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3/1A/wKhkGWeUC7eAI4pnAAJzGwDRa1c190.jpg)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3/1A/wKhkGWeUC7eAI4pnAAJzGwDRa1c1902.jpg)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3/1A/wKhkGWeUC7eAI4pnAAJzGwDRa1c1903.jpg)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3/1A/wKhkGWeUC7eAI4pnAAJzGwDRa1c1904.jpg)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3/1A/wKhkGWeUC7eAI4pnAAJzGwDRa1c1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或冷藏后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B.杀死内部的细菌C.减少水果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常常需要进行染色.规范的染色方法是()A.将染液直接滴在观察材料上,再盖盖玻片B.盖好盖玻片,再将染液滴在盖玻片上C.盖好盖玻片,将染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D.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染液,再将观察材料展平在其中3、下面甲~丁图是某些常见的生物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ce段表示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乙图中AB段表示吸气,BC表示呼气C.丙图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D.丁图反映原尿经过肾小管后,尿素浓度发生的变化4、银杉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被伐,环境遭破坏B.很难繁殖
C.过度开发D.自然灾害太多5、水草是金鱼缸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它为金鱼缸中的水世界增添了色彩,协调了景致,衬托出鱼的美丽生动.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D.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6、在种植玉米时,如果发现玉米粒小而干瘪,则可能是因为缺少哪种无机盐造成的A.含氮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 C.含钾无机盐 D.含钙无机盐7、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选项1234A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B细胞细胞核DNA染色体C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D生态系统食物网食物链个体A.A B.B C.C D.D8、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9、剪取葡萄的一段枝条插入土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A.组织培养B.扦插C.嫁接D.有性生殖10、家兔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A.撕裂食物B.切断和撕裂食物C.切断植物纤维D.磨碎食物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所说的“绿丝绦”是下列哪一结构直接发育成的A.种子B.芽C.叶D.花12、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计数培育蝴蝶兰新个体B.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C.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13、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若需要你在车祸现场施以急救,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加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A.静脉
伤口近心端 B.静脉
伤口远心端C.动脉
伤口近心端 D.动脉
伤口远心端14、下列各反射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风沙进眼流泪 B.膝跳反射 C.望梅止渴 D.缩手反射15、毛桃个小味差,水蜜桃个大味甜,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所结果实的情况是()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C.接穗上只结毛桃 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16、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C.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17、双手提重物时,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是:()A.同时收缩B.舒张、收缩C.同时舒张D.收缩、舒张18、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19、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缺铁引起的贫血 B.水肥充足使小麦穗大粒多C.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水稻 D.经常不注意用眼卫生引起的视力下降20、为避免对胃产生剌激,制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渔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B.胆汁不能消化淀粉C.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21、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22、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24、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B.芽有顶芽与侧芽之分C.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D.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25、“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26、“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我们都向往着“跋涉于青山绿水,宿营于溪畔林间,跃马于广袤无垠草原,倾诉心语于村寨篝火……”的自然生活,但这一切美好心愿的实现都离不开健康的体魄,请根据健康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B.网络能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资讯,所以染上网瘾并非什么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C.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D.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江水如此美丽的是哪类植物()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种子植物 D.蕨类植物28、下列各项变异中不能遗传的是()A.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了矮茎B.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C.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果实粒饱满D.色觉正常的妇夫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9、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番茄(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多个柱头授粉)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果皮的颜色分别是()A.基因型为Dd、dd,颜色为红色黄色 B.基因型为Dd,颜色为红色C.基因型为Dd、dd,颜色为黄色 D.基因型为Dd、dd,颜色为红色30、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A.对光时使用高倍镜B.光线较暗时使用平面镜C.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D.可调节粗准焦螺旋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31、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应用实例生物技术A.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B.制作酸奶发酵技术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D.“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A.A B.B C.C D.D32、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③的作用是过滤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33、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①→④→③→②→⑤D.若④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34、下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弹射种子是依靠自身力量来传播种子C.①是种子,②是果皮 D.形成该果实的花的子房中最少有5个胚珠35、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叶片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物凡在阳光下照射,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区缺()A.二氧化碳B.光C.叶绿素D.水36、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泰山现有苔藓植物约242种,蕨类植物约19属,野生种子植物约107科;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约25种、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资料二:泰山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5种。(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多样性,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2)分析图12“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3)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4)两个资料中提到了多种动物,其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37、资料分析题:资料:截止2018年2月,数据禾(databox.store)根据海南省环保厅、林业厅、农业厅、国土厅等部门发布的自然保护区名录,收集共计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如下。(1)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海南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以下填空,(1)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_____。(2)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形成,此动物属于_____动物。(3)金丝燕是以上的_____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动物,金丝燕属于鸟类,请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的两个特征_____、_____。(4)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_____。(5)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黑冠长臂猿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聚居,它们喜欢不停地互相呼唤,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属于_____,黑冠长臂猿前臂粗壮,喜欢手牵长藤荡秋千,它们的关节既牢固有灵活。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_____,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据有关资料显示,海南黑冠长臂猿野外存活的数量仅有二三十只,这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多样性在减少,所以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的任务刻不容缓!38、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埃博拉和地区发现埃博拉病毒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2014年09月28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超过6200人受到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人数超过2900人,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人和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世界卫生组织9月26日指出,该组织专家正在对埃博拉疫苗进行临床试验,有望2015年初开始投入使用.目前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1)正常人在患病前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分别属于________
