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柏洋职业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汤陈王琼华裕后街有很多吃饭的馆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缘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细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几碗有头有脸的菜。头,即牛头;脸,即猪脸。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一个月后,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地说:“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瓜脸女子便往店门走去,走了几步,转过身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菜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这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给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晚餐,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见他们点菜差不多了,就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陈八碗吃了一惊。客人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结账时,还直接把鱼头汤的账给结了。客人走后,陈八碗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乱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汤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很快,他给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去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来答谢店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这回事呀。”“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都把熬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头吧。”陈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望着瓜脸女子,问道:“难道是你……”瓜脸女子说:“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我的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天呐,原来这样!谢谢你呀。”“谢个什么?我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你收留了我。”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馆店“一汤陈”的取名,沿袭了民俗艺术中“泥人张”式的昵称传统,突出鱼头汤的招牌效应;小说以此为题,简洁而别致,引人注目。B.陈八碗的两次“一惊”对应两句“乱说话”,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对“鱼头汤”的推出和特效,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C.本文语言颇具特色:叙述语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语和地哉性特点;大量情境中的对话使情节内容更为曲折丰富,人物形象更为丰满。D.小说讲述市场竞争中“一汤陈”兴衰重振的故事,情节反转、补叙手法使内容平中显奇,结句的“留白”之谜,更是奇中见巧、饶有余味。5.联系全文概括分析“瓜脸女子”的形象特点。6.小说叙事写人,多处运用正反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鉴赏。参考答案:4.C

5.①诚实友善。如跟陈八碗坦言自己的家境、打工缘由及鱼头汤鲜美的奥秘;体惜老板困境,毅然点菜上饭,让老板开张;笑脸待人,嘴巴爽甜。②勤快能干。初到小店,即主动帮助老板洗菜、切菜、端菜;见店子生意萧条,便热情推荐“鱼头汤”,暗地加入秘方,使店子生意日益兴隆。③知恩图报。老板给她加工钱,她说老板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儿子刚进北京读书,便特地上门答谢店老板几年前的帮助;“一汤陈”重新开业。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很高的工钱。

6.①以裕后街众多吃饭的馆店、好吃的菜肴,以及“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的口头禅,正面衬托“一汤陈”的名气,先声夺人;②以祖上传承下来有头有脸的“陈八碗”的衰落,反面村托“一汤陈”的兴起隆盛,对比鲜明;③以陈八碗的儿子替代陈八碗,辞掉瓜脸女子,经营小店失败乃至关门,反面衬托瓜脸女子使小店起死回生,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突出秘方之妙;④以陈八碗及其儿子的“鱼头汤”、陈八碗的惊讶和客人的“乱说话”等,衬托瓜脸女子的“鱼头汤”之鲜美。【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对语言特色和情节安排的理解有误。首先,将叙述语言判断为“典雅凝重”不妥,本文叙述语言应是通俗简洁;其次人物对话是体现本文叙述技巧的重要特点,大量的情境对话替代了叙述语言,二者融为一体,构筑了小说的情节框架和故事内容,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但囿于体裁篇幅和语言转换,文中人物的对话尽管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场合,不过尚未达到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的程度;另外,情节曲折丰富也言过其实。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联系全文概括分析‘瓜脸女子’的形象特点”,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从文中“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可以看出其诚实友善;从“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可以看出该女子勤快能干;从“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可看出女子知恩图报。【6题详解】原文“裕后街有很多吃饭的馆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可正面衬托“一汤陈”的名气,先声夺人;原文“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可反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对比鲜明;“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反面衬托瓜脸女子使小店起死回生,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突出秘方之妙;“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及其儿子的“鱼头汤”、陈八碗的惊讶和客人的“乱说话”等,衬托瓜脸女子的“鱼头汤”之鲜美。【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2.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雅与俗

莫邪

①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

②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

③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

④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

⑤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扭捏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

⑥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

⑦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收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

⑧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

⑨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

⑩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

【题文】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6分)参考答案:“始倡”(首倡)和“无心”(天真)是雅,“从风”和“有意”(做作)是俗。

