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0/2D/wKhkGWeTAs-AMdicAAF0BEynC-w347.jpg)
![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0/2D/wKhkGWeTAs-AMdicAAF0BEynC-w3472.jpg)
![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0/2D/wKhkGWeTAs-AMdicAAF0BEynC-w3473.jpg)
![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0/2D/wKhkGWeTAs-AMdicAAF0BEynC-w3474.jpg)
![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10/2D/wKhkGWeTAs-AMdicAAF0BEynC-w3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题文】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方向往往是能预见的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地衣、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2、【题文】下图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3、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4、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B.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5、【题文】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关于卵裂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不断分裂,胚胎体积不断增大B.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卵裂过程进行有丝分裂,DNA含量不断增加D.卵裂需要消耗能量,有机物总量和种类都不断在减少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由于患者带有致病基因而引起的疾病B.调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手段D.患有遗传病的双亲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8、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纯化及筛选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立即快速挑取菌落B.平板划线操作中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应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C.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D.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能产生透明圈的为纤维素分解菌9、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产生F1的比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RrB.Fi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1:1C.F,中黄色圆粒占3/8D.F1中纯合子占1/810、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不都是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C.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中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
(2)该生态工程将植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充分地进行了应用,与传统农业相比,实现了物质的____和能量的____.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建立这一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
(3)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4)桑叶被蚕吃掉后,排泄物进入了鱼塘:塘泥经过____的作用又被桑树所利用,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的循环利用.13、如图所示是人体体液调节的局部示意图;A细胞分泌的物质C作用于B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若C物质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是____细胞.
(2)若A细胞是浆细胞,则A细胞是由____增殖分化来的,图中的B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属于____.若C物质是胰高血糖素,则引起其分泌量增加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
(3)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正常人在气温下降时,C物质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同时,C物质可以反馈作用于____
(4)小王喜欢喝某品牌果醋饮料,在一次喝了250mL果醋饮料后,血管中血浆pH会____.(上升;基本不变、下降).
14、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A(普通斑)对a(素斑)为显性.在Aa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在雌蚕幼体中发现有少数个体表现为素斑、或为普通斑与素斑的嵌合体;另有少数普通斑雌蚕成熟后,其测交子代斑纹表现为伴性遗传.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请回答:
(1)若嵌合体幼蚕的部分细胞为突变I;则其是在细胞进行_________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所致.
(2)突变I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
(3)请指定位置上写出突变II测交的遗传图解.
(4)野生型雌家蚕(ZBW)经诱变处理后出现了一只突变型(ZxW)雌家蚕,该突变可能是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胚胎期致死)或无效突变(仍保持原有性状).现将经诱变处理的雌家蚕与野生型雄性家蚕进行两代杂交实验,观察F2性状分离情况;请预期实验结果:
①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
②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
③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无效突变.15、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下面的图和表回答问题。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中[]______和[]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__的调节([]内填序号)。(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从上表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的过程中,对它们调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______(判断对错)17、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促进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为______.
