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B/00/wKhkGWeTBquATeKtAAFSJIEKloA057.jpg)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B/00/wKhkGWeTBquATeKtAAFSJIEKloA0572.jpg)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B/00/wKhkGWeTBquATeKtAAFSJIEKloA0573.jpg)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B/00/wKhkGWeTBquATeKtAAFSJIEKloA0574.jpg)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B/00/wKhkGWeTBquATeKtAAFSJIEKloA0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关于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以农作物为主体。
B.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C.人是生产者。
D.动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
2、做“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①黑暗处理②酒精脱色③选叶遮光④滴加碘液⑤阳光照射⑥清水漂洗.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⑥④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③⑤④②⑥3、用刀片将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A.胚B.果皮和种皮C.胚芽、胚轴、胚根、子叶D.胚乳4、“神舟十号”的宇航员进入太空,须携带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有()A.照相机,水B.氧气,水,食物C.红花油,食物D.血压计,维生素5、萝卜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A.形成两个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减少一半B.形成两个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C.形成一个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减少一半D.形成一个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下列案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谈虎色变。
B.吃肉垂涎。
C.北雁南飞。
D.画饼充饥。
7、下列领域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是()
A.鱼雷技术。
B.核辐射与防护。
C.响尾蛇导弹。
D.细菌与生化武器。
8、下列哪些属于非条件反射?()
A.画梅止渴。
B.遇烫缩手。
C.谈虎色变。
D.婴儿吮吸。
9、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D.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肺血10、下列关于细胞核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形态不同B.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表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银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根、茎、叶、果实→植物体D.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11、人在呼气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B.胸廓和肺的容积都扩大C.膈顶部上升D.膈顶部下降12、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的作用是()A.可减轻身体重量B.有利于双重呼吸C.有利于储存食物D.维持体温恒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将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对应:
1.细胞膜(____)
2.细胞核(____)
3、细胞壁(____)
4.叶绿体(____)
(A.遗传信息库B.保护和支持C.控制物质进出D.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4、当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的时刻,常常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是由于____(填一种激素名称)分泌增多造成的,这是一种____调节.15、生物的特征包括____.16、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______和______.17、细胞分裂后,体积也一分为二,这样不断下去,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____.(判断对错)18、小红看到老师从远处走来,当眼望着他由远至近走来时,眼球的变化是:眼球的____曲度变____了。19、【题文】鼻腔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0、最初,森林古狼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____的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____了,森林____了.这些地区的森林古狼,被迫到____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____.21、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那么细胞中的____相当于发动机,它将细胞中的一些____当做燃料,使之与____结合,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变成____和____,同时将有机物中的____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2、下面一些疾病是由于某些激素分泌异常或缺乏某种维生素而引起的.请将激素或维生素名称与有关疾病连接起来(在大写字母后的“______”上填写有关小写字母).
A.糖尿病a.甲状腺激素A______
B.侏儒症b.维生素CB______
C.软骨病c.胰岛素C______
D.呆小症d.维生素DD______
E.坏血病e.生长激素E______.23、请将大豆种子的胚与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哪些部分连起来:
24、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露出胸部和腹部,另一只把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蝗虫身体分为头;______、______三部分。
(2)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______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是位于体表的______。
(3)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_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防止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5、【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宁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字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4)根据小字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闯题:
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褶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上述材料一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材料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题文】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mL)
水温(℃)
时间min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80
10
碘液。
3号。
淀粉+唾液。
37
10
碘液。
4号。
淀粉+清水。
37
10
碘液。
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表格中填写现象。
(2)①与②实验说明____
____。
(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
(4)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28、【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人和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认识.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
2、B【分析】【解答】解:实验步骤:(1)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
现象分析: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故选:B.
【分析】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以及玉米种子的结构。【解答】淀粉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常用此来检验淀粉的存在。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所以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胚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4、B【分析】解:人是异养生物;需要氧气和食物.而体内的物质需要水来运输,所以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必须携带氧气;水和食物.