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也不刻意“谐俗”。

【评分建议】6分。第一问2分,第2问4分。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摘编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材料二:(摘编自《2017沪女性调查:二胎生育意愿不高经济压力成主因》)材料三: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一时间难以接受二胎,而且如果生二胎还要处理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并且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中国现在抚养孩子所需的费用并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很多夫妻就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总体看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成下降趋势,而原因无非下面这两点。(一)抚养孩子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并且要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二胎政策的放开满足了家庭想要多添一个生命的愿望,但是大部分家庭因为现实原因而无法实现。一个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方面开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现在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孩子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二)人们思想观念开放,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已被摒弃。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都喜欢小女孩,而且也越来越漠视传宗接代这样的旧思想,生二胎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与其生个二胎还不如集中精力去抚养一个孩子,营造一种自由温馨的环境,勉强生个二胎也只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不便,有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家庭关系变得很不和睦,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摘编自《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其实很无奈》)材料四:韩国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并立法对男性休产假做出规定。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如果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在法国,孕妇一共有16周产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后都可使用,休产假的政府员工拿100%工资,私企员工视公司情况而定,上限是每月3129欧元。父亲可以有11天的陪产假,休假期间工资照拿。如果一对夫妇为各自的雇主工作超过一年,那么他们都有权请假在家带小孩,直到小孩3岁。(摘编自《各国推出多项政策鼓励生育:外国为何愿生二胎》)1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针对生育二胎状况调查中,有过半的上海女性因为经济压力不打算生育二胎。B.上海女性不打算生育二胎主要来自客观现实的压力,仅有少数是自身发展的需要。C.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上海女性还没想清楚,表明她们顾及健康、生活、教育等因素。D.上海女性不打算生育二胎,不仅考虑到眼前的现实因素,还考虑到未来长远的发展。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行动的国家行为。B.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很多,如果不加以解决,中国的人口数量将明显下降。C.现在重男轻女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觉得生二胎没有必要。D.为了提高人口数量,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消除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女性生育。20.根据以上材料,请简述我们应如何提升女性生育二胎的意愿。参考答案:18.A

19.B

20.国家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社会要完善保障机制;家庭要营造和睦平等的氛围。【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在针对生育二胎状况调查中,有过半的上海女性因为经济压力不打算生育二胎”中“过半”一词错误,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看出,35.9%的上海女性因为经济压力不打算生育二胎,而不是过半。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很多,如果不加以解决,中国的人口数量将明显下降”中“人口数量将明显下降”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总体看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成下降趋势”。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以上材料,请简述我们应如何提升女性生育二胎的意愿”,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从材料一《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可看出:国家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从材料三《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其实很无奈》所反映的情况,以及材料四中外国对于二胎家庭的政策可看出:社会要完善保障机制;由原文“与其生个二胎还不如集中精力去抚养一个孩子,营造一种自由温馨的环境,勉强生个二胎也只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不便,有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家庭关系变得很不和睦,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见:要想提升女性生育二胎的意愿家庭,必须要营造和睦平等的氛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1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B.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C.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D.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尚病,况他人乎病:认为是毛病。B.文章合为时而著合:应当,应该。C.知吾罪吾,率以诗也罪:怪罪,谴责文章。D.小穷则以诗相勉穷:家里没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豪强,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支持他。B.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就立志苦学,后因勤学苦读而未老先衰。C.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和现实意义。D.白居易既专注于科举考试,也酷爱写诗,他写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常常受到朋友的称赞。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⑵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参考答案:10.D

