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_第1页
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_第2页
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_第3页
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_第4页
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报告-1-卫生检查报告怎么写一、检查概况1.检查日期及时间(1)本次卫生检查于2023年4月15日进行,时间从上午8点30分持续至下午5点整。检查期间,严格遵守了国家相关卫生检查标准和程序,确保了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检查组由环境卫生专家、公共卫生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共计5人。(2)检查当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有利于检查工作的开展。检查组首先对检查对象的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了审查,包括卫生责任制的落实、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卫生培训记录等。随后,检查组实地走访了各个检查区域,对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人员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3)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同时,检查组对检查对象的卫生管理水平给予了肯定,并对一些优秀做法进行了表扬。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将整理出详细的检查报告,并向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2.检查单位及负责人(1)本次卫生检查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市环境保护局共同实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本次检查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检查方案、组织检查队伍以及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2)检查负责人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处张处长,张处长具有丰富的卫生监督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本次检查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担任组长,确保检查工作的高效进行。张处长在检查前对检查组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明确了检查要求和注意事项。(3)检查组成员由各相关单位的专家和执法人员组成,包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专家李博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监管员王工程师以及市环境保护局的环保监测员赵工程师等。他们在检查过程中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确保了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检查组成员均持有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相应的执法权限和业务能力。3.检查目的及范围(1)本次卫生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通过检查,旨在评估被检查单位的卫生状况,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2)检查范围涵盖了公共场所、餐饮服务、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是否完善,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学校卫生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措施是否严格执行等。(3)本次检查还特别关注了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员工健康监测、消毒杀菌措施的执行等。通过全面检查,旨在提高各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二、检查对象及方法1.检查对象名称及数量(1)本次卫生检查的对象包括市区内50家餐饮服务单位,这些单位涵盖了快餐店、酒店、食堂等多种类型。其中,大型餐饮企业有10家,中型餐饮企业20家,小型餐饮企业20家。此外,还包括5家学校食堂,这些学校食堂服务于市区内10所公立中学和小学。(2)在公共场所方面,检查对象包括30家商场、超市,20家电影院、剧院,以及10家体育场馆。这些场所日均接待人数众多,因此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3)医疗机构方面,本次检查对象包括5家综合医院、10家专科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5家诊所。这些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市区及周边地区,其卫生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2.检查方法及流程(1)检查方法上,本次卫生检查采用了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询问了解、抽样检测等多种手段。现场查看主要针对公共场所、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直观评估;查阅资料则是对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记录等进行审查;询问了解则是通过与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其卫生管理理念和实践情况;抽样检测则是对食品、饮用水、空气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2)检查流程上,首先由检查组对被检查单位进行初步了解,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卫生管理制度等。随后,按照检查标准对各个检查点进行逐项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要求被检查单位立即整改。检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3)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检查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要求被检查单位立即整改,必要时暂停相关业务,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检查组还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3.检查工具及仪器(1)本次卫生检查配备了多款专业工具和仪器,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中包括手持式紫外线检测仪,用于快速检测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场所的紫外线消毒效果;便携式温度计,用于测量食品储存、加工过程中的温度,确保食品安全;以及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饮用水的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检查工具还包括卫生检查记录本、数码相机、录音笔等,用于记录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发现的问题。卫生检查记录本详细记录了检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检查结果和整改要求;数码相机用于拍摄现场照片,作为检查结果的佐证;录音笔则用于记录与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的交流内容和检查过程中的重要指示。(3)实验室检测方面,检查组配备了标准化的实验室设备,如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显微镜等,用于对食品、饮用水、空气等样本进行详细的微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这些设备均经过定期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专业的检测人员,负责样本的前处理、检测操作和结果分析。三、检查结果概述1.总体合格情况(1)经过本次卫生检查,总体合格情况良好。在检查的50家餐饮服务单位中,有45家单位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占检查总数的90%。