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学案习题全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39/wKhkGWeWAGeANJYYAAKS_IYkBF0431.jpg)
![人教版高二化学学案习题全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39/wKhkGWeWAGeANJYYAAKS_IYkBF04312.jpg)
![人教版高二化学学案习题全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39/wKhkGWeWAGeANJYYAAKS_IYkBF04313.jpg)
![人教版高二化学学案习题全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39/wKhkGWeWAGeANJYYAAKS_IYkBF04314.jpg)
![人教版高二化学学案习题全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E/39/wKhkGWeWAGeANJYYAAKS_IYkBF04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基础知识】2.化学反应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常伴有的变化(如热能、电能、光能等),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的变化。3.旧键的断裂需要能量,新键的形成需要能量。4.我们用ΔH表示,其单位常用。放热反应的ΔH为——(填正5.能表示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1)注明温度和压强(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液态l.固态S气态g溶液aq(3)右端标注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和单位。△H:吸热用“+”,放热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分子的个数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ΔH=-293.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molB.S(g)+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C.1molSO2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硫和1moD.1molSO2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硫和1m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质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放热最少的是)(B(g)=2C(g)ΔH2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热效应为ΔH1,后者热效应为ΔH2,则关于ΔH1和ΔH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判断8.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22(g)ΔH=+242kJ/moll)ΔH=-484kJ/mol112O(g)ΔH=akJ/mol2(gO2(gH2O(l)ΔH=bkJ/mol22H2(gO2(g2H2O(l)ΔH=c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c均为正值C.a=bD.2b=c10.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kJ/mol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571.6kJ/mol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2.断裂以下的物质需要能量最多的是()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现H2→H+H的变化,要放出能量B.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要吸收能量C.金刚石在一定条件变成石墨要吸收能量D.CaO和水反应过程中焓变大于014.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是()(1)6.0g石墨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56.7kJ热量。(2)3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1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171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EQ\*jc3\*hps33\o\al(\s\up10(1),2)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c:。(2)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ΔH0(填“>”“<”或“=”)。能2H(g)+O(g)量babc2EQ\*jc3\*hps20\o\al(\s\up6(—800),M)EQ\*jc3\*hps20\o\al(\s\up6(—C),g)Ti已知①C(s)+O2(g)=CO2(g)ΔH=―393.5kJ/mol②2CO(g)+O2(g)=2CO2(g)ΔH=―566kJ/mol③TiO2(s)+2Cl2(g)=TiCl4(g)+O2(g)ΔH=+141kJ/mol则TiO2(s)+2Cl2(g)+2C(s)=TiCl4(g)+2CO(g)的ΔH=。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基础知识】 3.我国目前使用的重要能源是,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25℃、101kPa,1molS和2molS的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它能继续和O2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A.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akJ/molB.CH3CH2OH=CH3CHO+H2OΔH=ℵC.2CO(g)+O2(g)=CO2(g)ΔH=―ckJ/mol3.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2CO2(g)ΔH=―556kJ/mol)+2H2O(l)ΔH=—890kJ/mol=2H2O(l)ΔH=―571.6kJ/mol=2HCl(g)ΔH=―184.6kJ/mol5.燃烧热与反应热的关系是()A.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B.当一个反应是燃烧反应时,该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燃烧热D.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全部是正值6.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CH4的燃烧热为890kJ/mol,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7.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8.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ΔH=―393.5kJ/molB.2H2(g)+O2(g)=2H2O(l)ΔH=+571.6kJ/molC.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800kJ/mol9.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kJ热量,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10.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1)ΔH=―285.8kJ/molB.2H2(g)+O2(g)=2H2O(1)ΔH=+571.6kJ/molC.2H2(g)+O2(g)=2H2O(g)ΔH=―571.6kJ/mol2(g)+2O2(g)=H2O(1)ΔH=―285.8kJ/mol11.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11ΔH=―285kJ/molΔH=―241.8kJ/molΔH=―110.4kJ/mol④C(s)+O2(g)=CO2(g)(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12.494kJ,则反应H2(g)+2O2(g)=H2O(l)的ΔH=kJ/mol。氢气的燃烧14.