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其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感,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中医药院校需要明确本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坚持以各类课堂为主阵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黏度、以教学方法为抓手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以评价机制为保障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中医药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精通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服务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道德理念、道德规范、教育思想、中医药文化等内容,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仁心仁德、人文精神的中医药人才。一、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中医药院校是以培养现代化中医药人才为特色的医科类高等学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状况,而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评判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医药院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由于医药行业是服务大众的行业,医药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中医药院校在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医学科学”属性与中医药文化特色,也要体现“健康服务”理念,要向健康中国战略靠拢,将学生培养成为医药技术精湛、思想道德高尚、服务理念先进、能够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贡献的人才。中医药院校由于专业特点与学校本身的办学特色,校园内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往往比较浓厚。院校应该抓住这一天然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助推中医药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宣传、弘扬;另一方面体现中医药院校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坚韧的生存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都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刻把握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内在联系,不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永恒价值,为新时代培根铸魂。[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岁月淘洗而留存和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对当代人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2]中医药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吸收文化中的多元文化智慧,使学生在医学服务实践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启发,实现对前人智慧、经验的创新运用与传承。如中医药传统理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彰显了医者的医德要求,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极大的启发。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提醒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治病问题时,应遵循自然规律、和谐的治疗方式,避免过度医疗。儒家提倡仁爱与诚信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在医学实践中坚守仁爱之心,追求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温暖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养生、防病和治病理念及方法。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纳入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医药的重要价值,增强对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自觉传承中医药文化。(二)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意识与民族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世界民族文化中较具辨识度。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高校要勇于担起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职责,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中医药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其自觉地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健康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家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三)更好地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资源,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补充。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在实践中通过节约医疗资源、正确处理医疗垃圾等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与新时代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契合。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诚信与仁爱”的道德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影响较大。诚信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石,仁爱是医者必备的职业素养,二者都是医者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体现。在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道德建设,尤其重视诚信与仁爱的教育,关系着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正确义利观。我国先贤们对“利”“义”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如儒家所倡导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是强调在面对利益和道义的抉择时,应以道义为重,不为富贵所动摇。这种正确的义利观能够引导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守医德,不被利益所迷惑,始终将患者的健康置于首位。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药院校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明确二者融合的现实价值,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黏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医药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务必要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发挥课堂系统性教学的作用,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黏度。思政课是中医药院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由于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目标上有交叉重合的地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具有天然优势,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阐明崇尚精神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崇尚精神生活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主流观点,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情怀作为佐证,诠释古代先贤对中国精神的深刻理解,从而给予学生学习启发。从古人崇尚的精神过渡到中国精神的论述,更能引人入胜,使学生领悟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高度浓缩,蕴含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等方面的内涵。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课通常与医药相关,专业课教师可以将一些中医药文化的理论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汲取古人的思想智慧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中医理论基础、中药学、内经等专业课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药王千金方》等名著经典,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识课程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通识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牢学科基础,提高人文素养。(二)以教学方法为抓手,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多采用讲述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相对单调、呆板,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需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尽量采用具有情境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一是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中,教师可采用BOPPPS(即六步教学法:Bridge——引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先前评估、Participation——参与、Practice——实践、Post-Assessment——后期评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导向,结合目标激励、教学参与、教学评估等办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此外,为了增强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名言警句、名人事迹等,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播放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影视片,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多媒体生动展示古代名医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悟学习中医药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哲理,深入思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救死扶伤的信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中医药相关的案例用情景表演、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展示,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诠释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在思政课和专业课实践教学或第二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内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剪纸比赛、中医药炮制体验活动以及中医药文化经典阅读节等,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文化体验活动,如医学知识进社区、医药企业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活动中践行仁爱、慈悲、尊重生命等医学理念,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形成诚信、友善、敬业等美德,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教育中,教师可以从海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资源中挖掘、收集精华部分、适用部分,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等,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隐性课程,中医药院校可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育人作用。校园环境创设可以分为硬环境创设和软环境建设,协同建设好校园硬环境、软环境,能更大程度实现环境的全方位育人。硬环境创设主要针对学校的人文景观、基础设施等方面,通过建设独具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显性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触动。如部分中医药院校为了突出“中国”或“中医药”这一主题,在校园建筑的设计中融入了传统格调,建设了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与诗意盎然的园林景观,令学生仿若置身于古时候的书院之中,使学生的心灵浸润在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发现自然之美、文化之美。部分院校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中精心打造“廊文化”“壁文化”“园文化”“馆文化”,在建筑的墙壁上悬挂字画,在宣传栏中展示古典名著中的名言佳句、诗词典章,时刻提醒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校园软环境建设,首先可以从政策上入手,由学校制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传的政策规定。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包括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课程、中国哲学课程、中医体质学课程、气功课程等。完善课程体系可以让教师更系统地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如制订第二课堂文化育人规定,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多措并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医药院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学习计划,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学生参加的活动和所获相关荣誉给予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组织开展红医文化活动、与中医药相关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打造具有“医疗+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品牌,从而讲好中医药故事。(四)以评估机制为保障,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实施教育教学要有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度。中医药院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需要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等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单挑协议书
- 联建工厂协议书
- 洗车台租赁合同协议书
- 续租场地协议书
- 良田翻耕协议书
- 道路通信协议书
- 联盟合作协议书
- 建房搭竹架安全协议书
- 店铺租赁合同书协议书
- 肉羊供应协议书
- GB/T 23356-2024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散射红外法
- 泥浆泵清淤外运专项施工方案
- 物管物业交接验收明细表格(全)模板
- TCHEAA 0011.10-2024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 第10部分:电压力锅
- 中、高级钳工训练图纸
-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教版初中英语语法和知识点总结以及练习题
- 大众汽车新项目开发流程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6~9》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