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纳赛尔总统指的是()A.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B.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C.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成立共国2、唐朝科举制中对诗赋的重视,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下列诗句的内容和科举制无直接关系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十年寒窗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3、以下人物中,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是()A.亚里士多德B.荷马C.阿基米德D.穆罕默德4、(2016•广安)人们如此歌颂一位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英雄:“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这位英雄是()A.圣马丁B.章西女王C.尼赫鲁D.克伦威尔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A.主权在民B.议会至上C.君权神授D.三权分立6、2011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87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前夕,列宁的遗体是否移出红场引发了重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列宁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所以不应该移出,那么列宁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十月革命D.新经济政策7、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在三省六部制中,下辖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内史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三民主义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错误____改为____。10、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______(判断对错)11、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近代绘画大师______,其代表作《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12、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相关题目。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
A、____流域;B、____流域;C.____流域;D.____流域。
(2)世界上最早培植棉花的是古代的____(国家)
(3)四大文明古国中有哪些成对就世界文明有直接的影响?请你至少列出3条。
(4)请你分析它们成为文明发源地的共同原因。13、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某校九年(1)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追根溯源】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850年后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及1870年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
【论从史出】
178~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年代1789-1800年1850-1860年1890-1900年专利增长数(项)27625200200000注:1900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2)据上表,推理得出结论:____。
【学法运用】
(3)据上述材料和图片2思考;你如何看待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各种负面影响?1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方面】
(1)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____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到1957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列举在这一期间我国在桥梁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
(3)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意义?
【国防建设】
(4)经过两弹元勋____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____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顺利升入太空轨道。
【论从史出】
(7)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合作,发起针对____、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的北伐战争。____年,国共合作破裂;同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6、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按顺序填写材料中A、B、C分别为____、____、____。
(2)材料一实行A政策原因是什么?到B时为什么发生改变?
(3)汉初的“和”与汉元帝的“和”有区别吗?请说明理由。
(4)西汉与匈奴关系中“和”是主流还是战是主流?17、。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电力的广泛运用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新兴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钢铁工业化学工业重要发明珍妮机蒸汽机轮船火车电灯泡电话汽车飞机影响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下表述是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表中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B”;是表中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填“C”。
(1)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19世纪进行的。____
(2)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变革。____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新的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____
(4)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____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波及到其他国家。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1943年11月的常德会战,歼灭了大量日军,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____(判断对错)19、“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祖籍为郴州.____(判断对错)20、《美国的悲剧》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之作。()21、《马关条约》是近代赔款数额最多的不平等条约。____。(判断对错)22、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____。(判断对错)23、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了后金。。A.正确B.错误24、莫高窟开凿于唐朝时期。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4题,共12分)25、某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图片。
(1)仔细观察图片;请你说说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图一在该主题中有何地位?
(2)图二中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什么新的时代;请说出此机器的发明人是谁?
(3)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对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它采用的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什么?
(4)图四体现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情况;尤其是棉花加工量,由320万磅激增至3240万磅。据此,试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说说这一主题推动了哪一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一、图二、图三与图四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一主题,在当时对我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6、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图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指出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出2点即可)
27、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结合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所述史实属于哪一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28、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向“距离”挑战的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对几位历史人物都进行了精辟的评价。其实,在中外历史中,风云人物比比皆是。请回答:
(1)作为政治家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请简要归纳他们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相同措施。
(2)作为政治家和改革家的罗斯福;他为什么能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使用怎样的正确方法?
(4)从这些伟大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他们哪些优秀品质?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托起“中国梦”?3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材料二: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3)其中A图代表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C图代表的历史事件取得的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4)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埃及独立与收回苏伊士运河.【解析】【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人物纳赛尔和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可知是相关事件为收回苏伊士运河.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获得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故选A.2、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开元盛世,理解开元盛世的表现.【解析】【解答】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被称为“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题目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即描写了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富庶.
