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烟气换热器_第1页
板式烟气换热器_第2页
板式烟气换热器_第3页
板式烟气换热器_第4页
板式烟气换热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JLHX001—201X板式烟气换热器1.1本规范规定了金属制板式烟气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基本参数、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要求。1.2本规范多适用于常压烟气换热器,最大设计压力≤1.2MPa,最高承压能力≤1.6MPa。1.3本规范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应按板片与其它主要承压元件材料允许的使用温度范围确定。1.3.1设计温度范围:-60℃~650℃。1.3.2当设计压力≥0.1MPa、温度超出材料使用要求的范围值时,应按照GB150、ASME等相关设计标准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进行产品结构强度设计。1.4对于没有纳入此规范中的类似结构产品可参考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1~4-2011压力容器NB/T47004-2009板式热交换器ASMEVIIIDiv.1压力容器建造规则API662炼油厂通用板式换热器NB/T47007-2010空冷式热交换器GB/T27698.1~3-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HG/T2806-2009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ASMEII材料A、B、C、D篇(在材料一栏中要列出执行的标准)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JISG4305冷轧不锈钢板、薄板及钢带ASTMA240压力容器用铬镍不锈钢板通用规范GB24511-200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GB/T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ASTMA516中、低温压力容器用碳钢板GB3531-2008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GB/T1220-2007不锈钢棒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3625-2007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2T/JLHX001—201XGB/T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9-2010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47010-2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GB/T8165-2008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焊丝GB/T14958-1994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7-1994熔化焊用钢丝GB/T5117-1995碳钢焊条GB/T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GB/T983-1995不锈钢焊条GB/T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HG/T20583-2011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ASMEIX焊接和钎接评定ASMEV无损检测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6-2011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JB/T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5-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GB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方法GB/T13306标牌3总则板式烟气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所遵循的国家标准为GB150.1~4-2011《压力容器》、NB/T47004-2009《板式热交换器》。3.1定义3.1.1热侧指热量的提供侧。3.1.2冷侧指热量的接收侧。3.1.3单板换热面积3T/JLHX001—201X单片板片的有效传热面积。3.1.4换热器换热面积单台产品的换热面积。3.1.5流程换热器内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的一组流道。3.1.6流道换热器内相邻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3.1.7当量直径四倍的板间通道截面积与其湿润周边之比。