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质图图示图例及用色标准》_第1页
《月球地质图图示图例及用色标准》_第2页
《月球地质图图示图例及用色标准》_第3页
《月球地质图图示图例及用色标准》_第4页
《月球地质图图示图例及用色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120

R00

团体标准

T/GSCXXX-XXXX

月球地质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CartographicSymbolsandColourStandardforthe

GeologicalMapoftheMoon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地质学会发布

T/GSCXXX-XXXX

月球地质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1:1000000-1:2500000)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1:1000000和1:2500000月球地质图上表示的各种面状要素、点状要素和线

状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

本标准共有4个基本颜色,叠印出150种颜色。青(C)、品红(M)、黄(Y)、黑(K)四色

油墨叠色,有单色、二叠色、三叠色与四叠色。包括撞击坑用色,月海玄武岩用色,非月海玄武岩

用色,特殊岩石用色及盆地建造用色标准。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1:1000000万和1:2500000万月球地质图的制图要求及色标设计和出版印刷

用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PlanetaryGeologicMappingHandbook,2010,USGS

《嫦娥一号全月球影像图集》,2010,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第一批月球地名标准汉字译名标准,2010,民政部公告第1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第二批月球地名标准汉字译名标准,2011,民政部公告第20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撞击坑(crater)

月球表面由陨石撞击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凹坑,直径一般小于200km。布满整个月

面,月陆地区的数量显著高于月海区域。

3.2撞击盆地(impactbasin)

由大型撞击形成的直径大于200km的凹坑。与撞击坑具有很多相同特征,主要区别是撞击规

模更大。

3.3月海(lunarmare)

大型撞击盆地被后期岩浆活动产生的玄武岩所充填,形成月海。最初伽利略用望远镜窥测到广

泛分布在月面上的阴暗部分,推断是一些低平像海洋的地区,故取名月海。

3.4质量瘤(mascon)

月球质量聚集区域,中间存在高的重力正异常峰值,而其周围被负的重力异常所环绕,位置和

范围多与撞击盆地的盆底重合。

1

T/GSCXXX-XXXX

3.5穹窿(dome)

月海中宽缓的圆形或半圆形隆起。

3.6浅层断裂(shallowfault)

根据月表地貌上的线性特征、成分分布特征以及撞击坑变形等特征解译的内动力成因断裂,形成于

月壳浅部,未切穿月壳。

3.7推测深部断裂(inferreddeepfault)

根据月球上线性的重力异常解译出来的一些深大断裂,这些断裂在月表不一定有地貌上的表现。

3.8撞击断裂(impactfracture)

受撞击作用形成,以撞击坑为中心的放射状断裂。

3.9撞击坑链(impactcraterchain)

由撞击作用抛射出的较大碎块二次撞击形成的次级撞击构造,是一系列串珠状分布的小凹坑。

3.10坑底断裂(crater-floorfracture)

位于撞击坑坑底,受岩浆侵位形成的张性裂隙。

3.11月溪(lunarrille)

月表熔岩区蜿蜒曲折的细长沟纹,形成于熔岩流侵蚀或熔岩管道的坍塌。月陆和月海中均有发

现,在玄武岩充填的低地上尤为常见。

3.12皱脊(wrinkleridge)

一种在月海区经常被发现的地貌类型,其特征是在月海表面可能延伸数百公里的低矮、蜿蜒的

山脊。皱脊是玄武质熔岩冷却、收缩时形成的地质构造特征。

3.13月堑(graben)

月球表面较长的直线型或弧形的沟谷。

3.14叶状陡坎(lobatescarp)

月球表面尺度较小的一类线性构造,呈叶片状或弧形,通常长度不超过10km,高差数十米。主要

由逆冲断层作用形成,是一类相对年轻的线性构造,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月球全球性的收缩作用。

3.15KREEP玄武岩(KREEPbasalt)

指具KREEP型不相容元素特征(Th>4.5μg/g)的非月海玄武质火山岩,FeO含量与岩浆演化

程度中等。

4.总则

4.1符号的尺寸

4.1.1符号旁数字标注的尺寸值,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1.2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旁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旁是指含线画粗的宽度。