故选A.3、C【分析】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选C【点评】考查阿基米德的发明4、B【分析】【分析】1857年~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题干中的这位英雄是指章西女王.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章西女王.理解印度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5、B【分析】【分析】依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判断是君主立宪制。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保留统而不制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解析】【解答】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选C.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解析】【解答】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排除;④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
故选A.8、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省六部制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唐朝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件,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最后交皇帝审批才能通过,尚书省属于执行机构.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民主民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生”指的是平均地权,孙中山先生创建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故答案为:
错误:民主;改为:民生.10、略
【分析】由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的形式考查百团大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解析】×11、略
【分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梵高是荷兰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画家,其代表作品是《向日葵》.《向日葵》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
故答案为:
《权利法案》;梵高.
本题以《权利法案》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有关知识.注意掌握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解析】权利法案;梵高12、尼罗河两河印度、恒河黄河、长江印度【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相关文明的地理位置.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棉花的国家.
(3)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中对今天有直接的影响的成果.
(4)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成为文明发源地的共同原因.【解析】【解答】(1)根据《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B是两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C是印度;恒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印度文明;D是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文明.在亚非文明古国图,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
(2)古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种植者;由于最早种植棉花,古印度也成了棉花纺织的发源地.
(3)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代埃及的历法;西亚的星期制度和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至今仍然采用,对今天还有直接的影响.
(4)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都诞生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故答案为:
(1)A.尼罗河;B.两河、C.印度、恒河、D.黄河、长江.
(2)印度.
(3)古代埃及的历法;西亚的星期制度;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4)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
(2)本题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答】(1)由材料图表可以看出;1850年后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改良及交通工具的发明,蒸汽机;轮船、火车当时都使用煤炭作燃料;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故出现了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情形.
(2)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使西方殖民扩张加剧,从而给东方各国带来灾难,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创新发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1)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改良及交通工具的发明);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使西方殖民扩张加剧,从而给东方各国带来灾难,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4)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创新发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4、一重工业邓稼先战略导弹部队东方红1号【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桥梁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
(3)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意义.
(4)本题考查邓稼先和战略导弹部队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东方红1号”的相关知识.
(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答】(1)据所学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据所学知;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于1957年建立了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3)据所学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据所学知;经过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据所学知;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
故答案为:
(1)一;重工业.
(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邓稼先;(战略)导弹部队.
(5)东方红1号.
(6)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15、吴佩孚192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解析】【解答】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同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答案为:
吴佩孚;1927.16、和亲汉武帝昭君【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汉与匈奴的和战;知道西汉与匈奴的和战的原因.
(2)本题考查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知道其原因是西汉国力弱小,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
(3)本题考查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知道两种和亲的不同原因.
(4)本题考查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知道和是主流.【解析】【解答】(1)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并多次向汉朝求亲,汉元帝把宫女王昭君嫁给他,昭君出塞使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昭君出塞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2)材料一实行和亲政策原因是西汉国力弱小;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
(3)汉初的“和”与汉元帝的“和”有区别;汉初的“和”是被迫和亲,限于国力弱小,汉元帝的“和”是应呼韩邪单于的请求,主动和亲,昭君出塞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4)西汉与匈奴关系中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
故答案为:
(1)和亲;汉武帝时;昭君.
(2)西汉国力弱小;西汉国力强盛.
(3)有区别;汉初的“和”是被迫和亲;限于国力弱小,汉元帝的“和”是应呼韩邪单于的请求,主动和亲,昭君出塞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4)“和”是主流.17、BAAA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解析】【解答】(1)根据图表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9世纪末”可以判断;(1)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19世纪进行的,违背了表中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故填B.
(2)根据图表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轮船”“火车”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飞机”可以判断;(2)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变革,可以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故填A.
(3)根据图表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兴的工业部门、重要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兴的工业部门、重要发明可以判断,(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新的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故填A.
(4)根据图表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生产力高速发展”可以判断(4)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故填A.
(5)根据图表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不能判断(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波及到其他国家,表中信息没有涉及,故填C.
故答案为:
(1)B.
(2)A.
(3)A.
(4)A.
(5)C.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常识,重点识记常德会战.【解析】【解答】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谭嗣同相关知识的内容.【解析】【解答】谭嗣同祖籍是湖南浏阳;而不是郴州.
