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小林观察“p”字装片,那么他在显微镜视野中应看到的物像应是()A.pB.qC.dD.b2、下列那项不属于生殖器官()A.花B.果实C.种子D.根3、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A.鼻腔黏膜毛细血管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C.肺部毛细血管D.组织间毛细血管4、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5、“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6、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7、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9、如图为人眼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①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请写出①的名称____.

(2)如果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结构示意图中的③相当于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中的标号____.

(3)结构5(视神经)是属于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____

(4)视觉感受器是指图中标号____所示结构.

(5)人从阳光下走到暗室,瞳孔会____(填变大或变小)

10、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是因为________.11、【题文】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b____、c____

(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成____,此过程称为____。b中液体与血浆相比,除不含____外;其它成分相似。

(3)图中c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代表流经此处的液体中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____通过重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没有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液体流到f管中就形成了____。12、【题文】人类常见的血型系统是____血型系统。人类的血型可分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小的结构单位。()14、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15、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判断对错)16、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高级,更适应环境.______.(判断对错)17、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18、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方案:。试管编号12445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0℃100℃水浴时间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现象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

(2)如果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试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试管进行实验.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19、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取两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1)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____________设置实验,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作用。(2)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0、仔细观察下列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__所示为动物细胞,图中__________所示为植物细胞。(2)图甲中如果去掉[]__________,细胞的形状将会发生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的结构是[]__________。(3)切洋葱时会辣眼睛,这种刺激性的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不含的结构是[]__________。(4)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为__________。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是结构是[]__________。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遗传信息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__。(7)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溶液和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样可以保持细胞的在显微镜下的正常形态,同时能够更清晰的看到细胞核。21、如图是人体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表示的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______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的膈肌处于______状态,膈顶部_________,使得胸腔容积_____。

(2)C、D分别表示某人不同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与C状态相比,D状态的呼吸频率比较______(选填“快”或“慢”),说明此时人体处于______(选填"安静"或"运动")状态。22、“世界第一女巨人姚德芬出生在安徽舒城;由于先天性的脑瘤,姚德芬从出生后个子就一个劲儿的猛长,10岁左右,姚德芬的身高,1.80米.到15岁时的她已经长到2.05米进了省篮球队,但不久便发现她身患疾病,由于脑中的脑瘤没有摘除,训练的时候时常晕倒,她不得不回到家中,此后女巨人的生活大都在马戏团和歌舞团中度过.1999年,当时已经2米36的姚德芬在广东做了脑瘤摘除手术,女巨人的个子终于不再长了.但成年后的她,肢端部的器官仍继续生长,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不断出现:肢端肥大;心脏日益肥大等姚德芬不得不卧病在床,生活逐渐不能自理.”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姚德芬脑瘤对她的影响?

(2)试分析姚德芬成年以后的病症与青春期有何异同?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23、如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______进出的;该结构主要存在______(填“上表皮”或者“下表皮”)。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过程,此过程在细胞内的______(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过程。该过程主要在______(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4)若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示意图,则c代表______,并且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_作用。该过程所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______运输的。24、下图是两种不同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细胞最外层[A]______;结构C是______;是进行______的重要场所。

(3)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其中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结果“多莉”长得最像甲羊,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的______(填字母)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因此,“小林观察‘p’字装片”,他在显微镜视野中应看到的物像应是“d”.

故选:C.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解析】【答案】C2、D【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中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A;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A不符合题意.

B;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B不符合题意.

C;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C不符合题意.

D;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D符合题意.

故选:D.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和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和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解析】D3、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解答】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故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解答】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C5、A【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了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所以此题答案选A。考点:生物的特征。【解析】【答案】A6、C【分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根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因此此时的有机物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来自于种子本身,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一般储存在胚乳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一般储存在子叶里,所以种子萌发初期的有机物,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是由胚乳提供,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一般由子叶提供.等发育出叶后,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其中主要考查的是种子萌发初期所需有机物的来源,思考解答.7、C【分析】【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个字代表:擦→滴→刮→涂→盖→染.

A;此图中出现了气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盖盖玻片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否则可能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故不符合题意.

B;此图中存在一些食物残渣;影响了观察效果.涂抹不均匀造成细胞重叠现象,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中细胞排列整齐、均匀.在视野中非常的清晰;易于观察,是最理想的观察效果.故符合题意.

D;此图中是在“涂”这一步.存在一些食物残渣或载玻片、盖玻片上有污渍不清晰;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首先明确实验步骤.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重点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以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掌握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解题关键。【解答】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通过比较发现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因此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而叶绿体是植物体的绿色部分所独有的能量转换器。此题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9、略

【分析】

(1)眼球壁的外膜前方是角膜;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1角膜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

(2)如果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结构示意图中的3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中的6镜头,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3)视神经是把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是传入神经.

(4)内膜即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

(5)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由阳光下到暗室,瞳孔变大,这是因为虹膜内有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平滑肌.