11.D

12.A

13.(1)至于那些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虑恬静,文词迂缓。(2)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做官,顺利一点,就以诗互相鉴戒,稍稍失意就以诗互相慰勉,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仆”“足下”“人”“文”“自”“友”,虚词“为”“于”“或”“其”“而”“之”,“足下”是“仆常语”的宾语,意思是“我曾经跟足下说”,结构完整,其后断开,“凡人”是“为文”的主语,意思是“任何人做文章”,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C两项。“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意思是“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多上,其间好坏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进行讨论删削,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句子可以断开为: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故答案为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小穷则以诗相勉”意思是“遭到斥逐(失意,不得志)就以诗互相慰勉”,所以“穷”的意思是“失意,不得志”。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项,“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支持他”说法错误,原文说“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即妻子儿女兄弟也认为我不对。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讽谕者”,指讽谕诗;“激”,激切;“质”,质朴、朴素;“闲适者”,指闲适诗;“澹”,恬静,安然的样子;“迂”,迂回、曲折、绕弯。(2)中的“通”:显达;“以”,用;“戒”,鉴戒;“穷”,失意、不得志;“勉”,慰勉;“索居”,独处,独居;“慰”,告慰;“同处”,住在一起;“娱”,娱乐。【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我)家庭贫困而又多变故,二十七岁才应进士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我正是在这时升做翰林学士,又做左拾遗的官,亲手领取写谏章的用纸,除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有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就写成诗歌,慢慢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用来开阔皇帝的见闻,对他考虑和处理国家大事有所帮助。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奖励,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愿。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闻于上,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微之,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我不能远追古代的旧闻做证明,就像近年韦苏州的歌行,除去才气超拨,词藻华丽之外,很接近于以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他的五言诗又高超雅正,安详适静,是自成一家的体制。现在的作者谁能赶得上呢?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重视,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珍重他的作品。现在我的诗,人们喜爱的,通通不过杂律诗和《长恨歌》以下那些作品。时俗所重视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虑恬静,文词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但是,千百年后,怎么能知道再没有象足下这样的人出现,而了解并喜爱我的诗呢?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做官顺利,就以诗互相鉴戒,遭到斥逐就以诗互相慰勉,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与我相交的和谴责我的,大都由于诗呵!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多上,其间好坏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进行讨论删削,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况且我与足下,写文章特别怕繁多,自己尚且认为是毛病,何况他人呢?现在我们暂且分别编辑诗文,粗略地分出卷次,等到我和足下相见的时候,各人都拿出自己编辑过的东西,以完成过去的心愿。但是,又不知何年能相遇,何地能相见,死期一到,该怎么办呵!微之微之,知道我的心吗?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初,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彤,奏果寝格,凤竟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于是左将军史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位丞相,出入五年,未闻忠言嘉谋,而有不忠执左道之辜。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怼,眹甚伤之。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节选自《汉书》) [注]①连昏:“昏”同“婚”,姻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多骄僭

骄僭:骄横僭越B.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

固守:坚守

C.商亲部属按问

部属:顺次安排D.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

匡言:歪曲的语言5.对文中域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商肃敬敦厚。他在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得到了大臣的欣赏,认为他完全可以做一名臣子了。B.王商明辨是非。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慷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C.王商不畏权贵。琅邪太守杨肜,因郡中多发灾害,受到王商的查问,虽然王凤为他说情,王商还是请求罢免杨肜,并因此招来王凤的怨恨。D.王商忠而被谤。在左将军史丹、王风等人的坚持弹劾下,皇帝下诏说王商不能尽忠,虽然赦免了他的罪过,但还是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

(5分)(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5分)参考答案:4.答案:D

解析:D项,匡言:进言匡正。5.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A项“认为他完全可以做一名臣子了”与原文“宜备近臣”不一致,适宜作备用近臣,而且他早已经是太子中庶子了。7.答案:(1)自古以来,没有德政的国家,洪水尚且不曾淹没城池。瑞在政事安定,国家没有战争,君臣上下安定,为什么(因为什么)会有洪水一日之中突然出现?(2)丞相用道德辅助国家,主管(总领)百官,协调各国,作为职责没有比这更重的了。解析:(1)关键字:“无道”没有德政,“冒”淹没,“兵革”战争,“何因”为什么,“暴”突然。(2)关键字:“以”用,“辅翼”辅助,“典领”主管,“协和”协调,“莫”没有。【参考译文】王商字子威。王商年轻时担任太子中庶子,以严肃恭敬性格忠厚知名。父亲死后,王商继承父亲的封爵成为乐昌侯,他推让财产,把财产都分给诸位异母弟弟,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守孝期间悲伤衰戚。于是大臣向朝廷推荐说王商的品行可以勉励群臣,仁义足以使风俗淳厚,应该提拔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因此提升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驾崩后,成帝继位,很敬重王商,改任左将军。而成帝的大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行为多骄傲过分。王商论议朝臣时对王凤有不平之语,王凤知道这事后,也疏远了王商。建始三年秋天,京城老百姓无缘无故地惊慌起来,传言洪水就要来了,百姓奔走,相互踩踏,老弱者哭天喊地,长安城中非常混乱。皇帝亲自驾驾临前殿,召集公卿们商议此事。大将军王凤提议太后和皇上以及后宫嫔妃可以乘船,让官吏百姓们爬上长安城的城墙来躲避洪水。大臣们都赞同王凤的主张。唯独左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没有德政的国家,洪水尚且不会淹没城池。现在咱们政治清平,世代无战乱,君臣上下安定,为什么会有洪水一日之间突然出现?这肯定是谣言,不应该让百姓登上城墙,让百姓更加惊慌。”皇上因此才作罢。不久,长安城中逐渐安定下来,经查证此事,果然是谣言。皇上于是大加赞美王商的坚持留守,多次称赞他的主张。王凤却大为惭愧,自己悔恨说错了话。当初,大将军王凤的姻亲杨肜做琅邪太守,他所治理的琅琊郡有十分之四的地方发生了灾害,已上奏给了皇上。王商顺次安排审查讯问,王凤告诉王商说:“灾害怪异是上天的事情,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杨肜素来都是个好官,应该从轻发落。”王商不听,竟然上奏要求罢免杨肜,奏章最终没有任何消息,王凤更因此怨恨王商,私下里搜求王商的短处,派人上书揭发王商的家庭隐私。皇上认为这是不必告人的家庭隐私,过也是小过,不值得因此就中伤大臣,王凤坚持争辩,就把这事交给司隶处理。此时,左将军史丹等上奏:“丞相王商作成作福,性情残忍狠毒,毫不仁慈,天下人都以他为祸患和痛苦。王商实行歪门邪道来扰乱朝政,以不实之词欺骗人,违背了大臣应有的节操,应当追究拷问”。皇上向来敬重王商,下命令说“不应查处”。王凤又坚持争辩,于是皇上只有诏令御史:“丞相应该以德行来辅佐皇上,总领百官,协同调和各个封国,作为职责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现在乐昌侯王商身为丞相,任职五年,没有听过他的诚恳的劝告和良好的计谋,却有行为不忠、施行邪道的罪过,身犯死罪。现在有人告发王商不因此自己悔过却反而心怀怨恨,我很伤心。赦免王商的罪过。使者去没收他的丞相印信。”王商被免除宰相后三天,疾病发作吐血而死,谥号“戾侯”。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20分)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媪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冠雄鸡.佩瑕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性鄙,好勇力

