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3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B.天然气的燃烧C.烃的裂解D.石油的分馏2、某小组同学验证SO2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培养皿中①、②、③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Na2SO3固体上滴加适量70%的H2SO4,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记录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装置瓶盖物质实验现象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②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红色褪去红色褪去③蒸馏水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
A.Na2SO3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B.瓶盖①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C.瓶盖②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D.瓶盖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和水不反应3、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以干燥Cl2,但不能干燥SO2B.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碘的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淡黄色沉淀D.SO2和Cl2分别与双氧水反应均产生O24、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A.0.3molB.0.4molC.0.5molD.0.6mol5、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溶于蒸馏水呈碱性,C和E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原子半径比较:B.B.E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较: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D.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6、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K+、Cl-、B.Ag+、Na+、Cl-C.Na+、Al3+、Cl-D.Ba2+、Cl-、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C.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践行低碳生活D.CO2、NO2或SO2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已知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I:Pb3O4+4H+=PbO2+2Pb2++2H2O;
PbO2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II:5PbO2+2Mn2++4H++5=2MnO+5PbSO4+2H2O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由反应I、II可知,氧化性:HNO3>PbO2>MnOB.由反应I可知,Pb3O4中Pb(II)和Pb(IV)含量之比为2:1C.Pb3O4可与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l=3PbCl2+4H2O+Cl2↑D.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Pb+16HNO3=3Pb(NO3)4+4NO↑+8H2O9、将3.6g铁铜混合粉末,投入100mLcmol/L的稀硝酸中,金属粉末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后称量为4.8g,则c值不可能为A.1.2B.1.75C.2.0D.2.410、已知(Pb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4)与溶液发生反应①与酸化的溶液发生反应②与浓盐酸发生反应③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由反应①可知,中Pb(Ⅱ)和Pb(Ⅳ)的个数之比为2:1B.由反应①②可知,氧化性;C.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D.可与盐酸发生反应:1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可作潜艇供氧剂B.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C.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为氧化剂,H2O为还原剂D.Na2O2为碱性氧化物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将少量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C.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13、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氢化钙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资料:氢化钙要密封保存;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④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B.反应结束后,应先关闭活塞K,再熄灭酒精灯C.点燃酒精灯前,先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D.装置①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备H2S气体14、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的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与X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B.Y2X和Y2X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Y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X2-)>r(Y+)D.N的气态氢化物比M的气态氢化物稳定15、利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原理正确,操作准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
目的。
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灼烧海带。
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尾气。
制取氯气。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SO4、Na2SO4、KNO3、NaNO3、Na2CO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没有溶解。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17、请用双线桥法表示以下反应电子的转移情况:
(1)2Na+2H2O=2NaOH+H2↑_____;
(2)2H2S+SO2=3S↓+2H2O_____;
(3)3Cu+8HNO3=3Cu(NO3)2+2NO↑+4H2O_____;
(4)2KMnO4+16HCl=2KCI+2MnCl2+5Cl2↑+8H2O_____。18、SO2和Cl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探究二者的制法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实验室可通过铜与浓硫酸加热制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Cl2的简易装置。已知:
①B、D装置的作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SO2、Cl2的化学性质。通过控制弹簧夹a、b;向X中分别通入不同气体:
①若关闭b,打开a,X溶液为品红溶液,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____性。
②若关闭a,打开b,X溶液为紫色石蕊试液,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若同时打开a、b,X溶液为紫色石蕊试液,同时通入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的气体,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与②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9、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
(2)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3)若反应中转移0.90mol电子,则生成铜的质量为______g.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至⑧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①2②③④3⑤⑥⑦(1)元素②的一种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_。
(2)元素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由元素③组成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_________(填化学式)互为同素异形体。
(4)仅由元素①;④组成的化合物甲;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5)仅由元素⑤、⑦组成的化合物乙,请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乙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21、(1)等质量的下列气体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
(2)等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
(3)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g某未知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______L(用NA的式子表示)。22、某同学用10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mL1mol/L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浓盐酸_________mL。
(2)配制该稀盐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等。
(3)取所配制的稀盐酸100mL,与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896L,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_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12分)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下列物质中:①CO2②KCl③Ne④金刚石⑤NH4Cl⑥Ca(OH)2⑦N2H4⑧SiO2
⑨液氨⑩SO3⑪NaCl;其中(1)~(4)题填写序号。
(1)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2)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
(3)①、②、④、⑨、⑪中,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
(4)①、④、⑨、⑩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5)平均1molSiO2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_______。
Ⅱ.
