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第3课时13.水调歌头
CONTENTS
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新知导入02助学资料03预习思考04初读课文05精读课文06课堂小结07跟踪检测08积累拓展09课后作业101.掌握“宫阙”“绮户”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2.诵读并默写课文,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重点)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难点)学习目标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新知导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元丰三年(1080年),他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造诣亦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作者简介助学资料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创作背景助学资料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创作背景助学资料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知识链接助学资料把酒:端起酒杯。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不胜寒:经受不住。起舞弄清影: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何事:为什么。宫阙:宫殿。何似:哪里比得上。绮户:雕花的窗户。理解词义预习思考速读课文思考1:疏通文意。思考2:赏析诗句,品味情感。思考问题预习思考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主探究初读课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自主探究初读课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自主探究初读课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自主探究初读课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自主探究初读课文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课文探究精读课文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课文探究精读课文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课文探究精读课文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课文探究精读课文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课文探究精读课文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课文主旨课堂小结水调歌头
内容主题上阕:饮酒问月
景旷达胸襟下阕:难眠怀弟
情思念亲人板书设计课堂小结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直挂云帆/济沧海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跟踪检测2.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婵娟”本义是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D跟踪检测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积累拓展1.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土地租赁承包及生态修复工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之间环保科技借款合同规范书2篇
- 2025版赡养老人子女责任分担及费用分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消防系统安装与消防设备检测及维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园区物业管理合同范本正规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企业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合同签订与行政指导实施要点汇编3篇
- 二零二五版代付款委托合同范本(升级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深加工投资合作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销售订单协议
- 第02讲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2024届新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原文+注音+翻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高考八省联考地理适应性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三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
- 足浴技师与店内禁止黄赌毒协议书范文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光电干扰一体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小学三年级下册奥数题100道附答案
- 四年级数学脱式计算练习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