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大郢二三事_第1页
桑大郢二三事_第2页
桑大郢二三事_第3页
桑大郢二三事_第4页
桑大郢二三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桑大郢二三事.doc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大郢二三事1、桑大郢古迹为什么保留甚少桑氏家族在桑大郢最兴旺的时期是明末清初,据说那个时期古迹最好最多,古色古香,有"纳凉亭"、"水中鄱"、"阅书斋"、"观花园"等,一片繁荣景象。桑家人房子用的都是青砖灰瓦,砖上有图案,有飞禽走兽,有奇花异草,有英雄射猎,有武士挥戈....为什么至今遗迹保存的很少呢,祠堂也只有残垣断壁。一、据说太平天国时期旧县有个李朝(昭)寿的人,这个人想利用老旧县地势占山为王,搞独立王国。因旧县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他手下有部队,人马很多,就准备在旧县造房,修筑城池。因为古代运输工具不便,当时女山湖水运发达,李朝寿派人把桑大郢的墙砖拆掉,通过水运,用人接人的手段,排成队伍传递到旧县,其间毁环建筑最为严重。二、屡遭土匪抢劫。远的不说,据说在民国初期(1915年左右),遭土匪抢劫一次,土匪头子夏四带土匪抢烧杀,那一次,桑家桑盛金,字利生,头被士匪活活砍掉。民国中期(1937年底),日本鬼子即将攻入明光,国民党腐败无能,明光胡、李、汪、秦四大家和所有有钱人,都在桑大郢躲匪逃难,因为桑大郢有水运码头,可进可退。桑国权家老大老二(人称大队长、二队长)勾结土匪和国民党散兵游勇,想从四大家族身上索取银元,抢劫财富。据说土匪喊话,桑家你只要把四大家首领交出,就不放火烧杀,桑家岂能干出不仁不义之事?结果土匪们一把火烧了桑大郢,整整烧了28天,桑大郢的辉煌(名胜古迹)也付之一炬。三、解放初期仅保留两个院落和一个祠堂,一个属东院,一个属西院。东院被乡政府作办公用,有一部分被供销合作社用,西院被大郢学校用的,祠堂被粮站使用。这些建筑只用不修,逐渐破旧倒塌。八十年代初,公社书记杨照平将桑大郢乡政府迁入新大郢,并拆除许多墙砖用于新大郢的建设,毁坏了原有的面貌,昔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桑大郢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2、做善事,能死里逃生据说桑大郢有个叫桑炳行的人,家里很有钱,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他家收的粮食,遇到荒年,就给穷人吃,接贫济困。穷人有病没钱,他也给钱医治,当时老百姓都非常尊敬他,尊称他为三少爷。他的善举行为,乡里乡外无人不知,他的乐善好施在后来被传为佳话。有一次,土匪头子夏四带着匪徒攻打桑家大郢。因为桑炳行也是桑家中的一员,他逃到庄子外围南大山上,被土匪逮到,用大刀准备砍。有个小土匪首领正好赶到,这个小头目有个绰号叫"小白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但他却说:不许杀,这个人是好人善人。结果桑家被杀了数十人,他没有被杀。原来这个匪首是一个赌徒,有一次赌输了,欠人家五个洋元,人家不让走。这时三少爷桑炳行路过,帮了那个人解了燃眉之急,又给了他路费钱让他回家。这说明一个人活在世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3、顽乡长与顽县长说理的故事我们明光以前是属于盱眙县管辖的地盘,当时有个盱眙县县长姓秦,是一个很廉洁奉公的清官,他经常带官兵下乡剿匪。地方有土匪,只要有百姓举报,他就亲临现场,就地惩办。有一次他在大郢地界杀掉两个人,一个是赵金龙,一个是徐跃龙,当地老百姓声称秦县长斩了两条龙,当然是土匪、恶龙。桑国权是国民政府乡长,他家庭是贫农出身,没有土地。