(6)金红石型TiO2的晶胞为长方体;晶胞参数如图所示。
TiO2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7)(CN)2是一种与Cl2性质相似的气体,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N)2的电子式_______,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CN)2分子为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8)乙二胺(H2N-CH2-CH2-NH2)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_______。
(9)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的成酯修饰以减轻副作用:
请用“*”标出以上两种分子中的所有手性碳原子_______。24、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5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元素W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
(1)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与X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稳定性:H2Z________H2W(填“<”、“>”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5、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④按原子个数比为1:1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②、④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2)⑤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⑧和⑨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弱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和元素⑧的气态氢化物易于制备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素①、④、⑤两两之间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写出一种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26、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Ⅰ.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处理。
Ⅱ.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NO2(g)+SO2(g)SO3(g)+NO(g)-Q(Q>0)
Ⅲ.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硫离子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氨气分子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者“非极性”)。
(2)C、O、S这三种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3)对于Ⅰ中的反应,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速率v(NO2)=______________。
(4)对于Ⅱ中的反应,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NO2浓度保持不变。
c.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评卷人得分五、原理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7、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常见水处理剂还有高铁酸盐及Cl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可以用来刻蚀铜箔制造电路板,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如何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结合必要的文字描述)
(2)高铁酸盐是一种绿色净水剂,其有效成分是高铁酸根FeO能消毒,且能净水。工业上常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lO2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水处理时,加入的高铁酸钾(K2FeO4)作为净水消毒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胶体)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高铁酸钾可用于净水消毒的原因是_______。
(5)铝盐也可以净水,请写出向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28、我国平原地区地下水质量差,铁、锰含量较高,需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地下水中铁锰的来源主要是矿物FeCO3和MnCO3。
(1)酸雨地区地下水中铁含量更高,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2)去除Fe2+
①除铁滤池经过曝气3~7天后,滤料表面形成______色物质,其成分是Fe(OH)3,使得溶液中Fe2+含量迅速下降;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
②将过程ii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
过程i:Fe2++Fe(OH)3=[Fe(OH)2OFe]++H+
过程ii:4[Fe(OH)2OFe]++____+10H2O=____+____
③有利于提高过程ii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A.降低温度B.通入足量O2C.搅拌。
(3)去除Mn2+
向除锰滤池中加入ClO2将Mn2+氧化为MnO2,随着反应进行,滤池溶液的pH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据此分析。
【详解】
A、煤的气化是用煤和水在高温条件下来生产CO和H2的过程;故为化学变化,A错误;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为化学变化,B错误;
C;烃的裂解是用重油为原料来生产乙烯等短链烯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C错误;
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用加热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的方法;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D正确;
答案选D。2、D【分析】【详解】
A.H2SO3的酸性比H2SO4弱、H2SO3易分解,则Na2SO3和H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A正确;
B.瓶盖①中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正确;
C.品红是有机色质、瓶盖②中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正确;
D.有些反应无明显现象,瓶盖③中蒸馏水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证明SO2和水不反应;D错误;