硝化甘油(C3H5N3O9,无色液体)分解时产物为N2、CO2、O2和液态水,它的分已知20℃时,22.7g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热量为154kJ,则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基础知识】其反应热是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注意事项】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2O(g)=H2O(l)ΔH1=―Q1kJ/molC2H5OH(g)=C2H5OH(l)ΔH2=ℵQ2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Q2+Q3)kJB.0.5(Q1-Q2+Q3)kJC1.5Q1+0.5Q2+0.5Q3)kJD1.5Q1-0.5Q2+0.5Q3)kJ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2O2(g)=ZnO(s)ΔH1=―351.1kJ/molHg(l)+2O2(g)=HgO(s)ΔH2=―90.7kJ/mol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ΔH3,其中ΔH3的值是()A.―441.8kJ/molB.―254.6kJ/molC.―438.9kJ/molD.―260.4kJ/mol4(g)+2O2(g)=CO2(g)+2H2O(l)ΔH=―Q1(12H2(g)+O2(g)=2H2O(g)ΔH=―Q2(2)2H2(g)+O2(g)=2H2O(l)ΔH=―Q3(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气体112L(标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4.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ΔH=―566kJ/mol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Δ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7.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2H2(g)+O2(g)=2H2O(g)ΔH=―483.6kJ/mol现有炭粉和H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g2O2(g2NO2(g)ΔH67.7kJ/mol(gO2(gN2(g2H2O(g)ΔH534kJ/mol则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2(gNO2(gN2(g2H2O(g)ΔH567.85kJ/mol23(gNO2(g2N2(g2H2O(g)ΔH567.85kJ/mol3(gNO2(g2N2(g2H2O(l)ΔH567.85kJ/mol3(gNO2(g2N2(g2H2O(l)ΔH567.85kJ/mol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KNO3(s)=2KNO2(s)+O2(g)ΔH=+58kJ/molC(s)+O2(g)=CO2(g)ΔH=-94kJ/mol为提供分解1molKNO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②CH3OH(g)+2O2(g)=CO2(g)+2H2(g)ΔH=-192.9②CH3OH(g)+2O2(g)=CO2(g)+2H2(g)ΔH=-192.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ΔHΔH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ΔH192.9kJ/mol1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3Fe2O3(s)+CO(g)=2Fe3O4(s)+ΔH1=―24.8kJ/molΔH2=―47.2kJ/molΔH3=+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13.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C(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H2(g)+2O2(g)=H2O(l)ΔH3=―285.8kJ/mol,则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C(石墨)+2H2(g)=CH4(g)ΔH4=。【能力提升】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15.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Δ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ΔH2③Sn(s、灰)Sn(s、白)Δ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Δ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6.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P—ObkJ/mol、P=OckJ/mol、O=OdkJ/mol。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B4c+12b-6a-5d)kJ/molD4a+5d-4D4a+5d-4c-12b)kJ/mol17.为了提高煤热效率,同时减少煤燃烧时的环境污染,一般先将煤转化为洁净的燃料。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CO+H2,C(s)、CO(g)、H2(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s)+O2(g)=CO2(g)ΔH1=―393.5kJ/molH2(g)+2O2(g)=H2O(g)ΔH2=―242.0kJ/molCO(g)+2O2(g)=CO2(g)ΔH3=-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下列循环图ΔH4ΔH31(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3)请你判断ΔH1、ΔH2、ΔH3、ΔH4之间的关系式。(4)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是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仅从能量观点看,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重、难点)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基础达标】(1)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浓度在10S内从1.5mol/L变为2mol/L,在这10S(2)在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内,盛入8mol某气态反应物,5min后测得这种气态反应物还剩余6.8mol,则这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为。(3)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开始时,N2的浓度为8mol/L,H2的浓度为20mol/L,5min后的N2浓度为6mol/L。则以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变式练习】A.v(H2)=v(N2)=v(NH3)B.v(N2)=3v(H(5)N2(g)+3H2(g)2NH3(g),在四个不同容器内,在不同条件下合成氨。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综合应用】(6)根据下图填空: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分析出影响速率的因素。2、能用所学的影响速率的因素解决实际问题。3、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例1】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E、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即时训练】1、把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加到下列4个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20mL,2.5mol/LB、20mL,2mol/LC、10ml,5mol/LD、30mL,2mol/L2、下写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温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B.对于任何反应,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颗粒大、小不同的大理石分别跟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后者的反应速率快,是由于碳酸钙的浓度大D.