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K值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D.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2、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等问题。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下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强对入境货物、旅客行李等渠道的检疫监管B.对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C.对已入侵物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综合治理D.对已入侵物种采用从原产地引入大量天敌的方法治理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处于增长型的种群,未来种群密度一定增大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4、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C.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环境不受破坏时,种群数量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5、某城市通过铺设生态浮床(如下图所示);利用浮水植物(如凤眼莲,能吸收重金属离子)和挺水植物(如芦苇,能作为造纸等工业生产的原料)来净化水质,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生态浮床的铺设增加了水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态浮床的植物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C.凤眼莲和芦苇的使用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也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原理D.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真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7、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8、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才开始受到破坏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9、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普通蔬菜大棚相比,该生态种植养殖大棚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此时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食物网中的不同生物间通过同化有机物的形式进行能量传递10、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1、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2、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3、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寄生、_______、捕食等。14、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5、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

_______:包括阳光、热能、空气、_______和无机盐等;

_______:自养生物(主要是_______);

_______: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________:

_______: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营_______和________。16、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_______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3)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

(4)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5)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_______的个体数目比例。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_______个体数目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17、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18、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9、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0、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髙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冬季时,高原雪兔几乎成为这些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高原雪兔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数量Nt+1/Nt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当t为a~b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当t为c~e时;髙原雪兔的出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

(2)高原雪兔的存在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其挖洞穴居的习性;增加了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了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髙寒草甸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相对比,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原因是___。21、认真分析下图;并回答有关种群的问题。

(1)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种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査牧场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调查山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

(4)种群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在位置和布局上还具有________特征。22、图甲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甲和图乙中未标出的是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图甲中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农作物,1/4来自家禽,1/4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农作物___________kg。

(6).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甲乙两个种群是非同步性的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其中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即兔子,乙的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表示捕食者,即狼,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详解】

由分析可知;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正确;

B;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B错误;

C;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从题图上分析,兔子的K值应该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也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正确。

故选B。2、D【分析】【分析】

入侵生物没有天敌;与当地的生物对食物;空间形成竞争关系,会对当地的生物状态造成破坏,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详解】

A;加强对入境货物、旅客行李等渠道的检疫监管;严防入侵物种的进入,A正确;

B;对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控制外来物种的进入,合理引进新物种,B正确;

C;对已入侵物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综合治理;如降低其环境容纳量,C正确;

D;从原产地引进大量天敌可能会引起新的物种入侵;D错误。

故选D。3、B【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B正确;

C;丁为年龄组成;根据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将年龄组成分成了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而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D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捕食关系(天敌对猎物的影响)、竞争关系、种内斗争(食物短缺)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

B;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B正确;

C;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环境不受破坏时;受到自身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D正确。

故选C。5、D【分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详解】

A;据题干铺设生态浮床增加了水体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水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

B;生态浮床的植物在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方面占有优势;故生态浮床的植物可以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B正确;

C;据题干“利用浮水植物(如凤眼莲;能吸收重金属离子)”体现了浮水植物净化水质的间接价值,“挺水植物(如芦苇,能作为造纸等工业生产的原料)”体现了作为工业原料的直接价值,而且不同组分之间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了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原理,C正确;

D;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而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减少,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C:D【分析】【分析】

分析表格:表格表示我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植被类型发生差异,蝶类种类数目也逐渐减少。

【详解】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受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等影响;A正确;

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B错误;

C;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正确;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

故选ACD。7、A:B:D【分析】【分析】

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

【详解】

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

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B正确;

C;草原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C错误;

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以适应缺水的环境,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

故选ABD。8、B:D【分析】【分析】

据图甲分析;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合理的载畜量为A-C点。据图乙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因此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

【详解】

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A错误;

B;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

C;从图乙可知;F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性,C错误;

D;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D正确。

故选BD。9、A:B:D【分析】【详解】

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A正确;

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获得的是排泄物中的无机盐,不是全部的排泄物,所以蔬菜和黄瓜不是分解者,C错误;

D;食物链中的生物主要以捕食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因此不同生物间通过同化有机物的形式进行能量传递,D正确。

故选ABD。10、B:C:D【分析】【分析】

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增长率=(Nt+1-Nt)÷Nt,X点与S点均为Nt+1和Nt的重合点;故X点与S点增长率均为0,K对策生物X点与S点的增长率相等,A错误;

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正确;

C、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样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C正确;

D;K对策生物的曲线是S型曲线;其中的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短。

(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解析】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既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变快未发生改变12、略

【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流的自净能力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解析】负反馈调节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互利共生竞争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网生态系统强食物链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生产者绿色植物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性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单位面积随机平均值新产生死亡迁入迁出各年龄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雌雄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同种生物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四、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0、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a~b时,Nt+1/Nt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e时,Nt+1/Nt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e点后,Nt+1/Nt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

(1)雪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种群数量,当t为a~b时,Nt+1/Nt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t为c~e时,髙原雪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数量增加。

(2)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其挖洞穴居的习性;增加了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了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高。原雪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赤狐粪、尿的气味对于高原雪兔来说,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3)髙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

【点睛】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年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信息传递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提升学生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的范围,了解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价值,分析信息传递的三个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解析】标志重捕衰退型大于增加间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21、略

【分析】【分析】

种群是指在生活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去除取样法,直接计数法。

【详解】

(1)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迁入率和出生率可以使种群密度增加,迁出率和死亡率可以使种群密度减少,因此①是出生率,②是迁出率;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也会影响种群密度,③是年龄组成,④是性别比例。

(2)种群是指在生活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