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材料()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自耕农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32年英国政府本着“国内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同英联邦成员国之间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并规定输入英国国内的货物一律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这一做法A.被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所普遍采用B.进一步规范了世界贸易秩序C.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D.加剧了国际贸易关系的紧张3、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表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封闭性C.稳定性D.分散性4、“孙悟空”已成为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从1941年《铁扇公主》到1956年《大闹天宫》;1961年《三打白骨精》,再到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A.国人艺术审美水平不断提升B.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流C.文艺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D.凸显了孙悟空深受民众喜爱5、根据考古发掘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山东省存在大量的冶铁作坊,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今湖北省也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各种工具设施一应俱全。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C.冶铁技术交流日益频繁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6、某古代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并在经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基本无恙,仍能在今天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白渠B.郑国渠C.都江堰D.芍陂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8、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9、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0、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A.正确B.错误11、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A.正确B.错误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3、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A.正确B.错误14、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A.正确B.错误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7、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材料二(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材料三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18、(3)下面是1998年—2002年我国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业产值比较。

。年份。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数值(亿元)

比重(%)

比重(%)

1998年。

33621

62.90

2083

3.90

17750

33.21

2000年。

40554

58.32

5520

7.94

23465

33.74

2002年。

45179

49.87

12951

14.30

32459

35.83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我国三类企业工业产值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态史观在历史研究中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如何发生作用。

环境不仅能改变人种的类别和迁徙习惯;而且可以打破空间隔绝,使得文明相互流通欧亚大草原形状象个哑铃,由东向西延伸,动植物跨越不会遇到不可逾越的环境阻隔,哑铃的两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通过幅员宽广的草原进行对流互动。可见环境隔绝与流通对文明发展的巨大支配力。

在生态史的框架内;美洲的发现早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殖民侵略行动或孤立的政治事件,发生于500年前的环球航行以及对动植物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移植,以一种全新的会聚性模式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人们开始交换不同大陆的生命形式。疾病的播迁可能直接影响到了人口的增减。人类的迁移改变了自然的范围和本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害了生态边界,也改变了殖民地本身原有的历史格局。

——杨念群《从“世界史”到“全球史”一—“生态史观”的贡献与局限》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围绕“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0~1949年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单位:公里)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摘编自《上海竹枝词》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部分)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部分)。时期隋唐宋辽金元明清(19世纪初)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6.427.210.710.5粮食总产量(亿市斤)889.821749.452385.882340.97社会粮食总需求量(亿市斤)6961113.61718.52456全国人口(万人)9000120002000030000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988.71457.871192.94780——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提取粮食供求关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8分)23、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试题分析: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信息说明小农经济理想追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也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但材料体现不出生活富裕的信息,故②错误,本题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2、D【分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而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种措施容易引发各国之间的关税战争,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的紧张,D正确,B排除;二战后吸取经济大危机时期各国关税贸易战的教训,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非采用这种措施,A排除;英国的措施不属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排除。故选D。3、A【分析】【详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描写的是农夫辛勤劳作,但是生活困苦,这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A正确;封闭性主要指的是自给自足,产品不流入市场,排除B;稳定性指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农民固着于土地,社会流动性弱,排除C;分散性指的是以户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D排除。4、C【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的孙悟空的外部形象及制作手法来看,每个时期的孙悟空形象是有所侧重的,说明的是文艺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C正确;AB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材料未涉及民众对孙悟空形象的态度,D排除。故选C。5、B【分析】【详解】

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作坊,“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各种工具设施一应俱全”,这说明当时的矿冶业发展规模较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矿冶业的状况,没有涉及铁器的用途,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冶铁技术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矿冶业的所有权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6、C【分析】【详解】

