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选修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4++SO32-+H2O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C.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稀硝酸:Fe3O4+8H+=Fe2++2Fe3++4H2O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3、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脂环化合物B.是芳香族化合物C.是链状烃D.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一定是醇类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HO的电子式: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1-丁烯的键线式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除去KHCO3固体中混有的NH4Cl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证明HClO是弱酸向NaClO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后观察颜色C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原子向氯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观察沉淀颜色
A.AB.BC.CD.D6、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后很多地方发生了火灾,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CO2和H2OB.灾区紧急供电需要用到汽油、柴油,石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C.灾区缺少食品,食品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灾民生活中需要的蛋白质、食用油、蔗糖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食用下列物质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关的是()A.苏打水B.加碘食盐C.富锌面粉D.高钙牛奶8、在常温下,0.1000mol/LNa2CO3溶液25mL用0.1000mol/L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c(CO32-)>c(HCO3﹣)>c(OH﹣)B.b点:5c(Cl-)>4c(HCO3-)+4c(CO32-)C.c点:c(OH-)=c(H+)+c(HCO3﹣)+2c(H2CO3)D.d点:c(H+)=2c(CO32-)+c(HCO3-)+c(OH-)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D.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10、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CO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H-+CO2→HCO3-B.2OH-+CO2→CO32-+H2OC.Ca2++2OH-+CO2→CaCO3↓+H2OD.Ca2++4OH-+2CO2→CaCO3↓+CO32-+2H2O1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溶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HCO3-
C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沉积物后;再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可除去锅炉沉积物中的CaSO4
D
淀粉与稀硫酸混和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
无银镜出现。
淀粉没有水解。
A.AB.BC.CD.D12、葡酚酮是由葡萄籽提取的一种花青素类衍生物(结构简式如图);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下列关于葡酚酮叙述错误的是。
A.可形成分子内氢键B.有6种含氧官能团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不与Na2CO3水溶液发生反应13、茚地那韦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茚地那韦的官能团B.1mol茚地那韦最多可与9mol发生加成反应C.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分子中的氮原子只存在一种杂化方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制备原理如下:
I.反应原理。
II.反应装置图(如图)
III.合成步骤如下:
①在100mL的仪器a中加入3gCH3COOK;3mL苯甲醛和5.5mL乙酸酐;混合均匀后,在160~170℃反应1h。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倒入500mL烧杯中,加水至100mL后,加Na2CO3固体调至溶液成弱碱性(pH=8~10);蒸馏除去苯甲醛。
③向②中溶液中加少许活性炭;加热煮沸10min,进行操作A后,得到透明溶液。
④向③中所得溶液中加浓盐酸至显酸性后;用冰水冷却至固体析出,过滤,将粗产品进行操作B后,得到2.22g纯产品(不含杂质)。
IV.相关物质的物理参数如下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沸点相对水的密度溶解度(g/100mL)苯甲醛1061791.060.3乙酸酐1021401.112肉桂酸1483001.28乙酸601181.05互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空气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
(2)操作A、操作B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温度控制在160~170℃的原因是_______。
(4)步骤②中加水的目的是促进乙酸酐水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步骤④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6)本实验中肉桂酸的产率为_______%(不考虑母液中肉桂酸的残留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5、思维辨析:
(1)所有烷烃都可以用习惯命名法命名。______
(2)系统命名法仅适用于烃,不适用于烃的衍生物。______16、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①②3-甲基-2-戊烯③3,4-二甲基-4-乙基庚烷④⑤⑥⑦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⑧⑨⑩
(1)属于结构式的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键线式的为_______;属于比例模型的为_______;属于球棍模型的为_______。
(2)写出⑨的分子式:_______。⑩的最简式为_______。
(3)写出②的结构简式_______;写出③的结构简式_______;
(4)用系统命名法给①命名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给⑦命名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给⑥命名_______;17、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原子结合。
(1)题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_____;B与_____;D与_____。(填字母;下同)
(2)题图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与乙烯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写出F、G、H的结构简式。F: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18、Ⅰ.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致癌物清单中;中国咸鱼上榜,咸鱼在腌制及处理过程中易产生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多环芳烃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芳香烃,如萘、蒽、菲等。苯并芘的致癌性很强,常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的1%~20%。二苯甲烷、联苯、萘、苯并芘都是严重的致癌物,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甲苯属于多环芳烃。
B.二苯甲烷和萘的一氯代物的数目相同。
C.在一定条件下,苯并芘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D.联苯属于苯的同系物。
Ⅱ.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的芳香烃(均是合成二苯甲烷的原料),其中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的一溴代物只有3种。
C.将分别加入酸性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不同。
D.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消耗
(2)利用合成二苯甲烷的方法如下。
①写出由生成有机物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C→二苯甲烷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
③同系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写出与相似性质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提示:苯环上甲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和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a.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b.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是的同系物,取一定质量的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经测定,前者质量增加后者质量增加(假设均完全吸收),该有机物分子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都只有一种。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19、(1)做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的实验时,下列各步操作中:①加入0.5mL乙醛溶液;②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③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④加热试管。正确的顺序是___。
(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___,然后___。向制得的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___,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化学方程式为___。20、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有机物结构有助于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
(1)a.b.c.
