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

汇编

2023年江苏省各市九年级一模文言文与古诗阅读汇编

网页原因很多加点字,显示不出来点,原版word文件中可

显示

(2023•江苏南京建邺区•统考一模)小组成员在搜集热词“秒懂”资料的时候,发现它

的含义似乎古己有之,请你参与探究。

2.用为句子标两处停顿。

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

3.结合【甲】文的具体内容,把【丙】诗注释①中的典故补充完整。

4.清代王士祯评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的最后两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试从

抒情方式的角度具体分析王士祯评价的原因。

5.下面是小组成员的探究结论。请你参与,补全内容。

“秒懂”专题探究探究结论:

一、如今我们渴望别人的“秒懂”,这与古人的“遇知音”异曲同工。如【甲】文中

袁虎咏诗,【乙】文中(1)是“秒懂”的契机:而要成为知音,既要有表达者的精湛

技艺,又要有(2)_c

二、如今我们追求精神上的“秒懂”,这也和古人追求无言的共鸣相通。如【乙】文

中两人虽“(3),但通过音乐达成了默契;而【丙】诗中的李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一个“(4)字告诉我们,他只能跨越时空去追寻前朝知音的“秒懂”。

三、古往今来,从“遇知音”到“秒懂”,虽然表述不同,但对于精神共鸣的追求没

有改变。正如(5)_(请以初中语文教科书推荐名著中的任意一部为例,加以阐述。)

(1)(2)______(3)(4)(5)_______

(2023•江苏南京秦淮区•统考一模)治庖①

〔清〕钱泳

古人著作,汗牛充栋,善于读书者只得其要领,不善读书者但取其糟粕。庖人之治

庖亦然。

欲作文必需先读书,欲治庖必需先买办,未有不读书而作文,不买办而治庖者也。

譬诸鱼鸭鸡猪为《十三经》,山珍海错②为《廿二史》,葱菜姜蒜酒醋油盐一切香料

为诸子百家,缺一不可。治庖时宁可不用,不可不备。用之得当,不特③有味,可以

咀嚼:用之不得当不特无味惟有呕吐而已。

随园先生④谓治菜如作诗文,各有天分。天分高,则随手就炒,便是嘉肴;天分不

高,虽极意烹庖,不堪下箸。

仆人上菜亦有法焉,要使浓淡相间,时候得宜。髻如盐菜,至贱之物也,上之于酒

肴之前,有何意味;上之于酒肴之后,便是美品。此是文章关键,不可不知。

(节选自《履园丛话》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注)①治庖:下厨烹煮食物。②海错•:指各种海味。③不特:不但。④随园先

生:指袁枚,清代文学家。

6.给画线句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用之不得,当不特无,味惟有呕吐而已

B.用之不得当,不特无,味惟有呕吐而已

C.用之不得当,不特无味,惟有呕吐而已

D.用之不得当不,特无味,惟有呕吐而已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仆人上菜亦有法焉,要使浓淡相间,时候得宜。

8.文中关于治庖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2023•江苏南京栖霞区•统考一模)

【甲】

夜展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乙】

江行日记

[明]袁中道

①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复①,铮铮有声,暗窗红

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咒任之而

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②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相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

一幅烟江悚子③!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版,有改动。)

【丙】

叙小修诗’*(节选)

[明]袁宏道

弟少也慧。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⑤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

友。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

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⑥.不拘格套⑦,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

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I注]①敲戛:敲击。②流行坎止:在便利情况卜僦行动,遇到阻碍就停止。③烟江

悻子:画着烟雨江景的屏障。④此文是作者给其弟袁中道(字小修)诗集作的序。®

的然:确然,自信的样子。⑥性灵:思想、情感。⑦格套:格式、套路。

9.你指出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月光的一项是()

A.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袁中道《夜泉》)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0.你认为对乙文画线句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B.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C.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D.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所阻。

11.小奇不大懂丙文画线句的意思,你为他翻译成现代汉语。

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12.丙文中,袁宏道用“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来评价袁中道的诗文。小霞不明白什

么叫“独抒性灵”,你结合甲诗、乙文中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

(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甲】

同题仙游观①

(唐)韩翱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②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③。

(选自《唐诗三百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注】①本诗为游览仙游观的题诗。②宿雨:隔夜的雨。③丹丘:神仙居所。

【乙】

小洋①(节选)

王思任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以鹦鹉绿鸭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

尺,开一大窦,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留,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景,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

又有七八片碎翦鹅毛霞,俱黄金锦荔,推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战

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采,

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②作何制。

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③,五色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

者!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④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

之贫哉!

