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9/wKhkGWeTAjWAATKlAAHv1aXPXew591.jpg)
![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9/wKhkGWeTAjWAATKlAAHv1aXPXew5912.jpg)
![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9/wKhkGWeTAjWAATKlAAHv1aXPXew5913.jpg)
![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9/wKhkGWeTAjWAATKlAAHv1aXPXew5914.jpg)
![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9/wKhkGWeTAjWAATKlAAHv1aXPXew5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2、孔子评论《诗经》首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忧伤而不悲伤)。”该观点蕴含的思想是A.中庸之道B.仁者爱人C.礼法并施D.知行并举3、下图是中国1840—1928年签订不平等条约变化示意图(下图)。D到E段变化的客观条件是。
A.中国人民争取国家主权斗争的推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重组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入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推动4、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项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西风颂》5、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C.《韩非子》提到“司南”,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D.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6、20世纪8O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C.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双百方针”的恢复D.导致形成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7、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理想的臣民应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一学派应该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8、董仲舒提出“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必待“王教化之”。董仲舒这一思想A.关于人性的观点和孟子一致B.赋予君主以圣人的教化特权C.继承孟子王道霸道兼施观点D.政治理念服务于思想大一统9、如图是儒学发展示意图,以下符合b~c段说法的是。
A.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强化B.儒学难以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C.理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D.外儒内法不适应君主专制统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代表人物及其经历表。代表人物。
经历。
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
曾长期求学;生活于上海;香港、澳门等“西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或与传教士接触密切,或出身于洋行买办,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
郭嵩焘;薛福成、黄遵宪、崔国因等。
曾担任出国使臣;对西方国家的政情有过具体考察和了解,部分人还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既熟悉新政之得失,又洞悉官场之弊端。
冯桂芬;陈炽、陈虬、汤震等。
大多具有举人;进士功名;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怀经世之志,入仕则官位不显,居乡则熟知民情,虽皆抱负不凡,然多怀才不遇。
——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早期维新士人群体”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西方文明并不例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西方人却把自己的文明说成完美无缺,而其他文明则一无是处。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对的,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其他文明则从一开始就错了,隐含着天生的“劣根性”。这种说法尽管荒唐,而且越来越不能拿出来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流传广泛,很容易让一些人信以为真西方文明来自西方本土,而不来自西方的上天;西方文明是土生土长的西方本土文明,有许多现象是它所特有的,并非所谓的“普世价值”。作为中国学者,大可不必像西方人那样只说它的好我们大可不必盲目崇拜西方,毕竟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加以评析(任意--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九个国家相继成为世界强国。强国兴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但其中仍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因。
强国兴盛的主要原因包括:(一)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创造政治稳定的局面;(二)发展经济,奠定国家强盛的基础;(三)坚持对外开放,防止闭关自守;(四)重视创新,不断改革;(五)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六)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
强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一)穷兵黩武;逞强争霸;(二)骄傲自大,故步自封;(三)丧失机遇,应对失策;(四)激烈竞争,强弱易位。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根据材料,提取材料中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释充分,表述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阶段。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儒家欲以德治统一全国。
第二阶段。
秦二世而亡;汉反思法治,德治独尊地位奠定。
第三阶段。
存天理;去人欲,理学把德治引入禁欲主义的歧途。
——摘编自黎池《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阶段,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合理,条理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
(3)“1915年以后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23、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4、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据材料“达尔文逝世后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创理论,故影响巨大,故A项正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研究的是自然界,不是人类社会,故“激发社会竞争意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与生物进化论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故D项错误。故选A。2、A【分析】【分析】
【详解】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故选A;仁者爱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材料未体现,排除B;礼法并施指儒家的礼制思想同法家思想相结合,材料未体现,排除C;知行并举是明王廷相的用语,即真知必得于行,材料未体现,排除D.3、B【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D到E段是从1900-1928年间,此时间段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减少;根据材料“客观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重组,客观上使列强减少了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B项正确;A项是主观因素,排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能改变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数量,故C项排除;D项是一战的影响,排除。4、C【分析】【详解】
据材料“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项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可知是现实主义文艺流派,故答案为C项;A项的流派是浪漫主义,排除;B项的流派是现代主义,排除;D项的流派是浪漫主义,排除。5、D【分析】根据题干中“历史解释”的含义“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可知D是属于“客观论述历史事件”,故选D;ABC属于历史理解,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中核心素养的提法已经有了修改,最新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考生需要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高考试题已经在渗透相关的理念。6、C【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界的繁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了“二为”方向,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故答案为C项。A项,“完全摆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史学研究方面,属于学术问题,是“百家争鸣”的表现,不是“百花齐放”的反映,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史学研究的趋势,排除。7、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道家思想。根据“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可知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与儒家、法家和墨家思想不符,故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
道家主张清心寡欲和清静无为,由题目中“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空空如也的脑袋”均可判断为道家思想。8、B【分析】【详解】
由材料“王教化之”可知;君主有教化权力,故B正确;从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可知,人性有善但并未保持善,和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不相同,故A错误;王道霸道兼施是荀子的观点,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的道德教化权力,与思想大一统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对人性的认识,进而提出君主的教化作用。9、B【分析】【详解】
