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77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以表示为()

A.

B.

C.

D.

2、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rm{X}rm{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rm{NaOH}和rm{NH_{4}NO_{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quadquad)}

A.rm{Y}的溶解度曲线为rm{b}曲线。

B.降温可使rm{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rm{X}的饱和溶液从rm{t_{2}{隆忙}}降温到rm{t_{1}{隆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rm{t_{3}{隆忙}}时,rm{X}rm{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rm{X{>}Y}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rm{.}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rm{.}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rm{)}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B.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D.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4、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C.前者可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5、用教材上的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rm{dfrac{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rm{(}rm{)}A.查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将红磷改成木炭或硫磺重新实验C.查看实验中红磷的用量是否不足D.红磷虽然足量,但不能确定氧气是否有剩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在密闭容器中,rm{7.2g}碳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A.rm{8.4g}B.rm{17.8g}C.rm{26.4g}D.rm{44.0g}7、阳阳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rm{(}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rm{).}他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B.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C.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D.本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红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rm{隆露}蜡烛的化学史rm{隆路}一书。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rm{1-2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9、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rm{隆帽}”和“rm{隆冒}”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0、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rm{.}已知:rm{2N}rm{a}rm{OH+SO_{2}篓TN}rm{a}rm{{,!}_{2}SO_{3}+H_{2}O垄脵}关闭rm{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rm{.垄脷}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rm{N}rm{a}rm{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rm{.垄脹}打开rm{K}观察乙中的现象r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B.步骤rm{垄脷}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至与大气压相等C.步骤rm{垄脹}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步骤rm{垄脹}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11、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的水溅出烧杯1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rm{(}rm{)}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rm{dfrac{1}{5}}13、对于rm{Mg^{2+}}和rm{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4、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1)煤、石油和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____(填一种)等.

(4)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使用电池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干电池是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6、我国在商朝已制造出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炼铁,而铝的利用始于100多年前.

(1)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属于____材料(填“金属”或“非金属”或“合成”).

(2)铁锅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利用铁具有____性.

(3)现代炼铁工业是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人类利用铜铁铝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用两个实验即能验证铜铁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①在硫酸铝溶液中插入铁丝.②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rm{(1)}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rm{(2)}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他们的____________不同。18、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rm{(1)2}个碳原子______;

rm{(2)}氮元素______;

rm{(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rm{(4)}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rm{.}

rm{(5)}二氧化碳______.19、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一端______,再用两手______,如果导管口______,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0、用化学用语表示:硫磺______;地壳中含量第一、第三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2价的钙元素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占最大的气体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1题,共10分)21、A、rm{B}rm{C}rm{D}rm{E}rm{F}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rm{(}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rm{).}已知:rm{A}是一种气体肥料;rm{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rm{100}.

rm{(1)D}的化学式为______;

rm{(2)C隆煤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E隆煤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

A;图示表示的是一个氢原子;不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图示表示的是一个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错误;

C;图示表示的是一个氢分子;是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

D;图示表示的是一个氧分子;是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溶解等相关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rm{Y}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rm{Y}的溶解度曲线为rm{a}曲线;故A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rm{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rm{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时,rm{X}的饱和溶液不变浑浊,故B说法错误;C.rm{X}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rm{b}则rm{X}的饱和溶液从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rm{X}则rm{b}的饱和溶液从rm{X}rm{t_{2}{隆忙}}降温到rm{t_{1}{隆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说法错误;D.rm{t_{3}{隆忙}}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时,rm{X}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rm{b}rm{Y}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rm{a}则rm{X}rm{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时,溶剂质量rm{X>Y}rm{X}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rm{b}则rm{Y}rm{a}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时,溶剂质量rm{X},故D说法正确。故选D。rm{Y}【解析】rm{D}3、B【分析】解:rm{A}根据碳原子大小不会改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故A说法正确;

B;根据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混合物;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即可判断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同素异形体知识,判断甲乙两种物质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碳原子大小不会改变;进行解答;

B;根据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进行判断;

C;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即可判断;

D;根据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析】rm{B}4、B【分析】解:rm{A}双氧水常温下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可以生成氧气;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是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故A说法正确;

B;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其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只能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来收集,故C说法正确;

D;双氧水为液体;而二氧化锰为固体,是固液反应;而大理石是固体,盐酸是液体,该反应也是固液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B}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条件也是常温下进行的;

B;根据反应的生成物及分解反应的定义来判断;

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D;根据所选择的药品的状态来进行分析判断。

熟练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收集方法,知道分解反应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是我们必备的能力。【解析】rm{B}5、B【分析】解: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时;外界的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使氧气测量变小;

B;由于木炭或硫磺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或二氧化硫气体;所以反应后水的吸入量会很小;

C;红磷的量不足空气内的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

D;反应不充分时;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

故选B

A;装置一定是要密闭的;否则无法验证氧气的准确含量;

B;将红磷改为木炭或硫磺后;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或二氧化硫气体,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C;红磷的量不足时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测量的氧气量会小;

D;红磷足量;但是要反应充分,否则测量的氧气量会小.