3.1.8流道间距2倍的单向波纹深度。3.1.9板间距每对板片之间的距离,即板片对的总厚度(包含板片厚度)。3.1.10波纹深度板片波纹成形深度h,即按照NB/T47004-2009中图1所示。3.1.11板片波纹角度板片波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即按照NB/T47004-2009中图2所示。3.1.12板片厚度图样上标注的板材标准规格厚度。3.1.13压力除注明者外,压力均指表压力3.1.13.1工作压力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换热器两侧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3.1.13.2设计压力指设定的换热器两侧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于1.05~1.1倍的工作压力。3.1.13.3试验压力指在压力试验时,换热器两侧顶部的压力。产品的试验压力按照1.3倍的设计压力选取。3.1.14设计温度4T/JLHX001—201X设计温度指换热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横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标志在铭牌上的两侧设计温度,分别为热侧和冷侧的设计温度。对于同时受两侧温度作用的元件可按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也可取较高侧的设计温度。3.1.15载荷3.1.15.1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a)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b)膨胀量不同引起的作用力;c)液柱静压力。3.1.15.2需要时尚应考虑下列载荷:a)换热器自重及正常工作条件下或试验条件下内装物料的重力载荷;b)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c)风载荷、地震力、雪载荷;d)支座及其他型式支撑件的反作用力;e)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f)温度梯度引起的作用力;e)压力急剧波动引起的冲击载荷;h)冲击反力,如由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i)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3.1.16腐蚀裕量为防止换热器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具体规定如下:a)对有腐蚀或磨损的零件,应根据预期的寿命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腐蚀裕量;b)换热器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c)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汽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换热器,腐蚀裕量不小于lmm;d)当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或衬层其材质与板片材质相同时或其选择材质已经考虑了介质的腐蚀,此时腐蚀裕量按照0mm设计。换热器主要元件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a)管箱钢板、接管和接管法兰的内直径面上应考虑腐蚀裕量;b)换热板片不考虑腐蚀裕量。3.2板式烟气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板式烟气换热器板片按成型方法分为模具成型和压力成型2种,根据板片的特点和产品的结构形式将换热器型号定义为GGR型(方形框架式,六边形板片,上下风箱不可拆)见图1、FG型(方形框架式,长方形板片,管箱不可拆)见图2。具体的型号表示方法如下:5T/JLHX001—201X型号说明1:FG100-1.0/150-75-18x6-PFG-换热器型式特征代号,100-板片结构形式代号,1.0/150-设计压力/设计温度,75-换热面积,18x6-通道间距,P-产品级别代码。型号说明2:GGR100x2-0.02/600-400-I/I-AGGR-换热器型式特征代号,100x2-板片结构形式代号及组合方式,0.02/600-设计压力/设计温度,400-换热面积,I/I-板片安装形式,A-产品级别代码。3.3板式烟气换热器的基本参数1)对于FG型烟气换热器,其板片宽度、长度、板对通道间距全部依据实际计算选取,建议选取尺寸≤1000X2500,压力成型的板对最大承压≤1.6MPa,板对与板对间最大承压≤0.1MPa。整机面积不宜超过600m22)对于GGR型烟气换热器,板片宽度982mm,最小压制长度1420mm,增加长度按1420+120Xn计算;6T/JLHX001—201X平均单流道横截面积0.023m2;设计压力≤0.1MPa;整机面积不宜超过1600m23)上述两种板型需依据GB/T27698.1~3-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实验,从而获得其最终原始数据。