①上述三种物质中b,c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②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同温同压下消耗氢气量关系为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欲区分乙醛和乙酸,应选用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b.HCl溶液c.银氨溶液。
(3)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_______。
A.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通入溴水,洗气。
C.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D.乙酸乙酯(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4)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①—⑦中没有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加聚反应D.取代反应。
(5)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回答下列问题:
①1mol该化合物最多消耗_______molNaOH;
②1mol该化合物与Br2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___molBr2;
③1mol该化合物与H2加成时,最多消耗标准状况下的H2的体积为_______L。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1、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____)A.正确B.错误22、由于醇分子中含有醇类都易溶于水。(______)A.正确B.错误23、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4、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16分)25、完成下列填空。
(1)甲烷的结构特点。
甲烷分子中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形成___________的空间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___________,4个氢原子位于4个___________,分子中的4个C—H的长度和强度___________,相互之间的夹角___________,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为空间充填模型为
(2)几种常见的烷烃。烷烃乙烷丙烷丁烷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烷烃结构的特点。
①结构特点。
a.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___________结合。
b.饱和: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结合。
c.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原子形成___________结构。
②链状烷烃通式:___________。
(4)写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6、完成下列填空。
(1)甲烷的结构特点。
甲烷分子中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形成___________的空间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___________,4个氢原子位于4个___________,分子中的4个C—H的长度和强度___________,相互之间的夹角___________,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为空间充填模型为
(2)几种常见的烷烃。烷烃乙烷丙烷丁烷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烷烃结构的特点。
①结构特点。
a.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___________结合。
b.饱和: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结合。
c.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原子形成___________结构。
②链状烷烃通式:___________。
(4)写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7、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在实验室中分别取18g葡萄糖进行下列几个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银镜反应时,消耗_____mol[Ag(NH3)2]OH;反应后葡萄糖变为一种盐,其结构简式是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若一定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60%,那么这些葡萄糖发生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___________g。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8、判断:
(1)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________
(2)通过化学变化可将水直接变为汽油________
(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________
(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________
(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________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________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________
(8)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________
(9)NH4Cl溶液除铁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________
(10)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________
(11)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_
(12)加热NH4Cl固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_
(13)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________
(14)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工业流程题(共3题,共21分)2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在电池工业;制药、照片显影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实验室中用制备草酸亚铁并研究其性质;具体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pH>4时,Fe2+容易被氧化;H2C2O4的Ka1=5.9×10-2,Ka2=6.5×10-5;Ksp(FeC2O4•xH2O)=3.2×10-7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用水溶解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稀H2SO4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的H2C2O4属于_____酸,生成固体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③中先用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其目的是_____。
(4)步骤④是检验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后的产物H2O、CO、CO2,首先检验的气体为_____,然后将剩余气体依次通过_____(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实验前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理由是_____。