他从小聪明过人,没钱读书,姓桑家族(当时是桑和靖祖父任族长)用祠堂公款培养他读书,后来他考取凤阳师范学校,凤阳师范毕业后,他被任命为乡长(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所以也称为伪乡长、顽乡长),直至解放。桑大郢东院西院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一个贫困无权的贫民当上乡长,他们觉得面子上不好看,无形中不服,就告他通匪通共,当时秦县長也把桑国权列入惩办土匪名单之中。桑国权就把家境贫寒,无钱读书,遭有钱人诬告等等情况一一向秦县长解释,受到县长的同情。事实桑国权并没有通匪,姓桑当土匪的他也交官府查办。但桑国权通共是事实,他有一个干儿子(义子)名叫张伯鹤,是共产党大官、解放后任安徽省粮食厅厅长。张伯鹤打游击时,把当地乡长,区长,十几人都逮到鲁山游击大队办公驻地南徐岗,桑国权虽是他干爷(义父)也不能例外,都被关押在一个毛驴棚里,接受人民审查。他在关押中还作诗一首,"三间破草棚,仅容十来人,一日三餐食,尽是豌豆仁。"那时正是豌豆成熟的季节,共产党打游击自己都没有吃的,哪还有粮食给这些犯人吃呢?4、桑氏家族献计联和县兵剿匪民国期间,蒋家王朝腐败无能,日本鬼子侵略中原,明光、旧县、津里都有鬼子岗哨。当时地方土匪横行霸道,大白天成群结队,高达数百人。拉肉票,牵牛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股匪徒以夏四为首,非常狡猾。县兵来了他就躲藏在女山湖芦苇荡里,和县兵玩起所谓"打游击"、"捉迷藏"之术,县兵屡次剿匪无果而归。桑家献计给时任剿匪大队大队长的胡志兵,想要把这股匪徒扫除必须先除夏四匪头,但想捉拿夏四匪头非常困难。桑家出谋献策,先把夏四家其他弟兄捉到,逼迫他们去捉拿夏四,限期内不把夏四捉来,就拿他们人头抵罪。俗话说,"猫捉老鼠很难,老鼠找老鼠容易",利用夏四兄弟寻找夏四是很容易得事情。据说夏四逃跑到黑塔子镇,属五河管辖,他们找到夏四时,夏四躲在小玉米(红高梁)地,夏四接见兄弟问家乡风声如何,他们趁夏四没有防备之际,把夏四捉到,砍头归案。群龙无首,当时地方得到了平安。为了树立正气,当地民间艺人夏瞎子还把这个故事收集编入《夏四打大郢》,大鼓书、洋琴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唱,精彩生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5、桑家堂号为什么称"余善堂"呢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乡长、一个县长、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老百姓都会有共同的评价和口碑,这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民心民意。桑大郢桑家堂号为什么称"余善堂"呢?就是因为姓桑家虽然是地方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但是他们不做侵犯百姓伤天害理之事。据说桑家土地庄园很大,上盱眙县都不走人家路,这说明了从桑大郢到盱眙全县都有他家的土地和村落。据说桑家某一代出生一个桑大迷糊,人家上他家借粮,他说:“你自己弄去,我对你放心”,还粮食的时候他又说:“你自己送去,我对你放心。”在很早以前,地方流传善桑、恶戴、顺水牛。意思是姓桑对人和善,姓戴对人刚强,姓牛对人顺水推舟,也就是顺其波逐其流。因为这三个家族都是地方显赫有名的大家族,老百姓对他们各有不同的评价。6.桑佩兰修家谱桑氏家族有一个名叫桑馥,字佩兰,从小读书勤奋、聪明。他有个姑爷当上郡级官长,他在姑爷家过了数十日,有一个县官老爷犯了错误,任何人说情都说不下来。有人对县官说:他家有个亲戚和他家经常来来往往,不妨托他试试看。果然,县官托桑佩兰帮他说通了情。当然亲戚可走不可留,不能老在姑姑家。有一天桑佩兰准备要回家,但没有路费,他的姑姑对姑爷说:"佩兰要回桑大郢,你给他一点路费钱呀!"他姑爷说:"我估计他有钱的!"姑姑说:"他上哪弄来钱。"