b一c段是秦汉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呈现低落的趋势,结合所学,这时期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儒学难以满足民众的心理需要,因此,宋朝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把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故选B;图示显示b一c段儒学呈现低落趋势,A错误;宋朝形成理学,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以及他们的经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士人群体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因此,可拟定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可知在19世纪后期,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多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为了抵御列强侵略、救亡图存,他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主张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这些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们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特定时代的必然结果。除此之外,根据他们的经历,可拟定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多较早接触西学,熟悉西方政情,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或留心经世之学,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洞悉旧体制的弊端。正是这些经历,使他们较早接纳西学、新学,产生维新思想。他们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等等。【解析】示例1:
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论述:19世纪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的范围扩大、洋务新政的逐步推行和士人群体的爱国情怀等多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他们顺应时代的要求,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是中国社会特定时代的必然结果。
示例2:
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论述: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作为19世纪后期的新兴社会群体;大多较早接触西学,熟悉西方政情,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或留心经世之学,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洞悉旧体制的弊端。正是这种个人经历,成为他们较早接纳西学;新学,产生维新思想的重要原因。他们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经历和特征。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略
【分析】【详解】
首先要依据材料“有些西方人却把自己的文明说成完美无缺;而其他文明则一无是处其他文明则从一开始就错了,隐含着天生的‘劣根性’”归纳出钱乘旦的观点是他认为西方文明具有排他性和掠夺性。
其次;对该观点做肯定或者否定的批判。
第三;结合所学史实对你的判断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认为他是正确的,那么可结合西方早期血腥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时期对世界殖民体系的构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扩张及“颜色革命”等史实进行说明论证。
最后,对钱乘旦的观点再次予以阐述得出结论即可,注意结论不能简单的重复,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式。【解析】示例。
观点:钱乘旦认为西方文明具有排他性和掠夺性;此观点正确。
论证:欧洲近代文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血腥的野蛮掠夺之上;新航路开辟后,随着美洲的发现,欧洲殖民者掠夺金银,彻底摧毁印加文明,屠杀了大量原住民。为争夺殖民霸权与市场的国际战争不断,如英西战争;英荷战争和长期英法战争等,至工业革命时代,凭借坚船利炮,构建起以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殖民体系,将广大亚非拉地区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并充斥着如伙同侵华、火烧圆明园、勒索巨额赔款、屠杀当地居民的暴虐行径。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借助最新科技成果,帝国主义重分世界和争夺殖民霸权的世界性大战爆发;另一方面,为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并在德、日形成军国法西斯政治,成为“二战”的战争策源地。二战后,美国建立起其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贸易体系,加强对全球金融垄断与市场支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新一轮的资本扩张,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方国家又以政治民主化、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等发动一系列战争,并推动非西方国家的“颜色革命“以图实现其全球霸权。
结论:西方近代崛起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或文明地区的掠夺基础之上的。其鼓吹的“自由”“平等”,只是其野蛮扩张的遮羞布,并不具有“普世价值”。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论点的提取可围绕材料中的强国兴起和衰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关于阐释可结合材料从强国的政治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及穷兵黩武导致衰败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一:论题:德国兴衰的经验与教训阐释: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普法战争后,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国家的统一为德国崛起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位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但,德国逐渐走向对外扩张道路,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德国人民和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也使德国国力大衰。由此可见,国家统一;大力发展经济促成了德国的崛起,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而穷兵黩武、逞强争霸又导致了德国的衰落,这是我们要警惕的历史教训。
示例二:论题:大国崛起的法宝之一——坚持创新与改革;避免故步自封。
阐释:坚持创新与改革,不因循守旧,促成美国逐渐崛起。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困境。再看英国,英国首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引领世界进入“蒸汽时代”,最早成为工业国家。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故步自封,科技创新不足,最后被美国和德国赶超,工业生产总值由世界第一位降为第三位。总之,国家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与改革,避免骄傲自大和故步自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获得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21、略
【分析】【详解】
考生在提取观点要紧扣材料“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一限制条件,要注意提炼的是表格中的“任选一阶段”,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提取是不能偏离限制项,观点表述清楚。阐述时要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如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的背景、学术下移、孔子的思想、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来分析。【解析】示例一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或“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
阐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剧烈动荡,孔子提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儒家德治思想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示例二主题:西汉儒家德治独尊地位的确立(或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阐述: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刑法过于严苛,人民痛苦不堪便进行反抗,成为其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汉朝取秦而代之,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被汉武帝接纳,并确立了德治这一方针;同时,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自此,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此后,儒家德治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教育;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贡献;应当联系所学,从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联系所学可知;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风险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策略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校园内科学教育课程的深度探索
- 校园金融知识普及新生的理财观念培养
- 游戏化营销电子游戏在商业推广中的应用
- 员工满意度方案
- 构建多元科普模式促进科学素质提高研究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1 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Unit5 Colour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海洋自然保护区》课件
- 外科手术及护理常规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出口潜力分析报告
- 大美陕西欢迎你-最全面的陕西省简介课件
-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计算题 200道
- 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蛇年元宵节灯谜大全(附答案)
- 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 第二章生物质能资源与植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