催化剂可以使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加快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A、将大理石的量加倍B、加入5mL1.5mol/L盐酸C、加入15mL0.5mol/L盐酸D、改用等质量的碳酸钙粉末4、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的()A.2SO2+O2=2SO3B.CO+H2O(g)=CO2+H2C.CO2+H2O=H2CO3D.OH-+H+=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A.10℃时0.1mol/L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mLB.10℃时0.1mol/L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mL,加水10mLC.20℃时0.1mol/L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mLD.20℃时0.2mol/L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mL,加水10mL6、反应C(固)+H2O(气)==CO2(气)+H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7、足量铁粉与一定量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减少氢气的产量,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水B、NaOH固体C、Na2CO3固体D、NaCl溶液8、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碳酸钙中,若作如下改变的情况,能使最初的化学反应速率增A、盐酸的浓度不变,而使盐酸的用量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大一倍,而使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C、盐酸的浓度和用量都不变,增加碳酸钙的量D、盐酸和碳酸钙不变,增大压强一倍E、加入CaCl2溶液F、加入CaCl2固体G、将CaCO3用CaCO3粉末代替【巩固练习】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B.2.8molC.2.4molD.1.2mol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3.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3的浓度为()A.0.50mol/LB.0.60mol/LC.0.45mol/LD.0.55mol/L5.将0.5molPCl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0.4mol/)C.D.6.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S)+O2(g)=CO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增加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7.设C+CO22CO△H1>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2<0,反应速率为v2,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8.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能加大反应速率C.降低压强能加大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E.升高温度能加大反应速率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1υ(A);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D.A+B=C10.将Mg条投入盛有稀HCl的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与下列因素:①盐酸浓度②温度③镁条的表面积④容器的密闭情况⑤溶液中c(Cl-)大小,有关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1.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molA,乙中每分钟减少2mol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12.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13.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时,容器中n(SO2)为()14.用铁片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5.某温度时,在2L的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由图中数据分反应开始至2min时,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学案)②等:vv≠0,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本质③定:在平衡体系中,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保持;④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⑤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⑥同:同一条件,同一个可逆反应,不论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正、逆两个方向同时开始,均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速率比等于系数比表达出正、逆反应③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不随时间变化④反应物转化率不变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①对于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颜色不再变化。②对于有气体参与且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反应物中气体系数总和与生成物中气体系),③对于恒容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3、其他(依具体情况分析公式而定)①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②混合气体的密度(2)不同物质的υ:【练习一】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N2、H2、NH3分子数之比1:3:2B.N2、H2、NH3的质量保持不变C.生成amolN2同时生成3amolH2B.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容器中SO2、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反应放出的热量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B.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A,同时生成B3xmol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5υ逆(NO)B.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3υ正(H2O)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809广东)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2CON2+2CO2下列说法不正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2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9.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练习二】1、填表:指出平衡移动的方向4NH3+5O23NO2+H2O4NO+6H2O(气)△H<02HNO3+NO△H<0N2+O2=2NO△H>0CaCO3=CaO+CO2△H>0NH4+(aq)+H2O(l)NH3.H2O(aq)+H+(aq)△H>0加NH4Cl(S)2、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2CO(气)2CO(气)3、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A.CO+H2OCO2+H2,升高温度,CO的转化率增大B.Cu2++2H2OCu(OH)2+2H+,升高温度,溶液颜色变浅C.2NO2N2O4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加深D.N2+3H22NH3升高温度NH3的平衡浓度减小),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减少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降低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6、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7、(07全国)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温和减压B.