(4)缺氧会严重阻碍生长素在植株的运输过程,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18、成都郊区某乡镇过去以种植业为主;仅养殖少量家畜家禽,大量农作物秸秆除部分用作燃料外,大部分被丢弃.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该乡镇去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新建立了许多家畜家禽养殖场,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还新建了几个大型沼气池,虽然农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没变,但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请回答:
(1)太阳能输人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是以____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能量在相邻两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
(2)该乡镇发展生态农业时,主要增加了生态系统成分中____的种类和数量.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原因是____
(3)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该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低,主要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20、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8分)21、食品用果胶酶由黑曲霉境发酵精制而得,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和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最佳贮藏条件为:4℃至15℃,一般为温室贮藏,避免阳光直射。请完成以下问题:⑴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⑵在低温下贮藏果胶酶的原因是:低温不会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果胶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8,需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的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用量是否合适。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下探究实验。①材料用具: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NaOH和HCl溶液。②实验步骤:a、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5ml的苹果泥,调节pH至4.8,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一段时间。b、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然后放在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c、1~6号试管同时取出,过滤苹果泥(时间相同)并记录果汁体积。③结果与讨论:(略)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上画出表示果胶酶最适用量(不超过0.8ml)的曲线图。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2题,共4分)22、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______时促进生长,______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
(2)如图所示,生长素能从A运输到B,却不能从B运输到A,这表明生长素具有______的特点.23、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
(2)从实验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群落演替的方向往往是能预见的,演替结果使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选D。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解析】【答案】D2、C【分析】【解析】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琼脂片不能阻止运输,云母片和载玻片阻止生长素运输,所以C选项正确。【解析】【答案】C3、C【分析】【分析】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细胞学说的内容是动植物均是由细胞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细胞是基本组成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产生,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解析】C4、D【分析】解:A;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肺泡细胞;不需要消耗ATP,故ADP含量不会增加,A错误;
B;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ADP不增加,B错误;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错误;
D、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其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依靠ADP与AT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生命活动的大量需求.ADP是ATP水解形成的,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凡是需要能量的生理过程,就会涉及ATP的水解,使ADP含量增加.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和ATP功能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ATP水解供应能量,使得ADP的含量增加,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解析】D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乳酸与碳酸氢钠中和;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BD【分析】解:A;卵裂期细胞不断分裂;而胚胎体积不变甚至略微减小,则细胞体积减小,A错误;
B;受精卵到囊胚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卵裂,卵裂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缩小,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缩小,B错误;
C;卵裂期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在增加;但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变,胚胎中DNA的总量增加,C正确;
D;随着新陈代谢的进行;营养物质在减少,因此卵裂需要消耗能量,有机物总量不断在减少,但种类增加,D错误.
故选:ABD.
从受精卵到桑椹胚阶段的有丝分裂称为卵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缩小,而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细胞中的有机物总量减少,而种类增加;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并且单个细胞中的DNA含量维持不变.
本题考查了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概念;识记卵裂过程中细胞的特点;识记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并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识记胚胎移植选择的胚胎时期.【解析】ABD7、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及实例,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明确人类遗传病≠先天性,人类遗传病≠家族性,再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解答】A.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
B.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B正确;
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手段,C正确;
D.患有遗传病的双亲也可能会生出健康的孩子,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杂合双亲可能会生出隐性纯合正常个体,D错误。
故选BC。【解析】BC8、BCD【分析】略【解析】BCD9、BC【分析】略。
【解析】BC10、AB【分析】【分析】本题综合考察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解答】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这样量取的更准确,A正确;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B正确;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先呈现铜离子的颜色——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错误;D.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不能长期保存,D错误。故选AB。
【解析】AB11、ABD【分析】解:A;先天性疾病不都是遗传病;也有可能是母亲怀孕期间由于外界某种原因引起的,A正确;
B;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正确;
C;单基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错误;
D;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
故选:C.
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人类遗传病≠先天性;人类遗传病≠家族性.
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析】A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甘蔗→人循环利用(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分解者物质【分析】【解答】(1)据图分析;最短的食物链为甘蔗→人.
(2)生态农业系统中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建立这一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题干所述事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4)塘泥中的分解者可以分解蚕的排泄物;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被桑树利用,体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原理.
【分析】桑基鱼塘属于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系统中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没有提高能力的传递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梳理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分析即可作答.13、组织液垂体B细胞或记忆细胞抗原血糖浓度的下降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基本不变【分析】【解答】解:(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若C物质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是垂体.
(2)若A细胞是浆细胞;则A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图中的B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属于抗原.若C物质是胰高血糖素,则引起其分泌量增加的最直接因素是血糖浓度的下降.