鄙:质朴。

B.片言可以折狱者

狱:诉讼案件。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造:找麻烦。

D.宽以正,可以比众

比:使……亲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门人请为弟子

不如因善遇之

B.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

吾属今为之虏矣C.恭以敬,可以执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恶言不闻于耳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子路“好勇力,志伉直”的一组是(

)①冠雄鸡,佩微豚,陵暴孔子

②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③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④食其食者不避其难⑤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⑥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喜欢逞勇斗力,性格直爽,曾经欺凌过孔子,孔子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礼乐诱导他。

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

B.孔子很赞赏子路判决诉讼案件的能力,认为他有仁德,可以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

赋税。

C.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别时,孔子告诫他“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来治

理蒲邑。D.卫出公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联合孔悝作乱。子羔劝子路离去,他没有听从,最后被蒉聩手下的人杀掉。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⑴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3分)答:

⑵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2分)答:

18.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参考答案: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对“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进行了精彩又高度概括的总结。这种“成竹于胸”的创作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色——捕捉物象的神韵;默记物象的音容特点;快速落笔,留住稍纵即逝的物象姿态和艺术感受,所画作品既能形似,亦复传神,对于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艺术表达,无疑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

17

)。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下,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是十分重要的。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B.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这才是真正的作品。C.既是时代写照,又是艺术写真,这才是传神的作品。D.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时代写照,更是艺术写真。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抓活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那枝,那叶已成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B.乐景可以写哀情,哀景也可以写乐情,甚至会“倍增其哀乐”。C.海伦·凯勒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D.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导弹之父”“火箭之王”。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对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B.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是要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C.画家深入社会实践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体验社会生活,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D.画家深入社会实践,关键在于要用心体验生活,对新时代大量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参考答案:17.A

18.C

19.B【17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根据前文“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可知,本段文字的话题是“传神的作品”,从语境前后必须一致的要求,可得出:衔接的主语应是“真正传神的作品”,由此排除BC两项。根据后文语境,句子强调的是时代是艺术的源头,所以传神的作品在艺术上做到“传神”,从而体现时代精神,这样呼应前文“所画作品既能形似,亦复传神,对于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艺术表达,无疑具有显著优势”,由此排除D项。综合以上分析: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具体而言:(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抓活鱼’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文中“抓活鱼”的引号的作用表示内容有特殊含义,具体指艺术作品的“生动与鲜活”。A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表示强调作用;C项,表示特殊含义,指海伦?凯勒对世界的感触;D项,表示特殊称谓。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画线句子的病因主要是:句式杂糅,即“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地方。A项,动宾不搭配,“体验”与“新题材”搭配不当;C项,两面对一面。原句前面“是否用心体验”是“两面”,而“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锤炼”,对应的只是“是”这一面;D项,“大量”与“涌现”语意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