3.4板式烟气换热器板片厚度的选用基本板型设计压力P(MPa)板片材质板片厚度mm单板片对的厚度mm备注FGP≤1.3/0.1不锈钢1.5/2.0依据工况进行调整设计压力≤0.6板GGRP≤0.1不锈钢(12+板片厚度)x2进出口温差≥200°板厚取13.53.5.1FG型各主要零部件名称的定义板束、箱体、天圆地方接管、板片对、支撑堵板、管板、水侧管箱、堵板、支座、弯管、接管、法3.5.2GGR型各主要零部件名称的定义板束、箱体、上风箱、下风箱、堵板、支撑梁、U型钢板、方形膨胀节、堵板、支座、接管、法兰、4材料4.1板式烟气换热器所用材料,必须考虑换热器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和操作特点等)、材料的焊接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目前我公司两种烟气换热器由于受结构、模具等限制,板片常用材料仅限于常用不锈钢,箱体材料可选择不锈钢,也可采用碳钢。4.2用于制造板式烟气换热器的材料及焊材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板片、钢板、法兰及焊接材料应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无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证明书内容不齐全、不准确的材料,必须按相应标准对每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3选用国外材料时,应符合相应的国外最新材料规范和标准,其使用范围不应超出规范和标准的规4.4板式烟气换热器所有铭牌应以适合使用的环境的金属材料制作,在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0.7mm的316L板材制作。5设计5.1产品的承压能力、单机换热面积、单机板片数、板片厚度的选用按表1要求选取,当超出其范围值时必须进行特殊设计。5.2FG型烟气换热器适用于板对内侧承压,板对外侧常压的工况;板侧可为多流程,要求介质清洁;7T/JLHX001—201X气侧为单流程,介质内悬浮颗粒不得超过20%;最高操作温度≤400℃,热侧进口温度与冷侧进口温度差≤150℃,要求热侧出口温度与冷侧出口温度差≥10℃。5.3GGR型烟气换热器适用于两侧均为常压气体的单流程工况;介质内悬浮颗粒不得超过5%;最高操作温度≤650℃,热侧进口温度与冷侧进口温度差≤400℃,要求热侧出口温度与冷侧出口温度差≥300℃。5.4板片5.4.1板片设计不考虑腐蚀裕量。5.4.2板片厚度按表2的要求选取,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形波纹板应标注板片的夹角角度。5.4.3板对焊接后应对焊接后的焊缝进行100%PT检测。5.5接口5.5.1接口应是法兰联接或焊接结构。5.5.2接口法兰的执行标准、接口工程口径、压力等级、结构型式、接管系列应在数据表中明确指出。5.5.3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布置。5.5.4产品的热侧和冷侧均要求设置排气和排净口,接口位置应设置在最高端或最低端。5.6箱体部件5.6.1箱体的厚度≥3mm,切箱体板上应适当加设筋板。5.7支座的设计支座在设计时考虑设备静载荷的同时,应考虑烟气换热器进出口位置及口径的大小,为便于用户安装管线,设计时应考虑预留安装空间。5.8堵板堵板的厚度为6mm,其作用用于分离两侧通道,且可做定位使用。5.9FG型换热器管板设计管板的厚度按照API662进行计算。弯管与管板的连接按GB/T151-2014进行设计。5.10烟气换热器的焊接烟气换热器整体结构为全焊式不可拆结构,各部件的连接通过焊接来实现,设备的焊接工艺及检验应符合GB/T150-2011。5.11起吊结构板式烟气换热器应设有适当的起重吊耳或吊环或类似的结构。吊耳的结构尺寸按HG/T21574-2008《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进行选取。6制造6.1要求8T/JLHX001—201X产品的焊接应由持有相应类别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产品的无损检测应由持有相应方法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的人员担任。6.2板片6.2.1板片的减薄量应小于板片厚度的25%。6.2.2板片周边应清除冲切或切割毛刺,不应有损伤性变形。6.2.3加工后板片表面有超过板片厚度负偏差的凹坑、划伤、压痕、等缺陷时应进行修磨,并应满足条款6.2.1的要求。6.2.4板片不允许有微裂纹。6.2.5板片的偏差按照表2执行。下料尺寸成形后板片长款对角线波纹深度长宽对角线偏差mm6.3焊接6.3.1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应禁止施焊:a)相对湿度大于90%;b)焊件温度低于15℃。6.3.2焊接工艺a)板对元件焊接工艺评定可参见NB/T47014-2011和图样要求制定。b)焊接规范按照NB/T47015-2011执行。焊缝符号标准为GB324-2008。其余焊缝坡口型式执行标准HG20583-2011。6.3.3焊接要求a)焊接接头形式除图中注明外,所有搭接或角接焊角高度均等于较薄件厚度。b)板片对间焊接错变量不得大于0.5mm。c)板片组对前,必须先清除单板片四周的冲切毛刺或切割氧化层,然后采用酒精清洁板片表面的油污等杂质。。d)板片之间必须夹紧后焊接,允许采用分模块夹紧或整体夹紧的方式实施,夹紧的高度为堵板单个牙形的尺寸乘板对的数量。当采用分模块夹紧时,单个分模块的板片数量应在60~100片之间,分模块焊接后的高度偏差为±1mm。板束的整体高度偏差应为±2mm。