(3)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正常人在气温下降时,C物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同时,C物质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4)小王喜欢喝某品牌果醋饮料;在一次喝了250ml果醋饮料后,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会基本不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4、反射弧中至少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而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14、(1)有丝分裂。
(2)易位。
(3)
(4)①野生型:突变型=3:1②均为野生型③均为野生型【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以及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类型,能够根据图中染色体片段的位置改变确定结构变异的类型,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图解:突变Ⅰ中;2号染色体上发生片段的缺失,导致A基因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突变Ⅱ中,2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解答】
(1)嵌合体幼蚕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并且部分细胞为突变Ⅰ,因此该变异发生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
(2)由图可知;突变Ⅱ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缺失后接到了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3)由图可知,突变Ⅱ的基因型为aOZWA;应与隐性纯合子的个体测交,基因型为aaZZ,写遗传图解时,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要写正确,同时注意杂交符号;亲子代之间的关系等。
(4)根据题意,若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体的基因型为ZbW,与野生型雄家蚕(ZBZB)杂交,F1的基因型为ZBZb、ZBW,F1自交所得F2中野生型:突变型=(1ZBW+1ZBZb+1ZBZB):1ZbW=3:1;
若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突变体的基因型为ZbW,与野生型雄家蚕(ZBZB)杂交,F1的基因型为ZBZb、ZBW,F1自交所得F2中野生型:突变型=(1ZBW+1ZBZb+1ZBZB):1ZbW;由于隐性纯合致死,因此后代全为野生型;
若发生了无效突变,后代均为野生型。【解析】(1)有丝分裂。
(2)易位。
(3)
(4)①野生型:突变型=3:1②均为野生型③均为野生型15、(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①脱分化②再分化植物激素
(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
(4)同时含有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且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浓度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和比例【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答】(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胚状体的形成要经过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①脱分化)过程,再经过分化(②再分化)过程形成,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调节。(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故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4)由表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值不同,植物生长情况不同,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故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的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和它们的比例。
【解析】(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①脱分化②再分化植物激素
(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
(4)同时含有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且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浓度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和比例16、错【分析】解: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被称为二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也称为单倍体.
故答案为:错.
1;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
2;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
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解析】错17、(1)10-8mol/L10-10mol/L
(2)促进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根>芽>茎
(4)主动运输【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及识图分析能力。由图可知,图中间一条线以上表示促进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曲线与该线的交点表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作用最大时所对应的生长素溶液浓度就是最适浓度。【解答】(1)由图可知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10-10mol/L。(2)由图可知,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对芽生长的效应是抑制。B点刚好和线相交,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3)由图可知,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4)植物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缺氧会严重阻碍生长素在植株中的运输过程,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过程。【解析】(1)10-8mol/L10-10mol/L
(2)促进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根>芽>茎
(4)主动运输18、化学食物链和食物网10%~20%消费者和分解者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且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物理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分析】【解答】(1)太阳能输人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在相邻两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2)该乡镇发展生态农业时;主要增加了生态系统成分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且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
(3)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更低.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4、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9、B【分析】【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原子、分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大分子和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20、B【分析】【解答】解:基因与性状之一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分析】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五、实验题(共1题,共8分)21、(1)氨基酸半乳糖醛酸
(2)酶的空间结构
(3)酶的用量
③酶的用量应不同反应时间应是适当
④如图(标准:起点不从0开始,走向向上,果汁和产量达到最高点时酶的用量不超过0.8ml,果汁最大值后曲线走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风险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策略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校园内科学教育课程的深度探索
- 校园金融知识普及新生的理财观念培养
- 游戏化营销电子游戏在商业推广中的应用
- 员工满意度方案
- 构建多元科普模式促进科学素质提高研究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1 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Unit5 Colour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历史时间轴全
- 高速行业网络安全与维护
- (2024年)房地产销售人员心态培训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标准
- 《海洋自然保护区》课件
- 外科手术及护理常规
- 出口潜力分析报告
- 大美陕西欢迎你-最全面的陕西省简介课件
-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计算题 200道
- 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