这些单位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食品处理流程、员工健康等方面均表现良好,未发现重大卫生安全隐患。(2)在公共场所方面,30家商场、超市和20家电影院、剧院等场所的卫生状况也较为满意,合格率达到95%。这些场所普遍重视卫生管理,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日常清洁消毒,确保了消费者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活动。(3)医疗机构方面,5家综合医院、10家专科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5家诊所的卫生检查合格率达到了100%。这些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均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总体来看,本次卫生检查结果表明,被检查单位在卫生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主要问题概述(1)在本次卫生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餐饮服务单位。部分餐饮企业存在食品处理区与卫生间共用通道,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部分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如冷藏设备温度控制不准确,导致食品储存环境不卫生;此外,部分员工在食品处理过程中未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2)公共场所方面,部分商场、超市的卫生清洁工作不够彻底,如地面、货架、卫生间等区域存在污渍和杂物;部分电影院、剧院的通风换气设施不足,导致空气质量较差;还有部分场所的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或维护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3)医疗机构方面,个别单位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不足,如部分医护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口罩,患者候诊区域消毒不频繁;部分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不规范,存在分类不清、标识不明等问题;此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设施老化,影响了消毒效果。这些问题均需被检查单位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3.不合格项目数量及比例(1)在本次卫生检查中,共发现不合格项目123项,涉及餐饮服务、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等多个领域。其中,餐饮服务单位不合格项目64项,公共场所不合格项目32项,医疗机构不合格项目27项。(2)在餐饮服务单位中,不合格比例达到12.6%,主要问题集中在食品处理、储存和员工个人卫生方面。在公共场所中,不合格比例约为10.7%,主要问题集中在环境卫生和设施维护方面。而在医疗机构中,不合格比例约为5.4%,主要问题集中在疫情防控和医疗废物处理方面。(3)综合来看,本次卫生检查中不合格项目的总数为不合格单位总数的20.3%。这一比例表明,尽管大多数单位能够达到卫生标准,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在卫生管理上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整改和监督,以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四、具体检查结果1.环境卫生状况(1)在本次卫生检查中,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关注。餐饮服务单位普遍能够保持一定的环境卫生水平,如大部分餐厅的地面清洁,桌面整洁,垃圾桶设置合理。然而,部分餐饮单位存在环境卫生问题,如后厨地面油污严重,部分餐具未及时清洗消毒,以及食品储存区域与卫生间共用通道,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2)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参差不齐。商场、超市等场所的地面清洁度较高,但部分角落和货架上的灰尘较为明显。电影院、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的观众席和通道保持较为干净,但洗手间卫生状况普遍较差,清洁频率不足,且部分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3)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状况整体较好,但仍有改进空间。大多数医院能够保持地面、墙面和设施的清洁,但部分科室如儿科、急诊室等区域由于患者流量大,清洁工作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渍。此外,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区域如候诊区、卫生间等,由于使用频率高,需要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2.设施设备情况(1)检查中发现,餐饮服务单位的设施设备情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餐厅配备了足够的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以及符合卫生标准的冷藏和冷冻设备。然而,部分小型餐饮店缺乏必要的通风设施,厨房排烟管道维护不及时,导致厨房环境潮湿,影响食品安全。(2)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情况各异。商场、超市等场所的设施设备较为完善,包括自动扶梯、电梯、消防设施等均能正常使用。但部分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剧院的音响设备老化,影响观影体验;部分体育场馆的照明设施亮度不足,影响运动安全。(3)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情况较为复杂。大多数医院能够提供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如CT、MRI、X射线等,但部分老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更新滞后,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此外,一些医疗机构在消毒设备、废物处理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维护和更新。3.人员健康及卫生知识(1)本次卫生检查中,人员健康及卫生知识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关注。在餐饮服务单位,部分员工存在健康问题,如感冒、皮肤病等,但未及时休病假,影响了食品安全。同时,员工对食品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员工对食品处理流程和卫生操作规程的理解不够深入。(2)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普遍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员工对消毒、清洁等卫生措施执行不到位。例如,电影院、剧院的保洁员对清洁剂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导致清洁效果不佳。此外,部分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了解不足,如口罩佩戴不规范等。(3)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健康及卫生知识方面表现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医护人员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卫生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手卫生等知识的应用不够熟练。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知识的传播能力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五、问题分析1.问题原因分析(1)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卫生管理意识不足。部分单位负责人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将卫生管理纳入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此外,员工培训不足,对卫生操作规程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执行卫生规范。