此题是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涉及到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装置气密性要好;可燃物燃烧后不能是气体;可燃物要过量;容器冷却后才能使水进入容器.【解析】rm{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此题中因为碳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有两个,所以要判断最后所得气体的质量一般用的方法就是极端假设法,同学们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解答】因为已知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而此题最终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所以首先假设rm{7.2g}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计算出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假设rm{7.2g}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计算出所得一氧化碳的质量,那么最终气体的质量就在这两个数值之间。设rm{7.2g}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x}

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12}

rm{44}rm{7.2g}

rm{dfrac{12}{44}=dfrac{7.2g}{x}}rm{x}

再假设rm{dfrac{12}{44}=dfrac{7.2g}{x}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rm{x=26.4g}

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rm{7.2g}rm{y}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

}rm{24}rm{dfrac{24}{56}=dfrac{7.2g}{y}}rm{56}

由计算可知,生成的气体质量大于或等于rm{7.2g}小于或等于rm{y}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rm{dfrac{24}{56}=dfrac{7.2g}{y}

}也可能是rm{y=16.8g}

故选BC。rm{16.8g}【解析】rm{BC}7、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通过rm{AC}图对比可知,反应后气球变大,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故A说法正确;图对比可知,反应后气球变大,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故A说法正确;B.图中没有镁屑与镁条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本实验不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故B说法错误;C.通过rm{AC}图对比可知,反应结束冷却后,气球变小,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故C说法正确;D.实验中没有图示表示本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红的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BD。rm{BC}【解析】rm{BD}8、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试验的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故A说法正确;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故B说法错误;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故C说法正确;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rm{1-2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故D说法错误。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故D说法错误。rm{1-2s}故选BD。【解析】rm{BD}9、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微观粒子模型图的应用,掌握微观和宏观的结合是解题关键。【解答】A.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故A错误;

B.图中为两种不同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是两种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B错误;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C正确;

D.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CD。【解析】rm{CD}10、A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反应及相关现象的变化。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但由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A说法错误;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但由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A说法错误;rm{垄脵}中,B.步骤rm{垄脷}中,rm{垄脷}甲装置内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故B说法错误;中,打开由于外面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说法正确;C.步骤rm{垄脹}中,打开rm{K}由于外面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说法正确;中,装置甲、乙联通,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故D说法正确。rm{垄脹}rm{K}【解析】rm{AB}11、BC【分析】【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同时注意数据的处理与误差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溶剂质量增加,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溶质质量偏小,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的水溅出烧杯,水的质量偏小,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C。【解析】rm{BC}12、AD【分析】解:rm{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粉的量是足量的,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rm{A}错;

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B正确.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空,C正确;

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rm{dfrac{1}{5}}rm{D}错;

故选AD

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粉的量必须是足量的;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剩余的气体还是混合物;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

本题考查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测定中有哪些因素的干扰,怎样避免干扰等rm{.}通过设计一些定量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解析】rm{AD}13、AB【分析】解:rm{A}由于rm{Mg^{2+}}是rm{Mg}原子失去rm{2}个电子形成的;故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rm{Mg^{2+}}和rm{Mg}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C、rm{Mg^{2+}}和rm{Mg}两种粒子都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故其质子数相同;

D;原子和离子都能够构成物质;故镁离子与镁原子都可构成物质.

故选:rm{AB}.

根据两种粒子的特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电子数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的实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B}14、CD【分析】

A;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随着与稀盐酸的反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图所表示的溶液pH变化逐渐变大至呈碱性与实验事实相反;故A不正确;

B;稀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与稀加稀盐酸的量相等;而与碳酸钠反应时由于放出气体,溶液增加量小于所滴加的稀盐酸的量;图所示的溶液增加的曲线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一增加量的不同;故B不正确;

C;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气体;至氢氧化钠安全反应后,盐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图示的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稀盐酸的滴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持续增加,至恰好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变化;图示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即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向其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继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天然气二氧化硫太阳能化学【分析】【解答】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故填:天然气;

(2)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二氧化硫;

(3)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故填:太阳能;

(4)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化学.

【分析】根据已有的燃料的知识以及形成酸雨的气体和能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6、金属导热Fe2O3+3CO2Fe+3CO2Fe+CuSO4=FeSO4+Cu【分析】【解答】解:(1)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铁用于制造铁锅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3)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2Fe+3CO2;

(4)要验证铜铁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硫酸铝溶液中插入铁丝,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丝,铁不与硫酸铝溶液反应,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填:Fe+CuSO4=FeSO4+Cu.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青铜是铜锡合金,铁具有导热性,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17、(1)质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分析】根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rm{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而核内质子数不变分析;根据元素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rm{(1)}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rm{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离子,而核内质子数不变,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质子数;rm{(2)}根据元素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而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形成钠离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rm{8}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rm{1}所以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故答案:最外层电子数。【解析】rm{(1)}质子数。

rm{(2)}最外层电子数18、略

【分析】解:rm{(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2}个碳原子可表示为:rm{2C}.

rm{(2)}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N}.

rm{(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rm{O}.

rm{(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rm{2P_{2}O_{5}}.

rm{(5)}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rm{CO_{2}}.

故答案为:rm{(1)2C}rm{(2)N}rm{(3)O}rm{(4)2P_{2}O_{5}}rm{(5)CO_{2}}.

rm{(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rm{垄脵}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rm{垄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rm{(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rm{(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5)}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rm{(}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rm{)}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2C}rm{N}rm{O}rm{2P_{2}O_{5}}rm{CO_{2}}19、略

【分析】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浸在水里;紧贴容器的外壁;有气泡冒出.

利用装置内空气受热时膨胀;若在插入水中的导管末端观察到气泡冒出,在停止受热后又出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的现象,可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本题有难度不大,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了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析】浸在水里;紧贴容器的外壁;有气泡冒出20、SAl2O3N2【分析】解:硫磺的化学式为S;故填:S;

地壳中含量第一、第三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Al2O3;

+2价的钙元素就是在钙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空气中体积分数占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

本题考查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