4.2用色原则

2

T/GSCXXX-XXXX

撞击坑、盆地建造、非月海岩石、特殊岩石及月海玄武岩用色均在本标准中选用,遵循年代由

新到老、颜色应由浅到深的用色原则。

本标准的使用考虑叠加DEM影像图的影响效果而设计的。如果不叠加影像图,面状颜色适当选

用较浅的颜色。

5.符号与注记

5.1点状要素符号

表1点状要素符号表

编号符号名称符号样式制图参数符号色值说明

制图单位mm

5.1.1嫦娥探测器着陆点宽×高:4.0×6.0M100/Y100

以下相同

着陆点宽×高:×

5.1.2Apollo4.06.0C100/M100

5.1.3Luna着陆点宽×高:4.0×6.0C70/M30/Y100/K0

5.1.4高程点及高程宽×高:5.0×5.0K100

5.1.5火山口宽×高:6.0×6.0M100/Y100

5.1.6尖晶石斜长岩宽×高:4.0×4.0C100/M50

5.1.7富橄榄石岩宽×高:6.0×2.0C100/M50/Y100

纯斜长岩宽×高:×

5.1.83.05.0C100/M100

5.1.9镁质岩套宽×高:5.0×5.0C55/M30/K5

5.1.10碱性岩套宽×高:5.0×5.0M70

5.1.11KREEP玄武岩宽×高:5.0×5.0C20/M75/Y60/K5

á

á

5.1.12质量瘤&á线宽0.25,锯齿长1.05M100/Y100

á

5.1.13金钉子宽×高:4.0×6.0Y100

5.1.14山峰宽×高:2.0×4.0C30/M60/Y70

3

T/GSCXXX-XXXX

5.2面状花纹符号

表2面状要素符号表

编号符号名称符号样式制图参数符号色值说明

制图单位mm

5.2.1不连续溅射物随机分布K100

以下相同

I

II

II

I

II

I

IIIIII

III

III

I

IIIII

I

IIIIIII

IIIIII

II

II

IIII

I

IIII

III

III

II

IIIIIIIII

II

I

IIIIIIIII

III

II

I

IIIII

I

II

II

II

II

II

III

I

II

I

II

II

连续溅射物III随机分布

IIII

5.2.2III

III

III

III

III

II

IIII

I

II

I

IIII

II

II

III

IIII

I

III

I

IIIII

IIIII

II

I

IIIIIIIII

横向间隔3.0,

5.2.3盆缘建造

纵向间隔3.0

横向间隔3.0,

5.2.4盆壁建造

纵向间隔3.0

K100

横向间隔3.0,

5.2.5盆底建造

纵向间隔3.0

横向间隔3.5,

5.2.6峰环建造

纵向间隔3.5

横向间隔3.0,

5.2.7中央峰建造

纵向间隔3.0

横向间隔7.0,花纹用色C0/M0/Y0/K0

5.2.8KREEP岩

纵向间隔7.0面状底色M80/Y70

横向间隔7.0,花纹用色C0/M0/Y0/K0

5.2.9亚铁苏长岩

纵向间隔7.0面状底色Y5/K20

横向间隔7.0,花纹用色C0/M0/Y0/K0

5.2.10亚铁斜长岩

纵向间隔7.0面状底色C5/Y5/K10

横向间隔7.0,花纹用色C0/M0/Y0/K0

5.2.11镁质斜长岩

纵向间隔7.0面状底色C20/K15

横向间隔3.0,花纹用色K50

5.2.12硅质火山岩

纵向间隔3.0面状底色Y50

花纹用色K100

5.2.13火成碎屑岩随机分布

面状底色M50/Y50

4

T/GSCXXX-XXXX

5.3线状要素符号

表3线状要素符号表

编号符号名称符号样式制图参数符号色值说明

线宽0.2,实线长4.0,制图单位mm

5.3.1浅层断裂M100/Y100

间隔2.0以下相同

线宽0.6,实线长4.0,