(5)步骤⑤采用滴定分析法测定FeC2O4•xH2O中x的值。取0.18g样品溶于稀硫酸配成100.0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用0.01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12.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x值为_____。30、我国科学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图是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粗盐可以精制饱和食盐水,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按试剂加入顺序填入)。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2)将NH3和CO2分别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正确的通入顺序是___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流程图中加入食盐细粉,其作用是___________,整个流程中可循环使用提高利用率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4)固体A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用标准HCl溶液滴定来测定A的纯度,选择___________为指示剂。
a.石蕊溶液b.酚酞溶液c.甲基橙溶液。
(5)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_。31、某课外小组研究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如下:
(1)流程甲中加入盐酸后生成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固体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沉淀F转化为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乙中,向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固体X的主要用途有(写出1条即可)_____。沉淀Z为_______(填化学式)。由溶液K生成沉淀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乙中,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则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工业上制取AlCl3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0.5mol碳单质,转移1mol电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AgCl沉淀转化为硫化银沉淀,A正确;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D错误;
故选D。2、A【分析】【详解】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的离子反应为A正确;
B.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故B错误;
C.将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稀硝酸中的离子反应为故C错误;
D.明矾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反应为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三“看”),第一看:符不符(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第二看:平不平(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第三看:拆不拆(即离子、分子形式的书写是不是有问题)。3、C【分析】【详解】
A.选项中的物质含有苯环;不是脂环化合物,而是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
B.选项中的物质不含有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而是脂环化合物,故B错误;
C.中碳原子结合成链状;主链有6个碳原子,是链状化合物,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是乙醇,也可以是甲醚CH3OCH3;故D错误;
故选C。4、C【分析】【分析】
【详解】
A.—CHO的电子式未将氧原子的未成键电子表示出来,正确的电子式故A错误;
B.甲基是支链,不能表示在主链中,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
C.1—丁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2-CH3,其键线式:故C正确;
D.是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不是其比例模型,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电子式中需要将原子的所有最外层电子表示出来,包括成键电子和未成键电子。5、C【分析】【详解】
A.加热KHCO3固体和NH4Cl,两种固体都会分解,则除去NH4Cl的同时也除去了KHCO3;A错误;
B.NaClO具有漂白性;能漂白酚酞溶液,影响实验,B错误;
C.乙烯能与溴反应;而乙烷不与溴反应且不溶于溴,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正确;
D.氯乙烷无法电离出氯离子;滴加硝酸银后无沉淀生成,不能直接用硝酸银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原子,D错误;
故答案选C。6、B【分析】【分析】
【详解】
A.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丝、毛是蛋白纤维,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故蛋白质燃烧产物中还有含有N、S、P等元素的产物,故A错误;
B.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有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则石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故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n不同,二者都是混合物,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食用油属于油脂,油脂;蔗糖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试题难度不大,易错点为C项,注意淀粉和纤维素中的n不同,二者均为混合物,不符合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BC【分析】【分析】
【详解】
A.苏打水的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钠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A错误;
B.食用加碘食盐与人体微量元素碘的摄入有关;故B正确;
C.食用富锌面粉与人体微量元素锌的摄入有关;故C正确;
D.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错误;
故选BC。
【点睛】
人体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占人体比重低于0.01%的矿物质。虽然这些微量元素占人体的比重十分稀少,但是这些微量元素确实跟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如儿童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味觉失调,生育缓慢,身材矮小;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所以对于儿童出现厌食等情况,就要进行补锌了。多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核桃、羊肉、肝脏等。8、BD【分析】【详解】
A.a点时n(HCl)=0.1mol/L×0.0125L=0.00125mol,反应生成0.00125molNaHCO3,剩余0.00125molNa2CO3,由于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则c(HCO3﹣)>c(CO32-);A错误;
B.b点时n(HCl)=0.1mol/L×0.02L=0.002mol,由物料守恒可知5c(Cl﹣)=4c(HCO3﹣)+4c(CO32﹣)+4c(H2CO3),则5c(Cl﹣)>4c(HCO3﹣)+4c(CO32﹣);B正确;
C.c点时n(HCl)=0.1mol/L×0.025L=0.0025mo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根据质子守恒可:c(OH-)=c(H+)+c(H2CO3)-c(CO32-);C错误;
D.d点时加入盐酸0.005mol,溶液中溶质恰好反应产生NaCl、H2O、CO2,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存在c(Na+)+c(H+)=c(HCO3-)+2c(CO32-)+c(OH﹣)+c(Cl-),由于c(Na+)=c(Cl-),则c(H+)=c(HCO3-)+2c(CO32-)+c(OH﹣);D正确;
答案选BD。9、BD【分析】【详解】
A.FeBr2电离产生的Fe2+、Br-都具有还原性,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l2,Fe2+、Br-都会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A错误;
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Na2CO3、CO2、H2O发生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故B正确;
