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同步达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走向世界的日本1.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行侵扰,日本公民政治权利在形式上得到了宪法的确认。这说明该宪法()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B.实行了完全的民主制C.具有肯定的民主色调D.保留了典型的军国主义解析:由“日本公民政治权利在形式上得到了宪法的确认”可知这部宪法体现了肯定的民主色调,故解除B项而选C项;“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行侵扰”指的是天皇的地位不受侵扰,但是没有体现天皇的专制统治,故解除A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解除。答案:C2.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高校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状况与日本最为相像。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行以议院之多数确定事项。”此材料说明当时德日两国()A.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B.带有深厚的军国主义色调C.行政权限制立法权D.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德日在立法权上受皇帝制约,代议制并不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国主义问题,故B项错误;从柏林高校教授的话可以看出:德日都设议院,但议院权力薄弱,皇帝驾驭的行政权可以限制立法权,故C项正确;德日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3.随着明治维新的推动,日本的势力快速崛起。同时列强加紧了在远东特殊是中国的侵略。讲究实际的日本事导人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每个民族必需为自己去掠夺。据此可知()A.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日本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社会C.国际形势加速了日本外扩张的步伐D.列强利用中国战败的时机瓜分中国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日本利用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的形势,急剧对外侵略扩张,故C项正确。答案:C4.日本能够以同等条件进入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政治前提是()A.实施明治维新B.发动甲午中日斗争C.引进欧美科技D.加入国际联盟解析:该题考查明治维新的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加,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答案:A5.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外交努力,要求欧美列强放弃治外法权。19世纪末,日本在战场上的成功,使欧美不愿树敌于一个已经是强国的日本而放弃了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据此可知()A.日本通过军事威逼收回了治外法权B.日本在甲午中日斗争的成功加速了其外交上的成功C.日本的外交努力收回了领事裁判权D.欧美与日本勾结侵略中国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日本取得甲午中日斗争的成功,使欧美国家不愿与日本为敌,从而放弃了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故日本在甲午中日斗争的成功加速了其外交上的成功,故选B项。答案:B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在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威逼中走着艰难的道路,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日本推翻了幕府制度,于1868年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国家,而中国却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体制的状况下,只想汲取外国的科学技术,这就是洋务运动……但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在依旧如故的政治体制下,要想取得志向的结果是不行能的。——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主要相同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日改革的不同之处,并据此谈谈对我国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启示。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在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威逼中走着艰难的道路”可得出两者改革的背景、目的、方式和结果的相像性,受西方殖民侵略,以自强为目的自上而下改革,对本国近代化的推动等。第(2)问,两者的不同点须要联系所学学问,从改革的掌权者、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发展道路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叙述即可。答案:(1)相同:都遭遇西方殖民侵略;都以自强为目的;都主见有选择性地向西方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都在肯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度。(2)不同: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日本改革涉及政治制度等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主动对外扩张。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改革需有坚毅的领导核心;改革须要先进的指导思想;要和平地自强崛起。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明治维新初期,变更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珍贵资金,而且损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振动……后来在闻名高校教授、小说家夏目漱石的提倡下,转而实行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汲取的“少弃多采主义”的原则。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70年头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是如何体现“少弃多采主义”原则的。(2)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主动作用。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转而实行尽量少抛弃日本传统文化,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汲取的‘少弃多采主义’的原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少弃”方面回答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传统文化的措施,“多采”方面回答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措施。第(2)问,依据所学学问回答明治维新的主动作用。答案:(1)“少弃”:在政治上保留天皇专制体制,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