故选:B.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本题以“神舟十号”为载体考查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解析】B5、B【分析】解: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因此,“萝卜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因此;“萝卜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原细胞一样。
所以“萝卜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形成两个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
故选:B。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D【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吃肉垂涎、北雁南飞这几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谈虎色变和画饼充饥,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故选:A;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7、CD【分析】
A;潜艇基本上都使用电动机推进的鱼雷;因为这种鱼雷噪音很小.用铅-酸电池做电源.这个时期的鱼雷大多用磁性引信,其主要部件是装有两个环绕装置的金属探测器.所以发射出去以后,保险装置一打开,只要鱼雷引信探测到金属就会爆炸的.还有一种引信是须状撞击引信,这个的原理就更简单啦,就是个简单的机械装置,一碰到目标的会引爆.和生物学无关.
B;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与生物无关.
C;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是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人们模仿响尾蛇的热能感受器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就是仿生.
D;生化武器旧称细菌武器.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制剂达到杀伤敌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故选C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常识;据此答题.
8、BD【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遇烫缩手和婴儿吮吸都是生来就有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和谈虎色变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9、CD【分析】解:由此可见;A;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A正确;
B;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构,B正确;
C;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C错误;
D;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CD
下面是血液循环模式图:
图中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通过血液循环的路程图我们就能一目了然.【解析】CD10、BD【分析】解: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A错误.
B;光合作用要再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中进行;表皮细胞无色素不含叶绿体也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银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错误.
D;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正确.
故选:BD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解析】BD11、AC【分析】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
呼气时: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成.
故选:A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解析】AC12、ABD【分析】解: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气囊还可以减轻器官间的摩擦.
故选:ABD
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能进行双重呼吸,有重要的作用,据此答题.
关键点:气囊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并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解析】A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CABD【分析】【解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是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相当于生产车间。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4、肾上腺素激素【分析】【解答】解:当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的时刻;常常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即反射;心跳加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因此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的时刻,常常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时体内的分泌会明显增多的是肾上腺激素.
故答案为:肾上腺素;激素.
【分析】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15、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分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例如:绿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金钱豹捕捉猎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种子的萌发、母鸡生蛋等等.(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16、大气污染;水污染【分析】解: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主要的水污染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圾、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骑自行车等.
故答案为:大气污染;水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有害有毒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造成损害;使它们的构成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和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据调查,全球污染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扰乱了全球生态平衡,促使部分动物因受污染而绝种.思考解答.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环境污染的知识,注意灵活答题.【解析】大气污染;水污染17、略
【分析】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细胞不断分裂下去,细胞的体积会越来越小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联系: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8、略
【分析】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正好相反,小红看到老师从远处走来,当眼望着他由远至近走来时,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解析】【答案】晶状体大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点;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功能。【解析】【答案】错20、树栖干燥减少(变少)地面人类【分析】【解答】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它们过着树栖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气候变得干燥,森林减少等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故答案为:树栖干燥减少(变少)地面人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21、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化学能【分析】【解答】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此过程称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可以这样表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本题利用比喻的方式,形象的解释了线粒体的功能.做题时,要根据线粒体的功能(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来答.四、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2、横线;c;e;d;a;b【分析】解:A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B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C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材料,缺乏维生素D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其突出的表现是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的发生;D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E坏血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一种缺乏症.
故答案为:A-c,B-e,C-d,D-a,E-b.
首先要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和激素的作用.对于营养物质缺乏症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要熟记;并一一对应.
营养物质缺乏症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等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好好掌握.【解析】横线;c;e;d;a;b23、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相连的部分;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故答案为:
【分析】
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的顺序: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解析】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相连的部分;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故答案为:
24、胸腹B胸腹部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分析】解:(1)如图;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为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图中B蝗虫把胸腹部浸没在水中气体无法进入体内窒息而死,而A蝗虫的胸腹部在外面可以照样进行呼吸作用。
(3)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答案为:(1)胸;腹;
(2)B;胸腹部;
(3)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知道蝗虫外骨骼的作用和掌握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胸腹B胸腹部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解答:解:(1)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
(3)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4)由于向花盆里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线的设备检修与生产效率提升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会议组织策略
- 环保理念在艺术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 国庆节爱国实践活动方案
- 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5 自相矛盾说课稿 新人教版
- 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001
- Unit 3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Let's Check(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5 Clothes (第六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5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油气长输管道检查标准清单
- 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图像叙事的跨学科视野-洞察分析
-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2025年中考英语总复习:阅读理解练习题30篇(含答案解析)
- 陕西省英语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 中建医院幕墙工程专项方案
- 基于OBE理念的世界现代史教学与学生历史思维培养探究
-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巡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