C.H2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会将I-氧化为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I-=I2+2H2O;故C错误;
D.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由于酸性H2SO3>H2S,由于SO2过量,发生的反应有:S2−+2SO2+2H2O=H2S+2SO2+2H2S=3S↓+2H2O,总反应方程式为2S2−+5SO2+2H2O=3S↓+4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D。10、BD【分析】【详解】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CO2,CO2首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然后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然后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根,应该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2OH-+CO2→CO32-+H2O、CO32-+H2O+CO2→2HCO3-、CaCO3+CO2+H2O→Ca2++2HCO3-;则。
A.当CO2足量时可发生OH-+CO2→HCO3-;A正确;
B.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所以不可能发生2OH-+CO2→CO32-+H2O;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a2++2OH-+CO2→CaCO3↓+H2O可以发生;C正确;
D.如果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各1mol,当通入二氧化碳2mol时,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a2++3OH-+2CO2→CaCO3↓+HCO3-+H2O;D错误。
答案选BD。11、BC【分析】【分析】
【详解】
A.同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小的沉淀先析出,即Ksp(AgCl)>Ksp(AgI);A选项错误;
B.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则溶液变澄清,说明酸性:苯酚>HCO3-;B选项正确;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沉积物后,锅炉沉积物会转化为碳酸钙,再加入稀盐酸,碳酸钙溶解,可除去锅炉沉积物中的CaSO4;C选项正确;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题目没有调节溶液至碱性,D选项错误;
答案选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设计离子检验、有机物性质实验及淀粉的水解等,综合性较强,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12、BD【分析】【详解】
A.葡酚酮分子内含有-OH;-COOH;由于O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因此可形成分子内氢键,A正确;
B.根据葡酚酮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醚键、羧基、酯基4种,B错误;
C.葡酚酮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及醇羟基;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的紫色褪色,C正确;
D.物质分子中含有羧基,由于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因此能够与Na2CO3水溶液发生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合理选项是BD。13、CD【分析】【详解】
A.红外光谱仪能测定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键;故A正确;
B.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茚地那韦最多可与9mol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虚线框内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所以该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O以及另外2个C原子一定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
D.分子中形成双键的N原子采用sp2杂化、形成3个单键的N原子采用sp3杂化;氮原子存在两种杂化方式,故D错误;
选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仪器a是三颈烧瓶;作用是冷凝挥发的乙酸酐;乙酸(反应条件是160-170℃;看表格此时乙酸,乙酸酐沸点小于条件,会挥发);
(2)A:趁热过滤;冷却,看表格肉桂酸不溶,所以过滤即可;B:洗涤干燥,因为产品上有盐酸,所以要洗涤再干燥;
(3)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若温度过高,则苯甲醛也挥发了,反而速率下降;
(4)加水的目的是促进乙酸酐水解,乙酸酐水解为:(CH3CO)2O+H2O→2CH3COOH;
(5)使肉桂酸盐生成肉桂酸②时加入碳酸钠;肉桂酸中的-COOH会与盐反应生成-COONa,加HCl会使-COONa变为-COOH;
(6)3毫升苯甲醛,5.5毫升乙酸酐的质量为3mL×1.06g/mL=3.18g,5.5mL×1.1g/mL=6.05g,物质的量分别为3.18g/106g·mol-1=0.03mol,6.05g/102g·mol-1=0.05mol,可知乙酸酐过量,所以生成肉桂酸质量为0.03mol×148g/mol=4.44g,则肉桂酸的产率为【解析】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冷凝回流趁热过滤(趁热抽滤)洗涤干燥温度低于160℃,反应速率较慢,高于170℃,可能导致苯甲醛、乙酸酐等大量挥发,产率降低(CH3CO)2O+H2O→2CH3COOH将肉桂酸钠转化成溶解度极小的肉桂酸,有利于肉桂酸从溶液中析出50.0015、略
【分析】【详解】
(1)习惯命名法只适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无法用习惯命名法命名,故错误;
(2)系统命名法可用来区分各个化合物;适用于烃,也适用于烃的衍生物,故故错误。
【点睛】
习惯命名法简单,易于记忆,只适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等),无法面对结构较复杂的化合物;系统命名法适用面较广,是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用来区分各个化合物。【解析】××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结构式是指用一根“-”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式子;故属于结构式的为⑩;键线式是指只用键线来表示碳架,两根单键之间或一根双键和一根单键之间的夹角为120˚,一根单键和一根三键之间的夹角为180˚,而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而其他杂原子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须保留。每个端点和拐角处都代表一个碳,用这种方式表示的结构式为键线式,故属于键线式的为⑥⑨;比例模型就是原子紧密连起的,只能反映原子大小,大致的排列方式,故属于比例模型的为⑤;球棍模型是一种表示分子空间结构的模型,球表示原子棍表示之间的化学键,故属于球棍模型的为⑧,故答案为:⑩;⑥⑨;⑤;⑧;
(2)已知⑨的键线式为故其分子式为:C11H18O2,最简式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各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已知⑩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最简式为CH2O,故答案为:C11H18O2;CH2O;
(3)已知②为3-甲基-2-戊烯,故②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H2CH3,③为3,4-二甲基-4-乙基庚烷,故③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H3CH=C(CH3)CH2CH3;
(4)已知①的系统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⑦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的系统命名为2,5-二甲基-4-乙基庚烷;⑥的系统命名为:3,3-二甲基-1-戊烯,故答案为:3,3,4-三甲基己烷;2,5-二甲基-4-乙基庚烷;3,3-二甲基-1-戊烯。【解析】⑩⑥⑨⑤⑧C11H18O2CH2OCH3CH=C(CH3)CH2CH33,3,4-三甲基己烷2,5-二甲基-4-乙基庚烷3,3-二甲基-1-戊烯17、略
【分析】【分析】
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化学式为C4H10;B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化学式为C4H8;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化学式为C4H10;D的结构简式为CH3C≡CCH3,分子式为C4H6;E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化学式为C4H8;F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3,化学式为C4H8;G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化学式为C4H6;H的结构简式为化学式为C4H8。