降温和减压C.降温和增压D.升温和增压8、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CaCO3A、平衡不移动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水颜色变浅C、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减小D、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增大9、在某容器中,C+H2O(g)CO+H2反应达到平衡,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向容A、CO、H2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小B、CO、H2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C、H2、H2O(g)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D、CO、H2O(g)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1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11、下列平衡体系均有颜色,改变条件后,平衡怎样移动?颜色怎样变化?①2NO2(气)N2O4(气)△H57kJ/mol迅速加压:平衡,颜色。加热:平衡______,颜色______。②2HI(气)H2(气)+I2(气)△H>0加压:平衡______,颜色______。加热:平衡______,颜色______。加氢气:平衡______,颜色______。液,烧杯乙中盛放100mL冷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g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g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已知A、B中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A瓶气体颜色,简述理由:13、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1、对于mA(g)+nB(g)pC(g)+qD(g)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纯固(如C)、纯液(如液态水)无浓度,不出现在表达式中。)(1)N2(g)+3H2(g)(2)C+H2O(g)2、影响K值的外界因素只有。【思考】(1)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2)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反应物转(一般来说,K>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2)判断反应的△H:【例】反应:H2(g)+I2(g)2HI平衡常数66.954.445.9推测上述反应正反应为反应。【思考】以下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则目前正向哪个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K’=【即时练习】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H2(g)+I2(g)2HI(g),进行到某一时刻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C(I2)=0.1mol/L,C(H2)=0.1mol/L,C(HI)=0.2mol/L,通过计算推测该条件下此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若未达平衡,则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可达平衡?(已知:K=2.25)【练习三】(gH2(g)CO(gH2O(g(gH2(g)CO(gH2O(gK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③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Hv(HO)D.c(COc(CO)3、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反应有:FeO(s)+CO(g)Fe(s)+CO2(g);△H<0(1)该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K=;(2)已知1100℃时,K=0.263,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平衡常数K (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此时反应速率是v正v逆(填>,<,=)。【练习四】1、请你填写空格处所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A(g)+2B(g)3C(g)+4D(g)始平2、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mol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3、在1L密闭容器中使气体A分解,达到平衡后A的分解率为20%,若A的平衡浓度为4、6molA和5molB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计算:①此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应,反应开始时,碘蒸气的浓度是1mol/L,当达到平衡时c(HI)=0.9mol/L,求:6、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8molH2OK=1.0②在上述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2mol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平衡: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8、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A.平衡正移B.(a+b)>(c+d)C.Z的体积分数变小D.X的转化率变大9、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气)+2B(气)2C(气),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40%B.50%C.60%D.70%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例2】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A.T1>T2,△H>0B.T1<T2,△H>0C.T1>T2,△H<0D.T1<T2,△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B.p1<p2,n>3C.p1<p2,n<3D.p1>p2,n=32X(g)+Y(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1和T)及压强(p和p)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T,p>pD.T>T,p<p【例5】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p+q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例6】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例7】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下图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练习五】1.在一定温度下,百分含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1OO2.在一定压强下,百分含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mA(g)+nB(g)qC(g)2m+nqm+nqm+nqm+nq3.百分含量(?﹪)、压强(P)、温度(T)、时间(t)之间关系图像4.已知A(g)+B(g)C(g)△H>0,下图正确的是()5.反应X(g)+3Y(g)2Z(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混和P1>P26.