答案选D。3、C【分析】【详解】
A;浓硫酸与氯气、二氧化硫都不发生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B;二氧化硫与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被还原为碘离子,所以溶液的蓝色变为无色,显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错误;
C、盐酸与Na2S2O3溶液反应生成S单质和硫酸钠;氯化钠;所以产生淡黄色沉淀,正确;
D;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反应;过氧化氢作氧化剂,被还原为水,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比氯气弱,所以过氧化氢与氯气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氢,错误。
答案选C。4、A【分析】【详解】
n(Cu)==0.8mol,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1.6mol,产生的气体被吸收得到NaNO3和NaNO2中n(Na):n(N)1:1,n(Na)=n(NaOH)=0.5L×2mol/L=1mol。结合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可得n(N2O4)=0.2mol,假设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原子守恒可得X+Y=0.6。根据电子守恒可得:3X+Y+0.2×2=0.8×2。解得X=0.3;Y=0.3。
答案选A。5、C【分析】【分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在C元素上一周期;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氨气,则A为H、B为N元素,D为P元素;C原子序数大于B而小于D,则C为Na元素;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C和E形成化合物CE,则E为Cl元素,所以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Na元素、D为P元素、E为Cl元素。
【详解】
A.Na、P电子层数更多,半径更大,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原子,其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N;P和Cl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氯化氢最稳定,故B错误;
C.E为Cl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为+7价,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故C正确;
D.H元素和N元素可以形成NH3、N2H4等多种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6、C【分析】【分析】
【详解】
A.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2+在无色溶液中不存在;A不符合题意;
B.Ag+与Cl-形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Na+、Al3+、Cl-相互间不反应,与H+也不反应;且溶液呈无色,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Ba2+和H+都能与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7、B【分析】【分析】
【详解】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进行治理,故A错误;
B.K2FeO4中Fe元素化合价高;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被还原为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表面积很大,可以吸附悬浮物起净水作用,故B正确;
C.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烟尘;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D.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与CO2无关;故D错误;
答案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BC【分析】【详解】
A.反应I中HNO3未能将Pb(II)氧化成Pb(IV),说明氧化性HNO3<PbO2;故A错误;
B.反应I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产物Pb2+与Pb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说明Pb3O4中Pb(II)和Pb(IV)含量之比为2:1;故B正确;
C.据反应II可知氧化性PbO2>MnO而酸性条件下MnO能将HCl氧化成Cl2,则Pb(IV)也能将HCl氧化成Cl2,所以此反应Pb3O4+8HCl=3PbCl2+4H2O+Cl2↑能发生;故C正确;
D.根据反应I可得硝酸不能将Pb氧化成+4价,不能生成Pb(NO3)4;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C。9、AD【分析】【详解】
最终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铁和氧化铜,假设合金中Fe物质的量为x,Cu的物质的量为y,那么有下列等式:①56x+64y=3.6,②160×+80y=4.8;解之得:x=y=0.03,金属完全溶解,但是与硝酸反应后的Fe可能是+2价,也可能是+3价:
当生成Fe2+时,金属提供的电子最少,生成NO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NO)==0.04mol,此时n[Fe(NO3)2]=n[Cu(NO3)2]=0.03mol,则总共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3mol)×2+0.04mol=0.16mol,则c==1.6mol/L;
当生成Fe3+时,金属提供的电子最多,生成NO最多,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NO)==0.05mol,此时n[Fe(NO3)3]=n[Cu(NO3)2]=0.03mol,则总共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3mol×3+0.03mol×2+0.05mol=0.2mol,则c==2mol/L;
则1.6mol/L≤c≤2mol/L都符合,故答案为AD。10、AD【分析】【详解】
A.由题给信息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可写为
故反应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产物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中Pb(Ⅱ)和Pb(Ⅳ)的个数之比为2:1;A项正确;
B.反应①中未能将Pb(Ⅱ)氧化成Pb(Ⅳ),说明氧化性反应②中将氧化成说明氧化性B项错误;
C.根据反应①可得硝酸不能将Pb氧化成Pb(Ⅳ),即不能生成只能得到C项错误;
D.根据反应②可知氧化性由反应③可知,能将HCl氧化成则Pb(Ⅳ)也能将HCl氧化成所以该反应能发生;D项正确;
故选AD。11、AB【分析】【详解】
A.Na2O2能与人呼吸产生H2O、CO2反应产生O2,因此Na2O2可作潜艇供氧剂;A正确;
B.Na2O和Na2O2都是离子化合物,Na2O中阳离子Na+与阴离子O2-个数比2:1;Na2O2中阳离子Na+与阴离子个数比也2:1;故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B正确;