(2)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能与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有关。部分场所由于经费限制,未能及时对损坏的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影响了环境卫生和设施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清洁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问题反复出现。(3)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机构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同时,医疗机构在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此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资源有限,难以达到与大型医院相同的卫生服务水平。2.问题影响评估(1)在餐饮服务单位中发现的问题,如食品处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达标等,可能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直接威胁。食品污染和交叉污染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同时,这些问题也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影响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信任。(2)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问题,虽然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同样可能引发健康风险。例如,不清洁的地面和设施可能导致滑倒事故,而不足的通风设施可能影响空气质量,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可能对呼吸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这些问题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公共活动质量。(3)医疗机构在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传播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不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可能导致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造成潜在危害。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3.问题处理措施建议(1)针对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认识。同时,要求单位负责人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健康状态符合工作要求。此外,应加强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的清洁消毒,以及及时处理食品废弃物。(2)对于公共场所,建议增加日常清洁消毒的频次,确保环境卫生。对于损坏的设施设备,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障公共安全和舒适。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卫生和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能正确执行清洁消毒和疫情防控措施。(3)针对医疗机构的问题,建议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熟悉并遵守卫生规范和传染病防控措施。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消毒效果。此外,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管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六、整改要求及措施1.整改期限(1)针对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问题,要求在接到整改通知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对于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如地面清洁、餐具消毒、冷藏设备维护等,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员工健康和卫生知识培训,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2)公共场所的整改期限为10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应确保所有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包括地面清洁、设施维护、通风换气等。对于损坏的设施,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维修或更换。(3)医疗机构的整改期限为20个工作日。对于疫情防控、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对于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期间,医疗机构应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减少对医疗服务的影响。2.整改责任部门及人员(1)针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整改责任,由各餐饮企业的负责人直接负责,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具体到各部门,食品安全部门需负责监督食品处理和储存环节的卫生状况,人力资源部门需负责员工的培训和健康检查,设施管理部门需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更新。(2)公共场所的整改责任由场所的运营管理单位承担。运营管理单位需设立专门的整改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具体到人员,保洁部门需负责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设施管理部门需负责设施的维修和更换,安全管理部门需负责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3)医疗机构的整改责任由医疗机构的管理层负责,包括院长、副院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整改小组应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护理部、设备科、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整改计划、监督实施和效果评估。此外,各部门负责人还需对所辖区域的整改工作负责,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3.整改具体措施及方法(1)对于餐饮服务单位的整改,首先要求对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再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卫生操作流程。同时,对食品储存区、加工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定期检查冷藏、冷冻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控制符合标准。此外,设立食品追溯系统,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2)公共场所的整改措施包括:增加日常清洁消毒频次,对公共区域、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对损坏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确保口罩佩戴规范,手卫生措施到位;同时,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公众反映的问题。(3)医疗机构的整改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演练;对消毒设施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消毒效果;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流程,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控;此外,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评估,持续改进卫生管理水平。七、后续跟踪1.跟踪检查频率(1)针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跟踪检查,将实行每月至少一次的频率。