5.3.2推测深部断裂M100/Y100

间隔2.0

线宽0.25,锯齿高1.2,

5.3.3撞击断裂K100

间隔1.5

线宽0.2,锯齿线宽0.1,高

5.3.4坑底断裂C10/M100/Y100

1.2,大间隔3.5,小间隔0.5

线宽0.2,大圆直径1.2,

5.3.5撞击坑链K100

小圆直径0.6

线宽0.1,两线间距据实地线色K100

5.3.6月溪

而定面色M100/Y100

线宽0.3,锯齿高0.75,间隔线色C10/M100/Y100

5.3.7月堑

3.0面色K50

线宽0.3,符号高2,间隔

5.3.8皱脊C100/M100

6.0

线宽0.25,短锯齿高0.6,

5.3.9叶状陡坎M100/Y100

长锯齿高1.2

线宽0.25,锯齿高1.0,间

5.3.10穹窿M100/Y100

隔1.5

5.3.11撞击坑线宽0.25K100

5.3.12隐伏撞击坑线宽0.25,线长1,间隔1K100

5.3.13雨海纪撞击盆地环线宽0.5,实线长5.0C88/M55/Y100

5.3.14酒海纪撞击盆地环线宽0.5,实线长5.0C40/M60/Y80

5.3.15艾肯纪撞击盆地环线宽0.5,实线长5.0M100

线色K100

5.3.16一级构造单元边界线宽0.7,色带宽5

色带用色K40

线色K100

5.3.17二级构造单元边界线宽:0.5,色带宽3

色带用色K30

5

T/GSCXXX-XXXX

5.4注记要素

表4注记要素表

编号注记名称符号式样制图参数说明

雨海

根据月海面积大小

5.4.1月海(三级)雨海C100/M10

(左斜宋体4.5/5.5/7.5)确定注记大小

雨海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根据山脉等级确定

5.4.2山脉(四级)C30/M60/Y70

阿尔卑斯山(耸肩黑体4.0/5.0/6.0/7.0)注记大小

阿尔卑斯山

阿波罗月坑

阿波罗月坑根据撞击坑等级确

5.4.3撞击坑(四级)K80

阿波罗月坑(华文中宋4.0/5.0/6.0/7.0)定大小

阿波罗月坑

5.4.4着陆点嫦娥3号着陆点K80(宋体5.5)

K100

5.4.5高程257.5

(TimesNewRomam字体3.0)

嫦娥月溪

根据月溪等级确定

5.4.6月溪(三级)嫦娥月溪C100/M10

(左斜宋体3.0/4.0/5.0)大小

嫦娥月溪

洪堡撞击坑链

根据撞击坑链等级

5.4.7撞击坑链(三级)洪堡撞击坑链C30/M60/Y70

(华文中宋3.0/4.0/5.0)确定大小

洪堡撞击坑链

K60

5.4.8反射率特征点赖纳伽马

(华文中宋5.0)

李比希峭壁

根据峭壁等级确定

5.4.8峭壁(三级)李比希峭壁C30/M60/Y70

(宋体3.0/4.0/5.0)大小

李比希峭壁

K80

5.4.9海角德维尔海角

(宋体5.5)

C30/M60/Y70

5.4.10山峰马里乌斯山

(黑体3.5)

卡耶皱脊

根据皱脊等级确定

C30/M60/Y70

5.4.11皱脊(三级)卡耶皱脊

(宋体,3.0/4.0/5.0)大小

卡耶皱脊

K80

5.4.12海角注记

阿尔切鲁夏海角(宋体5.5)

柯西月堑

C30/M60/Y70根据月堑等级确定

5.4.13月堑(三级)柯西月堑

(宋体3.0/4.0/5.0)大小

柯西月堑

疫沼

C100/M10根据月沼等级确定

5.4.14月沼(两级)

疫沼(左斜宋体4.5/6.5)大小

6

T/GSCXXX-XXXX

编号注记名称符号式样制图参数说明

孤湖

C100/M10根据月湖等级确定

5.4.15月湖(三级)孤湖

(左斜宋体4.0/5.0/6.5)大小

孤湖

虹湾

C100/M10根据月湾等级确定

5.4.16月湾(两级)