C.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中的-1价的O一部分升高变为O2中的0价,一部分降低变为NaOH中的-2价,H2O的组成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所以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错误;
D.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B。12、BD【分析】【详解】
A.钠在通常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钠,所以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的反应为4Na+O2═2Na2O;故A正确;
B.少量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和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置换铜,故B不正确;
C.Na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正确;
D.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时有二氧化碳生成,Na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用细沙覆盖灭火,阻止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等接触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D。13、AB【分析】【分析】
在①中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②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可用碱石灰等;在③中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和钙反应生成氢化钙;④可用浓硫酸,避免空气中的水进入③而导致氢化钙变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③而导致氢化钙变质;不是尾气处理,A错误;
B.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固体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B错误;
C.由于氢气参与反应;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应避免不纯的氢气在加热时爆炸,则点燃酒精灯前,先用试管在⑤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正确;
D.装置①是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室温下反应制取氢气,而FeS是块状固体,和稀盐酸在室温下可以反应产生H2S,故装置①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备H2S气体;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掌握各个装置的作用、试剂的性质及反应条件是解答的关键。注意H2是可燃性气体,为防止加热条件下反应发生爆炸,应该对氢气先进行验纯,然后再加热反应。14、CD【分析】【分析】
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的电子层数为2层,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X为O;X;M同主族,M为S,N的原子序数比M大,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N为Cl;Y的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为Na。
【详解】
A.M和X形成的化合物有SO2、SO3等,其中SO2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3;是弱酸,A错误;
B.Na2O由Na+和O2-构成,只含离子键;Na2O2由Na+和O22-构成,含有离子键,O22-中含有共价键,则Na2O和Na2O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同;B错误;
C.X、Y构成的离子为O2-、Na+,它们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r(O2-)>r(Na+);C正确;
D.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稳定性:HCl>H2S;D正确;
答案选CD。15、AC【分析】【分析】
【详解】
A.实验室用乙醇;乙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乙酸乙酯;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溶解挥发出的乙醇,中和挥发出的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同时为了防止倒吸,导管口不能没入液面下,A装置正确;
B.灼烧海带应该在坩埚中进行;B错误;
C.氨气是碱性气体;要用碱石灰干燥,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及易溶于水,吸收尾气要注意防止倒吸,C正确;
D.1mol·L-1的盐酸为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不能制备氯气,故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钡是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Mg(OH)2是白色不溶性物质分析。
【详解】
(1)将白色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滴加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没有溶解,则该沉淀是BaSO4,一定含有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因为碳酸钡可以溶于硝酸中,反应会放出CO2气体,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Mg2+,产生的白色沉淀是Mg(OH)2,原固体中含有MgCl2。由于题目涉及实验中没有进行有关K+、Na+及NO3-的检验及各种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NaNO3。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MgCl2,一定没有CuSO4、Na2CO3,可能含有KNO3、NaNO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组成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结合题干提供的实验现象,结合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离子在物质的存在确定物质的存在。【解析】①.Na2SO4、MgCl2②.CuSO4、Na2CO3③.KNO3、NaNO317、略
【分析】【详解】
(1)钠元素化合价从0升到+1价,变价原子数目为2,氢元素化合价从+1降到0,变价原子数目为2,故双线桥为:
(2)硫元素化合价从-2升到0,变价原子数目为2,硫元素化合价从+4降到0,变价原子数目为1,故双线桥为:
(3)铜元素化合价从0升到+2价,变价原子数目为3,氮元素化合价从+5降到+2,变价原子数目为2,故双线桥为:
(4)锰元素化合价从+7降到+2价,变价原子数目为2,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到0,变价原子数目为10,故双线桥为:【解析】①.②.③.④.18、略
【分析】【分析】
根据气体的制备流程: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知A装置为氯气的制备装置,B装置为氯气的除杂装置,除去HCl气体杂质,C为气体收集装置,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为防倒吸装置,E为氯气的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