(节选自《历代山水小品》,蒋松源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注】①小洋:溪水名。②大染局:比拟画家用多种多样的色彩。③人间之色:古

人认为人问的正色只有青、赤、黄、白、黑五种。④图:描绘。

13.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B.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C.又有夜岚数层陡起汝口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D.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五色互用,衍至数十而止。

(2)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15.按照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请从多感官角度赏析)

(2)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青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请从动静结

合的角度赏析)

16.结合具体内容,比较分析【甲】诗和【乙】文不同的抒情方式和思想情感。

(2023•江苏苏州姑苏区•统考一模)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①

白居易

幸与松筠②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③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二)

中节东厅迎春

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三)

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涉讥忿,当路者

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於所宅,禹锡母八十

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子者宜慎

事,不贻亲忧。”度不敢对,帝改容日:“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

州,又戕夔州刺史。……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部,复作《游玄都》诗。

禹锡晚年与少传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

其诗而序之曰:“彭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

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不能。”

(节选自《刘禹锡传》)

(四)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恨不见于色。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

知无不为。琦天资朴/,折节下土,无盛,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④公

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

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

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节选自《宋史・韩琦传》)

[注程]①刘郎中:即刘禹锡c刘禹锡被贬后,曾写诗用桃花来讽刺满朝新贵c②松

筠(ybn):松与竹。③杏园:园名。唐时为新进士游宴之地。④傥:倘若,假

使。

17.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所表现的画面。

18.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选文字词”中的加点字词。

方法选文字词义

当路者不

【课内迁移】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喜①

【语境推断】“出为播州刺史”,“又徙夔州刺史”。乃易连州②

琦蚤有盛

【指出通假】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名③

【查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饬:①整治;②谨慎;③告诫;@

修饰。选饬群司④

1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20.请将材料(三)、(四)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2)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

21.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三)和下面的两首

诗,具体分析刘禹锡性格上“豪”的表现。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排而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我。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2.同样写迎春花,为什么白居易强调它“不随桃李一时开“,而韩琦却突出它与“百

花千卉共芬芳”?

23.结合选文(四)内容,说说韩琦为什么“号称贤相”。

(2023•江苏苏州高新区•统考一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目。

[甲]

臣窃惟海内涂炭,四十余我矣!赤子①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

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舆地不可以不复。此三尺变子之所共知,曩独畏其强

耳。韩信有言:“能反其道,共强易弱。”况今虏首席儒,政令日驰,舍戎狄鞍马之

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君臣之间,日趋怠情。白古夷狄之强,未有四五十年而

无变者,稽之天时,之②之人事、当不远矣。不于此时早为之图,纵有他变,何以

乘之?万一朋人惩创,更立令主③:不然,豪杰并起,业归他姓;则南北之患方始。

又况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④,生长于戎,岂知有我?

(节选自陈亮《中兴论》)

[乙]

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虏人之财,

签兵于民而无养兵之费,靳思于郊而无泛恩之赏,又辅之以岁币之相仍,横敛之不

恤,则财非不多也;沙溪之地,马所生焉;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调之

众矣。以此之形,时出而宸我,那在所可虑,而臣独以为不足恤者,益虏人之地虽

名为广,其实易攻,惟其无事,兵劫形制,若可纠合,一有惊扰,则忿怒纷杀,割

据蜂起。

(节选自辛弃疾《美芹十论》)

I丙]

南歌子⑤

(宋)陈亮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寻春闲过小园东。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游镣归敲月,春衫醉舞风。谁家三弄学元戎汽吹起闱愁、容易上眉峰。