据材料“并在经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基本无恙”可知是四川地区的都江堰,故C正确;白渠、郑国渠位于黄河流域,故AB排除;D芍陂位于安徽,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0、B【分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本题说法错误。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题意说法正确。1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题干表述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中国的特殊社会性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和斗争性,故题干表述正确。15、A【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三者共同构成了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故本题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图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得出择偶标准变化的各种趋势,如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本人成分和政治面貌从高到低,说明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减少,根据学历一栏的数字变化可知重视个人的能力等等。然后选取一种趋势进行说明,说明形成的原因要充分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如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解析】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择偶标准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能力;择偶标准对个人政治身份的关注日趋减少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择偶标准由注重政治出身向个人能力倾斜。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文革”期间,国家更是以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政治出身受到重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个人能力更受到人们的重视。17、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材料中的“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

(2)联系所学可知;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联系所学可知贻来牟机器磨坊属于民族工业;表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联系所学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4)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解析】(1)特点:男耕女织。

(2)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原因:重农抑商。

(3)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4)趋势: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或近代化、工业化)18、略

【分析】变化:从表格纵向看可知国有企业产值增加;所占比重下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数量和比重上升。从表格横向看,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根据所学从内外因两方面回答即可。内因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外因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关。

点睛:图表分析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双重比较,从比较中找出数量的变化,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解析】变化:国有企业产值增加;所占比重下降,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数量和比重上升。

原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时刻围绕“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在阅读材料中结合联系所学知识,如“环境阻隔”可结合所学的古希腊雅典文明的形成条件,“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可结合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疾病的传播”可想到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等,从而得到具体的论题,切记观点要明确。在阐述时结合教材的具体史实,分点论述。自己要能够自圆其说,所找的史实能够支撑所提出的论题。【解析】示例1:多山靠海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古希腊的的民主政治。

多山靠海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将希腊分成若干蕞尔小国;小国寡民的特征为直接式民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这种环境造就了工商业相对发达的经济特点,工商业中自由;公平和平等理念对雅典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雅典政治呈现出民主、平等的特征。

示例2:美洲的发现及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

欧洲微生物和细菌传入美洲造成了美洲原居民的大量死亡;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大大提高了世界多地区的粮食产量;养活了大量人口,促进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示例3: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世界各国合作的加强。

面对全球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的突出,1992年国际社会聚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讨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约定“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随后共有84国签署;为了加强化学品的管理,减少化学品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学品引起的危害,国际社会达成了斯德哥尔摩公约,2004年生效,目前有124个成员国,其中包括中国。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提出观点: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论述:结合所学,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列强的侵略、掠夺;封建顽固派的阻碍;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和科技落后;战争的破坏等分析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最后总结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阻碍我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才能使铁路事业快速发展。【解析】观点: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论述:近代中国铁路事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受到双重压迫;列强的侵略、掠夺路权造成局势动荡;封建顽固派的阻碍;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和科技落后;战争的破坏,多种因素造成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我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中国要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的“衣衫、番菜、轮船、电报”等流行词的出现,可提炼出论点是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阐释可从近代列强入侵引发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近代工业文明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

论题: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

阐述:上海是近代最早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成为租界,外界许多新鲜的事物纷纷引入上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新式服装的出现;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电报和电灯的使用、番菜的引入等等,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知识视野,促进人员的交流、信息的传递、经济的联系,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化和引领时尚、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标杆。流行语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情况,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总之;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其流行语汇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是研究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资源。

(示例不做唯一标准答案)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首先,材料提供了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四个时期的粮食供求信息,可以在这四个时期中任选一个并根据材料提取粮食供求关系的信息,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容易论证的时期。例如:选取宋辽金元时期。信息: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其次,表格中各个时期涉及的信息包括全国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社会粮食总需求量、全国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等,可以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时代背景,从农业生产技术、地区开发、农业商品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例如: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具体而言包括: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农业的快速进步);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扩展;早熟、耐旱稻种(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最后,对所论述内容进行总结,以呼应主题。例如:所以这一时期虽然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但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解析】示例一:选取宋辽金元时期。

信息:宋辽金元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