(1)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①B装置是为了吸收会发出来的HCl气体;D装置是防倒吸装置;②E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
(3)①只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会使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②只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会形成氯水,其中有氢离子,显酸性,紫色石蕊变红色,又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红色褪去,现象应为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③向品红溶液中按1:1的比例通入SO2和Cl2,两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使溶液呈酸性,且无漂白性物质,所以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解析】Cu+2H2SO4(浓)CuSO4+2H2O+SO2↑吸收挥发出的HCl防倒吸2OH-+Cl2=ClO-+Cl-+H2O品红褪色漂白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l2+SO2+2H2O=H2SO4+2HCl19、略
【分析】【分析】
3CuO+2NH33Cu+N2+3H2O;Cu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的转移以及方程式的计算。
【详解】
(1)Cu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CuO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NH3为还原剂;
(2)反应中Cu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N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转移电子数目为6,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3)由方程式可知,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1molCu,则转移0.90mol电子,应生成0.45molCu,m(Cu)=0.45mol×64g/mol=28.8g。【解析】氨气(或NH3)氧化铜(或CuO)28.820、略
【分析】【分析】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S,⑦为Cl,然后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
(1)元素②为C,其原子的质子数为6,C的一种原子中,含有8个中子,则质量数为14,该原子的符号是
(2)元素⑥为S,S原子中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电子层数为3,因此S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元素③为O,O原子组成的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4)元素①、④分别为H、F,H元素与F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HF,电子式为HF中含有H-F极性共价键;
(5)元素⑤、⑦分别为Na、Cl,Na原子与Cl原子通过电子得失生成离子化合物NaCl,其形成过程为【解析】O2O3极性离子21、略
【分析】【详解】
(1)已知:M(HCl)=36.5g/mol,M(NH3)=17g/mol,M(CO2)=44g/mol,M(O2)=32g/mol,由n==分析可知相同质量时,摩尔质量越大,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小,体积越小,则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NH3;
故答案为:NH3;
(2)由n=可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等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物质的量之比=氧原子个数之比是故答案为:5:4;5:6;
(3)故答案为:18.4;
(4)由n==分析可知:ag某未知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c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标况下的体积为:故答案为:【解析】5∶45∶618.422、略
【分析】【详解】
(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10mol×V=1mol/L×0.25L,V=0.025L=25.0mL;
(2)用胶头滴管定容;用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故答案为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盐酸和锌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y。
Zn+2HCl=ZnCl2+H2↑
65g2mol22.4L
xy0.896L
x==2.6g,y==0.08mol,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1mol/L×0.1l-0.08mol=0.02mol,则氢离子浓度==0.2mol/L,故答案为2.6;0.2mol/L。【解析】25.0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2.60.2mol/L四、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12分)23、略
【分析】【详解】
(1)所给的物质当中,只有②KCl⑤NH4Cl⑥Ca(OH)2⑪NaCl含有离子键;其中含有极性键的是⑤⑥,分别是铵根中的N-H键和氢氧根中的O-H键。
(2)所给的物质中,只有①CO2③Ne⑦N2H4⑨液氨⑩SO3是分子晶体;其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⑦;其中含有N-N键。
(3)根据熔点的高低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①CO2②KCl④金刚石⑨液氨⑪NaCl中,熔点最高的是共价晶体④金刚石,接着是离子晶体②KCl和⑪NaCl,由于钠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故②KCl熔点小于⑪NaCl;最后是分子晶体,由于液氨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二氧化碳没有,故①的熔点低于⑨。综上,熔点从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⑪>②>⑨>①
(4)①CO2是直线型分子键角180°;④金刚石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键角109°28’;⑨液氨是三角锥形分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其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大,导致氨分子键角小于109°28’,为107°;⑩SO3是平面三角形分子键角为120°,故键角由大到小的排序为:①>⑩>④>⑨
(5)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一个硅原子周围有4个Si-O键,且独属于一个Si,故1mol二氧化硅含有的共键键数目为4NA。
(6)在金红石型TiO2的晶胞中,Ti的数目为O的数目为即该晶胞中含有2个TiO2,故其密度为