[注释]:①赤子:指百姓。②揆:估量,揣测。③更立令主:另立各的国君。④殂

谢:死亡衰退。⑤这首词是陈亮闲置期间所作。⑥“三弄”指代箫管;“元戎”,泛指

军事。

24.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浮靡之习望其旅靡(《曹刿论战》)

B.豪杰并起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C.其实易攻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兵劫形制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5.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共有十个篇章,[乙]文选段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A.《察情》B.《观衅》C.《详战》D.《审势》

26.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稽之天时,摆之人事,当不远矣。

(2)一有惊扰,则忿怒纷争,割据蜂起。

27.下列有关[丙]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春闲过小园东”写出暮春时节,词人寻见春天的经过,体现其内心暂时的闲

适。

B.“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一个“乱”字,不仅实写花乱,更暗写词人内心之乱。

C.“游镣归敲月”,一个“敲”字,以春游归来月下敲门之声反衬出周围世界的静谧。

D.“春衫碎舞风”表面看上似乎写出词人落拓不鞘,实则表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痛

苦。

28.请根据[甲][丙]诗文的内容,说说你对“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中“闲愁”的理

解。

29.“能反其道,其强易弱”,强的一方也可以变成弱的一方,请结合[甲][乙]两文内

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金国可能由强变弱的原因。

(2023•江苏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统考一模)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左迁至蓝关①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②朝奏九重天,夕泛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③。

[注]①蓝在: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②一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

表》。③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多种疾病的综称)。

(二)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

声,或击之略。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①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②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

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③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

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

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④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

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有删节)

[注]①孟郊(751-814),宇东野,与韩愈并称“韩孟”,两人亦是好友。生平不得

志,五十岁才任漂阳尉。②不懈:指孟郊诗歌创作无懈可击,可达到古人水平,③

李翱:唐代散文家,曾从韩愈学古文,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张籍:唐代文

学家。④奚:相当于“何”,为什么。⑤役:供职做官,此处指孟郊去江南就任滦阳

县尉。

(三)

年月日,李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其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

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①,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

幼,从嫂归葬河阳,既义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

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

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

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旧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塞,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②。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决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③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

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

也!

(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有删节)

[注]①怙:代父。②孥:妻和子的统称。③遐:聚然

30.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

方法解释

1

(1)_(填写序

信善矣[看阅词典法]①好,美好。②友好,亲爱。③善良。

号)

若不释

[参考成语法]若有所思(2)

诚知其[课内迁移法]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

(3)

如此唱,宜多应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使取汝[语境推断法](4)

者始行

31.把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I)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己者而后言。

(2)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3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颈联是诗意的眼,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景抒

情,境界雄阔,情悲且壮,请你就诗歌内容和上述评价评析。

33.选文(二)是韩愈送给友人孟郊的临别赠言,文章起笔从草木、水、金石写

起,有何用意?

34.有学者曾言,(朝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是

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极重感情。请你联系以上三则材料,说

说韩愈面对不同对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023•江苏工业园区•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黄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逡迤。终有剑心在,闻鸡③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

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蛋:蟋蟀。③闻鸡:化用祖逖

“闻鸡起舞”典故。

夜坐记

沈周①

①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坐起,一灯焚然相对,案

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久而新霁,月色淡淡映窗户,四

听阅然。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

②闻风声撼竹木,号号鸣,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闻犬声猫猫而苦,使人起闲邪御

寇②之志:闻小大鼓声,小者薄而大者渊渊不绝,起他忧不平之思;官鼓甚近,由三

挝③以至四至五,渐急以趋晓,俄东北声钟,钟得雨案,音极清越,闻之有待旦兴作

之思,不能已焉。

③余兴喜夜坐,每摊书灯下,反复之,迨二更以为当。……有若今之声色不异于

彼,而一触耳目,犁然④与我妙合,则其为铿割⑤文华者,未始不为吾进修之资,而

物足以役人也已。……夜坐之力宏矣哉!嗣当⑥齐心孤坐,于更长明烛之下,因以求

事物之理,心体之妙,以为修己应物之地,将必有所得也。

[注]①沈周,苏州吴门画派开创者。晚年隐居时创作《夜坐图》,本文为画作上方

感跋的节选。②闲邪御寇:防止邪恶,抗山敌寇。③挝(zhua):敲打。④颦然:

释然。⑤铿句(kcnghong):声音洪亮。⑥嗣当:接着。

35.下列对于[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描写了肃杀凄凉的秋天夜景。

B.“淡烟、细雨”与“枫叶、蓼花”是色彩一淡一浓的两组景物,视觉卜形成对比.