e)板片之间的焊接优先采用自动氩弧焊焊接,但也允许采用手工氩弧焊焊接。当采用自动氩弧焊焊接时,允许板片两端部50mm的区域采用手工氩弧焊焊接。对于自动氩弧焊焊接产生的缺陷,允许采用手工氩弧焊进行补焊。f)厚度为3mm的管对接焊缝不用设计焊接坡口。g)箱体部件焊接时要做好防变形措施,防止变形。6.3.4焊接质量9T/JLHX001—201Xa)接管对接连接接头焊缝对口错变量应不大于对接处钢材厚度四分之一。b)焊缝余高应符合图样要求。c)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飞溅物等缺陷。6.3.5焊缝返修a)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符合6.3.2的有关规定。b)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均应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返修次数、部位和返修情况应记入产品质量证明书中。6.4零部件的下料和加工6.4.1堵板堵板采用单件下料线切割加工,其长度和宽度各预留10mm余量。6.4.2箱体钢板的下料对于厚度≤14mm的碳钢和不锈钢钢板,其采用剪板机剪切加工,下料时不预留加工余量,长度和宽度尺寸偏差要求控制在±2mm以内,对角线偏差±3mm以内;形状不规则时可采用数控设备加工且不预留加工量。6.4.3管板的下料管板厚度>14mm的碳钢钢板,其采用数控火焰切割下料,下料时不预留加工余量,长度和宽度尺寸偏差要求控制在±2mm以内,对角线偏差±3mm以内。对于厚度>14mm的不锈钢钢板,其采用等离子切割下料,下料时预留10mm机械加工余量。6.4.4板片材料卡中应注明板片的下料尺寸、成型尺寸和最小厚度要求。对于奥氏体不锈钢304、316L预留2片余量。此条款在产品报价时应给予核算。下料过程应注意对板片表面及周边的防护,避免深度划伤产生,缺陷深度不允许超出0.05mm,周边的折皱变形必须修复。压型过程应注意对板片表面的防护,避免磕痕、深度划伤产生,缺陷深度不允许超出0.05mm。6.4.5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接管法兰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为6.3μm,板束密封面和侧板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5μm,其它未注表面精度的机械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25μm。6.4.6零部件的标识a)箱体、支座、管板、接管部件在最终装配工序前的下料工序、机加工工序,要求在部件的侧部端面用号笔书写标识并在标识机加工去除后必须按照原标识进行移植,标识内容为合同号+产品编号+材质牌号+材质单编号。b)板片从下料工序开始,应在板片的首末件表面用号笔书写标识,标识内容为合同号+产品编号+材质牌号+材质单编号。每摞板片在侧端面允许进行颜色标识,但在板片对组焊前必须将颜色清洗掉。6.5组装T/JLHX001—201X6.5.1板式烟气换热器应按产品图进行组装。6.5.2板片对在装配前应进行清洁,表面不应有污物。6.5.3除碳钢材质以外的零部件(主要为不锈钢)在装配过程中,必须采用铜锤敲击,绝不允许采用铁锤敲击。6.5.4产品整机组装后,各个接口中心距离设计基础的尺寸偏差为±3mm,各个接口的密封面距离设备中心线的尺寸偏差为±3mm,两接口的中心距偏差为±6mm,地脚孔之间的中心距偏差为±3mm,设备总长(或总高)的偏差±6mm。6.5.5组装后板式烟气换热器内腔应洁净、无杂质,不锈钢焊缝及不锈钢外表面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6.5.6板式烟气换热器的碳素钢零、部件外露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立柱及盖板端面无法进行喷漆的表面应在侧板最终装配前涂刷防锈油;法兰密封面应涂防锈油。6.5.7板式烟气换热器需涂漆的金属表面,涂漆前应干燥,对油污、铁锈、焊接飞溅物和其他影响涂漆质量的杂物应予以清除,清除采用喷砂或抛丸处理,表面除锈等级为Sa2.5。在无特殊要求时,当产品的设计温度≤200℃,设备碳钢外露表面涂灰色环氧富锌底漆2遍,油漆干膜厚度60μm,灰色丙烯酸聚氨酯面漆2遍,油漆干膜厚度30μm,最终油漆总干膜厚度不小于90μm;当产品的设计温度大于200℃,小于等于350℃,设备碳钢外露表面涂灰色有机硅耐热底漆2遍,油漆干膜厚度60μm,灰色有机硅耐热漆面漆2遍,油漆干膜厚度30μm,最终油漆总干膜厚度不小于90μm。灰色的色标号为国标B03或RAL7046。表面漆膜应均匀,不应有气泡、龟裂和削落等现象。6.6压力试验6.6.1气压试验压力Pt式中:Pt—试验压力,MPa;P—设计压力,MPa;[δ]—受压元件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t—受压元件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6.6.2板式烟气换热器制造完成后必须逐台进行气压试验。6.6.3气压试验介质一般采用压缩空气,温度不得低于5℃。6.6.4压力试验时,应用两个精度不低于1.6级,且量程相同的并在有效检定期内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为试验压力的两倍左右为宜,但应不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的试验压力,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mm。