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2我心归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2我心归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2我心归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2我心归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2我心归去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我心归去[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别墅() 逃遁() 奇诡()静谧() 贫瘠() 消遣()熠熠闪光() 悲怆() 眷顾()[答案]shùdùnɡuǐmìjíqiǎnyìchuànɡjuà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钥eq\b\lc\{(\a\vs4\al\co1(钥匙(),锁钥())) (2)奔eq\b\lc\{(\a\vs4\al\co1(奔赴(),投奔()))(3)烙eq\b\lc\{(\a\vs4\al\co1(烙印(),炮烙())) (4)泊eq\b\lc\{(\a\vs4\al\co1(湖泊(),停岸()))[答案](1)yào/yuè(2)bēn/bèn(3)lào/luò(4)pō/bó2.语境辨析法(5)她在家乡曲曲折折()的小山路上唱起了家乡的小曲()。(6)听说模()范街正在进行“装扮”,不知以后会成啥模()样呢。(7)远远的,他看一幢()楼房前灯影幢幢()(),新奇不已,快速跑了过去。[答案](5)qū/qǔ(6)mó/mú(7)zhuànɡ/chuánɡchuánɡ二、写对字形(1)eq\b\lc\{(\a\vs4\al\co1(mánɡ()流,膏huānɡ())) (2)eq\b\lc\{(\a\vs4\al\co1(zānɡ()乱,zānɡ()款))(3)eq\b\lc\{(\a\vs4\al\co1(赶车yáo(),yáo()池)) (4)eq\b\lc\{(\a\vs4\al\co1(jiǎo()饰,jiāo()惯))[答案](1)盲/肓(2)脏/赃(3)谣/瑶(4)矫/娇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间或·偶然“间或”多用作副词,表示状况不是常常出现。着眼于数量,指次数少。“偶然”指事理上不肯定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定”相对)。(2)粉身碎骨·肝脑涂地“粉身碎骨”指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肝脑涂地”原指在战乱中惨死,后指牺牲生命。2.明确词义(1)概莫能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熠熠闪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萍漂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2)形容光彩闪烁的样子。(3)形容人四处漂泊,行踪不定。[语言运用]1.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改正。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sū)骨的都会,没有静密浸肌的湖泊(bō),没有悲剧般幽深奇瑰的城堡,没有绿得能溶化你全部思绪的大森林。家乡甚至是贫瘠(jǐ)而脏乱的。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密—谧,浸—侵,泊pō,瑰—诡,溶—融。2.推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并改正。无论人们走到哪里,都没法时常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过去,至少也有他的亲友。时间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关联词位置不当,“无论”应放到“人们”之后;语序不当,“因为那里有他的过去,至少也有他的亲友”应改为“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但假如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家乡的小径,________,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A.家乡的月夜,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B.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家乡的月夜,一只小羊还未归家C.家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D.一只小羊还未归家,家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C[依据结构一样和前后协调的原则,所填句子首句应与“家乡的小径”结构一样,可解除B、D两项;“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与“家乡的月夜”相照应,紧密相连,可解除A项,故选C。][资料链接]思想者韩少功韩少功,生于1953年1月1日,湖南长沙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散文《完备的假定》等,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译著。长篇小说《马桥词典》2000年被推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同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韩少功在20世纪90年头曾随考察团赴法国访问考察,在异国的短短一个月里,他深深体验到从未有过的空虚与孤独,思乡之情异样浓烈,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组散文,总题为“访法散记”,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流派。20世纪80年头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起先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作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代表作家有阿城、韩少功等。[文本鉴赏]本文抒写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冷清和对亲人对家乡的惦念,流露出潜藏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同时阐述了对家乡这个文化概念的哲理性思索:家乡,就是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人的心灵归宿。[答案]①客居法国的孤独孤独②家园之思的根本缘由一、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在起先部分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作者所客居圣·纳塞尔市的“家”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建筑的雅致、环境的美丽衬托下文“我”对家乡的思念。自然环境和人文风光如此美丽,仍旧难以抑制“我”对家乡的思念,揭示了家乡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2.“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中“难耐的冷清”在文中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语言的隔阂,文化的迥异,无法与人沟通,使“我”犹如被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中。②“我”感觉像置身于无底深渊的边缘,孤独、虚空,没有回应。3.文章第2、3两段文字的前后都以第一人称来写,那么,这两段为什么要用其次人称写?有何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其次人称,好像在和读者面对面地交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显明,更简洁激起读者的共鸣。二、阅读课文第5~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怎样理解第5段中“倒不是特殊胆怯 孤寂,而是惦念亲人”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过渡作用,既为前面所描写的极度孤寂作一小结,又点明内心孤寂的真正缘由是对家乡的思念。作者前四段写了客居他国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作者做出了“不想移民”的选择,而从这句话起先,作者正面写了思归的真正缘由——他负责地爱着自己的家人和家乡,使文意得到充溢,境界得到升华。5.文章第8段末为什么说“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金麦穗”意味着丰收,“赶车谣”是“我”对家乡的歌颂。尽管现实中的家乡不美,尽管对现实中的家乡不满,因对家乡的现状不满而悲、而滴血,但“我”依旧爱家乡,对家乡充溢希望。6.文中作者对“家乡”这一文化概念作了哪些深刻思索?试分条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家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家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②家乡不会使你真正悲观,你对家乡的悲观其实是一种期望。③只有为家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家乡。④只要真正拥有家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华蜜。三、总览全文,思索并完成下面的问题。7.作者在文中说道:“家乡的美丽总是含着哀痛。