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吴国B.晋国C.齐国D.宋国2、【题文】2014年1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加达沃斯论坛时声称参拜靖国神社是为“宣而不战”“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明朝中期,为抗击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倭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3、下列关于春秋争霸的影响,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社会带来灾难B.促进了民族融合C.加剧了分裂的趋势D.加快了统一步伐4、“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5、到1952年底,大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6、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正确的是()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的结果④轻徭薄赋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______,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宋代从越南引进的______推广到江南地区。8、____、吴广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最初发生在____(古地名)。9、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____10、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人物。

1.诗仙——____

2.诗圣——____

3.画圣——____11、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人物。

1.诗仙——____

2.诗圣——____

3.画圣——____12、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1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15、商朝又称为殷商,是因为商朝开国国君盘庚定都在殷。()16、西周实行的是禅让制而不是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17、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______(判断对错)18、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19、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礼器是司母戊鼎。()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1题,共9分)20、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是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吴王圔闾等,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所以选择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期;为抗击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倭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明朝中期,为抗击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倭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图A戚继光,图B是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图C是组织清抗击沙俄的康熙帝,图D是西行天竺的玄奘。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解析】【答案】A3、C【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但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有利于国家逐渐走向统一。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4、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源于历史上的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史实.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的史实.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唐朝中外交流的主要史实.【解析】A5、B【分析】据题干“到1952年底;大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解析】B6、D【分析】略【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农作物占城稻,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

故答案为:

景德镇;占城稻.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解析】景德镇;占城稻8、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分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答案为: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点评】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9、禅让制【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0、李白杜甫吴道子【分析】【分析】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有诗圣之称;吴道子有画圣之称。

【点评】考查辉煌的隋唐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11、李白杜甫吴道子【分析】【分析】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有诗圣之称;吴道子有画圣之称。

【点评】考查辉煌的隋唐文化12、略

【分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故答案为:

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牛耕的出现。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解析】【答案】√14、×【分析】【分析】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晋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本题秦应改为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的来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5、×【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16、×【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7、√【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多个割据政权,这一现象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因为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各国割据一方,战乱不断。五代十国不是民族融合的表现,而是国家政权分立割据的表现。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的影响。【解析】√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科技文化相关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后世中医沿用。

【点评】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明的勃兴(一)。19、√【分析】【分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礼器是司母戊鼎。它是祭祀用的礼器。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四、辨析题(共1题,共9分)20、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分析】【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法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上述材料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