(07山东)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 △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2αBAA①将2.0molSO2和1.0mol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若用标准状况下4.48还原至放出的热量为kJ。7.(07上海)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CO与H2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基础知识】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互相关联的——判据和——判据,为最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3.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化为无序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科学家用来量度这种混乱的程度。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同一种物质,应该存在着——时的熵【巩固练习】1.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序的几率大2.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的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熵一定减小或不变4.下列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ΔH56.7kJ/mol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kJ/molD.2H2(g)+O2(g)=2H2O(l)ΔH=-285.8kJ/mol5.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能量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C.2Na2O2+2H2O=4NaOH+O2↑D.Ba(OH)2·8H2O+2NH4Cl=BaCΔH=-393.5kJ/mol;C(s,金刚石)+O2(g)=CO2(g),ΔH=-395.4kJ/mol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过程B.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自发的过程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7.下列关于判断过程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8.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反应是()A.CO(g)+2H2(g)=CH3O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11.某化学反应其ΔH=122kJ/mol,∆S=231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12.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ΔH-T∆S<0反应自发进行ΔH-T∆S=0反应达到平衡,Δ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其中ΔH为焓变,∆S为熵变,T为热力学温标,单位为K)设反应A(s)=D(g)+E(g)ΔH-T∆S=(-4500+11T)J/mol,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合物化合物【注意】混合物物质混合物非电解质【思考】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均为电解质。5.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①属于电解质的是②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NaCl溶液b、NaOHc、H2SO4d、Cue、CH3COOH【练习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Om、石墨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强电解质:电离.常见物质5.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三、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符号:=一步完成符号:可逆号2.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完成H2CO3CH3COOHNaOH2OBaSO4【问题探究】1.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而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小,是否正确?为什么?2.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小,是否正确?为什么?改变条件加热加盐酸加NaOH加CH3COONaCH3COOHCH3COO-+HCH3COOH平衡移动方向C(H+)C(CH3COO-)C(CH3COOH)加CH3COOH加水NH4ClNH4Cl加NaOH加热条件改变加盐酸加大量水加NH4加NaOH加热条件改变加盐酸加大量水平衡移动方向2.下列有关强、弱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A.弱电解质的水溶液都不能导电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H2SO4、HCl、H2CO3都是强电解质D.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A.C(NH3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A.NaOH(固)B.H2OC.NH4Cl(5.有H+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a、盐酸b、硫酸c、醋酸,同时加入足量的锌,6.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1)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的2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2倍。(2)将NaOH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所需NaOH多于醋酸。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纯水中大部分以形式存在,但其中也存在着和,这表明水是一种(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简写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w=已知常温(25℃)时,水中的C(H+)=C(OH-)=1×10-7mol/L,试求常温时的KW。25℃时,Kw=【注意】(1)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酸、碱、盐)。(2)25℃时,纯水或电解质水溶液的Kw均为。【练习6】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10-1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在35℃时,纯水中c(H+)>c(OH-)C、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讨论】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何规律,并解释之。Kw/10-1400.1340.2920.681【结论】加碱-)加碱-)加热+)平衡移动方向【结论】③(1)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2)任何水溶液中(不论酸、碱或中性)都存在Kw=10-14。()(3)某温度下,某液体c(H+)=10-7mol/L,则该溶液一定是纯水。()6、在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9mol/L的溶液,则该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7、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水=10-12mol/L,则该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并求算该溶液中C(H+)的可能值?①盐酸②醋酸溶液③硫酸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溶液的酸碱性碱性【注意】比较C(H+)和C(OH-)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永恒成立。