【详解】
(1)A与C、B与EFH、D与G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C;EFH;G;
(2)只有A;C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属于烷烃,属于甲烷同系物;B、E、F中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为链状结构,属于乙烯的同系物,故答案为:A、C;B、E、F;
(3)F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3,G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H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H2=C(CH3)CH3;CH3CH2C≡CH;【解析】CEFHGA、CB、E、FCH2=C(CH3)CH3CH3CH2C≡CH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Ⅰ.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多环芳烃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芳香烃,而甲苯只有1个苯环,所以它不是多环芳烃,A项错误:①的一氯代物有4种,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B项错误;根据苯并芘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需满足通式而的分子式为不符合通式所以联苯不是苯的同系物,D项错误;
故选C;
Ⅱ.(1)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因故为为A项,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能与溴等发生取代反应,能在中燃烧,即能发生氧化反应,错误;B项,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上的一溴代物有1种,所以的一溴代物总共有4种,错误。C项,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上的受到苯环影响导致的活泼性增强而被酸性溶液氧化,使酸性溶液褪色,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
故选C;
(2)①为在光照下与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Cl;
②与①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③根据题目信息,苯环上甲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和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推知甲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等发生取代反应;甲苯能与发生加成反应等;
a.与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3HBr;
b.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
(3)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则根据题意可知,生成的物质的量生成的物质的量则解得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都只有一种,故其结构简式为【解析】+Cl2+HCl取代反应+3Br2+3HBr+3H2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新制氢氧化铜时,碱应过量,即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再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然后加入乙醛,并加热发生氧化反应,即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③①④,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2)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1~2mL,然后边振荡边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然后加入乙醛,并水浴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银镜,该银镜反应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解析】②③①④少量硝酸银溶液1~2mL边振荡边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水浴加热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的官能团为羟基,的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②由结构简式可知;三种物质中都只有苯环在一定条件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三种物质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同温同压下消耗氢气量相等,故答案为:相等;
(2)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乙酸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则用银氨溶液可以区分乙醛和乙酸,故选c;
(3)A.溴苯常温下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溴苯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能除去溴苯中的溴,故不合题意;
B.乙烷与溴水不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则通入溴水中洗气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不合题意;
C.乙酸和水都可以与生石灰发生反应;则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不能除去乙酸中的水,故合题意;
D.乙酸乙酯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合题意;
C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4)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为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②为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③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④和⑥为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反应⑤和⑦为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则①—⑦中没有发生的反应为消去反应,故选B;
(5)①由结构简式可知;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mol白藜芦醇最多消耗3mol氢氧化钠,故答案为:3;
②由结构简式可知;白藜芦醇分子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处于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易被溴原子取代,则1mol白藜芦醇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溴,故答案为:6;
③由结构简式可知,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的苯环和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白藜芦醇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为1mol×7×22.4L/mol=156.8L,故答案为:156.8。【解析】羟基羧基相同cCDB36156.8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1、B【分析】【详解】
环己烷和苯都不能与酸性KMnO4反应,且密度都比水小,不溶于水,会在KMnO4溶液的上层,因此无法区分,该说法错误。22、B【分析】【详解】
低级醇易溶于水,随碳原子数增多,醇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减弱,故答案为:错误。23、B【分析】【分析】
【详解】
酚类和醇类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但酚类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羟基和苯环相互影响,使得酚类和醇类的化学性质不同,如酚的羟基能电离出氢离子,水溶液显酸性,而醇不能电离,水溶液为中性,故错误。24、A【分析】【分析】
【详解】