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这两句话颇有哲理,但有同学对此提出了怀疑,你是怎样认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认同作者的说法,作者强调的是“家乡”比其他旅游景区多了一些“血、泪,还有汗水”,而“家乡”在每一个游子的心目中都是美的,因为有悲的东西,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观点二)悲的当然是美的,但说“美的从来就是悲的”太肯定,比如鲜花、鸟语可以说是美的,但不能说是悲的。依据上下文,应当改为“悲的从来就是美的”。(观点三)以上两种观点都较片面,都是只从语法角度去解读作者这句话,脱离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作者说这句话意在说明家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血、泪、汗水,而这血、泪、汗水正是人们期盼家乡更美妙而为之付出的,这种付出是悲壮的,因而作者说“美的从来就是悲的”。[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巧用排比,气概贯穿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溶化你全部思绪的大森林”,从家乡没有的事物入手,多角度、多层面表明家乡的“贫瘠而脏乱”,从反面抒写对家乡的酷爱之情。2.写法指导运用排比的方法和作用排比是一种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像、字数大体相等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像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手法。方法:(1)描写构成排比,使描摹的事物具有联想美。除写景外,也有用排比描摹神情的。(2)引用历史故事构成排比,使文章内容充溢。(3)引用古诗词构成排比,使自己的古文底蕴显现于文章中,增加文采。(4)抒情构成排比,增加语势感染读者。(5)叙述构成排比,丰富文章的内涵。(6)说理论证构成排比,增加劝服力,让人信服。作用:(1)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丰满细致,使人物内心丰富细腻。(2)排比写景状物:有节奏显明、层次清晰、景象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传神之效。(3)排比叙事:起铺陈、渲染的作用,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晰,表述全面,有一挥而就之感。(4)排比说理:使文章节奏显明,条理清晰,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气剧烈,无可辩驳。(5)排比抒情:使文章节奏显明,感情抒发酣畅淋漓,语势得到增加。3.迁移运用仿照课文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家乡的特点。原句: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溶化你全部思绪的大森林。仿句:(但是,)我的家乡却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示例】安静安详的村庄潺湲澄澈的小河田园诗般绿树掩映的瓦房青得能引发你全部豪情的田野[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人从诞生起先,便始终处于不停留的行走之中,可是哪怕行至海角天际,总有一个月夜留给自己,留给远方魂牵梦萦的大地。一如韩少功在巴黎的大别墅里写下的文字: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在塞纳河畔万千的繁华里,他的心却归去了,归去在自己的南方小镇,归去在狭窄的街巷里,归去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或许对乡土的情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可称其为人的本能。它溶于一身畅通的血脉里,它根深蒂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这种本能,使每个人在生疏的地域里,遥望那个叫家的方向。【应用角度】“思乡”“温情”“踪迹”等。2.素材应用谁不爱自己的家园,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闻名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以赤子之心向祖国深情表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厚。”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悲愤地写下《死水》《发觉》来抒发深厚的爱国之情;韩少功旅居法国,却情系家国故土,那“风雅富贵之邦”被他拒于心门之外,内心深处不停地呼喊“我心归去”。归去、归去,细细品尝,你会发觉,这些爱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琐碎的言行中,已深化骨髓。[群文阅读]导读:对于久不回家的人来说,回家就是一种渴望。家乡有亲人,有自己的历史,有那一方“热土”。即使异国的景区再美,家乡再穷,但乡思仍旧会随时产生,因为“家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自己在这里成长、奋斗、耕耘,这里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在异国他乡,与孤独感相伴随的是思乡。思乡是生生不息从古至今涌动在我们血脉里的对家乡的惦念,是一种无法抛却的犹如落叶归根的情愫,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如水般的愁绪……暮雨乡愁⊙张清华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饰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充溢开来。海德堡冬日的白昼特别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瞬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怆,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特别苍凉凄楚。这些特殊带着东方色调的草木,好像特殊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打算离开这里了。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人们总是把乡愁简洁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详细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无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哀伤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家乡处于大地的中心”,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家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踪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妙的时间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别,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难过之地。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剧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一个人在冷雨中独立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假如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相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毅。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因了那恒久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望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家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顺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言外之意。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着又剧烈的憧憬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事实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回家(节选)⊙章珺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留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忙,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音,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子,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改变,当心翼翼地躲藏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美丽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或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家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