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_第1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_第2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_第3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_第4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封建国家: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地主阶级主导国家压迫、剥削农民阶级多民族:各民族交流和融合,在华夏认同的观念基础上,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结束分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的大一统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统一中国第9课概念明晰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指一个国家政权统一,且在该国家的公民中存在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在国家的疆域内世代居住,并在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之下,共同构成了这个统一国家的基础。“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概念明晰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所学内容,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能够运用有关史料,概括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并评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秦朝疆域的四至,说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疆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4.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一、顺时势——秦灭六国问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一)秦统一的历史条件时期战争爆发频率(次)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没有战争的年份(年)春秋2031.85990战国1501.527105材料一:①战乱影响社会稳定,民众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问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一)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一、顺时势——秦灭六国③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筹划统一大计。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中国历史·七上》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力增强,具备统一的实力。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二)秦统一的过程与策略问题2:读地图,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与路线,并说明秦的策略。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一、顺时势——秦灭六国(三)秦统一的概况问题3:读52页,补充秦朝建立的概况。前221年咸阳嬴政时

间:建立者:都

城:地

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顺时势——秦灭六国二、谋独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秦统一的意义问题4: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思考秦统一的意义。材料一: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材料二: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朱绍侯《中国古代史》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环境;②为我国后世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③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问题5:秦朝该如何解决王室衰微,诸侯争战的问题?王室衰微诸侯争战

提升王室权威

削弱地方权力

君主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二、谋独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二)皇帝制度问题6:阅读材料,说说皇帝制度的特征。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谋独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二)中央集权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行政军事监察皇帝郡县制三公皇帝郡(守)县(令或长)二、谋独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问题7:通过对比,结合教材,说说郡县制意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划分依据血缘远近,功劳大小地方官员产生世袭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较强独立性地域皇帝任免郡县直接受中央管辖意义:①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②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二、谋独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三、利千秋——巩固统一的措施(一)文化方面措施:影响:统一文字——小篆(zhuàn

)①便于政令通达;②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三、利千秋——巩固统一的措施(二)经济方面措施:影响: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②统一度量衡①便于经济管理;②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铜量铜权圆形方孔半两钱三、利千秋——巩固统一的措施(三)交通方面措施:影响:①统一车轨,修贯通全国的道路;②开凿灵渠①有利于加强对各地的控制;②便于往来三、利千秋——巩固统一的措施(四)军事方面措施:影响: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②北击匈奴;③修长城材料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长城一带东海南海陇西管辖范围大为拓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辽东临洮三、利千秋——巩固统一的措施问题8:秦朝却二世即亡,是否说明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无用?领域措施影响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便于管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便于往来拓展了疆域为我国后世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四、论功过——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秦始皇进行一个简要评价?原则:①根据史实,史论结合;②客观公正,辩证看待;③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④要结合对后世的影响材料1: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材料2: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四、论功过——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秦始皇进行一个简要评价?功过①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后世长期统一奠定基础。①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广建宫殿,大修陵墓,给人民增加沉重负担;③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五、小结秦统一中国秦朝建立巩固统一的措施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修驰道北修长城、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三公制地方:郡县制六、即时测评1.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B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D3.《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B4.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8—461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