乙酸有酸性,酸性强于碳酸,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且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分层,所以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区分乙酸和乙酸乙酯,正确。五、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16分)25、略
【分析】【详解】
(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体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分子中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都相同,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09°28′。
(2)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结构简式为CH3CH3;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3)①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②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4)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HCl,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正四面体形体心顶点相同109°28′
(2)C2H6C3H8C4H10CH3CH3CH3CH2CH3CH3CH2CH2CH3
(3)碳碳单键氢原子四面体CnH2n+2
(4)26、略
【分析】【详解】
(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体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分子中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都相同,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09°28′。
(2)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结构简式为CH3CH3;丙烷的分子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3)①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②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4)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HCl,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正四面体形体心顶点相同109°28′
(2)C2H6C3H8C4H10CH3CH3CH3CH2CH3CH3CH2CH2CH3
(3)碳碳单键氢原子四面体CnH2n+2
(4)27、略
【分析】【详解】
(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故0.1mol葡萄糖消耗0.2mol[Ag(NH3)2]OH,该盐为CH2OH(CHOH)4COONH4;
(2)0.1mol葡萄糖含0.5mol羟基;所以需要0.5mol乙酸进行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60%,故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0.5mol×60g/mol×60%=18g;
(3)葡萄糖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6O26CO2+6H2O,0.1mol葡萄糖消耗的O2为0.6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6mol×22.4L/mol=13.44L。【解析】0.2CH2OH(CHOH)4COONH41813.44CH2OH(CHOH)4CHO+6O26CO2+H2O28、略
【分析】【分析】
(1)
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是物理变化;错误;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中没有碳元素,通过化学变化不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错误;
(3)
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错误;
(4)
232Th转化成233U是原子核发生变化;物理变化,错误;
(5)
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正确;
(6)
从海水中提取NaCl是通过物理过程实现;错误;
(7)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是渗析;不涉及化学变化,正确;
(8)
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
(9)
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错误;
(10)
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11)
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12)
加热NH4Cl固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铵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13)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盐析;是物理变化,错误;
(14)
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错误。【解析】(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错。
(14)错六、工业流程题(共3题,共21分)29、略
【分析】【分析】
(NH4)2SO4•FeSO4•6H2O晶体,加稀硫酸溶解,滴入几滴稀硫酸防止亚铁离子水解,加入草酸沉淀亚铁离子,过滤得到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过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干燥,加热得固体ⅡFeC2O4,草酸亚铁晶体与KMnO4溶液反应得溶液Ⅲ。
【详解】
(1)溶液中亚铁离子水解;加入少量硫酸,抑制亚铁离子水解,防止其被氧化;
(2)H2C2O4属于二元弱酸,反应②是H2C2O4和Fe2+生成固体ⅠFeC2O4⋅xH2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2C2O4+xH2O=FeC2O4•xH2O↓+2H+;
(3)先用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盐等杂质,用乙醇洗涤,乙醇具有挥发性,可以使FeC2O4⋅xH2O快速干燥;
故答案为: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易于干燥;
(4)验证生成的产物中有氧化铁、H2O、CO、CO2,因大部分物质的验证需要经过水溶液,因此验证水放在第一位,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得到五水硫酸铜,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CO通入到氧化铜固体中将又有CO2生成,从而验证CO2的存在放在CO前面;所以顺序为:CDCBAC或CDBAC;实验前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否则加热不纯的可燃气体,易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H2O;CDCBAC或CDBAC;防止爆炸;
(5)KMnO4溶液呈紫色,反应完毕,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创业投资延期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开发合同合4篇
- 2025年度个人应收账款抵押债权转让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容院员工职业伤害赔偿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农民工用工保障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营运汽车租赁车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慈溪市生态环境编制与治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古董家具修复木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土地抵押贷款合同信用评估范本4篇
- 临建设施转让合同范本(2024版)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分析
- 信息化运维服务信息化运维方案
- 汽车修理厂员工守则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式样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 1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 场馆恶劣天气处置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