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6∕T 1003-2017 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_第1页
(高清版)DB36∕T 1003-2017 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_第2页
(高清版)DB36∕T 1003-2017 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_第3页
(高清版)DB36∕T 1003-2017 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_第4页
(高清版)DB36∕T 1003-2017 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DB36/T1003—2017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6/T1003—201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环境要求 25工程设计要求 2 27设施安装 28施肥管理 49水分管理 5 5DB36/T1003—2017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添雨添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绍春、邱才飞、廖圣辉、尹玉玲、付友生、谢启鑫、陈霞、汤泳萍、刘丹、周劲松、张岳平、陈光宇。11范围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0002.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2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13664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乙烯(PVC-U)管材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13.23.32水溶性肥料3.4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单位:ms/cm)。4环境要求4.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要求。4.2灌溉水质水肥一体化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杂质粒度≤0.125mm,必要时在水肥一体化装置之前对水质进行预过滤净化。5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固定式滴灌设备,滴灌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288、GB/T50485和GB/T50363要求。6水肥一体化模式6.1重力自压法在供水水池顶部修建一个施肥池或放置一个施肥容器,利用重力自压使肥液进入灌溉管道系统进6.2泵前侧吸法利用离心泵吸水管内的负压将肥料溶液吸入系统,使水泵在吸水的同时将肥液吸入灌溉管道中去,可用普通水泥池或塑料桶等容器均可作为施肥容器。用施肥阀门的开度大小控制施肥速度。6.3移动式灌溉施肥机芦笋种植规模相对较小的用户可选择移动式灌溉施肥机。7设施安装7.1管道系统7.1.1给水管给水管一般使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应符合GB/T10002.1和GB/T10002.2的规定。在管道系统首部或适当位置安装调压、减压、限压和进排气阀等装置进行系统安全保护。在首部,需安装止回阀和空气阀。止回阀保证肥水不回流污染水源,空气阀减少水泵启动和停机时产生的水锤破坏作3DB36/T1003—2017用,一般安装在地形最高处或局部高处,如果管道距离太长,一般每300m需要安装一个空气阀。在尾部加装排污球阀,定期打开冲洗管道,减少滴头堵塞。7.1.2输送管网一般采用三级管网,即主干管、支管和滴灌管(带),采用“丰”字形布置。主干管、支管常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应符合GB/T13664的要求。通常在整地起畦后沿芦笋种植行铺设滴灌管,滴灌管50cm,工作压力50kPa~200kPa,滴灌管最大铺设长度≤100m。重质土壤,应选择小流量滴头,轻质土壤可选择大流量滴头。7.2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由水泵和动力机构成。井灌区宜选用井用潜水泵或长轴深井泵,地表水源区则选用离心泵或潜水泵,其配套动力机为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如果直接取水于有压水源(水塔、压力给水管、高位水池等)则可省去水泵和动力机。水泵选型的依据是滴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滴灌区属于低压灌溉的,水泵扬程不宜过高。要求供水压力为50kPa~200kPa,田间灌溉水流量一般每667m²为1.5t/h~3.0t/h。采用水压重力灌溉时要求供水源与出水口的高程差达10m以上。7.3施肥设备7.3.1旁通施肥罐(压差式施肥罐)由两根细管分别与施肥罐的进、出口连接,然后再与主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两条细管连接点之间设置一个截止阀以产生一个较小的压力差(Pa),使一部分水流流入施肥罐,进水管直达罐底,罐中肥料水溶解后,肥料溶液由出水管进入主管道,将肥料带到作物根区。采用旁通施肥罐需在管道有足够压力或电力保证条件下施行。7.3.2注射泵使用水力驱动或机械(电机、内燃机)驱动施肥泵,采用注射泵将肥料母液注入灌溉系统,可保持肥液浓度稳定,通过控制施肥用量与施肥时间条件下实现精确施肥。施肥装置将肥料母液贮存罐安装在高于蓄水池水面1.0m以上的位置,通过阀门和三通与给水管连接,肥料母液通过自身重力和水泵吸力流入灌溉系统,可调节控制肥料母液流量和施肥时间,精确控制7.4过滤装置式过滤器过滤灌溉水,以使用孔径0.125mm以上精度的叠片式单个过滤器为宜。给水管在蓄水池中吸水位置宜高于水池底部20cm以上,防止淤泥等杂质被吸入。7.5控制系统适于作业量相对较小的芦笋园,水泵、管道阀门的开启、关闭,灌溉时间控制等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需安装压力表与流量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4DB36/T1003—20178.1施肥原则通常每生产1000kg商品芦笋需吸收纯氮2.16kg~2.59kg,五氧化二磷0.32kg~0.38kg,氧化钾1.72kg~2.21kg。滴灌时养分利用效率通常为氮50%~60%,磷20%~30%,钾60%~70%。产量(kg/667m²)钾(K₂O)3.60~5.181.07~1.902.46~3.684.32~6.222.95~4.425.04~7.253.44~5.155.76~8.291.71~3.043.94~5.896.48~9.324.43~6.6220007.20~10.362.14~3.804.92~7.368.3.1基肥肥料商品有机肥复合肥(15-15-15)钙镁磷肥熟石灰底肥40-508.3.2追肥8.3.2.1水溶性肥料5DB36/T1003—2017选择水溶性好、养分含量高且均衡、肥料利用率高的水溶性复合肥料。氮素肥可选用尿素、碳酸氢铵等,钾肥可选用氯化钾、硝酸钾等。它们与硫酸镁、硝酸钙和过磷酸钙等在滴灌前先用大桶溶解,取其上清液施用。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等形成难溶性物质,在施用硝酸钙时,应尽量避免与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等肥料混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硼、锌、铜、钼等可通过滴灌系统施用,宜选用8.3.2.2有机肥料可选用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等可溶性有机肥料,也可自制有机肥沤腐液。有机肥沤制的沼液应器过滤后施用。一般水肥混合液的EC值在芦笋苗期、留母茎期略低,宜控制在1.0ms/cm~1.5ms/cm之间,留母茎采笋期略高,一般不超过3.0ms/cm。8.3.2.3追肥方法春笋采收期至夏笋采收期追肥10次,间隔15d,每次每667m²施复合肥5kg;留秋季母茎期间分别于7月底和8月上旬追肥2次;秋笋采收期追肥4次,每次每667m²施复合肥3.5kg,间隔15d;进入营养生长期后于10月底再追肥1次,每次每667m²施复合肥5kg。表3667m²产2000kg芦笋灌溉追肥方法生育时期时间段施肥次数施水溶肥量(N-P₂O₅-K₂0:20-8-14)溶解配水量春笋采收期25/2-15/415kg/次留春季母茎期15/4-10/525kg/次夏笋采收期10/5-25/755kg/次留秋季母茎期25/7-25/825kg/次秋笋采收期25/8-25/1043.5kg/次营养生长期25/10-25/1215kg/次合计74kg/667m²9水分管理9.1排水建园时应建设排水设施,保证园内排水及时通畅。9.2灌水幼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采笋期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左右,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防止过量灌溉。灌溉时可用土壤湿度计实时监控土壤湿度,也可人工用小铲挖开根层剖面查看湿润的深度以进行相应控制。10设施维护及其他管理10.1施肥系统6DB36/T1003—2017滴肥液前先滴清水5min~10min,肥液滴完后再滴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