(7)在氰分子中,含有C-C单键和C≡N三键,故氰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其个数比为3:4,由于其高度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故属于非极性分子。
(8)乙二胺分子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较低。
(9)手性碳原子周围连有不同的四个基团,故两个有机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为【解析】(1)⑤⑥
(2)⑦
(3)④>⑪>②>⑨>①
(4)①>⑩>④>⑨
(5)4NA
(6)
(7)3:4非极性。
(8)乙二胺分子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较低。
(9)24、略
【分析】【分析】
已知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为Cu;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5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为Cl;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核外有8个电子,为O;元素W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为S。
【详解】
(1)X为Cu,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则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与X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元素只有Cr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①根据晶胞结构可知,X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个数=8×+6×=4;
②Y位于晶胞的体内;个数=4,X;Y分别为Cu、Cl,则化学式为CuCl;
(3)H2Z、H2W分别为水和硫化氢,其中氧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则H-O的键长小于H-S的,故H-O的键能大于H-S的键能,水的稳定性大于硫化氢的。【解析】①.1s22s22p63s23p63d10②.Cr③.4④.CuCl⑤.>⑥.H2O分子内H-O的键能大于H2S分子内H-S的键能(或氧元素非金属性大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若答成:H-O键的键长小于H-S键的键长也行)25、略
【分析】【详解】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别是H、C、P、O、Na、Mg、Al、S、Cl元素。
(1)元素⑦为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④按原子个数比为1:1组成的分子为:H2O2,电子式为:由②、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CO2,结构式为:O=C=O。答案为:;;O=C=O;
(2)Na与Mg均属于同种周期元素,由于核电核数NaMg,故半径NaMg,因此,答案为:Na>Mg;
(3)因为非金属性ClS,故酸性:高氯酸大于硫酸,答案为:H2SO4;
(4)因为非金属性S>P,故H2S更易制备,因此,答案为:H2S;
(5)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氢氧化铝难溶,不能拆,水为氧化物不能拆,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6)H、O和Na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为水,离子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答案为:H2O、Na2O【解析】O=C=ONa>MgH2SO4H2SAl(OH)3+OH-=AlO2-+2H2OH2ONa2O26、略
【分析】【分析】
(1)属于常用的化学用语和物质结构试题;难度不大;
(2)元素的非金属性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依次增强;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等来判断;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利用电子转移数目求算出N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再利用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求算;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
【详解】
(1)硫是16号元素,故硫离子的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氨气分子中N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故其电子式为氨气分子属于三角锥结构,空间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故答案为:极性;
(2)C、O、S这三种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是C和O,故其非金属性从左往右依次增强,故由强到弱的顺序为O>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故O>S;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一致,但氧元素无最高正价,a不合题意;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是物理性质,与非金属无关,b不合题意;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非金属一致,c符合题意;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显正价的说明非金属性较弱,显负价的说明非金属较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O>C;cd;
(3)根据Ⅰ中的反应6NO2+8NH37N2+12H2O分析可知,每转移24mol电子,消耗6molNO2,故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即消耗了0.3molNO2,故则0~10min时,平均速率(NO2)==0.015mol/(L·min);故答案为:0.015mol/(L·min);
(4)a.分析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故体系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合题意;
b.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故NO2浓度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假设一开始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产权房屋维修基金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石材行业人才招聘与培训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科技种植个人合伙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艺术品修复与保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土地储备与征收补偿协议3篇
- 门式墩施工方案
- 烟叶电烤房施工方案
- 劳务派遣协议合同劳务派遣协议书
- 医疗器械购销合同范文
- 厂房物业财产移交合同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KAPPA-实施方法课件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