6.6.5板式烟气换热器应两侧分别进行单侧气压试验。一侧进行气压试验时,另一侧应同时处于无压力的状态下。对于FG型产品,当管板与管头焊缝进行试压检漏时,也可采用水压进行检测。6.6.6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并对所有密封面和受压焊接部位进行检查,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30min以上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或拧紧螺栓维持压力不变的做法。6.6.7板式烟气换热器液压试验合格后,应排净流道内的积水。6.6.8采用气密性试验检测堵板牙形侧板端焊缝的漏点时,试验介质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压力0.6-0.7MPa,保压时间不少于10min。7检验T/JLHX001—201X7.1板片检验7.1.1压型前必须清理模具波纹区内脏物,操作者对板片压型前后进行自检。7.1.2板片波纹深度用百分表进行检测,检测点分布应满足下列规定:a)从板片水平对称中心线起,沿板片纵向每米长度应不少于3排点(含对称线点),纵向长度小于b)从板片纵向对称中心线起,沿板片横向检测点间距应不大于200mm,且不少于2点(含对称线点)。每批压型板片首末件及中间抽3%,且不少于3片进行波纹深度尺寸检测。如有发现有一张板片不合格,应逐张检查,对不合格者进行再加工后重新组批进行检测。同一次装卡模具、同一炉批号材料压制的板片为一批;c)对于4.2mm深度的波纹板片,板片压型后要求中间主支撑区域的实际深度为4.05~4.1mm之间,边缘区域的实际深度允许在4.0~4.1mm之间。7.1.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取一张板片用切割解剖或无损测厚法对减薄较大处进行厚度检测:a)用新模具压制的板片;b)用新材料压制的板片;c)模具更换镶块后压制的板片。7.1.4板片的光照检验每批压型的不锈钢板片首末件及中间抽3%进行逐张100%光照检测,无可见性裂纹缺陷。每批压型的钛及钛合金板片逐张进行100%光照检测,无可见性裂纹缺陷。7.1.5板片应进行微裂纹检验,按JB/T4730.5-2005的规定对板片表面进行100%渗透检测,I级合格,如发现有一张板片不合格,应逐张检测。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锈钢板片每批首末件及中间抽3‰,且不少于2片;b)协议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协议的要求比例进行检测,但不应低于a)的要求。7.1.6板片对组装前必须清除板片四周毛刺、油污及切割飞溅物,且不应有损伤性变形。7.2板束焊后板片对的焊缝、堵板焊缝、密封焊缝和箱体钢板的连接焊缝按JB/T4730.5-2005进行100%PT检测,I级合格。7.3接管与法兰连接接管对接或角接连接的焊接接头,应按JB/T4730.5-2005进行100%PT检测,I级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1每台板式烟气换热器都应有铭牌,产品铭牌应固定于产品明显位置,铭牌应符合GB/T13306标准的规定,其内容至少包括:a)名称;b)型号;c)设计压力;d)试验压力;e)设计温度;f)最大允许工作压力;g)运行介质;T/JLHX001—201Xh)换热面积;j)设备质量;k)制造日期;l)制造单位名称;m)制造单位出厂编号。8.1.2产品铭牌的规格按下图所示,材质316L,厚度0.8mm。8.1.3如产品有特殊警示说明,警示标志应可靠地固定于产品明显位置。8.1.4每台产品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志。8.2防护板式烟气换热器完工后应洁净,当无配对法兰时,接口用厚度3mm喷银粉的碳钢盲板防护,每个接口带4个连接螺栓和1件三元乙丙橡胶垫片;当带配对法兰时,接口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板封口,并将配对法兰及连接件安装到设备本体上。如需吹干及其他的特殊要求将特殊进行规定。8.3包装8.3.1板式烟气换热器的整机包装分为四种方式:a)裸装;b)塑料布包装:外部采用塑料布防护和细绳捆扎;c)简易包装:木质底托加防雨布及细绳捆扎。简易包装发货的产品应外部委托包装,要给物流部门出具产品最终外形尺寸简图和重量;d)木箱包装。8.3.2在无特殊要求时,整机产品均为裸装发货。当产品需要包装时,产品包装箱外层应有明显的文字标记,内容包括:a)产品名称、型号、位号;b)制造厂名称、地址;c)出厂日期或编号;d)外型尺寸(cm)长x宽x高;e)“防雨”、“防晒”、“防碰撞”等标识应符合GB/T191标准规定。8.3.3外购的设备密封垫片应采用木箱包装进厂,其包装必须保证垫片在运输、保存期间能够得到有效防护,避免损坏。8.3.4对于不能安装到产品本体上发货的部件应采用木箱包装发货。8.4运输板式烟气换热器宜直立运输。当无法实现直立运输时应做好发货临时支架。产品适用于公路、铁路运输,装运时应符合有关规定,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损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搬运过程中不应碰撞、翻倒。随产品发送的质量证明文件应妥善包装。8.4.1无特殊要求时,配对法兰及连接件应安装到设备本体上,随设备本体发货。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