C.颔联写景由近及远,由动及静,相映成趣,将秋夜所见景色描写得真切生动。

D.颈联中“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蜿蜒曲折,此处暗示诗人实现抱负遥遥无期,

36.[甲]诗的尾联与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尾联相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

什么不同?

37.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字词方法释义

夜分而寤课内辽移法: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途经》)①

漫取一编读之查阅词典法:漫:到处都是,广阔;随意;散漫。②

四听阑然结合语境法: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③

有若今之声色不异于彼联系成语法:绘声绘色;有声有色。④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稍倦,置书束手危坐。

(2)而物足以役人也已。

39.[甲][乙]两篇诗文都描写了夜坐时所闻,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诗文都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突出了夜间环境的寂静。

B.两篇诗文都具体描写了所闻的各种声音,为写所思所感做铺垫。

C.两篇诗文都通过描写夜坐时所闻,烘托了作者清静自在的心情。

D.[乙]文第②段在描写所闻各种声音的同时还抒写了内心感受。

40.作家祝勇在夜里坐看沈周画作《夜坐图》时写了一篇散文《夜坐》,结尾写

道:“半夜不睡觉坐着发呆,本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但是在隐者眼里,‘无聊’的

事,才是重要的事。”结合[乙]文,说说为什么在隐者眼里,“夜坐”这样“无聊”的

事,才是重要的事。

41.(2023•江苏苏州常热市•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求雨祭汉景帝文①

欧阳修

县有州帖②,祈雨诸祠,县令至愚,以谓雨泽颇时③,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

听。癸丑,出于近郊,见民稼之苗者荒在草间,问之,曰:“待雨而后耘籽④。“又行

见老父,日:“此月不的,岁将不成。“然后乃知前所谓雨泽颇时者,徒见于城郭之

近,而县境数百里山陂田亩之间,盖未及也。修以有罪,为令于此,宜勤民事神以

塞⑤其责。今既治民狱讼之不明,又不求民之所急,去县十余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

红,顽然⑥慢于事神,此修为罪,又甚于所以来为令之罪。

(有删改)

晚泊岳阳

欧阳修⑦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过海虞③

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呆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注】①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夷陵大早之时。②帖:官府公文。③颇

时:颇为按时。④耘籽(yiinzi):从事田间劳动。⑤塞:弥补。⑥顽然:顽固而

不知变通。⑦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贬为峡州夷陵

(今湖北宜昌)县令,欧阳修携家人沿水路前往贬所,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阳城外的

洞庭湖口。⑥海虞:常熟在西晋建县时称海虞,后作常熟的别称。

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徒见于城郭之近/徒以有先生也(《唐雎小辱使命》)

B.宜勤民事神/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C.顽然慢于事神/淫慢则不能励精(《诫子书》)

D.甚于所以来为令之罪/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听

(3)把文中网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此月不雨,岁将不成。

②去县十余里外,凡民之事皆不能知。

(4)欧阳修在文中多次因下雨问题强调自己有“罪”,请结合文章从不同角度概括其

“罪

(5)一诗“系舟”,一诗“放舟”,两位诗人在观景方法上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具

体分析。

(6)自古月亮就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结合诗歌内容分别说说画线句中的“月”与两

位诗人结下了何种情缘。

(7)《晚泊岳阳》和《求雨祭汉景帝文》都是欧阳修遭贬至夷陵所作,根据上述诗文

说说欧阳修的性情品质。

(2023•江苏盐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洪。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①胡兵缺宝刀。

(选自《全唐诗》)

[乙]