和________。(2)研究康复患者的血清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是因为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抵抗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即________。(3)在免疫学生,“埃博拉”病毒相当于________。(4)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__
制成的生物制品。(5)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中,除了控制传染源,还有哪两条?___39、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牛奶在学生营养餐中是必不可缺的,牛奶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可用图甲中曲线_____(填字母)表示。图乙中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图乙中的C器官表示的是_____,它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场所。图中乙⑤所示的血管中氧含量比⑥所示的血管中氧含量_____。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小强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填Ⅰ、Ⅱ、Ⅲ或Ⅳ)。40、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全国疫苗可预防疾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效控制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传播。下面是我国的免疫规划在这40年
里取得的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国家规定在每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日”期间,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脊髓灰质炎。这是因为儿童服用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从免疫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免疫。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脑膜炎双球菌是引起流脑的______。早期发现病人就地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健康人注射流脑疫苗后,不能对乙脑起预防作用,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水果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分解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所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考点:食品保鲜的方法。2、C【解析】试题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解:染色时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选C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3、C【解析】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呼气和吸气时的气压变化、种子的萌发和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肾小管内的尿液成分变化。【详解】A.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所以ce段不但表示进行光合作用,也表示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一些,故A错误;B.吸气时,肺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所以乙图中AB段表示呼气,BC表示吸气,故B错误;C.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故C正确;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所以尿素在肾小管中随着水被大量的吸收,含量逐渐的升高,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呼气和吸气时的气压变化、种子的萌发和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肾小管内的尿液成分变化。4、B【解析】试题分析:银杉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但林中银杉一般几株至20株,有的仅1株,容易被生长快的阔叶树所隐蔽,导致幼苗、幼树的死亡和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被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灭绝的危险。银杉营养繁殖,成活率较低。嫁接繁殖,以湿地松为木,采用切接法,仅少量成活,因此,银杉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很难繁殖。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A【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详解】金鱼呼吸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新鲜水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满足金鱼对氧的需要.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6、C【解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据此解答。【详解】A.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乏含氮无机盐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A错误。B.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B错误。C.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影响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玉米种子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如果发现玉米粒小而干瘪,是因为缺少含钾的无机盐造成的,C正确。D.钙能稳定细胞膜、细胞壁,还参与第二信使传递,调节渗透作用,具有酶促作用等,但植物对它的需要量是最少的,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缺少氮磷钾对植物的影响,并了解其缺乏症。7、B【解析】试题分析:蜜蜂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存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A不符合题意;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从大到小应该为1>2>4>3而不是图中的1>2>3>4,B符合题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C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食物链,由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因此由大到小依次是生态系统、食物网、食物链、个体,D不符合题意。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8、C【解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详解】A、①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正确;B、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C、③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而不是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错误;D、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9、B【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A不符合题意;
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B符合题意;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C不符合题意;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10、C【解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故选C点睛;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11、B【解析】植物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成的。12、D【解析】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分裂生殖(细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等)、孢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无性生殖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生物的快速繁殖的作用。由于无性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故一般不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详解】AB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蝴蝶兰新个体、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都属于无性生殖,不能发生可遗传变异,故BCD错误;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属于有性生殖,能发生可遗传变异,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变异的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13、B【解析】试题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在受伤处的远心端止血,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止血的方法。14、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风沙进眼流泪等,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故选C15、A【解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详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接穗上只结水蜜桃。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嫁接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16、B【解析】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A正确;分裂的细胞有一部分能继续分裂,有的就失去了分裂能力,B错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C正确;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17、A【解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在直臂提重物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理解掌握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B【解析】试题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西瓜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子房中有许多胚珠。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9、C【解析】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缺铁引起的贫血、水肥充足使小麦穗大粒多、经常不注意用眼卫生引起的视力下降,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高产水稻,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点睛】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20、C【解析】