他姑爷说:“那个县官犯错误,任何人说情都说不下来,我是故意丢给他说的,怎么连路费钱都没有呢,真是个傻瓜”。这说明什么,说明桑佩兰为人正直,不搞歪门邪道敛财。桑佩兰文化渊博,他当时也做过地方官员,但他一世清廉,艰苦创业,获得了庞大家业。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他的后代就是余善堂一门过继的。据说桑家祠堂也是他修缮的,家谱也是他修的,有序为证。他对桑氏族谱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亲自写了谱序,对家规家风家教制定了严格的要求。7、做人不能狐假虎威,仗势欺人在清朝时期,有一名外地姓桑的,名字叫桑春荣,当时做了京城管理法律的大官(刑部尚书),但是家族门户单薄,他认为光有大官没有大族,互不衬托,不风光,不得体。听说盱眙西乡有个桑大郢,桑姓是大户人家,他就特意到桑大郢来认家里叙家谱。一开始他并没有说明来意,桑家对他热情招待,他在桑家过了一段日子。时间长了,他觉得桑家对他招待这么热情,就把来意说出来,但是桑家也没说不肯,也没说肯,老是往后推延不决,但是对他的招待比初来还要加倍热情。这样的中央级大官,桑家为什么不愿和他认家里呢?桑家不是个大傻瓜吗?不然,桑家人认为他虽是个大官,他当官有福他享,我们桑大郢桑家沾不上多少光,但是他一旦犯了错犯了罪,那我们整个桑大郢家族都要受到株连。因为大清法纪法律是非常严格的,当官的一旦犯了罪,全家抄斩,株连九族的比比皆是。我桑家本本分分,也不想借他人的威风,仗势欺人。8、与邻善为重,百事孝为先桑宏泰是桑家最穷的一户人家,他的辈份在桑家最大,家庭在桑家最穷。家里穷的可以这样形容:田无立锥之地,灶无柴米之炊,床无取暖之被,身无遮体之衣,文无交往之客。在解放前,穷人再穷也是得不到公家照顾的,因为旧社会政府只顾自己当发财,不顾人民群众生活疾苦,正如唐朝诗人杜甫写的"朱门酒肉具,路有冻尸骨"的真实写照。桑宏泰人貌长得丑,身材胖,个子矮,辈份大,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士老爷"。古人云,人死得穷不得,就拿姓桑本家一族,也没有人会尊称他老祖爷,老太太、爷爷、叔叔,有时甚至还拿他取笑。但是,桑氏家族每年逢清明十月招祭礼,他是最有地位的,排在最前面的,他往三座老坟前的大石墩上一坐,活脱脱的土老爷,下面跪的都是小字辈。祭祖仪式上,案头会摆满各种各样茶食,有果碟、公鸡、鲤鱼、猪头等供品,这些最后都被会被他用粗布袋子统统背走,因为他家最穷、辈分最大,谁和他去相争呢?他这个人虽然家里很穷,但他是个孝子。老母双目失明,不管刮风下雨,炎热寒冬,他都搀着老母亲挨村挨户讨饭。逢年过节,没有钱买菜,左邻右舍有的会给他鱼,有的给他肉。为了感恩,每到农忙季节他也帮人家干点农活,哪家能亏待他呢?有时桑家还从祠堂公款中抽取资金帮助他解决生活问题。9、桑氏宗祠始建与终毁经历我桑大郢桑氏家族于元末明初由山东迁徙于此,始祖兄弟二人,长兄名桑万公,经过盱眙,分手不知去向,生殁失考。我始祖桑千公划船顺河而下(女山湖),看到这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幽静之地,于是停下来上岸,在桑大郢落居,繁衍生息。老祖们经过多年辛勤劳动创业,家资物产富裕,开始修族谱,建祠堂。据说桑氏祠堂始建于乾隆期间(也有说始建于明朝),是桑馥,字佩兰,一手修建。我从小在桑大郢读书时记得建筑房梁都是木头结构,据说是先把木头框架架上,然后再在周围砌墙,石材和很粗的木料都是通过水路从外地运来的。桑氏祠堂共三进,前进是大厅,是专供清明十月招,祭祖设宴用的,中进是桑氏摆放牌位用的(有说后进是摆放牌位的,代考),后进是接待来宾、管理族谱办公用的。因为那时祠堂有公田,年年从公田中收租,管理族谱人员每年都统计人口(生、死、时间纪录),形成草谱,每隔数十年间修一次版谱,收的租钱用于这方面工作。解放后,桑氏祠堂被国家接收,当时被用于粮站仓库。1958年,政府从祠堂后面盖起大瓦仓库,祠堂变为销售米面加工,办公用的,东西厢房成为工作人员住宿地。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