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eq\o(\s\up7(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s\do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eq\x(训练点1薄伽丘和《十日谈》)1.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教化看法可能是(B)A.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考试分数,否则赐予惩处B.重视体格熬炼,提高艺术观赏和创建实力C.用心于学业课程,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D.严厉纪律要求,禁止学生课堂探讨解析:人文主义的核心是注意人、确定人。据此分析选项中体现此核心的内容:A中“赐予惩处”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精神,B中“提高艺术观赏和创建实力”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中“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爱好,D中“禁止探讨”说明不敬重学生特性的发展。因此应选B。2.“他们关切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气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B)A.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B.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C.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解析: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变更了以往对现世生活的悲观无望看法,起先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基督教的主见相违反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旺盛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抗拒,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学问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见,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3.视察下图,图一反映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图二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D)A.反对皇权专制 B.反封建礼教C.反殖民侵略 D.反教会压迫解析:《十日谈》把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和教士,《红楼梦》主要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A项是启蒙运动的矛头所在,B项是《红楼梦》的作品内容,两者均没有C项的内容。eq\x(训练点2文艺复兴的艺坛三杰)4.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气。是因为(C)A.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终的晚餐》驰名于世B.他多才多艺,在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均有贡献C.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D.他奠定了近代绘画的基石5.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作品题材大多来自《圣经》,说明白(A)A.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B.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C.他们不反对天主教会D.新兴的阶级不愿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解析: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他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故B、C、D说法错误,只能说明A正确,他们尚未有自己成熟的思想体系。6.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事实上是创建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建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当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复原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A)A.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B.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C.推动“新航路”的开拓D.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解析:依据“创建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建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说明文艺复兴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人创建了现实生活、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无关,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文主义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新航路”的开拓无关,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无关,解除C、D两项。7.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溢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B)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的理解实力。二者都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B项正确;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他的画作主要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拉斐尔生活的历史时期。8.下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像点是(B)A.反对封建制度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要求统治阶级疼惜民力解析:孟子不反封建,A项解除;二者都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B项正确;拉斐尔突出的是人性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不强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C、D两项不相符合。eq\x(训练点3莎士比亚的戏剧)9.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D)A.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溢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C.莎士比亚对印度发展旺盛作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D.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提升了英国的地位解析:丘吉尔的话表明白莎士比亚对英国的重要性。莎士比亚作为闻名的人文主义者,其作品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0.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漂亮语言讴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名贵的理性!多么宏大的力气!多么美丽的仪表!多么文静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才智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C)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C.确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实力。题目的落脚点在于对莎士比亚作品反映思想的理解。A、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从题意可以看出作品讴歌了人的尊贵。故选C。11.英国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第三幕其次场台词:“我们这次(审判)要尽力避开暴虐,因为我们已经依据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有罪无罪,总可以见个分晓。……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这些台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D)A.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 B.限制王权成为大众意识C.法治已经取代了人治 D.呼吁司法应公正同等解析:“我们这次(审判)要尽力避开暴虐,因为我们已经依据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有罪无罪,总可以见个分晓”“日光是一视同仁的”反映当时英国社会呼吁司法应公正同等,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解除。12.(2024·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很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C)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解析: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解并描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确定,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C项正确;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eq\x(训练点4综合探究实力)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人”的相识有何变更。并简要分析这一变更出现的缘由。(6分)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相互关切、相互疼惜……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急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须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须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当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4分)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华蜜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名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3)材料三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4分)(4)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谈谈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主动作用。(6分)答案:(1)变更: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缘由: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实力的提高。(2)主要观点:主见和谐、提倡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提倡诚信。(3)确定人的价值。(4)推动了思想、文学、艺术、经济等的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文主义者阿尔帕(1404~1472)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华蜜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但丁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马克垚《世界历史》材料二:那些所谓的圣徒们,从上到下,个个诲淫诲盗,贪得无厌,爱钱如命,买卖圣职,无耻之极。——《十日谈》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阿尔帕和但丁人文主义思想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这些观点的产生有何相同缘由?(8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