婉贞②于是率诸少年结束③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④村四里有森林,阴翳

蔽日,伏.海。未几,敌兵果舁⑤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

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然便捷猛要终弗逮⑥。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

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

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⑦,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

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选自《清稗类抄》)

[注]①斫:砍。②姓冯,名婉贞。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后,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

共同带领民众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③结束:整好装束。④去:距离。

⑤舁:yii,抬。⑥逮:赶上。⑦拿斗:搏斗。

42.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卷旗夜/劫/单于帐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B.卷旗夜/劫/单于帐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C.卷旗/夜劫/单于帐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D.卷旗/夜劫/单于帐然便捷/猛蛰终/弗逮

4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剽疾如猿猴(2)盖五六百人也

(3)所当无不披靡(4)谢庄遂安

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2)拔刃奋起,率众袭之。

45.回答下面问题。

(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后两句。

(2)如果配乐朗诵甲诗,你觉得选择鼓作为主要乐器还是笛子合适?说说你的理

由。

46.[乙]文和《陈涉世家》都描绘了战争,但各有侧重。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7.[甲]诗和[乙]文都塑造了爱国英雄形象,结合内容分析他们还有哪些共同点。

(2023•江苏无锡梁溪区•统考一模)尚书屯田员外郎伸君墓志铭

王安石

①君仲氏,讳①讷,字朴翁,广济军定陶人。曾祖讳环,祖讳祚,皆弗仕。而至君父

讳尹,始仕至曹州观察支仗,赠石赞善大夫。

②君景祐元年进士,起家莫州防御推官。年少初官,然上下无敢易者。时传契丹且

大扰边,朝廷使中贵人来问,知州张崇俊未知所对。君策契丹无他为,具奏论之。

崇俊喜日:“朝廷必知非吾能.为此,然亦当善我能听用君也。”又权博州防御判

官,以母夫人丧去。去三年,复权明州节度推官。县送海贼数十人,狱具矣,君独

疑而辨之,数十人者皆得雪。用举者改大理寺丞,知大名府清平、邛州临溪两县,

又通尹J角昆州。

③君厚重有大志,不妄言笑,喜读书,为古文章,晚而尤好为诗,诗尤称于世。所

在有声绩,然直道自信,于权贵人不肯有所屈,故好者少,而亦多知其非常人也。

其在越、蜀,士多从之学。当宝元、康定间,言者喜论兵,然计不过攻守而已,君

独推《书》所谓“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⑦,而难任人,蛮夷率服”为《御

戎议》二篇。

(节选《临川先生文集》)

【注】①讳:死后的尊长名字前称讳,表示尊敬。②惇德允元:信任善待善良厚德

的人。

4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且大扰边(况且)B.狱具矣(案件)

C.不妄言笑(随意)D.柔远能迩(近处的百姓)

4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母夫人丧去”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B.策之不以其道

C.以中有足乐者D.以塞忠谏之路

50.翻译下列句子。

(I)朝廷必知非吾能为此,然亦当善我能听用君也c

(2)故好者少,而亦多知其非常人也。

51.文中的仲君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3•江苏无锡锡东片•校联考一模)高恭之,字道穆。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

士。幼孤,事兄如父。每谓人曰:“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

佩珠玉。若时不我知,便须退迹江海,自求其志。”

正光中,出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即尚书令李崇之子,多有非法,逼买入宅,广

兴屋宇,皆置鸥尾①。道穆绳纠,悉毁去之,并表②发其赃货。

孝庄即位,赐爵③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及元颗逼④式军,或劝帝赴关

西者,帝以问道穆,道穆言关中残荒,请车驾北度,循河东下,帝然之。其夜到河

内郡北,帝命道穆烛下作诏书,布告远近,于是四方知乘柒⑤所在。寻除御史中尉,

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李希宗、宋世良等三十人。仆射余朱世隆当朝权盛,因内

见,衣冠失仪,道穆便即弹纠。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

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帝曰:“高中尉清直人,彼所行者公事,岂

可私恨责之也?”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注】①鹘尾:即鹏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性的物件设计。

②表:上表。③爵:爵位。④逼:逼近。⑤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

也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代指皇帝。

5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幼孤(幼年丧父)B.道穆绳纠(用绳)

