意D选项中粪便中能量=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解答】A.①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③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④是兔子的遗体中能量,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B正确;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多少无法得知,C错误。D.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B。【解析】B3、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同位素标记相关知识;综合考查了细胞呼吸;DNA与RNA组成、DNA复制和噬菌体培养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A.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水又可以参与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中含有18O;A错误;
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NA在根尖细胞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3H标记后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处检测不到,B正确;
C.由于15N的DNA和14N的DNA链的重量不同;可根据子代DNA位置来判断复制方式,如是半保留复制,则子代DNA位置处于两者之间,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正确。
故选A。【解析】A4、D【分析】解:从题干中分析可知蝎毒能够阻塞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从而使神经元的细胞膜上不能产生“局部电流”,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所以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即作用部位为图中的a或d。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神经元细胞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本题考查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D5、C【分析】解:①人体内部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①错误;
②血浆属于体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②正确;
③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③正确;
④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④正确;
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⑤错误;
⑥过敏反应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⑥正确;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⑥错误;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⑦错误;
故选:C.
1;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原理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C6、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马铃薯条浸在0.30M的蔗糖溶液中其长度基本不变,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M的蔗糖溶液。浸在低于0.30M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膨胀,其长度增加;浸在高于0.30M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皱缩,质壁分离,其长度缩短。考点: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解析】【答案】B7、C|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有多种,其化学本质是有机物。激素是信息分子,起到调节作用,弥散于体液中,随体液到达靶器官和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激素在体内的运输随体液运输,并不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激素起调节作用,只改变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同时理解激素是弥散于体液中,而不是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解析】【答案】CD8、B【分析】【分析】由图可知,在t0~t1内,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到t1的时候达到最大,从t1~t2,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到达K值,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故该种群增长方式是“S”型增长;A错误;t2种群数量为K,t1种群数量为K/2;故B正确;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应该在t1之上均可;C错误;
t1~t2;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种群还在增长,D错误;
【点评】理解种群增长曲线增长率的变化特点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内环境神经—体液—免疫神经递质免疫活性物质(或抗体和淋巴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淋巴因子抗体记忆下丘脑减少【分析】【解答】(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由图可知;③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是神经递质,⑤是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是抗体和淋巴因子.
(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与膜上的受体蛋白有关.
(4)T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是淋巴因子;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5)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
【分析】图示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物质是激素,免疫系统分泌的是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10、皮肤脊髓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能不能不能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分析】【解答】解:(1)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题中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说明其感受器在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如果神经中枢在脑中,则脊蛙不能作出反射,而脊蛙(无脑)能够出现收缩活动,说明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2)反射弧内兴奋传递的单向性决定了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而反射弧内兴奋的结构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刺激图中所示的A端,传出神经将A端产生的兴奋向左传导到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B端位于剪断处的右端,刺激B端时,B端产生的兴奋只能向右传导,不能使效应器产生收缩活动.刺激A端产生的收缩活动因为没有神经中枢等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其为反射活动.
【分析】根据题意,“用去除脑但保留脊椎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出现收缩活动”说明能够完成反射,反射弧完整,其中感受器是受刺激的左后肢趾部的皮肤,因为无脑,所以神经中枢是脊髓;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产生,作用于突触后膜,这个方向不可逆转,决定原因就是突触;有刺激,兴奋只要传到效应器就会有反应,但反射活动必需有完整的反射弧,即五个组成部分齐全.11、(1)脑干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抗利尿
(2)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拮抗
(3)淋巴(或T淋巴和B淋巴;或免疫)【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新吸收,减少尿量。
(2)血糖的来源有①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③肝糖原分解和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长途骑行过程中,在只饮水未进食的情况下,人体血糖含量仍然维持在0.9g/l左右,补充血糖的途径有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能力,这两种激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长期坚持适度骑行可促进人体内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或免疫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解析】(1)脑干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抗利尿(2)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拮抗(3)淋巴(或T淋巴和B淋巴;或免疫)12、略
【分析】解: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它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的五碳糖组成.
故答案为:遗传信息遗传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
本题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和组成单位;核酸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核糖核苷酸上的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有4种;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根据其上的碱基不同也分4种,核苷酸是由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磷酸组成的,糖核苷酸上的碱基是A、G、C、U,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是A、G、C、T.
本题考查核酸的功能以及基本组成单位,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遗传信息;遗传;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13、间接物质循环稳定性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机取样6.25N【分析】【解答】(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即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则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
(3)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时;优势动物物种的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此时决定某种野兔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样方法为保证结果准确;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种群数量每年都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则两年后它的数量为N×250%×250%=6.25N.
【分析】1;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草原上2、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则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样方法为保证结果准确,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3、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4、BA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增长型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分析】【解答】(1)据图分析;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故选:B.
(2)据图分析,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是25只;在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40只,其中未标志的30只,有标志的是10只,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新捕获中标志数=25×40÷10=100只.由于是在一定范围内,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所以该鼠的种群数量应为大于100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4)由于种群幼年个体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所以在t1时该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年龄组成最可能为增长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t2时种群增长率基本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说明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B【分析】【解答】神经递质的本质是化学物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属于化学信号;而神经冲动是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信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要求考生能够区分电信号和化学信号。16、B【分析】【解答】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由已死亡的无核角质细胞紧密排列组成。角质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皮下组织,因此其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故错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活环境。17、B【分析】【解答】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分析】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中理化性质之一温度的了解。18、B【分析】【解答】解: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不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若此性状是隐性性状,则后代能够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若此性状是显性性状,且双亲是杂合子,则后代不一定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故该题错误.【分析】生物的性状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因为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19、A【分析】【解答】解: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因此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分析】群体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的条件:①群体是极大的;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AA)⑤没有自然选择,那么这个群体中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可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20、A【分析】【解答】解: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基因是内因,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外因,大多数疾病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本题是人类遗传病类型及危害的考查,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进行判断.四、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知;酵母菌的K值为5.6,酵母菌快速繁殖应在K/2时期,即图中的第2天。
(2)固定化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而固定化细胞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催化效率比固定化酶更高。海藻酸钠溶解时应小火或间断加热;制得的凝胶珠颜色偏浅,可能与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较少有关。(3)因制作果醋前先进行酒精发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克菌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型材质球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话自动录音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现场隔爆流量定值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对开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孤残儿童的智力发展与认知训练考核试卷
- 宠物惩罚牌制作服务考核试卷
- 摄影器材销售心理学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支持合同3篇
- 《你为什么不开花》儿童故事绘本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 王阳明心学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保洁班长演讲稿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及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细胞与神经支配的相互作用
- 劳务雇佣协议书范本
-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主题升华积累讲义及高级句型积累
-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 电动车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