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2/1A/wKhkGWeSR82AMmjPAAFGOPcmy6Y891.jpg)
![2025年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2/1A/wKhkGWeSR82AMmjPAAFGOPcmy6Y8912.jpg)
![2025年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2/1A/wKhkGWeSR82AMmjPAAFGOPcmy6Y8913.jpg)
![2025年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2/1A/wKhkGWeSR82AMmjPAAFGOPcmy6Y8914.jpg)
![2025年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2/1A/wKhkGWeSR82AMmjPAAFGOPcmy6Y8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练】人教必修3第11课《师说》教学资料基础巩固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rán)C.阿谀(yú)
授之书(sòu)
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吾师道也))B.eq\b\lc\{\rc\(\a\vs4\al\co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eq\b\lc\{\rc\(\a\vs4\al\co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eq\b\lc\{\rc\(\a\vs4\al\co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eq\b\lc\{\rc\(\a\vs4\al\co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eq\b\lc\{\rc\(\a\vs4\al\co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eq\b\lc\{\rc\(\a\vs4\al\co1(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6.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 B.君子不齿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位卑则足羞7.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不拘于时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耻学于师8.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非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课内精读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身:身体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②学而时习之)) B.eq\b\lc\{\rc\(\a\vs4\al\co1(①圣人之所以为圣,②句读之不知))C.eq\b\lc\{\rc\(\a\vs4\al\co1(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eq\b\lc\{\rc\(\a\vs4\al\co1(①则群聚而笑之,②官盛则近谀))(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个程度副词“益”,旨在说明由于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这一句用比较法说明“众人”只爱孩子,不爱自己。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荒谬。(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课外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22分)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非问无以广识 广:广阔B.所谓交相问难 难:诘问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D.夫子贤之 贤: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eq\b\lc\{\rc\(\a\vs4\al\co1(①好学而不勤问,②而耻学于师))B.eq\b\lc\{\rc\(\a\vs4\al\co1(①古人以问为美德,②以为轮))C.eq\b\lc\{\rc\(\a\vs4\al\co1(①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②其贤不及孔子))D.eq\b\lc\{\rc\(\a\vs4\al\co1(①然则古人所深耻者,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2.下面全都属于“是己而非人”的一组是(3分)()①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②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③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④学有未达,强以为知⑤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A.①③⑤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⑤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是用来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的。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也不是“古人之好”。D.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韩愈《师说》的影子,因而有明显的抄袭的痕迹。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3分)译文:(2)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3分)译文:(3)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4分)译文:高考链接(2014·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记丐侠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乡人俗习,例凡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于是奔走于亲故之门者数日,始获七人之认可。然皆以情不能却,强应之而心实否之。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麋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竞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唏嘘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选自《庚初广志》卷八,有删改)[注]①南宮: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除:台阶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但:只要C.群丐请从之任所 之:前往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16.以下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群丐的“侠义”和来懋斋先生“品性”的一组是A.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先生亦随时资给之B.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C.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D.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人却慷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背弃。B.来懋斋先生把准备招待亲友的美酒伟肴拿给乞丐们享用。了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们用行乞所得资助他,并护送其赴京应试。他们的义举受到赞扬,并因此常常获得馈赠。C.来懋斋先生在群丐的帮助下到达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县令。回乡省亲时,对逢迎讨好的亲友只是以平常态度对待。D.来懋斋先生任职期间,乞丐们给予他很多帮助,使先生政声卓著,升任郡守,而乞丐们不求任何回报。先生辞职归乡前,想给他们谋取职业,群丐都躲开了,先生引以为憾。18.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①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4分)②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3分)(2)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虚>)参考答案1.D【解析】A.六艺经传(zhuàn)。B.聃(dān)。C.授之书(shòu)2.C【解析】C.习:都是动词,学习。A.师:名词,老师/动词,学习。B.惑:名词,疑惑/形容词,糊涂。D.道:名词,道理/名词,方法。3.D【解析】D.而:连词,表顺承。A.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道”。B.其:代词,那些/语气词。C.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句末语气助词。4.D【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生”通“性”;C项,“受”通“授”。5.D【解析】A项,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有学问的人。B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众多的人。C项,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语。从,跟从。而,连词;今义为连词,表目的或结果。6.D【解析】A、B、C三项为名词作动词,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7.D【解析】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8.C【解析】C项中“从正面论证”应该是“从反面论证”。9.(1)B【解析】B.身:自身。(2)D【解析】D.则: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而:表并列/表递进。B.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C.其:表推测/代词,他的。(3)C【解析】C.“爱其子,……惑矣”揭示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4)①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②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解析】两个小题的得分点有:(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的宾语前置;“或师焉,或不焉”与前面内容的对应关系;“遗”。(2)不齿,及,怪。10.A【解析】A.广:增加。11.C【解析】C.其:代词,自己的/代词,他们的。A.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以:介词,把。D所:所字结构。12.B【解析】①是好问者的表现;⑤是不好问者的原因;其余都是“是己而非人”的表现。13.D【解析】D.“抄袭”的说法不妥,应为模仿。14.(1)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2)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3)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可先通读划线句子前后的内容,初步感知大意,再精读划线的句子,逐字逐句地翻译。三个小题的得分点分别是:(1)焉,得。(2)为,能。(3)不肖,道之所成。参考译文:君子学习必然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把道理用于实践,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古代的人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因此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一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可以理解啊。聪明的人虽然经过多次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误。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圣人未必就能做到。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贫瘦煤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二年级下册班级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企业劳动用工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个人门面房租赁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少先队工作总结(五篇)
- 2025年中介服务合同范例(三篇)
- 户外运动中心装修合同终止
- 液体化工品国内运输协议
- 宠物运输包车协议样本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范本【复产复工安全工作方案】
- HyperMesh100基础培训教程
-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农村信用社个人借款申请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