虹湾(左斜宋体4.0/6.0)大小

C100/M10

5.4.17月洋

风暴洋(左斜宋体10.0)

K100

5.4.18撞击盆地环薛定谔

(宋体6.0)

5.5地质体代号

表5地质体代号表

编号名称符号制图参数说明

5.5.1哥白尼纪不连续溅射物Ccde

C表示哥白尼纪,c表示

5.5.2哥白尼纪连续溅射物Ccce撞击坑,de表示不连续溅

TimesNewRoman字体

射物,rh表示连续溅射

5.5.3哥白尼纪坑壁物质Ccw(3.3),de、ce、w、f、

物,w表示坑壁物质,f

cp右斜体,色值K100

5.5.4哥白尼纪坑底物质Ccf表示坑底物质,cp表示中

央峰物质

5.5.5哥白尼纪中央峰物质Cccp

5.5.6晚爱拉托逊纪连续溅射物E2cce

E2表示晚爱拉托逊纪,c

TimesNewRoman字体表示撞击坑,ce表示连续

5.5.7晚爱拉托逊纪坑壁物质E2cw

(3.3),ce、w、f、cp溅射物,w表示坑壁物

晚爱拉托逊纪坑底物质

5.5.8E2cf右斜体,色值K100质,f表示坑底物质,cp

表示中央峰物质

5.5.9晚爱拉托逊纪中央峰物质E2ccp

5.5.10早爱拉托逊纪连续溅射物E1cce

E1表示早爱拉托逊纪,c

TimesNewRoman字体表示撞击坑,ce表示连续

5.5.11早爱拉托逊纪坑壁物质E1cw

(3.3),ce、w、f、cp溅射物,w表示坑壁物

早爱拉托逊纪坑底物质

5.5.12E1cf右斜体,色值K100质,f表示坑底物质,cp

表示中央峰物质

5.5.13早爱拉托逊纪中央峰物质E1ccp

5.5.14晚雨海纪连续溅射物I2cce

TimesNewRoman字体I2表示晚雨海纪,c表示

(3.3),ce、w、f、cp撞击坑,ce表示连续溅射

5.5.15晚雨海纪坑壁物质I2cw

7

T/GSCXXX-XXXX

编号名称符号制图参数说明

右斜体,色值K100物,w表示坑壁物质,f

5.5.16晚雨海纪坑底物质I2cf

表示坑底物质,cp表示中

晚雨海纪中央峰物质

5.5.17I2ccp央峰物质

5.5.18早雨海纪连续溅射物I1cce

I1表示早雨海纪,c表示

TimesNewRoman字体撞击坑,ce表示连续溅射

5.5.19早雨海纪坑壁物质I1cw

(3.3),ce、w、f、cp物,w表示坑壁物质,f

早雨海纪坑底物质

5.5.20I1cf右斜体,色值K100表示坑底物质,cp表示中

央峰物质

5.5.21早雨海纪中央峰物质I1ccp

雨海纪未细分连续溅射物

5.5.22IcceI表示雨海纪未细分,c

TimesNewRoman字体表示撞击坑,ce表示连续

5.5.23雨海纪未细分坑壁物质Icw

(3.3),ce、w、f、cp溅射物,w表示坑壁物

雨海纪未细分坑底物质

5.5.24Icf右斜体,色值K100质,f表示坑底物质,cp

表示中央峰物质

5.5.25雨海纪未细分中央峰物质Iccp

酒海纪连续溅射物

5.5.26NcceN表示酒海纪,c表示撞

TimesNewRoman字体击坑,ce表示连续溅射

5.5.27酒海纪坑壁物质Ncw

(3.3),ce、w、f、cp物,w表示坑壁物质,f

酒海纪坑底物质

5.5.28Ncf右斜体,色值K100表示坑底物质,cp表示中

央峰物质

5.5.29酒海纪中央峰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