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据此解答。【详解】由于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但不能对蛋白质进行消化;胃内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将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但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胶囊在胃内不能消化,到小肠内被消化,从而避免对胃的刺激。【点睛】掌握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是解题的关键。21、B【解析】试题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2、D【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详解】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的特点。23、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题需要理解生物的特征。24、C【解析】试题分析: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知:A、芽中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B、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C、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D、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考点: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25、A【解析】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详解】海带、紫菜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属于藻类植物,A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常见的藻类植物。26、B【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共餐和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A正确;
染上网瘾会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会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B错误;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C正确;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D正确。27、A【解析】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藻类植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春天,温度适宜,适合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可见题中的诗句描写的应该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故选A。【详解】28、C【解析】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ABD.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能够遗传而不是不能遗传的,ABD不符合题意。C.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小麦的果实粒大饱满,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不能遗传,C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29、C【解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后代(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成发生了变化,而果皮是亲本的一部分,其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都是与亲本一样的。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产生的种子的基因组成Dd或dd;果实的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子房壁发育成的,其基因组成是dd,因而果皮的颜色是黄色,因此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是Dd或dd,果皮的颜色是黄色。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30、C【解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详解】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光线较暗时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错误;下降镜筒时侧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错误。【点睛】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31、D【解析】
试题分析: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所以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应用。32、B【解析】①是肾动脉,A错误;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③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④肾静脉内是静脉血,D错误。尿液的形成。【名师点睛】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33、C【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详解】A.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膝跳反射是简单的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C.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①→②→③→④→⑤,C错误。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④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正确。【点睛】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4、A【解析】
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详解】A.图中的②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A错误。B.豌豆的果皮各层细胞的含水量不同,成熟干燥后,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种子是依靠自身力量来传播种子,故B正确。C.图中的①是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②是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C正确。D.图中的①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形成该果实的花的子房中最少有5个胚珠,故D正确。故选A。【点睛】明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即能正确答题。35、D【解析】试题分析:叶脉中存在着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截断叶脉,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不能运输到叶片,叶片会因为缺少水分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找出题目隐含的知识,才能正确解题。36、生物种类种两栖类建立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哺乳动物【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图中①两栖类、②爬行类、③哺乳动物。【详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两栖类。(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4)两个资料中提到了多种动物,其中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37、红树林腔肠海南大洲岛前肢变为翼骨骼中空等海南坡鹿声音交流韧带和关节囊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基因【解析】
腔肠动物的特征: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身体覆羽,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1)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南省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是我国红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我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珊瑚虫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3)金丝燕是海南大洲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动物,金丝燕属于鸟类。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4)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海南坡鹿及生态环境。(5)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当一只黑冠长臂猿发现不同的敌害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且关节腔内含有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此可知,海南黑冠长臂猿野外存活的数量仅有二三十只,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在减少。【点睛】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38、易感人群传染源抗体抗原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 》听课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听课评课记录
-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练习》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听评课记录1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整体听课评课记录
- 《百家争鸣》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听课评课记录
- 场地使用安全协议书范本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学习风向标》听课评课记录
-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课件
-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2
- 2023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2年武汉协和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防洪防汛应急(含人员避险转移)预案
- 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快速计算表(EXCEL)
- 甲基乙基酮2-丁酮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大学】挤出管材(P64)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