【例1】常温时,某溶液中的C(H+)=10-7mol/L,试求该溶液的PH。【例2】常温时,某溶液中的C(OH-)=10-5mol/L,试求该溶液的PH。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温25℃)溶液的酸碱性碱性3、pH的适用范围:c(H+)≤1mol/L和c(OH-)≤1mol/L的稀溶液【思考】(1)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2)某温度时,纯水电离的C(H+)=10-6mol/L,则此时的PH为6,说明此纯水为酸性。此说法是否正确?【练习8】溶液的pH——正误判断(1)一定条件下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2)用pH表示任何溶液的酸碱性都很方便。(3)强酸溶液的pH一定大。(4)pH等于6是一个弱酸体系。(5)pH有可能等于负值。(6)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c(H+)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粗略测定1】——酸碱指示剂(了解)【石蕊的变色范围】【酚酞的变色范围】【甲基橙的变色范围】【粗略测定2】——PH试纸【注意】①不能②要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③不是将试纸伸到溶液中④广泛pH试纸只能读出【精确测定】——PH计A、100B、1/100C、3D、1/3A、pH=4的溶液B、1L溶液里溶有22.4mL(标况)HCl的溶液C、c(OH-)=10-12mol/L的溶液D、c(H+)=10-3mol/L的溶液【关键】抓住H+进行计算!稀释前后n(H+)不变【结论】变为多少?【关键】抓住OH-进行计算!稀释前后n(OH-)不变【任务一】试根据酸稀释的规律,推测PH。【任务二】通过计算PH验证推测。【例8】取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00倍,溶液的pH变为;若稀释到原来的105倍,PH变为。【例10】pH=2和pH=4的两种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思路】【例12】pH=8和pH=10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思路】【例13】25oC时,0.1mol/L盐酸与0.1mol/LNaOH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的pH?【例15】25oC时,0.1mol/LNaOH10mL与0.04mol/L硫酸10mL混合,求混合后的pH?【思路】【例一】同C、同V的一元强酸(如HCl)与一元弱酸(如CH3COOH)的比较与金属反应与金属反应开始速率HClCH3COOH【例二】同pH、同V的一元强酸(如HCl)与一元弱酸(如CH3COOH)的比较目加水稀释相与金属反应C目加水稀释相与金属反应CHClCH3COOH1、(07年上海)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mL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2、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则此时C(OH-滴入稀H2SO4,使C(H+)=5.0×10—4mol/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3、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A、11:1B、9:1C、1:11D、1:94、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A、等于8B、等于7C、接近7又小于7D、大于7而小于85、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6、25°C时,某强酸溶液pH=a,体积为V1;强碱溶液pH=b,体积为V2;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V1和V2的关系为()A.V1=102V2B.V2=102V1C.V1=2V2D.V2=2V1),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盐类水解的含义:(P56)【基本规律】【即时练习】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能水解的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酸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盐溶液酸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a2CO3NaHCO3NH4NO3Na2SFeCl3Na2SO4【随堂练习】1、在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A、ClO-B、CO32-C、Fe3+D、SO42-2、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3++3H2OC、CO32-+H2OFe(OH)3+H2CO3+2OH-B、Br-+H2OD、NH4++H2OHBr+OH-NH3.H2O+H+3、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C.溶液的pH减小D.没有发生中和反应做简明扼要表述)【例】比较相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碱性强弱。(2)正盐离子比其对应酸式盐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如CO32-比HCO3-水解程度大)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碱性:【即时练习】(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三种溶液的pH分别为7、8、9,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X、HY、HZ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已知酸性:HNO2>CEQ\*jc3\*hps31\o\al(\s\up0(H),3)COOH>HClO,请推测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外因(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思考】对于CH3COONa溶液,改变下列条件,表格中的量如何变化?完成表格。平衡移动加水加NaOHCH3COO-水解程度C(CH3COO-)CH3COONaC(OH-)【注意】先考虑化学反应,再考虑盐类水解(毕竟微弱)。加水HCl(aq)NaOH(aq)移动方向c(H+)PHFe3+的浓度Fe3+水解程度【总结】水解的基本规律:⑴有——就水解;无——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双水解;⑶谁——显谁性;同强显——性。【即时练习】完成下表:写出在NH4Cl溶液中存在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加入的物质加入的物质少量NaOH溶液少量浓氨水少量盐酸少量锌粒少量Na2CO3粉末加热加水稀释平衡移动方向水解程度溶液中c(NH4+)的变化【了解】双水解——水解互促原理[例]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普通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有Al2(SO4)3溶液,铁筒里盛有NaHCO3溶液,灭火时先将泡沫灭火器倒置,两种溶液混合即产生大量泡沫。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下列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如: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即时练习】将0.1mol/L的下列溶液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①Na2CO3②NaHCO3③NaOH④NaNO3⑤CH3COOH⑥NaHSO4⑦NH4Cl(1)已知:pH:NaA>NaB则酸性:HAHB(2)已知:pH:MgCl2>AlCl3,则碱性:Mg(OH)2Al(OH)3(3)设计实验:用一种盐的性质证明Cu(OH)是弱碱。23、配制和储存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如:配制FeCl3溶液?配制CuSO4溶液?4、某些试剂的实验室存放,需要考虑盐的水解。如: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不用玻璃塞(如Na2CO3溶液)的原因:6、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效果好的原理7、某些盐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的产物(1)NaCl溶液(2)FeCl3溶液8、判断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多少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