C.帝然之(认为……对的)D.布告远近(远近的人)

53.下列句中的“之”与“执赤棒卒呵之不止”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戒之曰C.往送之门D.何陋之有

54.翻译下列句子。

(1)寻除御史中尉,选用御史,皆当世名辈。

(2)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

55.高恭之为官尽职,不畏权势豪门。概括说说文段中哪些事表现了这一点。

56.(2023•江苏无锡外国语•校考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曾巩传

①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等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

甚伟。直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②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畸,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

城邑。谕告属县,现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于民。民得从便受

栗,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③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

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幸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枪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接,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

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过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

视章显,实欲携或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

其力。

⑤为文幸,上下驰-聘,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

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日:

“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必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

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注】①常平:官仓名。

(I)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甫冠,名闻四方刚刚,才

B.讽富人自实粟讽刺

C.假以骑从借

D.奉继母益至周到

(2)下列加点字中,与“以吝故不及”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徒以有先生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可以为师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②一时工作文词者,鲸能过也。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能表现他“仁”的事例。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

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

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

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

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女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念之!念之!“夙

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9。):搅

乱,扰乱。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

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⑦无忝⑴如):不要辱没。忝,

辱。

5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盖汝好学(2)力改故习

(3)不然,则徒劳费(4)夙兴夜寐

5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5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

(2)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60.用自己的话说说朱黑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仄。

(2023・江苏常州金坛区•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

【文本一】

十年春……对曰:"夫战……故逐之。”

(选文略,见课文《曹刿论战》)

【文本二】

万里赴戎机...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文略,见课文《木兰诗》)

【文本三】

秦王佛然怒....挺剑而起。

(选文略,见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任务一:掌握词语有办法

61.理解词义的变化,填写表格,掌握实词

|实词|词义的变化

,,福,,的甲骨文字形,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的形象、是以酒敬神、祈

(1)

求福备的意义,本义就是(①_________),如“神弗福也”的“福”。祭祀后要把祭

品分别送人,这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名词“福”,如“五福临门”的“福

鄙的古字是“啬”,本义是在城外所建的粮仓。由于“居”一般都在郊外甚至更远,

(2)因而“鄙”引申义为边远之地,如“边鄱之地'’的“鄙”。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

鄙地方的人没有他们见多识,因此,“鄙”引申为形容词(②),如“肉食

者鄙'’的“鄙”。

任务二:了解义项,掌握词语

62.根据“从”的义项归纳,解释下面句子中的“从”。(只填序号)

“从”本义是“两个人在路上相随而行,读c6ng时的义项:A.[动词]跟随,跟从;

B.动[词]听从,顺从;C.[形容词]和顺;D.[介词]自、由;E.[介词]向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0

(2)战则请从0

(3)从乡之先达执经卬问0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0

(5)便舍船,从口入()

(6)从此替爷征0

任务三:朗读和翻译句子

63.小语和小文对“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朗读停顿产生了分歧。小语认为应该

读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小文则认为“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

木”,是用来扶的,不能“登”,她认为应该这样停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你赞同谁的朗读停顿?请选择并按照该停顿翻译句子。

任务四:说英魂内涵

64.三个文本中的人物,都有英雄气概.完成下面广勺思维导图,探究英雄的丰富内

涵。

(1)曹刿________

」木兰代父从军

(2)唐雎________

英雄勇

木兰英勇杀敌,凯旋

曹秽善抓战机,指挥若定

(3)木兰________

任务五:了解数字作用

65.三个文本都运用了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和下面的对话加以

探究,把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小文:文本一中“齐人三鼓”的“三”是三次,另外文本三中“此三子者”“与臣

而将四矣”“伏尸二人”中的数字,都是确数,那么“流血五步”中的“五步”是

确数吗?

小语:我发现文本二里的数字比较多,先有“壮士十年归”,后有“同行十二

年”,到底几年呀?这首诗里的“十二”很多,除此之外,还有

“百”“千”,,万,,。

小文:文本三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也用了“百”“千”。

小语、小文: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呢?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山翁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