故答案为:(1)角膜。

(2)6

(3)传入神经。

(4)4

(5)变大。

【解析】【答案】图示中各结构的名称:①是角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⑥是镜头,⑦是暗室.分析解答.

10、略

【分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植物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量.所以刚打下的种子要充分晒干才能储存,就是为抑制其呼吸作用,防止其较强的呼吸作用产生过多热量而引起种子发霉变质.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其呼吸作用产出较多的热量所致.

故答案为:甘薯;白菜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呼吸作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1、略

【分析】【解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进入到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不能滤过的是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解析】【答案】(1)肾小囊肾小管。

(2)原尿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3)葡萄糖尿液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常见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根据人体红细胞所含有的凝集原;可将人体的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血型。依据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可以将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据此解答。【解析】【答案】ABOA型B型O型AB型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解答】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与里面的核酸组成,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14、×【分析】【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字母“P”,旋转180度是“d”.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15、×【分析】【解答】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16、×【分析】解: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分析解答.

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果实对于被子植物的意义,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解析】times17、×【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必然会影响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而影响此生态系统的稳定,而生物圈中的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又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必然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解析】【答案】错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18、(1)2ml清水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与馒头的消化有关吗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3)1、4、5(答对1、4或者1、5也可以)

(4)搅拌不充分、唾液量太少、馒头碎屑太多、消化时间太短【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明确实验原理、理解科学探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上表中的1号试管中有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的A处应是2毫升清水,以便对照,对照组是2号试管,1号试管是实验组。(2)选1、3号试管进行实验时,为了控制单一变量,1号试管搅拌,放入的是馒头碎屑,2号试管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放入的是馒头块,这样就能验证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功能。即如果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吗?实验完毕后可观察到1号试管不变蓝,因为1号试管中的淀粉充分与唾液接触,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3)探究温度对馒头消化作用的影响,应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因为选1、4、5号试管进行试验,三者的温度各不相同,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搅拌不充分;唾液量太少、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够;馒头碎屑太多、消化时间太短​、试管保温时间不够等。【解析】(1)2ml清水(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与馒头的消化有关吗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3)1、4、5(答对1、4或者1、5也可以)(4)搅拌不充分、唾液量太少、馒头碎屑太多、消化时间太短19、(1)2ml唾液对照。

(2)2号淀粉被分解了。

(3)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掌握和理解对照实验的特点和原则以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本实验是探究“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因此唯一的变量是唾液,所以“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则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内变蓝色,因为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2号试管不变蓝,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由以上分析可知,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变量是唾液,结果1号试管内变蓝色,2号试管不变蓝,由此得出结论:口腔中的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解析】(1)2ml唾液对照。

(2)2号淀粉被分解了。

(3)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0、(1)乙甲。

(2)A细胞壁B细胞膜。

(3)F液泡E叶绿体。

(4)细胞膜E叶绿体线粒体。

(5)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6)C细胞核。

(7)清水碘液【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解答】(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因此,图中乙所示为动物细胞,图中甲所示为植物细胞。(2)植物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较薄,不易在光学显微镜下看清楚。因此,图甲中如果去掉A细胞壁,细胞的形状将会发生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的结构是B细胞膜。(3)细胞质中的液泡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色素和糖分等物质。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如根尖的结构。因此,切洋葱时会辣眼睛,这种刺激性的物质存在于F液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不含的结构是E叶绿体。(4)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有害的物质的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内的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E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B细胞膜,D细胞质和C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6)C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7)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是用碘液;把制成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最准确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因此,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溶液和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清水和碘液,这样可以保持细胞的在显微镜下的正常形态,同时能够更清晰的看到细胞核。【解析】(1)乙甲。

(2)A细胞壁B细胞膜。

(3)F液泡E叶绿体。

(4)细胞膜E叶绿体线粒体。

(5)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6)C细胞核。

(7)清水碘液21、(1)吸气收缩下降变大。

(2)快运动【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肺通气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结合图进行分析。【解答】(1)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B表示的是人体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因此,B表示的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吸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的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使得胸腔容积变大。

(2)一个人在安静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C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安静的呼吸状况;曲线D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表示运动的呼吸状况。因此,C、D分别表示某人不同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与C状态相比,D状态的呼吸频率比较快),说明此时人体处于运动状态。【解析】(1)吸气收缩下降变大。

(2)快运动22、略

【分析】

(1)脑瘤刺激脑垂体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过分生长,有的身高可达2.6m以上,这叫巨人症;

(2)姚德芬青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过分生长,患的是巨人症;姚德芬成年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短骨的生长,造成手掌大;手指粗、鼻高、下颌前突等症状,患的是肢端肥大症.

故答案为:(1)脑瘤刺激脑垂体分泌大量生长激素。

(2)青春期患的是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解析】【答案】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23、气孔下表皮光合作用叶绿体呼吸作用线粒体水蒸腾筛管【分析】解:(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气孔进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