首次跟踪检查将在整改措施实施后的第15个工作日进行,随后每月定期检查一次,持续至整改措施完全落实到位。通过定期检查,确保餐饮服务单位持续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2)公共场所的跟踪检查将采用每季度一次的频率。首次跟踪检查将在整改措施实施后的第30个工作日进行,此后每季度末进行一次检查。这种检查频率有助于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稳定,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新出现的问题。(3)医疗机构的跟踪检查将更加严格,实行每两个月一次的频率。首次跟踪检查将在整改措施实施后的第45个工作日进行,之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考虑到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这种高频率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卫生隐患。2.跟踪检查方法(1)跟踪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时,将采用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和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查看将重点检查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员工操作规范;查阅资料则包括查看卫生管理制度、培训记录和检查记录等;抽样检测则针对食品、饮用水和空气样本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2)对于公共场所的跟踪检查,将侧重于对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和疫情防控措施的检查。检查人员将实地查看公共区域的清洁状况,检查消防设施和应急疏散通道的完好性,以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随机提问。此外,还将对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空气质量。(3)医疗机构的跟踪检查将采用更加细致的方法,包括对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防控预案和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的检查。检查人员将深入科室,实地查看消毒设施的使用情况,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运输记录,以及随机抽查医护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还将对医院的感染控制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3.跟踪检查结果记录(1)跟踪检查记录详细记录了每次检查的日期、时间、地点和检查人员。对于餐饮服务单位,记录了环境卫生状况、设施设备维护情况、员工操作规范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结果。例如,记录显示某餐厅在第三次跟踪检查中,后厨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员工操作规范度提高,食品抽样检测合格。(2)公共场所的跟踪检查结果记录包括了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和疫情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例如,记录表明某商场在第五次跟踪检查中,公共区域清洁度提高,消防设施维护良好,员工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3)医疗机构的跟踪检查结果记录详细记录了消毒设施使用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传染病防控预案执行情况以及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例如,记录显示某医院在第七次跟踪检查中,感染控制指标持续稳定,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运输流程符合规范,医护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所有记录均附有相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证据。八、附件及补充材料1.检查记录表(1)检查记录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检查日期、检查单位、检查地点、检查人员等;检查对象描述,记录被检查单位的名称、类型、规模等信息;检查项目,详细列出各项检查内容,如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人员健康等;检查结果,对每个检查项目进行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和需改进等;整改要求,对不合格项目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建议;负责人签字,由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2)在检查记录表的详细内容中,每项检查项目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例如,环境卫生部分可能包括地面清洁度、垃圾桶清洁度、卫生间清洁度等,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对于设施设备,可能包括设备完好度、设备清洁度、设备使用情况等。(3)检查记录表还包含了备注栏,用于记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特殊情况、问题讨论结果、以及需要进一步调查的事项。此外,表格底部设有检查组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的地方,以证明检查的正式性和权威性。检查记录表将作为正式文件存档,并在必要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2.相关照片及视频资料(1)相关照片及视频资料涵盖了本次卫生检查的全过程。照片包括但不限于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处理区、餐具清洗消毒区、员工操作现场等,公共场所的地面清洁状况、设施设备使用情况、人员佩戴口罩情况等,以及医疗机构的消毒设施、医疗废物处理区域、医护人员工作状态等。(2)视频资料则更加详细地记录了检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例如,视频可能捕捉到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储存和加工的具体过程,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作业,以及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治疗流程和感染控制措施。这些视频资料有助于更直观地展示检查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整改和监督提供依据。(3)所有照片和视频资料均标注了拍摄时间、地点和拍摄人员信息,确保其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照片和视频资料将按照检查对象分类整理,并与检查记录表一同存档。这些资料对于今后的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提供参考。3.其他相关附件(1)其他相关附件包括本次卫生检查所依据的国家卫生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这些文件为检查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检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2)附件中还包含了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表格和清单,如《餐饮服务单位卫生检查表》、《公共场所卫生检查表》、《医疗机构卫生检查表》等。这些表格详细记录了检查的内容和结果,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整改跟踪。(3)此外,附件中还附有被检查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记录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有助于了解被检查单位的卫生管理水平和员工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检查结果的全面评估提供依据。同时,这些附件也为今后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九、结论及建议1.检查结论(1)经过本次卫生检查,总体上,被检查单位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人员健康和卫生知识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