故答案为:×.20、×【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一子目文学名著中的内容:“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可知,《美国的悲剧》是美国作家德莱赛的长篇小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之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因此题目表述是错误的。考点:文学名著【解析】【答案】错误21、×【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解析】【解答】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南京条约》赔款银元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是近代赔款数额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故答案为:
×.2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佛教与道教.【解析】【解答】观世音和阿弥陀是佛教语汇;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不是道教.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故答案为:
×.23、√【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后金的建立。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逐渐崛起,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后来他称汗建国,史称后金。表述正确,故选A。
【解析】A24、√【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莫高窟.【解析】【解答】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得到发展;最著名的是今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因而莫高窟开凿于唐朝时期这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四、材料题(共4题,共12分)25、略
【分析】
(1)本题以蒸汽机;珍妮机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
(2)本题以蒸汽机为切入点考;查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3)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本题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为切入点;考查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原因.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1)仔细观察图片可知;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图一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图二中是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3)图三所示的重要发明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火车的发明把人类带进火车时代,方便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火车采用的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蒸汽机;煤.
(4)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5)图一;二、三与图四之间是因果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1)主题:工业革命;地位:开始的标志.
(2)时代:蒸汽时代;发明人:瓦特.
(3)影响:把人类带进火车时代;方便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动力机械和主要能源分别是:蒸汽机;煤.
(4)主要原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部门:轻工业.
(5)内在联系:图一、二、三与图四之间是因果关系;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6、略
【分析】(1)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A;B两处分别处于中国和太平洋地区,发生的事件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和珍珠港事件。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标志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
(3)观察题干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示意图”可知;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还有美国扶植日本。这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答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亦可);标志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3)示例: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变化:美国扶植日本。影响: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说明:变化和影响各一点,答出2点即可。其他如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对新中国包围、敌视和封锁,朝鲜战争,亚洲国家独立与振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召开等,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及影响的相关史实。【解析】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27、略
【分析】
(1)本题以《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2)本题以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为依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
(3)本题以《大国崛起》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知识.
(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考查促成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1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结合材料一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可知;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所述史实属于“器物和经济的改变”;这种改变与日本明治维新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明治维新,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据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出的调整是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可知.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利益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政权.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促成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是制度创新.
故答案为:
(1)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工业革命的开展.
(2)“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明治维新;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政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制度创新.28、(1)观察题目所给的坐标轴可知;这反映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A时代,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陆地上的新型代步工具是英国人发明的火车。
(2)图①中发明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图②中的科技成果是飞机;其发明者是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3)图③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4)中国紧跟时代步伐;在图③所示的航空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如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珍爱和平,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等。
故答案为:
(1)火车。
(2)蒸汽机;莱特兄弟。
(3)信息。
(4)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5)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分析】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观察题目所给的坐标轴可知;这反映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A时代,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陆地上的新型代步工具是英国人发明的火车。
(2)图①中发明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图②中的科技成果是飞机;其发明者是莱特兄弟。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3)图③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4)中国紧跟时代步伐;在图③所示的航空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如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珍爱和平,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等。
故答案为:
(1)火车。
(2)蒸汽机;莱特兄弟。
(3)信息。
(4)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5)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9、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相同措施.
(2)本题考查罗斯福能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的原因.
(3)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使用的正确方法.
(4)本题考查从伟大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的优秀品质及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托起“中国梦”的做法.【解析】【解答】(1)秦始皇在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将钱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因而秦始皇、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在政治上都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都采取措施发展经济等.
(2)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政治家和改革家的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后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罗斯福带领美国与其它国家一起打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股份分红协议书
- 一对一贫困帮扶协议书
- 邮政投资理财协议书
- 远程文件管理协议书
- 加注机使用合同协议书
- 违建产权归还协议书
- 鱼塘光伏合同协议书
- 韩国拒绝停战协议书
- 闲置校舍管理协议书
- 葡萄销售代理协议书
- 幼儿园篮球比赛方案
- 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
- PLC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
- 劳务分包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企业弹性工时劳动合同范文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3开花和结果》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 新员工的管理培训
- 新版进口报关单模板
- 2025年物业合同补充协议范本:物业小区公共收益分配及使用协议3篇
-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小结(2)空间中的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