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规程的质量标准_第1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的质量标准_第2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的质量标准_第3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的质量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联轴器检修标准。叠片(膜片)联轴器对中要求(a)径向圆跳动≤0.10mm,端面偏差≤0.05mm。如机泵使用温度与冷态安装温度相差较大,需在暖泵(或冷泵)后进行对中校核并记录(或根据随机资料)。(b)预拉量一般控制在0~0.4mm(如机泵运行时主轴热膨胀量较大,需采用轴向补偿,以减小联轴器运行时的变形,改善受力状况,按随机资料)。02.滚动轴承a)安装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轴颈公差为js6。b)安装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轴颈公差为k0。c)安装滚动轴承的轴承箱内孔公差为Js7。d)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止推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至少留有0.02~0.06mm.e)自由浮动端轴承外圈轴向间隙至不留0.5mm+转子壳体相对膨胀量。f)滚动轴承回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注:滚动轴承采用火焰加热拆卸后建议直接更换。g)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03.滑动轴承a)滑动轴瓦各部件应无裂纹及损伤,用煤油清洗视情况渗透检查。b)径向轴瓦瓦背紧力(轴瓦与轴瓦压盖的过盈量)一般为0~0.02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且沿轴向分布均匀,轴承衬不许加垫片。c)径向轴瓦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d)用涂色法检查径向轴瓦接触面积,应在轴瓦中下部60°~90°内接触,且沿轴向分布均匀,轴瓦水平剖分面自由状态下间隙不得大于0.03mm,各螺栓、定位销应无划痕和变形。e)径向轴颈与下瓦接触角60°~90°,接触点不少于2~3点/Cm²瓦背接触面积60%以上。f)轴瓦侧间隙对于圆瓦在水平中分面上的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的一半,对于椭圆瓦在水平中分面上的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注:对于离心泵来说一般是圆瓦,具体需按泵厂说明书执行。g)检查推力轴承瓦块巴氏合金应无裂纹、拉毛、划痕、偏磨等现象,单块瓦块厚度差≤0.01mm,瓦块背部承力面应光滑干净,瓦块装配后应摆动自由,如需更换止推瓦块时,原则上应成套更换。h)检查止推轴承安装调整套与隔离轴套的两端面的平行度及与轴心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0.02mm。i)止推轴承箱回装时,应检查主推瓦承力面与轴心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0.02mm。j)推力轴瓦间隙一般要求在0.25~0.35mm,具体参考泵厂说明书。04.转子质量标准a)转子跳动要求b)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R.1.6。c)平衡盘与轴配合为H7/js6。d)叶轮组装要求: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js6,对于热油泵,叶轮与轴装配时,键顶部应留有0.10~0.40mm间隙,叶轮与前后隔板的轴向间隙不小于1~2mm。05.主轴(a)主轴颈跳动值≤0.025mm,且表面应无伤痕。(b)以两轴颈为基准,找联轴节和轴中段的径向圆跳动≤0.04mm。(c)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应符合表4要求。06.口环(密封环)或衬套(a)检查和测量各泵体、叶轮口环尺寸,当间隙超差时更换。(b)各泵体、叶轮口环装配时应松紧适宜,且迷宫齿应无卷边、折断及毛边等缺陷。07.验收a.连续运转72h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72h运行期间需特护加强巡检。b.达到完好标准。对于强制润滑系统,油池温升不应超过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